触摸第三极
——拉萨
2017-02-26供稿
供稿/麦 田
触摸第三极
——拉萨
供稿/麦 田
拉萨是藏族人们心目中的圣地。在这里,我们体验着古老民族信仰与现代繁华都市的融合。在传统茶馆喝上一壶甜茶,在大昭寺看虔诚的藏民用身体丈量这片土地,时间在这里静止。灿烂的阳光、湛蓝的天空、触手可及的白云、美丽不可言说的神山圣水……如果有天堂,我相信应该是这里的样子。
到拉萨的第一天,睡到自然醒,在宾馆吃了特色的藏式早点。点点很喜欢吃“糌粑”,是用酥油茶和着青稞面捏成团儿的一种食品。饭后,首先要去参观布达拉宫。街道上的人熙熙攘攘但还不至于拥挤,当地人大都穿着藏服,一手拿着转经筒一手拎着念珠匆匆地行走着。进入布达拉宫的外围就需要安检,进入后目光就一直被布达拉宫吸引。今天有些多云,但一点儿也不影响布达拉宫的雄伟壮观——它依山势而建,下边是白宫,上边是红宫。很多藏民磕长头,用身体亲吻他们心目中的圣地,就连站在布达拉宫脚下的我们,对它的敬仰也是油然而生。
横穿北京路到了药王山观景台,这里是观望布达拉宫最好的地点,也是50元人民币上此景的观望点。上到观景台举目望去,果然布达拉宫从这个角度更显巍峨。我们都在观景的时候,点点却被扎藏辫的吸引住了。她很喜欢这种装饰,入乡随俗,如愿以偿地编了一头的藏辫。
下了药王山,在旁边的茶馆休息,我们要了一壶甜茶,静静地看着藏族老人们聊天,阳光透过窗户洒在长桌上,温暖的感觉漾满了全身。时近中午,走出茶馆跟随朝圣的人群顺时针绕布达拉宫一圈,沿着布达拉宫外围是全国最长的转经筒,虔诚的藏民们把每一个转经筒都要转上一转,为他们的信仰诵经千千万万遍。云层渐渐散去,露出了湛蓝的天空,布达拉宫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美得分外耀眼。
绕行布达拉宫一圈之后,我们步行至大昭寺,先到了八廊街,八廊街是以大昭寺,为中心向四面八方延伸道路的总称,从哪一条路进去都可以到达大昭寺。道路两旁各式商铺、茶馆林立,好不繁华。找到了著名的“光明港琼甜茶馆”,这里座无虚席。来这里喝茶的人分为两种,一种是本地藏民,一种是各地的驴友。我们要了一壶甜茶和一碗藏面。甜茶可以买一壶或者一杯,我看藏民大都按杯买。桌上放着零钱,有提着茶壶的服务员,看你杯子空了就续上一杯,并从零钱里取走八毛钱。茶客和服务员均不需言语,默默地沿袭着这样的风俗。
进入大昭寺后觉得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正门前都是匍匐在地祈祷的虔诚藏民。点点也像模像样地跪了下去,闭上眼睛祈祷,不知她祈求的是什么。有她在场我们怎么也融入不了庄重肃穆的环境,赶紧把她拉起来逛逛八廊街吧。面对林立的店铺、琳琅满目的商品,点点最感兴趣的就是藏服了。她央求我们给她买套藏袍。逛了好几家店铺终于买到了她心仪的藏袍。她迫不及待地穿上,竟然变成了一个藏族小姑娘。
八廊街上人并不太多,老人们悠闲地晒着太阳,一群休息的老人夸点点漂亮,拉她过去坐坐,她还有些不好意思。在大昭寺周边看到了几对拍藏服婚照的情侣,在这圣洁的地方许下终生的承诺,实在是浪漫至极。看看身旁的点点爸和点点,真心希望我们能一直拥有这样的幸福。
又游览了小昭寺,伴着夕阳,我们结束了充实的一天。拉萨给我们留下美好的印象,不知明天她还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惊喜。
第二天一早,我们去参观“西藏博物馆”。博物馆里人不多,正方便结合展品展示西藏历史,给点点简单讲讲西藏的历史和重大事件。在一个馆中专门展示的是“坛城沙画”,这是藏传佛教中一种最独特也最精致的宗教艺术。每逢大型法事活动,寺院中的喇嘛们用色彩艳丽的沙粒描绘出奇异的佛国世界,这个过程可能持续数日乃至数月。但是,喇嘛们呕心沥血、极尽辛苦创作出的美丽立体画卷,并没有用来向世人炫耀它的华美。这些细沙将被装入瓶中,倾倒入河流中。这就是坛城,真的精美绝伦,每一粒沙都清晰可见,向人们展示着:繁华世界,不过一掬细沙。
午饭后来到布达拉宫对面的广场。广场非常宽阔,建有“西藏解放纪念碑”。听说这边公园里有片可以观布达拉宫倒影的湖水,可惜没有找到,倒是昨晚雨后的水洼实现了我们拍摄布达拉宫倒影的愿望。
傍晚时分开始阴云密布,顷刻间就下起了瓢泼大雨,没有任何准备的我们只好躲到广场的厕所里避雨。雨越下越大,还下起了冰雹,这是点点第一次见到冰雹,躲在厕所里观冰雹的记忆会伴随她的一生吧。雨停了,布达拉宫广场华灯初上。一场大雨后,布达拉宫的夜景更加壮观。
编辑 洪 静 张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