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妈妈的机器人小孩儿
2017-02-26骆昌芹曹新征
文/骆昌芹 图/曹新征
不做妈妈的机器人小孩儿
文/骆昌芹 图/曹新征
端午节小长假我忙得不可开交,一方面单位安排了值班,一方面家中要做卫生,还有就是6岁的女儿丹丹也放假了,我很怕三天假期很快会在她的玩闹中“浪费”掉。于是我在忙中发布指令:马上把口算做—做;接着读看图识字;然后复习刚学的幼儿英语,别磨蹭!你的素描画了没有?明天就要交作业,限你在40分钟内完成……女儿对我一连串的指令嘟嘟囔囔地表示不满,“我想看彩绘本《叮当猫》。”“看课外书的时间安排在傍晚五点到六点。”我对她说。“为什么?我现在就想看!”“不行!按计划行事,如果你完成得不错,我奖励你去逛超市。”女儿耷拉着脑袋说,“我现在就想看《叮当猫》。”见女儿不听话,我又拿出一贯有效的怀柔法宝,“丹丹,我没说不让你看,你在下午五点以后看,那时候作业都完成了,我一边炒菜,一边监督你看书,你也可以放松一下,好吗?”丹丹愣愣地站在那里,端详着我绷着的脸。“你看什么?别以为这样我就会放松对你的要求……”女儿忽然伸出双臂,咔咔地弯曲了一下,两腿随即僵硬地向前迈,模仿着机器人走路的样子来到我面前,做着鬼脸嗡声嗡气地说:机器人叮当向你报到,快发布指令,我下一步该做什么?”我无语,女儿哀怨地问,“妈妈,你是不是想要个机器人小孩儿?”
我不知道怎么回答,没想到女儿竟欢呼起来,妈妈答应了!我可以看《叮当猫》了!”
这一天乱了阵脚,没有一件事按我的要求去做的,丹丹看完《叮当猫》,又出门跟其他孩子玩游戏,回来午睡、画素描,到了晚上动画片也不想看了。她一边洗脚一边快乐地哼着歌。我仔细听去,这首怪腔怪调的歌竟是她自己编的词:我不是小小机器人,什么都听你安排,我要玩,我要玩,妈妈没办法!
母女较量,最终以女儿的胜利而告终。晚上,丹丹上床前问我,“今天没有完成妈妈的计划,妈妈生气吗?”我笑笑,“本来是很生气的,不过你扮演机器人的时候咔咔咔地走来走去,问我想不想有一个机器人小孩儿时,我觉得你长大了,有了自主意识,所以有些事还是让你自己做主比较好。你今天看课外书、画画,是不是比平时妈妈命令你去做要愉快得多?”女儿点点头,“妈妈,从来不做机器人的小孩儿,学习会变差很多吗?”我思忖一会儿,“丹丹,咱们可以试一试,你不做妈妈的机器人,妈妈也不给你发指令,但是你可以自行安排什么时候做功课,什么时候画画,什么时候玩,你甚至可以自行选择周六周日想吃什么,你要买什么样的衣服……”女儿做了一个无声的欢呼手势问道,“你是不是不管我啦?我被管了这么多年,会不习惯的……”我笑笑说,“我会给你一些建议的……”
丹丹睡着了,然而,这一天给我带来的影响是深刻的,我头一次形象化地看到现时期亲子关系的比喻:程序机器人小孩儿和不知疲倦的遥控器。希望“机器人”毫无违拗地执行指令,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在短时期内培养出十项全能型的后代,未来的精英。一旦发现孩子违抗命令,就不能容忍。但又有谁去问过孩子:你愿意成为妈妈的机器人吗?若是偏要你成为妈妈的机器人,你还会不会保持纯真乐天的性情呢?
编辑 洪 静 张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