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桃产业技术需求与发展对策
2017-02-26杨耀辉
杨耀辉
(河北省农业厅石家庄050000)
河北省桃产业技术需求与发展对策
杨耀辉
(河北省农业厅石家庄050000)
为推动建设河北省桃产业的升级,不断提高农民收益,在全面调查河北省桃主要产区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健全种质创新体系、完善标准化生产技术和技术推广体系、开发适合桃产业化生产的机械、整合资源实现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对策。
河北省;桃产业;技术需求;发展对策
桃树是经济效益较高的果树种类之一。桃营养丰富,且自古以来“桃养人”的传统观念使桃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桃树栽培管理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产业的规模和效益稳中有增,但河北省桃产业发展仍存在品种结构不合理、品质差、技术管理不规范、市场营销手段单一等诸多问题。为此,2015年全面调查了河北省桃主要产区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提出促进桃产业发展的具体对策,旨在推动建设河北省桃产业的升级,不断提高农民收益。
1 发展现状
1.1 栽培面积趋于稳定,产量不断提升河北省是桃树生产大省,截至2014年底全省桃树栽植面积达到85.1 hm2,产量1 818 496 t,占全国总产量的14.12%[1]。近年来桃树栽培面积基本稳定,产量却逐年升高,2014年在栽培面积下降0.5 hm2情况下产量却升高9.43%。
1.2 优势产区基本形成,品种结构尚需优化河北省的土质、光照时间、无霜期、昼夜温差等生态和气候条件适宜各种桃的生长,是世界上优质桃产区之一[2]。河北省桃树栽培较为分散,各市均有栽培,主要分布在唐山市的乐亭县、滦南县、遵化市、迁安市,保定市的顺平县、满城区,秦皇岛市的昌黎县、抚宁区,邯郸市的临漳县、邯郸县,石家庄的深州市、辛集市[3]。栽培品种有大久保、京玉、庆丰、大京红、绿化9号等,主要是软质多汁、适合鲜食的白肉桃,适合加工和鲜食的黄肉桃栽培面积偏低。品种的季节布局不合理,大部分桃上市期为6月底至10月底,3-6月份上市的设施桃和11月份上市的晚熟桃数量相对较少。
1.3 产业链初步形成,管理水平尚需提升河北省产区相对较为集中,逐步形成了产区性鲜食桃市场,专业合作社、代理商、批发商、经纪人等中间商在收获的季节集中到田间地头组织收购。鲜食桃中优质果价格高、供不应求,主要流向大型超市;普通果价格较低,主要流向果品批发市场、零售店、小型超市、菜市场等地。桃加工产品以桃罐头为主,还有少量冷冻桃片和桃脯。但是桃树高效优质栽培技术落实不到位,果农减少农药残留的意识较差,果实分级技术和设备落后,常温贮存运输缺乏冷链系统,采摘时成熟度不足、品质较差,分散经营市场流通无序等造成产业链管理水平不高,尚需进一步提升。
2 技术需求
2.1 新品种选育生产中套袋技术、人工辅助授粉、农药化肥的使用在提高产量、促进着色、降低病虫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存在耗费人工,造成土壤板结、果品农药残留等问题,不利于规模化生产和果品质量的提高,急需加强抗病抗虫、自花结实、适应设施栽培的新品种的选育,减少生产用工,提高果品质量。
2.2 老园更新技术河北省桃生产历史悠久,桃树生长快,结果早,盛果期10~15年,寿命大多在20~25年,很多老桃园面临桃树更新。由于桃主产区土地资源有限,考虑熟练农民生产生活方便、土地使用权、一家一户经营等因素,目前新建桃园的主要用地还是老桃园。但是连作对桃树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影响桃的产量和品质,老桃园更新如何克服重茬障碍成为限制主产区桃树更新的技术壁垒。因此,开发简单实用的老桃园更新技术,实现主产区桃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升级换代成为当务之极。
2.3 高效综合管理技术分散生产经营造成果树管理随意化,果农不按技术规程定量浇水、施肥,肆意增大施肥量,采收期大量浇水造成桃的品质下降,甜度小、口感差,销售价格逐年下降,一些地区甚至拒收河北桃,影响了河北桃在市场上的美誉度和果农的收入。套袋、人工授粉、果实采收等农事操作需耗费大量人工,有些操作须在短期内完成,雇工成本高。经调查,劳动成本已超过物资成本,占桃果生产总成本的53%,土地租赁成本、人工成本所占比例上升最快,成为制约果农增收的关键因素[4]。因此迫切需要规范的肥水管理技术、整形修剪技术、疏花疏果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机械化辅助等高效综合管理技术的集成、推广和使用。
2.4 设施桃栽培管理技术桃树设施栽培效益高,近年发展迅速。一些果农无相关栽培经验,欠缺品种选择、整形修剪、温湿度调控、花果管理等知识和技术,影响设施桃的产量和品质。
2.5 果实快速无损检测及全自动选果分级包装技术
目前果实分级往往依据外观靠手工分级或不同级别果混装,对含糖量、含酸量、硬度等尚未普及无损检测,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果农片面关注果实大小和色泽,忽视内在品质,一些技术措施难于推广使用。现在的检测技术需要取桃的果肉组织,检测时间长,检测后果实失去了商品价值,无法大量检测。而快速无损检测果实的含糖量、含酸量、淀粉含量、着色度、硬度等指标中的一个或多个指标,实现快速、灵敏、准确、方便地检测果实成熟度,有利于控制果品的内在质量。
随着果品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对选果分级包装技术及其机械设备的需求也逐渐增大。尽快开发基于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相结合的高效率、高精度、多等级、低成本的选果机械以及综合性的大型流水线式选果机械及其配套设备,以提高果实采后商品化处理效率,增加果实采后附加值。
2.6 基于“互联网+”的果品营销技术电商或网络营销进入桃销售领域正处于起步阶段,发展势头迅猛。它具有环节少、信息灵、渠道宽、速度快、成本低等特点,门槛较低,便于操作。现淘宝、京东等电商企业都建有生鲜销售平台,美团、百度糯米、饿了吗等外卖软件也都有水果外卖功能,基于互联网的多渠道销售平台正逐步建立,使直接参与者从中受益,尤其是可以大大提高果农利润的比例,有利于实现果品销售利润的合理分配。随着农村网络、电脑、智能手机的普及,物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农民素质的不断提高,建立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桃营销网络,实现产地销售模式,可以促使农民增强产品质量意识,加强生产与消费者的沟通与联系,提高农民收入。
3 发展对策
3.1 建立健全种质创新体系充分利用高等院校、农业科研院所、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技术与资源优势,挖掘本省桃栽植资源,除了选育优质、丰产、成熟期配套的品种外,还应有针对性的选育抗病抗虫、免套袋、自花结实、适宜加工、适应设施栽培的新品种。发挥果农在选种方面的便利性,加强果农的选种意识,建立配套的选种流程和鼓励措施。
3.2 完善标准化生产技术和技术推广体系实现河北省桃产业的优质发展是提高河北省桃产业综合效益的首要目标[5]。充分发挥农业科研和推广优势,制定桃建园、苗木选用、合理密植、精细花果管理、适应机械化的整形修剪技术、配方平衡施肥、病虫综合防治、水肥一体化、产后商品化处理等先进生产技术,实施桃生产标准化管理[6]。加强对老产区老果园更新改造研究,探索桃园再植病防止途径与技术指导,促进果园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和推广设施桃生产技术规程,规范品种选择、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等技术,加大对设施桃生产的指导。进一步推广病虫害生物防控技术和综合防控技术,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引进桃园病虫害预测决策专家系统,全面推广桃无公害果品、绿色果品、有机果品生产技术规程与实施方案[3]。
标准化技术的实施需要完善技术推广体系。结合国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基层农技人员培训、桃产业技术体系培训等项目,加强对桃产业从业人员和农技推广人员的科技培训。建立农业技术人员培训的长效机制,完善各级技术推广体系,落实标准化生产技术,及时准确地解决生产中的问题,促使果农生产出适应市场要求的产品,最大限度提高产品品质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应强化科技部门的职能作用,尤其是在农业信息服务、质量检测服务和经营管理服务等方面落实好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为农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7]。
3.3 开发适合桃产业化生产的机械采取专题立项、委托开发、联合开发等多种形式,加强与高校、农机部门、食品质量检测部门的合作,研发、推广应用自走型喷药机械、整形修剪工具、疏花疏果机械、割草机械、采收机械、肥水一体化设备等。在设备研发设计时充分考虑动力机械牵引与不同果园机械配套问题,提高机械的利用效率。新建桃园应按照机械化管理要求进行设计和建园。加强果品分级、检测设备的研发,开发自动化无损检测、分级设备,实现批量无损检测,保障果品质量。
3.4 整合资源实现产业化经营加强桃产业的信息化网络建设,在桃生产重点区域建立网络信息服务平台[7]、手机APP平台、微信平台等“互联网+”的信息化服务平台,将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农业物资采购、农产品营销等环节和互联网有机结合,及时准确向生产和经营者提供相关信息。
通过优势产区规模化经营,实现农药、栽培技术、产品质量、分级、加工、配送到营销的产业链标准化管理,提高产业的系统竞争力[3]。建立产地市场,发展电子商务,实现果园与超市对接、果园与批发市场对接、果园与千家万户对接,发挥电商流通环节少的优势,联合快递、物流等运输企业,积极发展桃电商直营店,加强物联网软硬件建设,加强网店建设与营销培训,扶持直营团队建设。
推动生产方式变革,培育龙头企业,采取市场牵龙头,龙头建基地、基地建专业合作社、合作社连农户的产业化模式。鼓励龙头企业、农村能人大户投资或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8~11],统一购置大型农机具、农药、化肥等农资,组织专业果园技术管理队伍统一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修剪、采摘等,减少中间环节,降低费用、降低桃园人工投入,向规模要效益。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产业化运行机制,规范生产和市场秩序,实行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更好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6]。
生产上应该主动调节鲜桃市场的压力,采取早、中、晚熟的品种引进适合加工的品种;加强鲜桃保鲜
技术研究[12,13],推广应用低成本冷链运输体系[6,9];引进开发桃深加工技术以及加工产品质量检测的关键设备与技术,开发更多的桃果加工品,桃汁、桃酒、速冻桃片等[3]。
[1]eps数据平台.http://www.epsnet.com.cn/Sys/Olap.aspx? ID=OLAP_CH_A_F2_R_WEB.
[2]马之胜,贾云云,马文会.我国桃育种目标的演变、育种成就及目标展望[J].河北农业科学,2003,9(7):99~102.
[3]马永青,陈海江,刘鹏,等.河北省桃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林业科技开发,2014,28(4):5~9.
[4]刘伟,张安宁,李桂祥,等.山东省桃生产成本与效益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6,32(1):88~91.
[5]刘鹏,马永青,韩艳,等.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河北省桃产业效益综合评价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5(17):172~177.
[6]孙玉刚,高文胜,李芳东,等.山东省桃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J].山东农业科学,2010(3):119~123.
[7]石方志.谈谈农民增收的五种途径[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2,23(2):60~62.
[8]付艳秋.无锡市阳山水蜜桃产业发展的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1.
[9]陶吉寒.山东省果品产业发展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04.
[10]张凤敏,宫美英.我国桃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河北果树,2006(6):1~3.
[11]张旭,罗丽娟,王贵彦,等.顺平县桃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湖北农业科学,2013(2):468~471.
[12]姚丽风.中国桃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08(23):112~113.
[13]张凤敏,宫美英.山东省桃生产现状与发展策略[J].山西果树,2007(6):39~41.
S662.1
B
10.19440/j.cnki.1006-9402.2017.04.001
2017-03-31
杨耀辉(1971-),男,廊坊霸州人,河北省农业厅,农业推广硕士,研究方向果树栽培与推广,E-mail:yangyaohui@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