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地理试题特点及启示
2017-02-26浙江省温岭市新河中学317500
●林 霞/浙江省温岭市新河中学(317500)
浙江选考地理试题特点及启示
●林 霞/浙江省温岭市新河中学(317500)
本文基于对浙江四次“新高考”选考地理试题的特点进行分析,力图解读“新高考”地理试题命制规律、总结命题共同特点,为今后地理选考复习备考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把握选考复习的方向。
选考;地理试题特点;启示
2015年10月浙江省“新高考”启动,加上2016年4月、10月和2017年4月,浙江省已经进行四次选考考试。从浙江四次选考地理卷来看,命题风格严谨,地理语言鲜明,对浙江选考地理的教与学有着举足轻重的导向意义。本文基于对浙江四次“新高考”选考地理试题特点进行分析,力图解读地理试题命制规律、总结命题共同特点,为地理备考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
一、浙江选考地理试题特点
浙江“新高考”的选考地理试题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选择题为单选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非选择题部分包括四个大题,分别以世界区域和中国区域为背景进行考查,第26、27题每大题10分,第28、29题为加试题,用“加试题”字样标出,每大题15分。试卷共50分,其中前面70分试题即传统意义上的学业水平考试,是高中学生毕业的基本依据;加试题是针对选考学生,学考成绩加上加试成绩是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
1.源于教材,贴近生活热点
浙江四次选考试题中,都有相当部分试题的素材或者设问直接来源于教材,2015年10月卷的第1、2题,2016年4月卷的第4、5题,2016年10月卷的第1、3、18题,2017年4月卷的26(4)、27(4)题均如此。
2015年10月卷的第1、2题素材均来自于必修Ⅰ教材P59活动题1“驱动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是什么?”P45活动题2“深秋至第二年早春季节,霜冻为什么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四次选考对于社会热点的关注态度十分明朗。2016年1月下旬西伯利亚霸王级寒潮来袭,浙江省遭遇了严重冰冻雨雪天气,2016年4月卷第23、24题就是以此次寒潮天气要素变化特点为素材,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天气状况。2016年1月 1日,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实施,中国实行了近40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正式宣告终结,2016年10月卷第14、15题就以此为背景考查相关的人口知识。2017年3月16日埃特纳火山再次喷发,2017年4月卷第26题就以此为切入点考查地球的内部圈层。历次选考试题中均有不少以热点问题为切入点,挖掘其与高中地理知识的结合点,通过巧妙的图文情境设计,让试题贴近生活,联系时政热点和我国经济建设重大问题,让考生在解题过程中形成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意识,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展观与社会责任感。
2.突出主干,凸显核心素养
四次地理选考试题考查的知识点涉及面相当广,涵盖了必修三个模块的所有章节,考试内容涉及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与区域地理知识,同时也强调考查地理主干基础知识。例如,天体系统、太阳活动、岩石类型、板块构造、天气系统、气候类型特点和成因、洋流和水循环、自然带、全球气候变化、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农业区位、工业区位、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亚洲位置特点等主干知识几乎每次均有考查。正午太阳高度和太阳方位、工农业区位因素及变化、环境保护、自然灾害在历次加试题中都有相当大的比重,约占20分以上。地表形态、大气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人口城市等主干知识几乎在四次加试题中也轮流考查,基本涵盖高中地理课程中最核心的主干知识,但都会呈现新的情境,强调地理知识运用,注重考查地理学科的学习、分析和评价能力。
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是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也是“新高考”试题考查的重点与方向。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科最为核心的价值观,指人们对人类与自然、环境、资源等之间形成协调关系的深刻认识和理解。如2015年10月卷中第29(3)题土地资源保护措施,2016年4月卷中第29(3)题洛杉矶光化学烟雾,2016年10月卷中第28(3)题鲁尔区治理,2017年4月卷中第28(4)题渔业生产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等都基于人地的相互影响,引导学生树立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综合思维是学生分析、理解自然地理过程和规律、研究人地关系的重要思想和方法。如2016年10月卷中第28(1)题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的原因,第29(1)题沙源地及沙地成因;2017年4月卷中第29(3)题分析赤峰市有利于形成“种—养—加”产业链的条件等都是对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考查。地理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地理实践力是指在真实情境中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感悟、分析、理解人地关系,学以致用。如2015年10月卷中第19、20题地理兴趣小组野外考察岩石和地质构造、2016年4月卷中第28(3)题碑影面积和朝向、2016年10月卷中第28(4)题太阳视运动图的绘制、2017年4月卷中第29(4)题正午太阳高度的绘制,都是考查地理实践能力考查的体现。
3.立足区域,选材互补特色鲜明
历次选考试题中的非选择题都以具体区域为载体,四大试题从宏观(大区域、广视角)、小区域(小区域、小切口),世界区域、中国区域等方面进行互补,统筹兼顾。具体的区域只是表达某些地理问题的载体,是背景素材和思考方向,考查的落脚点是具体区域中地理现象、地理事实背后所蕴含的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以区域为载体,从自然、人文、区域发展的不同角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进行扫描式、全景式考查。
例如,2016年4月卷第26题,以世界区域——欧洲西部部分区域为载体,综合考查板块构造学说、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农业地域类型、气候特征与成因,内容涵盖高中自然和人文知识,力求自然、人文和区域发展的融合,重点考查学生对地理主干知识的掌握。
又如,2016年10月卷加试题第29题,以中国区域——青海湖周边地区为载体,综合考查地表形态成因、湿地面积变化特点及成因、自然灾害的类型和成因,重点考查学生区域综合分析、区域发展变化和地理知识运用能力。
4.设问精细,彰显立德树人理念
四次选考试题精心选取的典型而专业化的自然地理素材,可体现对学生自然地理专业素养的重视;精心选取新颖的人文地理案例,可体现对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和原理解决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突出问题能力的重视。设问对作答进行了明确限定,如2015年10月卷中第29(1)题对应对干旱措施考查,基于农业角度;第26(5)题荷兰鲜花生产条件考查,基于气候和地形角度;2016年10月卷中第29(3)题自然灾害成因考查,基于土地利用变化角度;2017年4月卷第28题风向成因考查,基于大气环流角度;自然带成因考查,基于气候特征角度。明确限定设问方式,既充分考查学生给予区域特征进行精准化分析的能力,又避免考生死记地理答题模式的低效复习方式。同时,因限定条件明确,提供信息材料较多,故考查能力层次较多,使试题具有较高的区分度。
地理学科德育实施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建设美好家园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的审美观念和人文精神,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例如,2015年10月卷中土地资源保护措施、2016年4月卷中洛杉矶光化学烟雾、2016年10月卷中鲁尔区治理、2017年4月卷中定居后牧业抵御白灾等知识的考查皆贯穿了环保意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地协调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二、对复习备考教学的启示
1.重视70分,夯实高分基础
学考70分是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试题,是“新高考”得高分的必要前提条件。因此,复习备考时,必须高度重视必考70分内容,以此为基础深入探究加试内容。从历次新高考试题来看,情境材料都是“意料之外”,但考查内容则是“情理之中”的主干基础知识。无论试题情境和问题设计如何更换,总可以在所学知识中找到与之直接或间接联系的相关知识。因此,应立足地理基础,明确地理主干,构建学科知识网络,整合并强化基础和重点考点,理清重要地理原理与地理规律,注重对课本内容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深入研究,以不变应万变,进而将着眼点放在地理学科知识的迁移应用上。考虑到本省新高考地理学考部分试题难度约0.7,因此,不必对地理考点进行过多复习。就地理知识掌握而言,追求深且难而忽略基础知识,结果会适得其反。
2.依标施教,明确考试要求
《地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是本省目前普通高中地理学科教学、学业评价和学业水平考试的基本依据。《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考试标准》则是依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和《地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要求,按照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选考科目考试的性质和特点,结合本省高中地理教学实际制定而成。“标准”是我省新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必须充分仔细研读,明确考点范围和考核要求,特别要注意知识板块、学科能力考核要求和知识点考核的变化,尽可能做到考点研究具体化,真正了解每一考点所包含的内容和要求,明白哪些是重点考查内容,哪些是不需要复习的内容,以提高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实效性,把握复习备考的总体方向。历次选考试题显示学考的70分知识点覆盖面广,复习中应以“标准”中的条目和教学指导意见中的要求为纲,对照考试标准条目,逐条梳理出所涉及的主要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并明确其内涵和外延。
3.基于区域,主题式深探究
新高考背景下,学生选课后的备考时间大大缩短,如何在短时间内落实区域内容,提高复习效率,提高学生地理能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选择典型区域,选取区域中最特色的问题,并以该问题为中心将区域地理现象相关的地理原理紧密结合进行主题式深探究,强化必修基础,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如复习中亚地区时,以干旱为主题,重点探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和湿地萎缩问题;复习非洲时,以各具特色的河流为主题,重点探究河流的特征与治理开发;复习东北地区时,以优势农产品基地和老工业基地为主题,重点探究农业区位因素和工业区位原理以及传统工业区兴起、衰落和整治,复习南美洲时,以全球气候变化为主题,重点探究全球气候变化和热带雨林。基于区域教学中,选择不同的尺度区域作为教学对象,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区域划分中的尺度思想。较大尺度区域的教学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握区域的整体性,同时有意忽略一些微小细节,以利于总体特征、一般性规律的归纳总结。对于较小尺度区域的教学,要引导学生关注细节特征,对其特征作较为细致描述,以小切口从不同角度进行深入分析。
4.剖析思路,做精做活试题
在备考复习、研读选考真题时,应透析解读命题者考查意图,不管怎样的情境材料和设问角度,根本目的还是考查运用所学地理原理和规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试题思路的剖析,让学生在解题中了解选考试题命制的原则及思路,研究试题类型,揣摩解题方向,从而掌握各类题目的基本特征及解答规律,不断在解题过程中总结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遇到新问题可迅速确定解答思路。选考试题思路剖析可从以下角度穿插进行:以区域地图引入—分析自然地理特征—说明其对产业活动的影响—研究具体对策;以文字或数据材料引入—提取信息,发现问题—运用相关地理知识和原理解决问题;运用基本地理观点评价地理事物—分析其与人类的关系—提出合理化建议或设想。对于选考前模拟训练,要有针对性地选择,确保训练试题质量。要挑选贴近选考思路的题目,进行针对性训练;挑选考查主干知识的题目,强化主干知识的掌握。从题型、题量、材料形式等方面让学生熟悉和掌握。有针对性地进行限时限量训练(90分钟内完成选考地理题量)很有必要。一份模拟试卷,可以精选一些思维能力较强的题目,做25个选择题和两道学考综合题,也可以从训练解题方法(注意答题范围、提取关键词、审设问等步骤)的角度做两道加试综合题。在有限时间里,可以在练习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1]孙恒.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考试说明[M].浙江摄影出版社,2016(76).
[2]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业指导委员会.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地理(2014版)[M].浙江教育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