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习惯养成管理对农村幼儿的影响
2017-02-26文丁洁
文 丁 洁
浅析习惯养成管理对农村幼儿的影响
文 丁 洁
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过:“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往往自己的幸福都归于自己的习惯。”习惯一旦养成,便不用借助记忆,很自然地就能发生作用了。可见,习惯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基础性层面,是素质教育中‘实’的基础部分,那么习惯养成管理对农村幼儿到底有些什么影响呢?本次论文将对此进行研究。
管理;农村幼儿;习惯养成
一、习惯养成管理与幼儿之间的关系
习惯养成管理往往出自两方面教育,一个是家庭教育,一个是幼儿园教育。例如同伴交往,在孩子相处时,其中一个孩子良好的习惯很容易传递给其他孩子,孩子之间的同伴影响很大,他们喜欢相互模仿,相互学习,这些习惯容易掌握,因此学起来很快。再例如家庭教育,在家中爸爸妈妈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孩子会对爸爸妈妈的良好习惯进行模仿,并在学习之后分享给自己的小伙伴。由以上案例可以看出,习惯养成在幼儿生活中无处不在,对幼儿学习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
二、如何通过教育形成正面引导
(一)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
农村幼儿进入幼儿园,大部分时间都是与老师一起度过的。在幼儿园中的生活和学习占据了农村幼儿大部分的时间和空间。毋庸置疑,想要培养农村幼儿的习惯,教师起主导作用。孩子在幼儿园通过老师的传授和同伴的交流,还有幼儿园的一日活动,有很多间接习惯养成的机会,所以改善农村幼儿习惯养成应从多方面入手。我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收到一定效果。
1.寓教于情感
我们应该给予农村幼儿更多的关心与呵护,主要实施体贴入微的引导教育。例如,班上有几位幼儿总是习惯将食物到处乱丢,不珍惜粮食,每次进餐就像打仗一样。由于农村幼儿在家自由惯了,没有良好的饮食的习惯,所以针对这个问题,我准备了一节课社会课《农民伯伯种粮食》,让孩子们了解粮食来得多不容易。让那几位浪费粮食的孩子扮演农民老伯伯栽种农作物,通过辛勤劳作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他们再也没犯同样的错误了。同时,让孩子们带种子一起到幼儿园进行盆栽种植,让孩子们知道劳作的辛苦,实现了养成教育的教育目标:不浪费粮食。促进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2.寓教于活动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因而通过游戏活动向幼儿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幼儿最易接受的,从而使幼儿在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在美术活动中,我们一起进行捏蝴蝶的橡皮泥活动,孩子们都专心地捏自己手中的橡皮泥,捏好蝴蝶后,小朋友们相互欣赏作品,果果却用自己的工具去戳其他小朋友的脸,小朋友哇哇大哭。我立即停下活动,让班上的幼儿说说他的做法对不对,为什么不对。经过教师和小朋友的帮助,果果明白了工具用好了要收好,不能随便乱放,更不能去戳小朋友的脸。
3.寓教于活动榜样
幼儿善于模仿,这是众所周知的。孩子们每次有一些良好的优秀习惯我都会进行表扬,其他幼儿就会去模仿这些好的习惯,使得孩子们一起在榜样效应中一起成长。例如,上课后有些幼儿喜欢离开自己的小椅子,我会对那些坐在椅子上的小朋友进行表扬,离开椅子的幼儿看到后也会乖乖坐在椅子上。
(二)改善家庭环境
想要培养农村幼儿良好的习惯养成,必须改善幼儿家庭环境。之前我们提到不同家庭中幼儿形成习惯的区别,不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下孩子养成的习惯可能会对孩子造成不利的影响。幼儿园教师应主动与家长交流,让家长懂得习惯养成对身心发展的作用,使幼儿家庭教育环境得到优化。
三、学校家庭教育相互协调
幼儿园教师应主动与家长交谈,并注意沟通技巧,用家长能够理解的日常用语向家长表达你的观点,并争取家长与教师在观念上达到一致。幼儿良好的思想品德、生活及学习的行为习惯与家庭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家长在幼儿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在孩子的习惯养成管理中最主要的就是幼儿园和家庭两大环境,做到家园统一思想认识,对养成幼儿良好的习惯很重要。
(一)教师注重家长沟通
教师可以利用开家长会、举办家长委员会、放学后等时间与家长进行沟通,向家长咨询幼儿在家庭中习惯养成的情况。教师可以主动询问家长的意见,之后将教师与家长的意见综合实施,使良好的习惯对幼儿形成有利的影响。
(二)观察分析,改进策略
实施策略过程中,家长与教师一起记录幼儿养成习惯发展情况,并在家长会中分享各个家庭的教育结果。如有问题,家长与教师一起商讨,及时将实施策略进行改进,共同努力,使幼儿习惯养成的管理最大限度地形成有利于幼儿个性的发展的影响。
[1]刘晶波.师幼互动行为研究[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江苏省海安县城东镇韩洋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