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行为观察能力的培养
2017-02-26王婷婷
文 王婷婷
浅析幼儿行为观察能力的培养
文 王婷婷
教育均衡化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内核,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教育公平、教育平等则是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必要手段。在多年的研究中,我们发现,教师只有真正会观察、解读幼儿行为,才能做到因材施教,给予幼儿最适宜的教育。本文从了解观察现状、更新观察手段、创新园本培训三方面,浅谈如何培养教师的幼儿行为观察能力。
幼儿行为;观察手段;教育公平
一、了解目前教师的幼儿行为观察能力
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观察等形式,调查目前幼儿行为观察的能力。调查过程中,重点关注教师机会的提供,以及对幼儿行为解读和回应的水平,还包括游戏活动中材料提供的种类和数量、幼儿与每样材料互动的次数、材料的难度、教师显性指导与隐性指导的次数、每次教师观察的目的、观察幼儿的哪些行为、观察结果处理等。经过分析发现,目前我园教师的观察目的还不明确,每次观察到的问题与预设想要观察的问题并不统一;对于幼儿行为的解读也存在片面性,没有强有力的理论支撑;观察中存在来不及记录的问题说明预设的表格设计与记录方式存在问题。
二、观察手段的创新
(一)殚精竭智,推出微观察
微观察可以提高课题研究的效率,将微观察与白描手法相结合,强强联手,打造更为细致的研究手段。通过开展白描实战活动“一日活动之微观察”,让教师们更好地了解幼儿的行为,从而修正自己的教育行为。教师们在观察前撰写好观察须知、记录表,确定一日活动中值得观察白描的具体时间段。通过前期的准备,在观察中才能及时捕捉研究点。白描实战过后将会开展“一日活动之微观察”情况反馈,让教师针对观察到的幼儿行为进行系统分析,达到“识别——分析——回应”的最好提升。
(二)白描分析法常态化
我们尝试把白描分析法渗透到一日活动中,使其常态化。(1)温故知新:白描分析法是我园课题研究特有的研究方法,为了让老教师温故新教师知新,教科室印发《城北幼儿园白描分析法操作须知》。(2)驾轻就熟:白描分析法不局限于课堂上,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都能尝试进行。在熟练掌握其操作方法后,观察者通过“白描”不同的活动过程,总结教师的行为变化对幼儿的影响,以便调整行为,更好地满足幼儿在一日活动不同环节中的发展需要。(3)化繁为简:一般情况下,白描分析法要有执教者、白描者(单勾、复勾)、记录表等等,为了让其更常态化,更好操作,本学期推出“1+1+1”白描组合,一位执教一位白描者一张图标分析记录表。同时,我们也将微观察与白描分析法相结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以创新园本培训为助推,促进教师观察能力提升
培训是教师学习成长的助推剂,当下教师参与的培训种类颇多。从调查了解中获悉,教师们更向往认知学习与情感体验并重、理论探索与实践操作融合的培训,因此组织融趣味性、动态性、效应性、辐射性为一体的园本培训,帮助教师提高“幼儿行为观察能力”显得势在必行。
(一)动态培训重需求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习的最高境界是自学。因为在培训中,我们讲究教师的自我导向,即学习的内部动机。了解教师在观察方面的问题与迫切需求,聘请业内专家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和指导,让她们从“必须学”转变为“我要学”。课题研究期间,特别邀请了本土专家朱仲贤老师为大家进行《微型课题研究——给力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题讲座,与全体教师一起从“教师公平教育行为、幼儿适宜发展、幼儿行为观察能力”这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的研讨,教师们对讲座的内容非常感兴趣,收获也颇多。今后,将继续邀请专家和教师互动,夯实科研底蕴。
(二)主体培训重参与
只有将外在的理念、方法、技能等转化为教师个人观察的内驱力,才有源源不断的动力。本学期我园将进一步创新理论学习新方式,改变以往“纯理论学习”“纯听众学习”的状况,充分发挥教师的自主性,将教师交流互学、教师平时自学等方式相结合,开展理念解读交流活动,重视教师的自学能力和共同研讨的能力。帮助教师聆听窗外的声音,鼓励教师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以此提高教师自身的理论修养和业务水平。
(三)全面培训重持续
将培训分为“前期思考——集中研修——后期反馈”三步骤,让培训的影响持续而又弥散。每月围绕教师观察确保开展两次活动,注重研究过程,使研究落到实处。其中,每月进行专题研讨、学期论文评比、教师行为阐释等活动,继续以“白描”分析法围绕观察进行实践反思研讨活动,通过交流磨炼,不断提高教师公平化行为,使教师能将所学教育理论及时用于自己的课题研究及教学实践,同时不断反思自己的观察行为,继而优化自身的教育行为,并形成有效的教育教学策略,更好地为幼儿服务。
今后,我们将继续采取多渠道方式充实教师的观察水平,将枯燥乏味转换为新颖别致,唤醒教师的自我更新意识,从外到内激发教师科研的内驱力。
阿瑟·J·S·里德.课堂观察、参与和反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江苏省张家港市城北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