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设计,如何“造作”
2017-02-25谢金萍
谢金萍
新品牌瞄准的是精品和名品消费群体,满足文化及审美需求。
2017年伊始,造作全站价格调涨。
造作是一家做原创设计师家具品牌的公司,2014年9月以网上销售家具起步,成立不到3年,至今已签约27个国家82位设计师,完成了沙发、座椅、家具、灯具、家纺等全品类产品的设计和制造生产。因为家具产品设计独特,又有质量加持,造作至今已吸引大量“忠实粉丝”,每天造作的用户群中有很多人热烈晒图,追求新产品,反馈意见。
创始人兼CEO舒为直言,涨价不是消费用户对产品的信任度,而是为了更好保障产品质量。“2016年以来,整个行业成本都在上涨,人力的成本也在涨。造作涨价原因有二:一是毛利区间扛不住原材料的涨幅,二是保障产品品质,这也是公司扩量增速的考量。”实际上,涨价与用户跟随的关系,才是新型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2016年7月,造作组织了一次Open Day,也验证了其与用户的关系。“当时我们发了100个邀请函,结果来了200多人,饭都不够吃。”舒为表示,来参观的用户有着明显的特点——年轻、漂亮、时尚,“超乎我的想象。”
这也是舒为对造作用户的定义:85后到95后,以女性为主导,即将结婚或刚结婚不久的家庭。“我们称之为新中产阶级,对这群人的判断——大学教育,集中在一、二线城市,较好的审美,中等经济收入。”舒为说。
中国家具市场发展空间巨大,每年有大量的家庭需要购买或换新家具。根据香港贸易发展局数据显示,2015年限额以上单位家居类零售额达2445亿元。以更换家具的需求推算,根据《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4》数据指出,中国内地共有家庭户约4.3亿户,按照每十年更换一次家具计算,相当于每年有4300万户左右的家庭更新家具;按每户平均1000元计算,每年更新家具总额可达到430亿元。
但造作的诞生并不为全市场消费者而生,它瞄准的是精品和名品消费群体,这类消费者是个性化的,他们希望家具能够体现自己的品味和个性,购物的同时也享受审美和文化带来的乐趣。无论是审美情趣、生活方式,还是价格观念,这类消费群体都走在时代潮流前端。
“发现造作,欣赏造作,造作是合适自己的产品。”这是造作用户一种经典的产品体验。这个原创设计家具品牌,在不到3年时间里,打动的不仅是用户,同时打动了资本市场。早在2014年8月,还未正式上线的造作,就获得了天使轮1500万元投资,投资方为真格基金、IDG资本和投资人吴泳铭;运营一年后,2015年9月,又获得了A轮1500万美元融资,由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领投,IDG资本、晨兴创投、元璟资本、真格基金跟投。
国际设计+中国制造
2015年11月,锤子科技CEO罗永浩在微博“绝无相关利益”地推荐了造作,罗永浩认为,造作将是最有希望成事儿的中国新兴城市家居/家居品牌。
的确,造作作为新品牌在家居市场切开了一个新口子。造作既不是传统红木家居,又与宜家、无印良品等现代家居品牌从本质上区别开来。作为新现代家居品牌,造作不是盲目地复制、模仿国外的品牌,而是开创了自己的独特模式,把现代的设计变成中国青年实体的生活方式。
具体来说,造作采用了国际设计+中国制造。在操作上,造作与国际设计师合作,选择国内代工厂生产,最后由造作负责销售。在这个过程中,造作参与了每一件产品从设计、生产、销售、物流,到最后用户反馈的流程。
首先,造作为设计师提出产品设计命题,包括用户使用场景、使用材料、产品结构、色彩等;接着是工业化的可能性,也就是投入研发阶段,包括产品的拆解、材料、工差、模块优化等,中间会找供应商来制造模具,看打样,确定完美无误差后,由工程部拆解后匹配到合适的代工厂,批量生产;而在这个工程中,其质量控制团队会驻入工厂检验质量。“从设计到真正新品上来,至少也要一年时间,这个过程里会反反复复地修改。”舒为说。
在选择设计师上,造作看重的是他们过去的代表作品,包括其设计语言是否与造作吻合、是否可进行工业化生产等。目前,造作已和Luca Nichetto、Jonas Wagell、Form Us With Love等来自意大利、德国、瑞典、英国等27个国家的82位设计师达成合作,除此之外也和百雅轩合作,取得吴冠中的艺术授权,生产艺术衍生家居产品。
当前,造作与国内8省51家代工厂合作,产品出来后进行包装完毕,再进入销售环节。在物流上,则选择与德邦、顺丰等第三方服务商合作的方式,提供标准化的上门安装服务。销售上,造作除了在自己官网上进行直销,也入驻了天猫、京东等进行线上销售。2016年7月,造作选择往线下走,在北京颐堤港开了第一家门店,3个月后在上海又开了一家。
采访过程中,舒为几次提及“用户为主”。比如,从用户的形态去推导家具产品的颜色,最后得出颜色需要明快化。“中国是一个大国城市,地域分布非常广,国人整体的个性略微热情奔放,喜欢热闹、温暖,喜欢家庭,喜欢聚会,所以在产品设定里也加入了这个色彩设计的元素。”舒为说。
舒为说,用户其实也参与到造作产品的升级迭代,“从开始设计方案出来后,我们会跟用户去探讨,有在线下去做调研,也有在线上去做投票,通过微信群、微博、客服等收到第一批的反馈。有些小產品之前的调整角是个毛毡片,用户反应说,觉得容易掉,那我们换成一个螺旋片上去,类似于这种小细节,其实一直在做修改。你会看到我们好多产品叫升级版,就是一直调一直调,改善它很多小的细节。”
造作的生产流程,正如其的slogan“生而造作”所倡导——制造和创作。这个看似和“天生骄傲”一样掷地有声的标语,也让消费者心甘情愿去购买一把卖到了699元的椅子。
一个棋盘,每一步都算数
舒为表示,作为一个理性家居品牌,造作不打情怀牌,它有实打实的硬实力,有能够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的生产力。她把打造造作比喻成一个棋盘,先是画一个棋盘格,接着设计、研究画棋子,再来研究棋步,最后拼在一起,形成自己实力壁垒。
而其中打造棋盘的人,是造作这支团队目前包括舒为在内的五位合伙人。他们均在各自领域几乎超过了十年经验,拥有8年战略咨询以及创投经验的供应链合伙人关子彬,10年开发经验全栈工程师的技术合伙人高杨,13年品牌传播经验的市场运营合伙人王赋,以及12年家居开发管理经验的生产链合伙人管治国。
而舒为本人,则是连续三次的创业者,大学还没毕业开过广告公司,斯坦福MBA毕业回来后开发了图片社交平台CIVO,拥有“12年设计经验,5年产品经验,7年营销经验,2年投资并购经验。”
团队每个人在各自领域从业多年,为新创业品牌创造“过滤”了不少坑,“明显要比从头开始,自己瞎搞的坑少了很多。”但舒为也表示,也会不可避免地遇到坑。举个例子,装饰的版画储放在北方的仓库,因为低温干燥而裂开了,储放在南方的仓库,会因为梅雨天气产生霉味。“几万元的画,就这么损伤了,让我很崩溃。”但舒为乐观,说创业就是一个不断学习和积累的过程。
棋盘上,每个产品作为棋子,独立,但又紧紧联系在一起。每一颗棋子所在的位置,对造作这个大棋盘来说,每一步都算数。正如前文所描述,在生产棋子的过程中,造作尤为谨慎,步步跟紧,为的就是在这个棋盘中走出下一步的好棋。
舒为表示,将棋盘、棋格、棋子拼完后,造作还要实现“三端效率”——用户的组合产品效率、供应链组合材料的效率,整个销售节奏和应季策略效率。“因为做整个产品规划所应对的是三端,一端是供应链,有哪些供应能力,供应能力的优先次序是怎么样的?一端是用户,还有一端是营销跟品牌,这是一个策略的问题。”
她笑称,造作披着文艺的外皮,实际是一个“理工男”。她说造作内部有一个复杂的算法,计算每个产品批次周期,包括生产、交付、和销售周期,迎合每个营销节点,最后合成一条曲线,动态发展。
虽然作为家具零售业的新人,造作有自己独特的生产和管理方式,它的“棋盘”打造出来出了产品质量的壁垒、团队人才的壁垒以及销售管理的壁垒。舒为毫无避讳,直言现在的造作在家居家具零售领域中是拔尖的,因为在这不到3年时间里,它已经实现了单月投入和产出的持平。
她表示,现在造作最主要的是要把品牌做大起来,以直营店为主控制终端零售的方式,包括价格体系在内的零售体验,暂时不考虑分销或加盟,“在保护品牌资产跟企业上,我们要先把自己搞清楚再说。”规划中,2017年造作将继续扩大材料生产品类,并在客户熟悉的核心城市拓展開设线下体验店。但舒为并未透露规划的线下门店具体数量,只说走一步算一步。
实际上,对比前两次创业经历,舒为的这一次创业做得最踏实,在打造造作的这个“棋盘”的过程中,每一步都让她由衷地自信。她希望凭借着“棋盘”打造的硬实力,让造作在三年内成为一家大公司,而非快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