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和鸡的故事

2017-02-25成琳岚

大自然探索 2017年2期
关键词:鸡骨家鸡丛林中

成琳岚

为什么鸡会离开丛林,来到人类中间呢?

此文中,科学家会讲述鸡的祖先的冒险旅程,还将告诉我们在这一旅程中如何找到我们自己的影子——

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家禽科学大楼中,有一个地球模型。这个地球被做成了蛋形,顶端开裂,仿佛有一只亟待破壳而出的小鸡。这一模型要传递的信息似乎是:鸡一直与我们人类相伴……

也是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附近,这里汇聚了世界上最密集的鸡群——它们是工业化的产物。如果这些数量庞大的家禽团结起来,这将是一支极其壮观的军队。可惜的是,这些家伙根本无力反抗,如同某些奇怪群岛上的鸟类一样,它们再也飞不起来,只能呆在狭小的笼子里,望着夜以继日持续明亮着的灯光。

在平日里,我们是很难见到这些鸡群的踪影的。但每当我们推开超市商店的大门时,柜台里码放得整整齐齐的鸡胸和层层叠叠的鸡腿还是将它们存在的事实显露无疑。鸡,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生活在丛林里的祖先

不过,你知道吗?这些养鸡场里的家鸡,它们的祖先是生活在丛林中的祖先——原鸡(jungle fowl)。时至今日,仍有许多原鸡后代生活在印度和东南亚的竹林中。它们仿佛远古的小型恐龙一般,在丛林中穿梭自如,用健壮的腿踢开落叶,用有力且弯曲的喙啄食着一切被它们发现的食物。

原鸡一般栖息在树上,休息时会把头低下,埋在自己的翅膀里。一旦受到干扰,这些野性十足的家伙就会大声地抗议。不过它们的天敌也不少,林中的猫和蟒蛇都对它们觊觎已久,人类猎手也让它们胆战心惊。

不过,不同于其他一些美味的猎鸟或是生活在地面的秧鸡,原鸡家族在这些丛林中已经漫游了上百万年。原鸡能在这样的丛林中持续地生存下去,依靠的不仅是令人惊叹的智慧、持续的繁殖力,也许还和我们人类一样,还有一点运气!

来自丛林中的“算命先生”

据科学家们推测,距今至少8000年前,人们便开始把林中的原鸡带回自己的村庄。至于为什么要将原鸡带回的原因,学界还没有一个定论。不过很明显的是,这些原鸡一开始并不一定是作为食物而被带回的。现今的一些资料表明,原鸡早先被带进人类世界最可能的原因,要么是因为“斗鸡”的风俗需要,要么是用这些勇猛的野禽來预测未来。

有这样一种说法,如果用某种方法,将鸡穿刺并扯开,就会获得有关未来的暗示。这种用鸡进行占卜的风俗,几乎和家鸡驯养的历史一样久远。即便这样的风俗并非人类对原鸡的第一次开发利用,但也一定在拉近人类和原鸡的关系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由于用鸡占卜这一风俗的盛行,各地的原鸡大量地开始出现在人类的生活中。直到近现代,缅甸的克伦族人仍喜爱用鸡骨来进行占卜,即通过鸡骨上洞的大小,来判断未来是好还是坏:洞口大,便是好兆头;洞口小,便是坏兆头。或者,整个结论反过来。不管怎样,在这里,许许多多的重要事务,都可以通过一根小小的鸡骨来决定。

在印度的焦达纳格浦尔,人们也只用鸡来占卜吉凶,而绝不会吃了它们。因为在这里的文化中,吃鸡是一种禁忌。同样的禁忌还存在于斯里兰卡的维达,马来西亚的萨宾巴,以及所罗门群岛的某些社群中。

另外,这样的风俗还不仅仅局限于亚洲。在非洲的大部地区,甚至美洲大陆的某些地区,都有这一风俗的踪影。如果你碰巧去玻利维亚,被当地人用鸡骨占吉凶,这并不值得大惊小怪。

总的说来,如同柬埔寨的高棉人一样,在许多民族的文化中,鸡的第一功能是作为算命先生的角色出现的,第二功能则是上场斗鸡的选手。它们被吃掉,只是它们命运中极其偶然的一种。

原鸡的繁殖习性

综观学界对于原鸡的研究可以发现,科学家们对于原鸡的性别研究可谓情有独钟。因此,对于原鸡吃什么,或被什么吃,以及它们种群的大小等等,我们都可能不甚清楚,但是,对于它们的繁殖习性,我们却是知道得真不少。

科学家发现,在原鸡中,雌性原鸡更青睐那些在受到惊吓时叫声更响亮的雄性;同时,长着大大的鸡冠的雄性原鸡也很受雌性原鸡的喜欢。而对于不喜欢的雄性原鸡,雌性原鸡甚至会通过排出这只雄性的精子的方法来拒绝为其繁衍后代。另一方面,雄性原鸡则会倾向于和自己熟悉的雌性进行交配。

从这些野生原鸡的属性中我们可以看出,原鸡依然保持着大多数鸟类共有的特性。比如,它们害怕看到鹰隼投下的阴影;在选择伴侣的事情上喜欢挑挑拣拣;严格遵守自己在族群中的啄食顺序。

雄性原鸡彼此之间是富有很强的攻击性的,不过当危险真的到来,它们又会一起高声鸣叫,以警示整个群体。而此时,雌性原鸡便会发出咯咯咯的声音来进行回应。对于这种“咯咯声”的含义,学界仍旧看法不一。有一种看法认为,这样的声音表示雌性处于一种满足的状态。但这还仅仅是个猜测,未被证实。

另外,我们也可别小瞧了这些原鸡,它们可是十分聪明,能够识别出自己群体中高达100张不同的“鸡脸”!这一点对于认清谁才是群体中的老大,维持自身的啄食顺序,自然是十分重要的能力。

这些不同的属性在不同的地区被各自发扬光大。例如有些地区的人会将体格较大的个体驯化培育,以获得产肉率较高的品种;一些地方则更重视鸡的产蛋率;而有些地方更是专挑逞勇好斗的雄鸡,以使得它在斗鸡比赛中能凶猛善战,将对方打得落花流水。

战斗到最后一秒

斗鸡这项活动的受欢迎程度实在是太高了,可谓“不管哪里有养鸡场,哪里便有斗鸡产生”。如果说鸟类学家更关注的是鸡的繁育,那么普通大众的目光一定是喜欢聚焦在斗鸡上了。

许多现代品种的家鸡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特性,从而被当作斗鸡品种来进行驯化。这些鸡往往不怎么飞得起来,但是它们有着长长的脖子,小小的翅膀,和一双强健异常的双腿。这一切对于它们要时常面临的打斗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不管你怎样看待这一充满血腥味儿的活动,斗鸡在漫长的历史中的确到处流行。也许现在的我们不再斗鸡,那也不过是将以前的斗鸡换成了现在的暴力罪案连续剧而已。我们人类对于一成不变的生活的抗争,有着一以贯之的套路。

由此看来,对于鸡的驯化和选育,不仅显示出我们自身的欲望,也同时反映着人类的历史。试想,现今这些来自于东南亚森林的原鸡,和它们的人类主人一起,可是已经遍布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了。

举个例子,人类迁徙史中一直有个未解之谜:居住在太平洋上的岛民是否比欧洲人更早发现美洲大陆?这一迷案现在看来已经解开了:位于智利的一处考古遗址中发掘出了生活在太平洋岛屿上的鸡骨,而该遗址代表的年代比起西班牙航海家抵达南美洲的时间要早了很多。

除此之外,鸡的美丽特点也被人们不断地进行特化开发。在日本,曾有一个品种的鸡竟然拥有长达2.75米长的尾巴;而另一个品种的鸡则能够发出一声长达90秒的持续鸣叫!这种开发,是从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开始兴盛的。从那时起,鸡的品种变得越来越多,而越来越多美丽的名字也被冠到了鸡的头上,如我们熟悉的红帽种鸡、竹丝鸡、塞布莱特矮脚鸡等。

物美价廉的食物

对于整个鸡的家族历史来说,工业革命是彻底将鸡打入牢笼的一个转折点。因为从那时起,人类的文化里就出现了用最少的钱获得最多的产品的念头。

从此,家鸡便从野外散养转到了谷仓里饲养。接着,不间断的光照和过量喂食便开始了。终于,在我们的持续选育下,繁殖力惊人的品种缔造了现今家鸡的数量比人类还多的盛况。

这些工业化养殖的品种鸡,其体型比起生活在丛林里的祖先,已经大了两倍,并且每年的产蛋量更是其祖先的80倍之多。当然,它们依旧保持着自己的一些原始属性,如仍然惧怕天上投下的阴影、喜欢争斗,以及对自己的交配对象百般挑剔等。

故事到了这里还没完。现在,工业养殖者们还在持续扩大着鸡的品种范围,人类依旧掌握着鸡家族的命运。

与此同时,鸡家族的历史也反映着我们人类的过去。就像一面鏡子般,即使镜中的影像并不令人满意,但其准确性是毋庸置疑的。现在,在印度的丛林中,仍然还有原鸡漫步的身影。这些野性的原鸡仍然在向我们诉说:那里曾是人类的祖先和鸡家族祖先一起生活过的地方。

原鸡哪里找

红原鸡

——分布最广的品种。在印度森林中,能常常听见这种原鸡的鸣叫。

绿原鸡

——最神秘的原鸡种类,只生活在爪哇及周边的印尼群岛上。

灰原鸡

——生活在印度西部。灰原鸡有着杂色斑驳的脖子。

斯里兰卡原鸡

——斯里兰卡全国都能见到,常常生活在农田和村庄边。

猜你喜欢

鸡骨家鸡丛林中
有趣的汉字:鸟
鸡骨柴挥发油及其主要组分γ-萜品烯对赤拟谷盗成虫和幼虫的防治作用
寻找丛林中的精灵
酶解鸡骨肉粉在鸡精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肩上有“神器”,家鸡更健康
三七鸡骨汤治跌打损伤
膜分离鸡骨素酶解液美拉德反应产物的初步研究
家鸡:野鸟到家禽
鸡的视力越来越差都是人类造成的
丛林中的爱沙尼亚狙击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