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HF/UHF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在用设备开场测试方法探讨
2017-02-25郭晴,王晶
郭 晴,王 晶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北京 100041)
VHF/UHF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在用设备开场测试方法探讨
郭 晴,王 晶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北京 100041)
本文针对VHF/UHF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现场测试方法进行了探讨,针对现场安装后的VHF/UHF频段无线电测向系统,制定统一测试方法。此测试方法适用于对VHF/UHF频段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在安装之后现场的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估,以验证、标校和评估系统的工作状态和技术性能。
VHF/UHF;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在用设备;开场测试方法
1 引言
当前,我国广播电视、民用航空、移动通信、铁路通信、交通运输、气象、渔业、水利、军队等行业和部门在VHF/UHF频段内应用非常广泛,建立了数量巨大的台站,而频率资源又十分拥挤,造成干扰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正常通信。为了准确掌握电磁频谱状况,迅速发现并准确定位无线电干扰,各级无线电管理部门相继建成了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然而由于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现场安装后的实际使用环境十分复杂、受多种条件的限制和影响。而当前,对于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现场安装之后系统性能的测试方法一直没有明确的规定,这将对迅速发现并准确定位无线电干扰、有效掌握电磁频谱状况、确保无线电监管任务的顺利完成造成重大影响。因此,非常有必要制定VHF/UHF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在用设备开场测试方法。
2 测试设置
2.1 标准信号测试方位选取规则
采用标准信号进行系统测试时,标准信号发射系统架设地点尽量选择在与被测系统天线同等高度的建筑物上,架设地点与被测系统天线之间应无遮挡或障碍物,标准信号发射系统与被测系统天线距离D应不小于10λ(λ指被测系统最低测试频率的最大波长)。测试前,应对电磁环境进行测量,测试过程中应避开空中干扰信号。
标准信号发射系统架设地点应不少于2个,相邻测试点之间的方位角不小于60°,不同测试地点的垂直高度差不应大于10m。
2.2 信标台站选取
信标台站应选取当地台站数据库中有效的调频电台、公众移动通信基站、数字集群系统基站及数传电台等合法台站进行测试
3 测试方法
3.1 系统测试
3.1.1 标准信号测试
按图1布置测试系统,要求如下:场强测量系统天线与被测系统天线距离不应大于10m;标准信号发射系统天线架设地点应不低于场强测量系统,水平距离应不小于10λ(λ指被测系统最低测试频率的波长);发射点与接收点间的信号传播路径为直线且无障碍。
图1 系统测试布局
3.1.1.1 测向精度
测向系统所测得的示向度与被测辐射源的真实方位之间的角度差,发射系统发射天线的极化方式与被测系统天线的极化方式应一致。测试步骤如下:
(1)设置发射系统输出为标准单载波信号,调整其发射功率,使被测系统获得稳定的示向度和示向质量。
(2)根据被测系统工作频率范围求选取测试频点。
(3)当标准信号发射系统位于一个方位角αj(j=1,2,…,m,参考真值为αj,方位角应通过高精度GPS工具进行测算)时,控制发射系统和测向系统在选定的测试频点fi(i=1,2,…,n)上进行测向,设置被测系统测向带宽为10kHz~15kHz(一般选择10kHz~15kHz,如果被测系统不支持,则选择大于该参数的最近数值),其他设为最优状态,记录测向结果(示向度)αj′与αj的差见式(1),即为被测系统在方位角αj、频率fi上的示向度误差。
(4)改变测试方位,重复上述步骤(2)~(3),直至所有方位测试完毕。
3.1.1.2 系统对瞬时信号的监测、测向能力
使用标校信号测试被测系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的对瞬时信号的测向能力,发射系统发射天线的极化方式与被测系统天线的极化方式应一致。测试步骤如下:
(1)设置被测系统,使其工作在快速测向状态。
(2)设置标准信号发射系统:发射频率为当前测试频率fi,发射输出为标准单载波信号,调整其输出功率,使被测系统得到稳定的示向度和示向质量。
(3)保持发射功率和频率不变,改发10个周期的脉冲调制信号,脉冲宽度为τ(其周期大于1s,便于观察记录),逐步调整发射系统信号源脉冲宽度,直到被测系统能够给出标称测向精度的示向度(捕获概率不小于90%),此时脉冲宽度τ即为测向系统在此频点的测向最小信号时长。
(4)改变频率fi,重复(2)~(3),直至完成所有频率的测试。
3.1.2 信标台站测试
使用定位设备测量信标台站的位置信息与被测系统的测量结果进行比对。测试步骤如下:
(1)按上文2.2的要求选择信标台站,开启定位设备测量其实际方位值LP。
(2)开启被测系统,设置其工作频率为信标台站工作频率,设置其为最优接收状态,读出定位测量结果Li(计算其10次平均值)。
(3)计算测量结果Li与信号发射系统实际方位值LP的差ΔLi
(4)按2.2的要求选择其他信标台站,重复步骤(1)~(3),直到所有信标台站完成。
3.2 天馈线测试
通过对天馈线的测试,分析其状态和性能。使用网络分析仪的单端口测试功能分别测试天线和天馈的S参数。
图2 天馈线测试连接框图
按图2所示连接测试设备,测量设备选择网络分析仪,测试步骤如下:
(1)开启网络分析仪,设置扫描起始频率和终止频率为被测系统的工作频段。
(2)设置天馈线长度,使用网络分析仪测量天馈线的S参数。
(3)使用网络分析仪测量天馈线的电压驻波比。
(4)根据测试要求,改变测试频率,重复(2)~(3)的测试过程。
4 结束语
VHF/UHF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在用设备开场测试方法,是综合以往标准的测试方法、国际电联的建议以及我国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的实际发展情况,而得出的一整套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此测试方法适用于VHF/UHF频段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在安装之后现场的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估,以验证、标校和评估系统的工作状态和技术性能。希望本文能够帮助有测试需求的客户以及工程师,了解VHF/ UHF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在用设备开场测试方法的整体思路和测试过程。■
CCBN2017产品创新奖复评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春节前夕,广播影视行业的创新热度由CCBN再次推上了开年新篇的高潮。在北京广电国际酒店“CCBN2017产品创新奖”复评工作会议现场气氛紧张而又热烈,来自各地广播影视科技优秀企业的代表不远千里纷至沓来。
第三届“CCBN2017产品创新奖”评选活动于2016年11月初正式启动,期间共收到各参展企业提交参评产品与技术方案近200余项,通过企业申报的应用案例和创新产品,充分展示了广播影视行业的创新成果。继“CCBN2017产品创新奖”初评会后,“CCBN2017产品创新奖”复评阶段参评产品及技术方案共计50项,内容涵盖节目制作与播出,有线、无线、卫星网络传输与覆盖,业务平台与终端设备,融合媒体等高新技术领域。
“CCBN2017产品创新奖”复评工作会议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CCBN技术总监、专家评审组组长杜百川主持,评审专家组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广电总局无线局、广电总局广播电视卫星直播管理中心、广电总局信息中心、广播科学研究院、广播电视规划院、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院、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国有线电视网络有限公司、中广传播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网络电视台、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北京电视台、中国传媒大学、北京歌华有线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省楚天广播电视信息网络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的24位行业专家组成。
入围复评的企业代表从产品创新、技术特点、市场前景等多方面对参评产品进行介绍。评审会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最终评选出了20项“CCBN2017产品创新奖”获奖产品,其中包括“CCBN2017产品创新杰出奖”8项和“CCBN2017产品创新优秀奖”12项。
“CCBN2017产品创新奖”颁奖典礼将于2017年3月22日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CCBN2017)主题报告会期间揭晓,现场将举行颁奖典礼。欢迎行业各界人士共同关注CCBN2017,关注CCBN不断创新服务的举措,共同推进中国广播影视行业的不断繁荣,推动行业融合创新发展。
The Opening Test Methods for VHF/UHF Frequency Band Radio Monitoring and Direction Finding System of In-use Equipment
Guo Qing,Wang Jing
(The State Radio Monitoring Center Testing Center, Beijing, 100041)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on-site test methods for VHF/UHF frequency band radio monitoring and direction fnding system, and made a unifed test method for VHF/UHF frequency band radio direction fnding system. This test method is appropriate for the on-site performance test and evaluation, the test results can verify, standardize and evaluate the working status and the technical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VHF/UHF; Radio Monitoring and Direction Finding System; In-use Equipment; Opening Test Methods
10.3969/J.ISSN.1672-7274.2017.02.005
TN92,TN98
B
1672-7274(2017)02-0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