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军训现象探讨组织中的员工激励

2017-02-25宋扬扬王胜本

关键词:教官军训管理者

宋扬扬,王胜本

(华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河北唐山063210)

以军训现象探讨组织中的员工激励

宋扬扬,王胜本

(华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河北唐山063210)

军训现象;群体;激励

学生军训教官能在短时间内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激励,对其原因和激励手段的应用的分析能为组织对其员工的激励产生一定的借鉴意义。首先对军训现象作出定义以及分析出现军训现象的原因,然后通过对大学生军训教官在对学生领导过程中激励手段的应用的分析,探讨大学生军训教官对学生的领导和激励对组织中管理者对员工的领导和激励的启示。

一、军训现象及出现军训现象的原因

军训现象是指学生在学生军训教官的领导下进行为期两周的军事化管理训练,在艰苦的军训环境下完成军训任务,学生在充分体会到军训的艰苦和教官的严厉教导后,在军训结束时反而对教官产生留恋情感的一种现象。

军训现象的产生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解释:

(一)从学生角度分析

教官与学生组成的是一个群体。群体是指由两个或更多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组成、共同实现某一既定目标的人群集合体。群体由个体组成,群体中的个体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由此产生群体行为,个体受群体压力的影响会产生从众行为,而这一行为的产生使得军训中的纪律能够更好的被学生遵守。产生从众行为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体对群体的信任度、个体对偏离群体的恐惧、个体自信心的缺乏等。学生往往会因为不想被其他人看作“异类”而与大多数学生的行为保持一致,所以当教官离开时,学生对其恋恋不舍甚至留下眼泪,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与从众行为有关。群体成员相互影响,留恋的情绪会被感染。

学生在心理上对教官产生依赖。一方面,教官与学生构成一个群体,且属于同质群体。同质群体是指群体成员在年龄、性格等各方面都比较接近,并且群体成员之间彼此容易相互作用,教官易对学生产生影响,同时,在进入一个新环境时,个体会倾向于依赖一个被感知为拥有良好形象,年龄相近的教官,因此在军训过程中学生容易由对父母的依赖转向对教官的依赖。另一方面,大学生刚刚入学,本来对父母有极度依赖心理的他们离开了父母的襁褓来到一个新环境,且在艰苦的军训条件下,身体和心理上都会出现不适,此时教官一句关心的话语会使学生在心理上更加依赖教官。

(二)从教官角度分析

教官的个人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管理者要对组织成员实现有效的领导,关键在于领导者在被领导者心中有崇高的地位和威望,而在被领导者心中具有的崇高地位和威望的高低取决于领导者自身所具备的对被领导者影响力的大小。构成影响力的因素主要包括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权力性影响力主要通过权威来规范、约束学生,学生只能被动服从,而这种影响力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激励作用是很有限的,经过时间的逐渐积累,强制性约束就会失去它的效力,因此在对组织成员进行有效领导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另一种影响力,非权力性影响力。构成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因素主要包括品格因素、能力因素、知识因素、情感因素。品格因素是指领导者的品行、人格、作风等对人的影响,如果领导者具有完美、高尚的品格,就会为被领导者所吸引,使组织成员对领导者产生敬佩和崇拜的情感。在学生的眼中教官往往是具有钢铁一般意志力,不怕流血流汗流泪的军人形象,他们所散发出来的正能量吸引着学生,使学生崇拜教官,主动成为教官的追随者。

教官通过多种激励手段激励学生。激励是通过调动人的积极性使其将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出来。从心理学角度讲,激励是指激发人的内在动机,鼓励人朝着所期望的目标采取行动的过程。教官在军训过程中运用的激励手段主要有:

1精神激励

情感激励。霍桑试验的结论说明员工是"社会人"而非"经济人",人不仅有经济和物质方面的需要而且还有社会及心理方面的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类需求由低级到高级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其中社交的需求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需要得到他人的友爱和同情,在情感上有所归属。同时,情感因素也影响邻导者的影响力。情感因素是指领导者对员工有真挚的感情,他的平易近人,关心帮助会使组织成员产生亲切感,会增强领导者自身的吸引力。教官与学生在年龄上相仿,易沟通,学生不会感到拘束。教官虽然在训练时不苟言笑,但是当学生身体出现不适,会表现出无微不至的关怀,并且在休息时间与学生一起娱乐,会进一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搞好情感投资,会增强领导者的影响力。

文化激励。组织文化是组织成员的共同价值观体系,为组织所有成员接纳,成为组织的一种群体意识,表现为组织共同的信仰、追求和行为准则。组织文化有5种功能:激励、凝聚、导向、规范、协调。组织文化的激励作用是组织文化通过其内在的组成成分对员工的动机和潜在能力的激发,属于精神激励的范畴。一方面,优秀的组织文化塑造良好的组织环境,为组织创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从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另一方面,优秀的组织文化能够满足员工的精神需求,使他们产生自尊感和成就感,从而产生精神力量,最大限度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唱军歌和喊口号是军训过程中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艰苦、枯燥的军训条件下,唱军歌和喊口号会激发学生的斗志,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此时军歌的歌词和口号的内容作为一种组织文化恰巧发挥着它们的作用。

奖励惩罚激励。斯金纳的强化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其所获刺激的函数,因此管理人员通常采取各种强化方式使人们的行为符合组织的目标。正强化是指当行为者出现好的行为并符合组织目标时,给予他所渴求的结果,使其行为得到加强或重复。负强化是指惩罚那些与组织目标背道而驰的行为,削弱并使其不再出现。教官对做出标准动作的学生给予表扬和肯定,学生会继续保持;教官对那些不遵守军训纪律的人通过体罚使其遵守纪律,与群体保持一致。

榜样激励。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大部分行为是通过学习、借鉴和模仿其它人的行为来实现的。班杜拉在社会学习理论中将个体学习社会中其他个体或团体行为的过程称为模仿。榜样激励在模仿行为出现方面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一方面,领导者以身作则,为员工树立良好的榜样形象,利用其自身的权威侧面反映出其行为的权威性。另一方面,领导者挑选出优秀的员工为组织其他员工设立参照物,利用身边的榜样激励员工更易使其产生赶超心理。教官在教学生动作要领时,一般会挑选出个别动作做的规范的学生在队列前面展示,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

2目标激励

团队战斗力的大小最先取决于是否存在一个为所有成员认可的目标,且这个目标是否能激发成员的士气。目标为团队的存在提供理由,是在团队运行过程中进行决策的参照物,同时也是判断团队进步的可行性标准,并且能为团队成员提供一个共担责任的焦点。美国马里兰大学管理学兼心理学教授爱得温-洛克和休斯在研究中发现,外来的刺激都是通过目标来影响动机的。目标能引导活动朝着目标的方向发展,使人们依据难易程度来调整为之付出的努力,并使行为具有持久性。于是,在一系列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他于1967年最先提出“目标设定理论”,认为目标本身就具有激励作用。目标激励通过设置目标,一方面为组织成员提供明确的前进方向,增强其动力和调动其积极性;另一方面,人的行为具有目的性,有目的的行为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以最少的付出获得最高的回报。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在艰苦环境下训练的意义所在,才能让他们有坚持下去的理由,给他们的内心注入动力。

3差异化激励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划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5个层次。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提出只有尚未得到满足的需要才会起到激励作用,当一种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员工就会转向其他需求,由于不同的员工有不同的需求和不同的需求层次,针对一个个体有效的奖励措施会对其他个体失去效果。因此,对员工的激励不能"一视同仁",要针对员工的差异对他们进行个别化的激励。每个大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拥有不同的个性,因此教官会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激励手段。

二、组织激励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以集权式领导方式为主,缺乏对员工精神层面的交流

现在的企业大都是以集权式的领导方式为主,领导者集所有权利于一身,事必躬亲,很少将权利完全交由下属,管理者只告诉员工需要做什么而几乎不考虑员工的个人感受。然而,这种自上而下的领导方式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员工。领导者只把员工看作工作的机器,员工没有自主权,感受不到领导对自己的重视和信任,必然缺乏工作的积极性,工作效率得不到提高;以集权式的领导方式为主,领导者往往以工作为中心,忽视对员工的关怀与体贴,缺乏对员工精神层面的交流。

(二)激励方式单一,不重视对员工的差异化激励

现在大部分企业常常运用发放奖金和实物等单一的物质奖励方式来激励员工,而这种单一的物质激励方式往往持久性很差,因为不同的员工有不同的价值观就会有不同的需求,所以对所有员工只采用一种激励方式会让其失去工作的积极性。

(三)目标设置不清晰,缺乏完善的绩效评估系统

组织管理者在为下属布置工作任务时,只是将大致的工作内容传达给员工,而不是为其确定适当的目标,协助他们制定详细的实施步骤,并在工作中帮助他们努力实现目标。清晰的目标能够作为一种诱因引导员工为完成工作任务奋发向上,为其提供追求卓越的动力,指明前进的方向;在设置了清晰的目标之后,必须完善绩效评估系统才能使得两者相得益彰。组织对员工进行考核往往没有一个确切的考核评估标准,忽视对员工工作的定量化,使得绩效考核不是建立在量化的基础上,而是根据管理者模糊的主观评价,从而导致工作评估有失公平性。

四、激励手段在军训中的应用对企业的启示

(一)注重对组织员工的精神激励

增加情感投入,进行情感激励。增加对组织员工的情感投入要求管理者加强与员工的情感交流使其感受到关怀和重视,管理者应从员工生活的点滴着手,通过询问其家庭生活方面而不只是工作方面的情况了解其遇到的困境和需要,对其给予帮助;管理者要向员工真诚主动地沟通,在沟通之前管理者要将其与其下属的关系摆到正确的位置,意识到管理者与员工同处一个水平线上,将员工视为一个朋友而不是下级来看待;管理者要为员工营造轻松和谐的工作氛围,在工作之余增加娱乐性活动,调动员工积极向上的情绪,提高工作激情;信任尊重员工,充分了解员工需求,经常性地寻求员工意见,不对员工过分苛刻甚至对其进行人身攻击类的惩罚,同时向员工分配任务时要给予其充分信任,并赋予其自主权,给员工更大的发展空间。

建立优秀的组织文化,进行文化激励。管理者要培养员工的责任意识,通过大量的资料和文件宣传员工责任感的重要性,宣传组织的价值观,同时要给全体员工灌输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团体意识,让员工认识到企业是全体员工的企业。

有奖有惩,奖惩结合,进行强化激励。行使奖励和惩罚要坚持四项原则:有据、及时、公正、适度。奖励与惩罚一定要有据可依,保证对员工的奖励与惩罚拥有充分的理由;奖励与惩罚一定要紧跟员工的工作行为,及时对员工正确与错误的行为作出反馈,保持奖罚的严肃性;奖励与惩罚应当客观公正,不偏不倚,保证企业的评判标准对全体员工都一视同仁;奖励和惩罚一定要适度,管理者对员工的奖励和惩罚要严格把握,避免过重过轻。奖励和惩罚结合使用,单方面的激励无法发挥全面的激励效果。

树立宣传榜样,进行榜样激励。管理者要在企业中选择在工作中表现先进,绩效突出的员工个人或是团体为榜样,然后通过榜样报告会、企业表彰大会、授予称号等方式宣传,同时要对榜样进行物质及非物质的奖励,并通过培训让其他员工学习榜样。

(二)通过设置目标进行目标激励并完善绩效考核体系

要设置合理的目标。一方面,目标要清晰,易被员工认同。管理者要帮助下属制定清晰的行动目标,并及时与下级进行沟通,确保其真正理解和认同。另一方面,目标设置要可实现且具有挑战性。组织要为员工设置在其能力范围之内的目标以保持其动力,同时要使目标具有挑战性防止员工松懈;要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结合。组织要通过对员工个人目标的满足借力实现组织目标,同时将组织目标转化为员工的个人需求目标,将组织目标内化为员工的工作内容,提高目标的效价;要将目标定量化,并及时进行反馈。组织为其成员设立的目标都需要与组织的工作绩效挂钩,并且要有一个完善的反馈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地对目标激励体系进行改进,及时检验目标激励的效果。完善绩效考核体系。一方面,组织应该以定量指标为主,定性指标为辅。组织应该将每项活动都分解成数字,将员工与员工之间的绩效进行评估,将员工个人以前的和现在的绩效进行评估。在通过工作定量化对员工进行绩效评估的过程中要适量的进行定性评估,可以通过管理者和其他员工对员工个人评价。另一方面,绩效评估标准重量而绩效评估过程要从简。要通过设置更多的绩效评估标准对员工进行全方位的评价以保证评估结果的公正性,而设计绩效评估过程时要避免一切不必要的复杂化以保证有效的减少评估程序,提高绩效评估的工作效率。

(三)激励要因人而异,进行差异化激励

激励的实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人,不同人的需求进行激励。首先要进行工作分析,将不同的人安排到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其次要进行人员分析,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性格,不同社会地位的将员工进行区分,针对不同的员工进行有差别化的激励。员工一般分为四种类型,指挥型、关系型、智力型和工兵型,对于喜欢命令别人去做事情的指挥型员工应该支持他们的目标,赞扬他们的效率,避免让效率低和优柔寡断的人与他们合作;对于重视人际关系的关系型员工,应该关心他们的私人生活,在与其沟通时注重沟通技巧,使其感到被尊重;对于善于思考和分析的智力型员工,应该提醒他们完成工作目标,尊重其想法;对于喜欢迎头苦干的工兵型员工,应该支持其工作,给予其奖励和报酬。格兰仕是微波炉界的"大白鲨",驱动格兰仕业绩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就是它的激励体制,其中格兰仕对待不同的员工采取不同的激励方法和策略。基层工作人员采用刚性的物质激励,中高层管理人员更注重采用物质和精神相结合的长期激励。在基层人员之间设立清晰透明的计量考核机制,将基层工作人员的劳动成果与收入挂钩,而对于中高层管理者更强调用工作本身的意义和挑战、未来发展空间、良好信任的工作氛围来激励他们。

四、结论

大学生教官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激励,是因为其多种激励手段的运用。针对组织中员工激励普遍出现的问题,组织应该以军训过程中对激励手段的应用为借鉴,改变集权式的领导风格,注重对员工精神层面的交流,进行情感激励;设置清晰的目标,进行目标激励并完善绩效考核系统;针对不同的员工采用不同的激励方式,进行差异化激励。总之,组织要达到对员工有效的激励就要改变传统的激励方式,多种激励手段并用。

参考文献:

[1]陈国海.组织行为学[M].北京:清华出版社,2013:372-373.

[2]齐善鸿,刘明,吕波.精神激励的内在逻辑及操作模式[J].科技管理研究,2007:7.

[3]范瑞锭.90后大学生军训中激励手段的应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

[4]许曙明.科学应用激励手段提高团队战斗能力[J].甘肃金融,2003:3.

[5]张颖春,李静.谈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机制[J].交通企业管理,2012:8.

Discussion on Employees Motivation in Organization from Military Training Phenomenon

SONG Yang-yang,WANG Sheng-ben
(College of Management,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angshan Hebei 063210,China)

military training phenomenon;group;motivation

Military training instructors can effective motivate students even if at a short time,analysis the reason and the motivation ways military training instructors applied will be available for reference to motivate employees in organization.The paper define the phenomenon of military training and analysis the reason of military training phenomenon at first,then through analysis the application of motivation ways in the process of military training instructor to students'leadership,exploring the revelation for management motivate employees.

C913.2

:A

C913.2文献标识码:A大学生入学后要进行为期两周的军训,以此作为大学阶段的开始。军训结束后,在欢送教官时,学生们热泪涟涟,表现出对教官的依依不舍之情,即使学生与教官相处的时间很少,教官在训练时对学生要求苛刻严厉,但是教官还是能对学生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力。但是试想一下,如果是企业的领导者将要离开公司,在员工之间会出现这种场面吗?对为何出现军训现象的探讨可以抽象出管理者如何对组织员工进行领导和激励。

2095-2708(2017)03-0032-05

宋扬扬(1993-),女,河北唐山人,华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猜你喜欢

教官军训管理者
军训这件事
特殊的军训
动物入学也军训
军训
春日里的军训体验课
教官之吼
尴尬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