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语文插上音乐的翅膀
——“从歌词中学语文”活动设计及反思

2017-02-25张迎东

初中生世界 2017年24期
关键词:短语课件音乐

张迎东

让语文插上音乐的翅膀
——“从歌词中学语文”活动设计及反思

张迎东

【教学准备】

1.学生搜集相关资料,由组长汇总并制作小组交流的多媒体课件。

2.学生积累自己喜欢的歌词,初步赏析好词和一些有错的歌词。

3.教师搜集整理相关资料,指导学生搜集资料,指导组长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走进“新百家讲坛”。

北京大学朵彗博士(许朵同学)课前演讲——“我的音乐我做主”。

2.导入。

师:感谢朵彗博士的激情演讲。张老师也是爱音乐之人,自然明白流行音乐的魅力是无法抗拒的。但据我所知,许多学生关注的仅仅是一首流行歌曲的外部因素,如歌手的名气、嗓音、歌曲的曲调旋律等等,而很少会思考、品评其内在核心因素,即歌词的内涵、语法规则、价值取向等等。今天张老师和大家一起进入音乐的世界,探究小歌词背后的大学问。

课前,张老师让同学们整理了一些资料,并请各组派一名代表进行了汇总、改进,效果如何呢?答案马上见分晓!

二、教学流程

第一篇章:此处也有风景——歌名的短语结构。

1.导入。

师:音乐,供给着我们的生命。当你沉浸在音乐的世界时,仿佛片刻间得到了人生的真谛;当你潜心品味歌词时,会发现歌名中也会有风景。下面,请跟随老师一起,去看看同学们的发现吧!

2.课件展示:汇集全班同学喜欢的歌曲名,按短语类型,分类介绍。

(1)并列短语:如“风筝与风”“断桥残雪”等。

(2)偏正短语:如“城里的月光”“隐形的翅膀”等。

(3)主谓短语:如“我的未来不是梦”“月亮代表我的心”等。

(4)动宾短语:如“再见青春”“风吹麦浪”等。

(5)补充短语:如“飞得更高”“站在高岗上”等。

3.学以致用。

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线索分小组抢答歌名。

第二篇章:歌词中的韵律美。

1.导入。

师:小小的歌名也有这么的大学问,那动听的歌词中岂不更“暗藏玄机”?

2.课件展示:“歌词中的韵律美”。

(1)押韵。

古人写诗作赋讲究押韵,现在有些歌词语言很美,不失活泼,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有意识地在句尾运用同韵的字,俗称“韵脚”。如:“朝花夕拾杯中酒,寂寞的我在风雨后,醉人的笑容你有没有,大雁飞过菊花香满楼。”(《中华民谣》)

(2)叠音。

恰当运用叠音词,可以突出词语的意义,加强对事物的形象描绘,增加音乐美感。如:“小河弯弯向南流……月儿弯弯,夜色深深……沧海茫茫……”《东方之珠》中,“弯弯”的反复使用,非常传神地突出了事物的形状,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香港的热爱和眷恋。

(3)整句与散句。

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一组句子叫整句;相反,结构不整,各式各样的句子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叫散句。

整句形式整齐,声音和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散句散而不乱,也比较灵活,避免单调呆板,能取得生动感人的效果。

(4)中英文混杂。

流行歌曲还有一个现象是——许多歌词英汉相杂,而且英文部分往往作为高潮。“明白没人能取代,他曾给我的信赖。SeemeIcanfly,I’m proudtoflyuphigh。生命已打开,我要那种精彩。”(《挥着翅膀的女孩》)

第三篇章:就“你”最美——歌词中的修辞手法。

1.引入。

师:歌和诗是密不可分的,韵脚、叠词、整句、散句、长短句,甚至是英文的使用,都能使音乐更动听,使歌词更丰富、更和谐。当然,好的歌曲,决不可偏废了它的文学性。有请“乐学组”来为我们揭开谜秘:哪些是歌词最有效的表达手段?

2.展示课件。

(链接音乐《一辈子的孤单》。)

列举歌词的表达方式:反复、比喻、拟人、对偶、排比、顶真、回环……

3.互动交流。

师:你能说出你喜欢的歌词中分别带有哪些修辞手法,与我们大家分享一下?

4.师生谈感悟。

5.引导。

师:一首好歌就是一首好诗,歌词的秘密,等待着我们用慧眼去识别。下面有请第四组代言人上场。他们的研究很特别哦!

第四篇章:歌词的仿写。

1.音乐欣赏。

生:第一次听到《春天里》这首歌,感觉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汪峰沧桑而略带伤感的声音,抒唱着春天里的变迁和许多人生的无奈,歌曲不仅旋律优美动听,而且意境生活化,歌词通俗化,真的不失为一首好歌。安静的时候,听听《春天里》才知道什么叫真情流露,许多音符敲打着我敏感的神经,使我在美好的旋律中想象着逆境中的他走过的人生岁月。

2.学生仿写。

(小组齐念),老师朗诵仿写《春天里》(放背景音乐)。

3.仿写歌词。

阅读下面一段歌词,完成题目:

茫茫人海,漫漫大路,你我相遇,成为相互。相互就是走累了一起扶助;相互就是走远了一起回顾;;;

请根据上面画线的两个句子的结构,以“相互就是”开头,仿写两句:

相互就是;相互就是。

4.交流后齐读,品味韵味。

5.学习小结。

师:看似简单的仿写,却凝结着多种语文能力,句式要统一,字数要相等或大致相等;修辞要相同;与歌词整体内容、情感要协调一致;要前后呼应,相互搭配,相互衔接,融会贯通。

第五篇章:我来找找茬。

1.引语。

师:前四组的同学都说了好的歌词给我们带来的益处,可我们第五组的同学可有话要说了。由于作词或演唱误读等原因,歌曲中的某些字词常常被唱错,结果以讹传讹。鉴于此,我们“勤进组”的六名同学通过精心收集,多方查证,终于发现了第一处错点。

2.经典案例回顾。

(1)张学友的《吻别》中:总在刹(shà)那间,有一些了解,说过的话不可能会实现。

(2)刘德华的《男人哭吧不是罪》中:在一个范围不停地徘徊(huí),心在生命线上不断地轮回。

3.分析原因,谈感受。

4.请你来找茬。

PPT展示:下列歌手在演唱歌曲时,有些字的发音出现了问题,请你帮他们改正。

(1)你就像一个刽(kuài)子手把我出卖,我的心仿佛被刺刀狠狠地宰。(刘德华《冰雨》中,“刽”应读“guì”。)

【活动延伸】

一、音乐,也有折翅的时候——说说歌词中的语法错误。

1.导入。

师:许多歌词的确起到了宣泄情感、抚慰心灵、激励意志、鼓舞精神的作用。但毋庸讳言,也有不少歌词立意肤浅、词味寡淡、病句堆砌。这样的歌词,如果不加以规范,必然会对我们的语文学习造成恶劣的影响。

2.课件展示。

病情诊断:(1)词类误用;(2)拆词不当;(3)叠词错误;⑷搭配不当;⑸词义重复等。

3.“妙手神医”。

下列歌词存在一些语病,请同学们帮忙诊治。

A.当思念覆盖了北京城,快快步迎接另一个春。(田震《北京之雪》)

B.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李娜《青藏高原》)

二、课后探究

继续以小组为单位,通过主动探究、搜集资料、观察讨论、小组合作等多种活动方式,搜集、积累、整理、品味歌词里的古典元素、遣词造句、艺术手法、古诗词化用等知识。

【活动反思】

著名作家王蒙在他的书中曾说过这么一段话:“说老实话,我的音乐知识和水准并不怎么样,不会演奏任何一门乐器,不会拿起五线谱视唱,不知道许多音乐大家的姓名与代表作。但我确实喜爱音乐,能够沉浸在我所能够欣赏的声音的世界中,并从中有所发现,有所获得,有所超越、排解、升华、了悟。进入声音的世界,我的身心如鱼得水……”总之,歌词是个大世界、大学问,也是教师进行语文知识教学的素材库。我们可以借助歌词的熏陶学到许多语文的东西,它就在我们身边,身处其中,只要我们留心,就能把语文的课堂有意识地延伸到生活的时时处处。

歌词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范围很广,比如它还可以用来进行修辞和写作等方面的教学。教师平时应注重积累素材,并对它进行分析、分类、整理,以光盘、微课等形式加以保存。必要时,还可对它进行重新录制,以便于保存、使用。同时,教师还应深入拓展,认真研究歌曲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问题,合理运用歌曲,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语文是百科全书式的学科,也是非常生活化的课程,语文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是形式多样的生活!“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个活水就是生活。一节综合性活动课虽已结束,但音乐不会逝去,语文学习的脚步更不会停歇,因为我和我的学生们都有一颗热爱音乐、热爱语文、热爱生活的心。走进生活学语文,也许我们的生活会更诗意、更美好!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伯乐中学)

猜你喜欢

短语课件音乐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音乐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课件综述——《识字三》
《健民短语》一则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