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旧城景观空间的保护性改造
2017-02-25温黎翔
温黎翔
(浙江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建筑设计院 浙江杭州 310012)
小城镇旧城景观空间的保护性改造
温黎翔
(浙江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建筑设计院 浙江杭州 310012)
目前我国的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城镇化的速度及水平也随之不断的加快,旧城景观改造也成为当下的热点之一。但是,现阶段我国小城镇的旧城景观改造中仍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不仅对城镇的环境造成破坏,而且损害了城镇的文化特色。因此,如何对小城镇旧城景观的改造加大保护对于实现全面城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对小城镇旧城改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概述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
小城镇;旧城改造;保护
1 小城镇旧城景观空间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对城镇建设提高重视,城镇建设的速度徐苏增加。但是,由于在经济意识及思想观念上的限制,我国的小城镇在旧城景观空间上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1.1 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质量不达标
目前,许多的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仍存在着许多的不足,许多基础设施,如市政设施、道路设施、服务设施、排水设施等都没有根据城市的建设标准去执行,这样就会导致许多小城镇的城镇化速度减慢,阻碍了其城镇化的进程。
1.2 小城镇中一些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物古迹和建筑设施遭受破坏
许多小城镇在建设和改造的过程中,单纯的模仿大城市的建筑风格,在扩大修建的工程中对于妨碍新工程的设施则采取拆除措施。虽然成功的对小城镇进行了改建,但是只是对现有的大城市进行了搬抄复制,反而自己原有的具有历史价值的特色建筑而丢弃了。有的小城镇在进行改造的时候甚至将阻碍新建工程的百年老树给砍掉,这种行为反而破坏了城镇的建设和文明。
1.3 破坏了小城镇的容貌,影响了小城镇的生态平衡
在进行小城镇旧城改造的工作中,许多拆迁修建的工作致使城市中导出都是污水和沙石,同时在建设过程中还会造成噪声的污染,破坏了小城镇的容貌。此外,更有甚者直接将建筑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直接倾倒在江河之上,这就严重影响了城镇的生态平衡。
2 小城镇旧城景观的构成和改造对象
在进行小城镇的旧城改造时要注意景观的保护性工作,那么就必须要从旧城景观的构成进行着手,这样才能够在进行旧城改造的过程中,明确对象的改造重点。
2.1 建筑物的景观
建筑物是城镇景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小镇中其独有的建筑风格、建筑样式、建筑高度是其最具独特的象征物之一,对于城镇的风貌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在进行旧城改造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城镇总原有建筑物的保护,特别是对具有一定地方特色的或者是历史价值的建筑物的保护。
2.2 城市绿化的景观
城市绿化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给城市添加更多的生机和活力,而且还能够净化空气、减小噪音、减小城市的温室效应、提供氧气达到改善环境的作用。此外,城市绿化还可以防止水土流失,保持城镇的生态平衡。
2.3 城市道路的景观
城市道路的景观是展示城镇面貌的重要一部分。错综杂乱、拥挤狭窄的道路会让人产生厌烦和压抑的情绪,直接影响到城镇的整体印象。而宽敞、有序的交通道路不仅能够为人们提供舒适的感觉还有利于提高人们对城镇的辨识度,增强印象。因此在进行旧城改造的工作时,一定要对城镇中的道路进行精心的规划。
2.4 城镇水文的景观
城镇中水文景观对于城镇印象影响也比较大。试想一下,如果城镇中的河水污染严重、恶臭、水草遍布,那么人们对于城镇的印象就会大大降低。因此,城镇旧城改造中注意对水文景观的保护。
2.5 城镇光照、空气的景观
城镇的空气景观主要指城镇空气的温度、湿度、清澈度、气味等。空气的质量对城镇的环境影响十分的重要。此外,在对城镇旧城的景观改造中要注意对霓虹灯、广告牌等照明设施的布置,避免出现光污染等现象的出现,并且对光照设备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
3 小城镇旧城景观空间的保护性改造分析
3.1 改造的保护性原则
3.1.1 加强中心区域改造增加城市的吸引力
小城镇旧城景观的改造要加强对城镇中心区域的改造,增强中心区域的文化、经济氛围,将城镇中最具特色的主题都添加到中心区域中,提高城镇的文化吸引力和经济发展力。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中心区域的改造中要注意控制好建筑的高度和密度,避免出现拥挤、杂乱的布置。
3.1.2 重视城镇生态环境尊重客观规律
在进行城镇旧城的改造过程中要尽可能的保留城镇中原有的基础,依据城镇中原有的自身优势再此基础上进行设计和改造,保证城镇中原有的特色与新型的建筑相结合。在改造时,要全局考虑,保护生态,顺应自然的规律。
3.1.3 注意对旧城改造尺度的把握
在进行旧城景观的改造工作一定要做到因势利导,注意把握改造的力度,不要偏离了城镇改造的原有目的,在保证城镇面貌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措施,保证城镇的生态平衡和社会稳定。
3.1.4 在保护的基础上将创新进行到底
在进行城镇改造的过程中关于物化因素,特别是具有地方特色和历史价值的要素,应该在保证其雨昂有格局不变的前提下进行合适的改造。对于生活方式、习俗、文化传统等非物化要素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留下积极有用的,不适合时代发展的部分要不断的对其进行创新。
3.1.5 以人为本,以人为景
城镇旧城的改造工作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改善群众的生活是各项改造工作的最终目的,所以,那些在旧城改造中对人民群众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要及时的进行调整。城镇中人们的文明习俗、生活习惯、生产方式、传统风尚、道德素养等才是小镇景观的灵魂。良好的社会风尚和文化素养才是城镇中最具特的人文景观。因此,在进行城镇旧城改造时要将能够反应城镇人文的东西展示出来,要着重于城镇精神文明的建设。
3.2 保护性改造措施
3.2.1 坚持旧城改造的目的,遵循旧城改造的规范
①旧城改造的负责人要熟悉旧城改造的行政文件和法律法规,明确旧城改造的实质意义,加强行政法规的意识。②要加强对当地群众宣传旧城改造的法律法规,让人们对旧城改造有正确的认识,对旧城改造的工作积极配合,加快旧城改造的速度。
3.2.2 根据城镇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设计改造方案
旧城改造的负责人绝不能将城市的改造方案硬施加到城镇的改造中来,要对城镇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调查和了解,将城镇的各项条件进行综合考虑,设计出符合城镇的改造方案。旧城的改造方案需经过相关部门一起审定,一旦通过后,就要严格方案进行改造。
3.2.3 在改造进程中做好城市环境的保护工作
旧城改造的过程中要注意施工废料的处理、材料的堆放,对城镇环境管理和保护的工作要加强管理。另外,在施工过程中要文明施工,尽量不要在晚间施工,做好噪声处理措施,保证城镇人们的生活。
3.2.4 做好城镇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
在城镇的旧城改造中要做好对供水、道路、排水、绿化、供气、路灯、公测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城镇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提高城镇的公共服务能力,使城镇居民的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建设现代化的城镇。
3.2.5 注重对有特俗和具有历史价值的建构筑物的保护
地方的特色建构筑物是区别于其它地方的标志,是城镇特色的主要体现。加强对地方的特色建构筑物的保护,有利于树立城镇的形象,强化城镇的特色风貌,维护人们的共同感情空间。
文物古迹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精神价值、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欣赏价值。因此,在旧城改造的工作中一定要加强对文物古迹的保护。
4 结束语
小城镇旧城景观的保护性改造对于我国加强城市化的进程具有重要作用,是城市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相关的部门一定要加强对小城镇旧城景观保护性改造的重视,完善改造计划,加强管理制度,重保护、促发展、多创新的去完成改造工作。
[1]吴敏华.小城镇旧城景观空间的保护性改造方式研究[J].江西建材,2014(01):40+43.
[2]孙蕴路.探析小城镇旧城景观空间的保护性改造[D].浙江大学,2012.
TU984.114
A
1005-7897(2017)06-0049-02
2017-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