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节约型园林绿化模式
2017-02-25陈丹凤
陈丹凤
(福建省长希园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福建福州 350001)
浅谈节约型园林绿化模式
陈丹凤
(福建省长希园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福建福州 350001)
节约型园林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推动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代园林建设中需要大力发展节约型园林景观,园林设计人员以及园林施工人员都需要对节约型园林景观保有足够的重视。保证可以提高景观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效率与质量。本文主要是针对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与养护展开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理论参考。
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绿化养护
引言
现代园林建设中,节约型园林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节约型园林的作用不单单是为居民提供一个健康的休闲场所,在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同时,自然环境也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对资源、能源的利用也更有效率,达到较为良好的生态效益。节约型园林的建设符合我国目前可持续发展理念,对于城市建设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1 园林绿化在节约型园林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1.1 实现节约型园林建设的现实意义
当今情况下,人们对于园林绿化的理解存在误差,大多以为园林绿化只是种树、种草等,缺乏对园林绿化的正确认识,这就进一步的导致对园林建设的不够重视,因而节约型园林建设也不被人们关注。但根据我国目前的社会现状来看,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节约型模式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目前,节约型园林建设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因此,现代园林建设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最为重要的就是各种资源的浪费以及没有遵循自然规律建设造成的生态破坏。所以,节约型园林的出现至关重要,按照自然规律建设园林,还可以有效的解决资源浪费的问题,实现节约型绿化园林的真正意义。
1.2 提高园林资源的利用率
节约型园林的主要作用就在于能够把资源最大的利用化,对现代城市建设以及生态环境的发展都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因而节约型园林的关键问题就在于如何让最大化的利用资源,达到促进城市健康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因此,在园林建设中,从设计,到施工到后期养护都需要制定严谨、科学的方案,并且保证落实到位。园林中,绿化施工、养护工作是重中之重,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也是园林建设的关键问题。园林绿化质量从某种角度来说就决定了园林整体的质量,也是实现园林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因而节约型园林建设必然离不开节约型园林绿化工作。
2 节约型园林绿化技术
2.1 节地型园林绿化技术
在当今社会下,土地资源紧缺以及土地资源需求量大是十分突出的矛盾问题。而园林建设中,是需要较大的面积来进行绿化种植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园林绿化技术需要在最小占地面积的情况下,最大程度的达到园林绿化要求。因此,节地型园林绿化技术,可以通过复层种植、垂直绿化等多种模式达到节省土地资源的效果。其中,垂直绿化指的是通过对一些攀附树木、墙体的一些植物的利用,可以完成墙体、屋顶等地的绿化,可以有效的节约土地资源,带来不一样的绿化效果。复层种植主要是根据不同植物彼此之间的联系,开展的节地绿化技术,依据植物生长高度的差异,对地被、灌木和乔木等植物予以科学种植,实现土地立体层面上中下的充分利用,更好的达到园林绿化效果,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
2.2 节水型园林绿化技术
水资源的节约在园林建设中也是十分重要的。园林绿化中,铺装材料的透水性必须受到重视,另外植被的种植也可以选择一些耐旱植物。透水性良好的材料可以帮助地面有效的吸收雨水,降低地表水的流失率,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在耐旱植物选择中,可以选择诸如酸枣、牵牛、金银花等,在结合复式种植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植物的蓄水能力,节约水资源。另外,园林内给排水管道可以加强对雨水的利用效率,以及使用中水灌溉植物等方式,有效节约灌溉用水资源,有效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
2.3 节材型园林绿化技术
园林建设中,节材型绿化技术主要是对废旧材料的充分利用,进而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具体的措施可以分为利用园林建设的原有场地上的各种资源,比如地貌、植物建筑、水系等等,一方面可以保护好原有场地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也可以节省建设资金;除此之外,就是对园林建设施工造成的剩余废弃材料的利用,比如,剩余的混凝土可以粉碎搅拌后制成假山石景观,还有绿植落叶、残枝等也是很好的有机肥料,可以节省很大一部分的费用支出,达到节约园林绿化建设的目的。
2.4 节能型园林绿化技术
园林建设中利用新能源发电可以有效的节省资源。目前太阳能发电、风力、水力发电技术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可以有效的在园林建设中投入使用。利用新能源对园林中的照明系统,以及各种养护设备的使用,能够降低园林绿化光源、维护设施等的。新型节能光源、剪草机、割灌机等在园林绿化建设的使用,可以大大降低园林绿化维护的人力投入,同时又可以提供绿化养护的工作效率。
2.5 病虫害防治养护措施
园林绿化建设完工之后不意味着工程结束,后期的养护工作才是保证园林长久发展的重要措施。园林的绿化养护在所难免的会受到虫灾虫害的威胁,降低绿植的成活率。传统的消除病虫害的措施就是农药喷洒,但是农药在杀死害虫的同时,对生态环境也会造成一定的污染,长期使用农药杀虫,也会造成害虫形成药物抗体,给病虫除害工作带来困扰。在节约型园林绿化养护措施中,在绿植区域内释放害虫天敌的方式,比如七星瓢虫、草蛉等预防蚜虫、天牛等害虫对绿植的破坏,不仅减少了传统方式对环境的污染,还减少了养护管理资金,增加园林经济效益。
3 加强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规划管理
3.1 强化宏观指导和规划管理
节约型园林的建设以及养护管理模式,首先需要引起管理层的足够重视,以节约节能展开工作,摒弃以往奢华的指导思想。对于园林建设项目要加强规划管理,对于不切实际以及盲目规划行为及时制止。相关施工、管理部门要形成合理的节约型园林建设、养护模式。在具体的建设施工中,要避免移种古树、重洋植物而本地植物现象的发生,要合理的选择园林绿化植物,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规划管理。
3.2 重视园林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
节约型园林景观规划建设是目前世界的大趋势,我们应积极吸收国内外节约型园林建设的景观建设过程中的先进经验,从规划、建设、养护等各方面开始,提高植物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了“以绿养绿”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形成。增加经济景观研究投资技术,加强科研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科研经济园林的能力,通过园林自身矛盾和优势研究,采用科学新技术构建节约型园林的地方特色,促进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开展。
4 结束语
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资源短缺以及环境污染问题日渐严重。各领域都在追求节约减能的发展,节约型园林也是其中之一。
节约型绿化园林的管理具有综合性以及长期性的特点,涉及部门是多方面的,需要各单位之间彼此沟通互相配合,从而达到节约型绿化园林的建设目的。在具体的建设以及养护工作中,需要加强对每个环节的监督管理,减少对资源的浪费以及环境的污染,真正的达到节约型绿化的效果。在推动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保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陈 宏.节约型园林在绿化养护管理中的实践探析[J].现代园艺,2015(8).
[2]王春霞.节约型园林在绿化养护管理中的实践探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5(7).
[3]吕国梁.生态节约型园林工程苗木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5(8).
[4]范林燕,蒲志田,王晓红.节约型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模式的建立与相关思考[J].中国林业产业,2017(03).
[5]石喜梅,马云峰.生态节约型园林建设的探究[J].现代园艺,2017(01).
TU986
A
1005-7897(2017)06-0034-02
2017-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