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北京园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些思考

2017-02-25付特胡家明

花卉 2017年20期
关键词:古建城市园林文物

付特 胡家明

(北京金都园林绿化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 100081)

基于北京园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些思考

付特 胡家明

(北京金都园林绿化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 100081)

中国首都——北京是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名城,用于诸多皇家园林,如故宫、颐和园、天坛、八达岭等,所以北京市肩负着更好传承和发展园林文化的重任。那么,如何促进北京园林文化有大发展、大繁荣呢?尤其是在多元文化融合的今天。基于此,本文将通过分析北京园林文化的时代背景来进一步探寻北京园林大发展大繁荣之路。

北京;园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文化是民族的血液,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祖国发展历程中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是非常必要的,能够让国家更有内涵、更有底蕴。但是,从近些年北京发展实际情况来看,现代化建筑的建设、现代化元素的运用,及国外文化的融入,让北京园林文化黯然失色[1]。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更好的传承北京园林文化、更好的发展北京园林文化,使之繁荣,应当探寻有效路径来淋漓尽致的呈现园林文化,发展园林文化。总之,坚定不移的发展北京园林文化,才能永久的保存北京皇家园林之貌。

1 北京园林文化的时代背景

立足于当下,进一步了解北京园林文化,确定正是因为处在恰当的时代背景下北京园林文化才得以被重视、被传承、被发展。这里所说的时代背景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即:

1.1 现代园林的正确定位

在当前提倡“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等理念下,人们越来越注重自然生态环境的营造。现代园林的五大功能定位是生态、景观、文化、休憩、减灾避险,完全符合以上理念,得到了业内和社会的普遍认可。为了贯彻落实以上定位,在具体建设现代园林的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植物,加之各种搭配组合方式方法的运用,让植物更具美感的同时拥抱钢筋水泥组成的建筑区,改变了建筑物单调、冰冷的感觉,同时也让整个城市有了生机勃勃、欣欣向荣之感,相应的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可以肆意放松自我,感受自然,舒缓身心[2]。

1.2 为城镇居民提供另一种生活方式

以往城市内公园甚少,“逛公园”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奢侈品。但随着城市园林的出现与增多,人们可以选择到就近的园林放松自己,缓解生活或工作压力。这种“慢下来”的生活方式,更能让人们进行自我反思,梳理生活和工作,进而保持一种平衡的状态,不在机械的生活、盲目的生活。所以,城市园林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生活方式,也为我们的生活创造更多的可能。

1.3 城乡面貌的改变

其实,城市园林也属于民生工程,在拉动内需、惠及民生之中发挥重要作用。就以北京筹奥运会来说,我国空气质量、生态环境等方面局不能满足承办要求,而城市园林的建设,改变了城市环境,大大提高城市环境质量,让各国友人看到新面貌的北京首都,也深深的被北京首都所吸引,由此带动了旅游、交通、影视、艺术等产业的发展[3]。

1.4 北京古典园林的新生

北京是世界上皇家园林含量最多的城市。经历清末和国民战乱遗留下来的皇家园林,蕴含了诸多中国传统文化及特色建筑,如颐和园佛香阁长廊、天坛祈年殿轴线等。为了更好的保存古典建筑和传统文化,近些年北京相关部门不遗余力的修缮皇家园林,使皇家园林金碧辉煌之态重现。

2 促进北京园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思考

2.1 确定“园林古建文物体系”的文物旅游新思维

为了促进北京园林文化更好发展,应当让世界重新认识北京,认识北京园林文化。为了做到这一点,提出“园林古建筑文物体系”的文物旅游新思维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剥离高厦,将园林古建文物呈现在人们的面前。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需要做出的努力是:

2.1.1 古建园林文物体系的确立

在北京市以开放的姿态来对待外国文化的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古建园林文物的分量被淡化,我们从上空俯瞰北京市,立于眼前的更多的是钢筋混凝土组成的建筑群。为了改变这一局面,为了更好的发展北京园林文化,应当积极建设古建园林文物体系,也就是例数古建园林,对文物文化建筑和园林景园予以修缮和修复,并且归纳为体系[4]。另外,还要按照历史时期、地域区位分布及城市旧路网络等标准来构建古建园林文物体系,以此来将北京斑斑点点的文物串联起来,使之得以清晰可见。

2.1.2 古建园林文物体系的浮现

在北京不断前进,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古建园林文物应当算是城市的坐标、城市历史的缩影、城市文化的体现。所以,让古建园林文物体系浮现出来是非常必要的。当然,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我们在现代北京市中心剥离高厦、剥离现代元素,将古建园林文物找出来,如故宫、六坛、道观、故居、园林、庙宇等,利用显著的方式方法将古建园林文物整合到一起,如长廊等,那么无论是在北京生活还是在北京旅游,都可以通过这样一个路线来观赏古建园林文物。

2.2 将文化产业的着力点放在古建园林文物上

现代化的今天,人们的审美水平有很大程度的提高,这使得人们越来越注重具有艺术感、文化气息、美感的作品的欣赏。正因如此,才使得我国我文化创意产业出现前所未有的发展之势。基于此,为了使北京园林文化得以发展和繁荣,还应当将目光落在文化产业上,使古建园林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着力点。

通常,我们提到文化产业,马上会联想到影视、时装,提到文化创意产业,往往会联想到画家村、中关村、演艺业[5]。是的,文化范畴是非常广泛的,而古建园林文物这是典型的北京文化,在进行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围绕古建园林文物展开,如创设故宫系列的文化创意产品,巧妙的运用故宫特色建筑、宏伟门帘、气势磅礴的石柱等元素融入到产品中,那么人们在观赏文创产品的同时也能够深深被古建园文物所吸引、感染。

2.3 注意提高城市园林文化的整体水平

其实,要想使城市园林文化能够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提高园林文化水平也是非常重要的。而要想做到这一点,我们应当将目光落在园林建设上,也就是在具体设计和规划城市园林的过程中,应当对传统皇家园林予以分析,包括各种元素的运用、布景、色彩运用、植物选用等等,尽可能多的了解皇家园林设计风格、文化表达方式、景物呈现方式、植物搭配等等,再结合当前人们生活的需求、审美需求、艺术体会等,进而将传统园林文化与现代园林文化巧妙的融合,如在山水绿地上添加传统建筑,在景区巧妙的运用传统文化元素等等,如此不仅能够呈现一个既有美感、艺术感,又不失绿色自然的园林。总之,要想提高城市园林文化水平,促进北京园林文化更好发展,就要注重将传统园林文化和现代园林文化相融合[6]。

3 结束语

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世界著名古都,其最重要的人文品牌首先是反应灿烂文化的文物古建和皇家园林。是的,北京是世界各大都市中皇家园林含量最多的城市,这也代表北京蕴含丰富的园林文化。但随着北京市以开放的姿态来接纳各国文化,园林文化逐渐被淡化,致使很多年轻人不熟悉、不了解北京园林文化。为了改变此种局面,应当在园林建备受青睐的时代背景下为北京园林文化探寻更好的发展之路,如提出“园林古建文物体系”的文物旅游新思维、将文化产业的着力点放在古建园林上、提高城市园林文化的整体水平等,相信不远的将来北京园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陈名杰.传承发展文化遗产,打造海淀区历史文化创新体系[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6,1(1):73~78.

[2]刘秀晨.关于北京园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些思考[C].2013北京国际民间友好论坛论文集,2013:86~90,352~357.

[3]金剑波.城市展园设计和文化表达——以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园林博览会郴州展区布展设计为例[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

[4]赵芯玫,朱玉菲,王燕龙,等.黄色系花的文化意蕴及其在北京园林中的应用[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5):179~183.

[5]李 莎.从中国哲学美学看传统园林艺术思想[J].中国园林,2015,31(11):116~120.

[6]于 亮.中国传统园林的华夏文化审美底蕴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957~12959.

TU986

A

1005-7897(2017)20-0086-02

2017-9-16

猜你喜欢

古建城市园林文物
文物的栖息之地
城市园林垃圾资源化与处理模式研究
古建军
文物的逝去
文物超有料
古建抗震有绝招
高平古建 四个全国第一
千年古建看高平
城市园林建设与园林管理的新思路
现代城市园林管理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