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四解
——以九年一贯制学校为例
2017-02-25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张爱华
■ 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张爱华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四解
——以九年一贯制学校为例
■ 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张爱华
2016年9月13日上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正式发布了“中国学生核心素养”(以下简称“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并就其主要内容做了阐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可以细化为社会责任、理性思维、自主学习、珍爱生命、人格健康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核心素养框架出炉后,在互联网上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为了帮助校长和教师快速“读懂”核心素养并促使核心素养最终落脚,石家庄市第四十四中学邀请多位专家学者做了以“核心素养”为主题的专题讲座,并组织全体教师以“关心核心素养,促进课程改革”为主题进行专题研讨。本文主要是在笔者的专题讲座以及回答教师困惑的基础上,梳理而成。
一、核心素养呼唤教育本真的回归
教育的本真是引人向善及为追求幸福打基础,教育不仅是为了传授给学生生存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和健全的人格,引导学生身心和谐发展。这就是教育的育人功能。核心素养框架提出的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方面内容,整合了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对学生发展的要求;六大素养涵盖了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品格与能力,体现出“最基础、最关键”特征,六大素养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因此,核心素养是社会对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共同素养。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其真谛就是教育者把教育的“善”落实到受教育者身上,让学生成为一个内心世界充盈、热爱生命、生活的积极向上的人。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教育的本真是什么,即真正能称的上是教育的标准是什么。所以,要通过对照教育的标准来判断我们的教育所产生的效果,而这个问题往往会被我们忽视。英国教育哲学家彼德斯认为,能够称得上“教育”的活动应具备以下标准:具体目的上,教育所得的“成就”必须是“善的”和“有价值的”;在终极目的上,教育必须帮助人们获得健康的“生活形式”,树立一般的世界观,而不局限于纯粹功利或职业目的的达成;在方法上,取得成就的教育方式必须是“道德的”或“无可非议的”;在过程中,教育必须是有利于学生自主性确立和发展的。真正的教育体现在教育终极目标与具体目标上,也体现在教育的方法与过程中,是通过教育的各个环节与途径展示出来的。基于这样的要求反思现行的教育,我们不难发现当前的中小学教育存在着许多与之不相适应的问题:有些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和高的分数,将学生视为知识的容器,忽视了学生作为整体人身心的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要求强化教育的育人功能,体现仁爱教育;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不仅体现在分数和升学上,更重要的是对学生个性特点的关怀。这是对学生个体独特性的承认与尊重,对学生生命的关爱。
二、核心素养体现重构知识观与学习观
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要求学校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崇尚真知、理性思维、批判质疑、问题解决、实践创新、学会学习、审美情趣的培养与训练,这些内容已经远远超过传统教育对知识与学习的理解,体现了新时期对人才专业素质的要求和一种新的知识观和学习观。
从知识观角度分析,核心素养体现了由单科知识向综合知识转变,由内容性知识向体验性知识转变,由学问性知识向方法性知识的转变;从学习观角度分析,学生以自身的经验作为学习的基础,对知识的理解基于自身经验背景来建构,对知识的理解会出现多元性。良好的学习环境由情境、协作、合作、意义建构组成,学习者之间的合作可以使理解更加丰富。教师要以学习者现有的知识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近的研究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也提出“重新认识知识、学习,以及‘人文主义教育观和方法’”。教育意味着超越识字和算术,以学习环境和新的学习方法为重点,以促进正义、社会公平和全球团结。必须在最新的伦理和道德基础上制定综合性教育方法,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的作用对于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独立判断的能力,摆脱盲从至关重要。知识是为个人和社会解读经验的方法,通过学习获得的信息、认识、技能、价值观和态度。知识本身与创造及复制知识的文化、社会、环境和体制背景密不可分。学习既是过程也是结果,既是手段也是目的,既是个人行为,也是集体努力;指获取何种知识以及为什么,在何时、何地、如何使用这些知识。核心素养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近的研究报告提出的新知识观与学习观,不是偶然巧合,是时代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要求。
三、对理性思维理解的困惑
核心素养提出,要注重对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与训练。教师在进行研讨论时,出现了不同的认识现观点。有的教师认为,理性思维就是对书本知识、间接经验的学习与掌握。这是我们一直注重甚至走向了极端的。新课程改革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就是要淡化片面注重学科书本知识的学习。这次的核心素养又提出加强理性思维的培养,那么,新课程与核心素养两者之间如何对接呢?还有的教师认为,理性思维是人类认识世界过程的一个阶段,即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的高级阶段,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注重直接经验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新课程与核心素养提倡的思想是否相吻合?还有的教师认为,相对西方文化,中国的文化在一种是相对缺乏理性的文化,所以核心素养提出了这方面的要求。笔者在参与教师的讨论中,利用当前对理性、理性思维类型及理性功能研究的成果给教师们作了应答。
什么是理性思维?长期以来,我们只是在认识论领域,从思维内容与思维阶段水平来理解,比较狭窄。当今对理性研究成果表明,对理性可以从多个维度理解:从思维形式,是人类特有的思维活动,其思维形式,不仅包括概念、判断、推理,还包括质疑、反驳和辩护;从思维内容,主要是运用一定的规则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价值取向,主要不仅关涉知识的获得,还体现在行为目的的正当性和合理性的辩护,这是我们长期忽略的方面;从存在方式讲,理性是动态发展完善的过程,理性是境域的,不是普遍的,不同的文化孕育不同的理性风格;从理性的类型,黑格尔将其分为消极理性和积极理性,消极理性指认识到“正”“反”两方面相互矛盾、相互排斥的阶段,积极理性是认识到了正反两方面相互统一。
韦伯将理性分为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工具理性是指旨在优化人们行为手段的认识能力;价值理性指那种能够帮助人们正确选择行为目的的认识能力。哈贝马斯提出了交往理性,认为有效的理性应体现出:可领会性、真实性、真诚性和正确性。从以上这些思想观点可以看出,理性思维作为一种新的方法论,有助于教师在教学和教育活动中,挖掘、提升和展示知识和技能背后的思想和情感教育因素,引导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并对其行为的目的性和合理性做出恰当的判断与选择。
四、核心素养实施中要体现学校自己的声音
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顶层设计,中小学在具体实施中要体现出学校的特色,要有自己的声音。
(一)根据学生身心发展水平与学校特色,细化核心素养内容。
核心素养框架根据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要求,从宏观上提出了合格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而对于不同层次的学校,需要他们立足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根据具体的教育教学目标来细化核心素养的内容。例如,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学校主要的任务是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和习惯;而初中阶段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掌握各科学习方法,提升思维品质,注重独立性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这就需要各校根据上述特点,在横向上,将核心素养与不同年龄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进行整合;在纵向上,对某一素养的培养,要有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到难的持续发展进程,将其逐渐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课堂学习、课外活动中,并得以持续积累和巩固,使核心素养成为一个伴随终生可持续发展、与时俱进的动态优化过程。另外,学校还要关注新时期学生身心方面表现出来的新情况、新特点,深入地剖析解读,找出根源,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近年来,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有些学校从实际出发,发挥优势,创造了许多成功经验,形成不少特色。其中有的学校提出富有特色的办学思想,如“开发学生潜能,塑造健康人格,发展个性特长,提高综合素质”;有的学校形成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如“优化人际心理环境,健全管理制度环境,营造学生研究环境”。那么在落实核心素养过程中,这些学校更应将特色与核心素养进行整合,使核心素养在特色中深化、拓展与提升,使学校特色在核心素养中实施中不断丰富与完善。
(二)课堂改革、组织活动是实施核心素养的基本途径。
一些教师在研讨中提出,核心素养的实施,要求每一位教师从所教学科,所管班级和组织的活动做起,不等、不观、不靠,也不能图形式,要立足有效的课堂改革和组织丰富的活动来体现新的知识观和学习观。
各个学科的《课程标准》都分学段提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要求。对于小学生来说,而教育教学过程中,主要包括:准备好上课用具的习惯;认真听课的习惯;发言和倾听的好习惯;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及时改错的习惯;主动阅读的习惯;预习的习惯等。对于初中学生,主要是学习方法和探索精神,包括:各科学习方法的培养与训练;问题、合作意识与能力培养;提升理性思维品质;培养自觉学习意识和激发求知欲;训练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这就要求学校学生的培养目标与班级发展的要求,以个体内的差异为起点,积极发现每个学生的需要、兴趣、特长、爱好、强项,为每个学生创造平等的发展机会和平台,从而挖掘学生的潜能,实现学生良好个性充分自主和谐地持续性发展。中小学校可以围绕以下方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珍爱生命,养成健康生活习惯与方式;自信向上,勇于挑战;尊重师长,懂得和学会感恩。积极参加学校与班级的活动,提高能力。参加一项自己喜爱的文体活动,要充分发挥班级、少先队、共青团组织的教育与自我教育作用,通过多种形式和类型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
(三)坚持综合多元的发展性教育评价,是实施核心素养的重要保证。
教育评价既有丰富的科学蕴涵,也有丰富的发展伦理蕴涵。教育评价的科学蕴涵表现在评价的目的、标准、方法、程序、表达等是否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其科学水平的高低等方面。教育评价发展伦理蕴涵在于评价是否真正适合学生,是否真正有利于学生的提高和发展。教师在讨论中提出要真正改变单一以学习成绩评估学校效果的选拔性教育评价,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综合多元的发展性教育评价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的点滴进行与变化,强化学生发展目标。
所以,综合多元的发展性教育评价具有以下特征:坚持促进学生发展的价值取向,确立有利于引导、鞭策学生发展的评价标准;评价及时、具体、恰当,学生能及时了学习和参与活动中发展情况,突出形成性评价;重视综合重视过程,关注差异,突出多元化评价;教育评价要有恰当的表达方式,应是全面、引导性的,以鼓励为主;给学生多次评价的机会,促进学生在评价中转变与提高。突出肯定性评价;重视自评、强调沟通、突出自我性评价。总之,综合多元的发展性教育评价能更好体现激励、诊断、引导和强化功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的潜能充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