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制在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应用与思考
2017-02-25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张慧欣
■ 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张慧欣
66208部队 贾红雁
师徒制在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应用与思考
■ 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张慧欣
66208部队 贾红雁
一、教师专业成长背景下的师徒制内涵
教师专业成长背景下的师徒制是新手教师与资深教师的一种合作模式,是由一个指导教师(师傅或者称为专家型教师)和一个新手教师(徒弟或称为新手教师)在合作的形式下,新手教师通过对资深教师教学实践的观察、模仿以及资深教师的具体指导,逐渐体悟教师职业的隐性经验或缄默知识,不断掌握专业技能和教育智慧的培育方式。
众多优秀教师的成长实践表明,师徒制是新手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培训方式。
(一)师徒制的特点符合新手教师专业成长规律。德耶弗斯把教师的专业发展分为准备期、适应期、创造期和成熟期,这是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由于师徒制培训模式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基于新手教师已有的知识结构特点,二是有利于新手教师习得优秀教师的隐性知识。师徒制因其同时具有上述两个特点而使其成为新手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有效培训方式。
(二)新手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师徒制。新手教师不仅在职业心理和教学策略方面有缺陷,同时在认知方面也存在不足。但新手教师入职后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角色的转变,他们常常也会因为缺少经验而在一些突发状况下显得茫然无措,这就需要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在旁进行牵引与指导。
(三)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教师专业成长主要包括专业态度、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发展与改善,由于每个人的专业知识、技能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且一直处在变化之中,所以每个人的需求也不尽相同。新手教师入职后一般都要接受若干次的专业化的理论培训,实践方面的指导则相对较少。师徒制模式下,指导教师可以根据新手教师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指导方案,弥补学校整体培训的不足。
二、中小学运用师徒制存在的问题
(一)“师徒结对”形式单一,结对选择缺乏自主性。从理论上讲,师徒制可以采用存在三种结对形式,即一对一、多对一和一对多。在实际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各校的师徒制还是以“一对一”和“一对多”为主。很多学校认为“一对一”式符合因材施教的理念,这也不无道理;可是新手教师很容易因此就失去获得丰富教育理念的机会,出现讲课风格“复制”的现象。而让一位教师带多位徒弟,由于精力有限,又会出现指导的多而不精的现象。
(二)结对主体对于师徒制意义的认识存在偏差。一些指导教师认为,“师徒制”的实际受益方仅仅是新手教师,自己在整个过程中劳心劳力还得不到什么收获,进而消极敷衍。与此同时,有些新手教师觉得自己既然是结对模式中的“徒弟”,那么接受指导是自己的权利而实施指导是师傅的义务,他们偶尔才会去主动请教指导教师,或者在双方交流中提出自己的意见。
(三)指导内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有经验的优秀教师对于新手教师的指导主要分为教育教学理念与规范、教育教学过程、班级管等几个主要的方面。调查结果显示,资深教师的指导工作主要集中在课堂教育教学活动中。例如,指导新手教师科学分解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课堂教学手段、做好课后反思等;有些指导教师也会定期去听新手教师的课并提出意见和建议。然而还有一部分新手教师反映,自己在任职初期就开始担任班主任,指导教师在突发事件的处理、课外活动组织等班级管理方面的指导很有限。
(四)缺乏规范的管理和激励机制。一方面,中小学在推行师徒制的过程中,形式主义比较严重,很多时候都是“虎头蛇尾”,起初阶段还定期组织教师听课、评课,持续一段时间就不了了之了。在师徒制推行的监督方面,学校也只是以单个的听课为主,并没有专题交流活动。另一方面,有教师表示虽然自己带着新手教师,其他方面的工作丝毫没有减少,即使师徒双方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提高,学校也没有相应的奖励措施,更别说在年度评优评先上有所侧重了。
三、对完善师徒制模式的思考
(一)学校管理层面。一是采取措施鼓励或推动教师群体内部的社会互动学习,鼓励某一部分较为先进的教师更好地发挥“带头作用”,甚至以某种制度,经由教师之间的相互影响,确立校内的专业支援制度,无论对于校内教师专业社群的构建,还是对这个社群内部教师的专业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二是提高结对形式和方式的灵活性,给教师自由选择权。学校应打破“一对一”和“一对多”的现状,采取多样化的“师徒结对”的形式,可以在一位师傅带一位徒弟的基础上,辅之以“一徒多师”进行“全面指导,重点针对”。例如,对待兼任班主任的新手教师,学校应尽量实行“二对一”或者“多对一”的形式,因为班主任的任务繁重,而新手教师的经验不足,配备一位学科指导教师和一位班主任指导教师有利于减轻指导教师的负担。同时,师徒制应坚持民主自愿的原则,学校应给指导教师和新手教师一定的接触时间,使双方在充分了解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性格、兴趣、人生观、价值观自由结对。三是规范师徒制管理,建立有效的监督和评价机制。例如,结对双方可以签订师带徒培训责任书,明确传、帮、带等学习内容、时间、目标和要求;成立领导小组,对结对期间新手教师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和监督,学习期满后根据考核情况开展优秀导师和优秀学徒评选,并给予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
(二)指导教师方面。一是正确处理师徒之间的关系。指导教师应认识到“师徒结对”模式的受益方不只是新手教师,指导的过程中也是自我的反思的过程,有利于提高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和教学技能。在指导过程中,资深教师要热情、有耐心,多听取新手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与新手教师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二是丰富带教的内容,并依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新手教师的成长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的不断完善,所以对新手教师的指导内容应从备课指导、听课评课转向多方面,例如在班级管理与教育科研上也要多给予新手教师经验和指导。三是成立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名师示范引领作用。名师工作室的运作,可以由所在学校及区域内的骨干教师成为工作室成员,参与名教师牵头或指导的教育教学课题研究,让工作室成员相长相携,共同读书、共同探讨、协作研究、指导帮扶,组织开展工作室的主题研讨活动,有效构建起名师成长、学习、提升的教师共同体,使名师工作室“从隐性到显性”的知识技能传递发挥重要作用。
(三)新手教师方面。新手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在自我成长意识的驱动下对教育教学成长的主观追求,主动意识、自我更新、积极进取、教学反思,是促进新手教师自我专业成长的根本动力。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更多的是“自我塑造”,而不是“被塑造”。一是制订职业生涯规划,促进专业自主成长。即新手教师必须根据学校环境和自身特点,主动地、自觉地确立自己的成长计划,对每一成长阶段的职业生涯做出较为合理的安排。按照规划积极地投入实践,不断地探索和总结经验,尽快实现专业成长。二是主动开展多层次反思活动。新手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决策、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效果进行回顾、分析、评价,深刻探究教学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以积极的心态来审视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习惯,在不断的反思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三是善于和专家型教师、家长、校长沟通与合作。教育实践性知识很多是靠领会和体验习得的,但教学常规和教学策略是可教的。因此,新手教师主动与他们交流,一起研讨、分析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以及掌握良好的教育机智等本领。同时争取与家长和校长的合作,拓宽消息来源渠道,得到更多的反馈和改进意见,缩短教学的适应期,加快成长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