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加强核安全监督员发现问题的能力

2017-02-25李国光李明龙韩丽英

核安全 2017年1期
关键词:核设施监督员核电厂

李国光,李明龙,韩丽英

(环境保护部东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大连 116000)



浅谈如何加强核安全监督员发现问题的能力

李国光,李明龙,韩丽英

(环境保护部东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大连 116000)

根据核电发展规划,十三五期间我国还将有几十台机组开工建设。在这种形势下,我国核安全监管部门如何利用现有资源进行有效监督,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核安全监督员能力的提高是实现监管能力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介绍了某核电厂一起违反机组运行技术规范事件的发现过程,进而探讨在新形式下如何加强核安全监督员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

核电厂;核安全监督员;能力

我国目前有运行核电机组35台,在建机组21台。根据安全高效发展核电的原则和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2020年装机将达到5800万千瓦[1],即在运和在建机组将近百台。

核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核安全监管部门贯彻执行核安全法规,对民用核设施进行核安全监督管理,并向核电厂现场派驻了核安全监督员对核电厂进行核安全监督。核安全监督员肩负着监督核设施的建造和运行是否符合有关核安全法规和《核设施建造许可证》、《核设施运行许可证》所规定的条件[2]等职责,但由于我国核电建设一直存在多国引进、多种堆型和多类标准共存的局面,监管对象的多样性增加了监督工作的复杂性,对监督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带来了更高的要求[3]。在此背景下,我国核安全监管部门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实现监管体系现代化和监管能力现代化,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核安全监督员能力的提升,是实现监管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1 事件介绍

1.1 事件背景

某核电厂因地区经济形势及电网实际运行情况影响,经常有一台或几台机组处于降功率运行,甚至是解列停机状态。核电厂一般将解列机组作为运行机组的备用,即在运行机组出现异常无法并网发电时,备用机组能够快速启动,进行并网发电;同时,核电厂还会综合考虑机组备用时安全性、经济成本等一系列因素,最终选择停留在某种模式进行备用。

1.2 事件发生与发现

核安全监督员的核安全检查可以分为日常的、例行的和非例行(特殊)的检查。日常核安全检查是由现场核安全监督员所做的检查,现场核安全监督员应对影响核安全的重要活动、物项和记录进行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2]。核安全监督员日常核安全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进行主控制室巡视,查看机组重要参数和核安全相关设备不可用(I0)情况,并填写主控室巡视单,做好记录。原主控室巡视单主要是针对功率运行(RP)模式编写的,各项参数反映了机组在该模式的特点。因该核电厂机组经常处于非RP模式,核安全监督员在实践中发现主控室巡视单已不适用,随后针对机组每个运行模式(RP、蒸汽发生器冷却正常停堆(NS/SG)模式、RRA冷却停堆(NS/RRA)模式、维修停堆(MCS)模式、换料停堆(RCS)模式和完全卸料(RCD)模式)编写了不同的巡视单,反映每个模式的特点。在升版过程中,核安全监督员调研了核电厂操纵人员巡盘表中的各项参数,同时征求了核电厂核安全技术顾问的意见,经过多次研究讨论,新的主控室巡视单于2016年5月升版完成,开始试用。

2016年9月14日,电网要求该核电厂某机组与电网解列。当日晚上,该机组从RP模式下行进入NS/SG模式。9月17日凌晨,该机组操纵人员打开余热排出系统(RRA)入口阀,当时机组处于的状态为:一回路冷却剂温度175℃、一回路压力2.7MPa.g、RRA入口阀开启、RRA出口阀关闭,两台RRA泵未运行;通过主泵运行进行冷却剂循环,利用一台蒸汽发生器排出堆芯余热。核电厂记录机组处于NS/RRA模式。9月19日,核安全监督员对该机组进行主控制室巡视,发现主控室巡视单中参数“RRA泵流量”在NS/RRA模式下要求大于等于600m3/h,而实际流量为0。随后,核安全监督员查阅该机组的运行技术规范,开展调查,发现该机组当时的状态,不满足该机组技术规范第四部分第2.2节中NS/RRA模式下“两台RRA泵可用,至少一台泵在运行”的要求。

1.3 事件分析

该机组技术规范第三部分、第四部分详细说明了机组处于NS/SG模式和NS/RRA模式下时,对堆芯余热导出、放射性物质屏蔽和电源等系统和设备的可用性要求存在很大不同,NS/SG模式下对涉及以上方面的重要系统和设备的可用性要求更高。例如,NS/SG模式下要求三台蒸汽发生器可用,而NS/RRA模式下要求两台可用;NS/SG模式下要求硼回收系统(TEP)前置箱必须可用,以进行放射性废液处理,而NS/RRA模式下无要求;NS/SG模式下要求四路电源可用,而NS/RRA模式下要求三路电源可用等等。因此,该机组当时使用蒸汽发生器进行余热排出,但核电厂却将机组状态记录为NS/RRA模式,按照NS/RRA模式进行管理,实际上是降低了对部分核安全重要系统和设备的可用性要求。

2 如何提高核安全监督员能力

2.1 必要性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核安全监管既要靠法规和技术,更关键是靠人,人是第一位因素;在核安全监管工作的实施当中,法规及程序都属于客观方面的因素,要想确保核安全监管工作力度进一步强化和发展,关键还在于核安全监管工作的实施主体——核安全监督员[4]。核安全监督员应具备成熟的专业理论知识,并拥有充分的核安全监督工作经验。只有核安全监督员的素质能力提高了,监管水平才会不断的提高。核安全监督员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既会对核设施营运单位起到“威慑”作用,更会对整体的核安全水平提高起到促进作用。

2.2 建议采取的措施

(1)提升文化素养。核安全监督员应具有的文化素养包括核安全文化与单位文化两个方面。核安全监督员具有监督核设施营运单位执行法规和贯彻核安全文化情况的职责[3],在实际工作中,核安全监督员长期驻守核电现场,与营运单位工作人员“同吃、同住、同劳动”,核安全监督员的核安全文化素养必然潜移默化地影响营运单位人员对核安全文化的认识。同时,监管部门的单位文化是单位及其成员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为多数成员所普遍认同和共同遵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行为规范以及精神风貌等,具有导向、凝聚、约束和激励等作用,是单位软实力的核心。加强单位文化引领作用,对于核安全监督员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提升效率、树立良好形象等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文化素养对核安全监督员来说至关重要,只有监督员的文化素养提高了,监管水平才会不断提高;一支高水平的监管队伍必然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4]。

(2)加强敏锐性培养。问题始终是客观存在的,关键是我们能不能发现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善于提出和发现问题,是核安全监督员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如果不会发现问题,是做不好监督工作的,至少是做得不够好,也许不会发现问题本身就是一个问题。能不能发现问题,特别是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是检验核安全监督员敏锐性的一个重要标准,而及时准确的发现问题,则需要较高的敏锐性。首先,敏锐性来自高度的责任感、自我投身事业的自觉性和想干事业的主观能动性。其次,在日常监督过程中,要做到眼中有“疑”、心中有“问”,对工作和学习中碰到的问题要刨根问底、举一反三,要多问一问是什么、为什么,多想一想是否做、怎么做。第三,提高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问题,要相信电厂的解释,但不能完全相信,否则将失去独立;要质疑电厂的解释,但也不能全盘否定,否则工作无法开展;要自己查原因、找证据、下结论。例如在发现RRA泵流量不满足要求之初,电厂曾解释是机组下行过程中的过渡状态,但监督员仍心中存疑,未轻易放过,而是带着质疑开始独立调查,才有了最终结论。

(3)完善培训体系。核电厂技术复杂,涉及学科众多,要求核安全监督员的知识面要宽、要广,要成为多面手;而且目前大量核安全监督员为2010年以后入职人员,受教育的专业背景、工作经历各不相同,核电厂现场监督经验尚不丰富,所以急需建立完善的核安全监督员培训体系。一是,制定核安全监督员职业培训大纲,明确指导思想、总体原则,一切从有利于核安全监管事业发展的近期目标、长远目标的角度出发,完善培训体系,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全面提升综合素质。二是,具体的培训内容既要全面、完整,又要有针对性,做到按需培训,用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明确核安全监督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结合具体的工作岗位做深入的学习和培训。既要在短时期内取得良好的效果,又要为核安全监督员在不同岗位之间轮岗交流打下基础。

(4)做好“四化”要求。即做好监督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精细化和专业化。规范化,通过制定、发布管理规则使监督实践统一,同时让核安全监督员都参与到管理规则的制定过程中,以保证其对规则的理解、认同和支持;程序化,使监督工作有据可依,流程标准,进一步提高监督工作的有效性,也利于核安全监督员从繁忙的日常监督事务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地思考;精细化,在工作中将各种目标和任务细化分解,逐项逐条落实,同时在实施过程中做到细之又细,做好最基础的工作;专业化,除要求核安全监督员成为多面手外,同时鼓励其结合专业背景、岗位特点和兴趣爱好,在某一专业方向进行深入的学习研究,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争取在数年后能成为专家能手。

(5)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如前文所述,核安全监督涉及学科众多,在监督过程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核安全监督员只有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的提升监管水平。第一,充分利用国家核安全局建立的经验反馈系统。经验反馈不仅对核电厂营运单位很重要,对核安全监管部门同样重要。通过经验反馈系统,核安全监督员可以获取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对相同或类似问题的发现大有帮助,尤其是相同技术路线的机组;同时经验反馈系统中也整合总结了我国核安全监管30年来大量的监督实践经验。第二,核安全监管部门的技术支持单位人员众多、学科划分明细、审评经验丰富,而且与核电厂无利益关系,建立起核安全监督员日常监督过程中向技术支持单位进行技术咨询的机制和通道,核安全监督员获得的意见和建议必然更及时、更专业,也更客观。

3 结语

随着核电事业的发展,核安全监管部门面临的任务繁重、问题复杂和人员短缺等困难将更加严峻,而核安全监督员能力的提升又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急需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核安全监督员培养,不断提升监管能力,以保证核安全监管质量,适应核能长远发展。

[1] 国家能源局.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R].北京:国家能源局,2016.

[2]国家核安全局.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之二核设施的安全监督[S].北京:国家核安全局,1995.

[3]王树国.核安全独立监管应遵循哪些原则[N].中国环境报,2016年6月30日.

[4]柴建设.核安全文化与核安全监管[J].核安全,2013,12(3):5-9.

Discussion on How to Enhance the Ability of Nuclear Safety Inspectors to Discover Problems

LI Guoguang, LI Minglong, HAN Liying

(North-east Regional Office of Nuclear and Radiation Safety Inspection,MEP, Dalian 116000,China)

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nuclear power development plan, dozens of nuclear power units will be constructed during the 13th Five-Year-Plan period. In this situation, it has become a emergent task for national nuclear safety administration(NNSA) to perform supervisions effectively utilizing the existing resources, in which the improvement of professional abilities for nuclear safety inspectors is a main content for the realization of supervision modernization.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iscovery process of a NPP event which violates the operations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and discusses how to enhance the ability of nuclear safety inspectors to discover problems.

nuclear power plant; nuclear safety inspector; ability

2017- 03- 06

2017- 03- 19

李国光(1960—),男,北京人,硕士,环境保护部东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主任

X34

C

1672- 5360(2017)01- 0005- 03

猜你喜欢

核设施监督员核电厂
核电厂蒸汽发生器一次侧管嘴堵板研发和应用
核设施用爆破片ASME与GB/T 567的对比分析
PHM技术在核电厂电气系统中的探索与实践
核电厂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的应用
核设施退役产业全球经验探析
核设施退役去污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核电厂主给水系统调试
护眼监督员
首席监督员诞生记
中国将开展高铁、核设施等可靠性攻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