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指导思想转向的必然性分析

2017-02-25于欣宜

关键词:指导思想哲学主体

于欣宜

(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大连 116029)

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指导思想转向的必然性分析

于欣宜

(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大连 116029)

主体间性理论作为新兴的哲学范式,近年来逐步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在梳理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观点的基础上,对相关概念进行深入辨析,进一步厘清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演进。通过探寻主体间性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在契合点,为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转向的必要性提供科学依据,以期通过主体性到主体间性哲学和指导思想转向的必然性分析,为思想政治教育健康发展提供新的可能。

主体间性;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指导思想

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因此,对各门具体科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利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对人们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旨在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特殊的教育实践活动,[1]4理应接受反映时代要求的、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哲学范式作为指导,为实现自身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提供一定的思想依托。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主体间性理论作为一种崭新的哲学范式被引入到我国学界,随后,该理论在教育学、社会学、文学等领域得到广泛的运用,并在研究中取得丰硕的成果。2002年起,思想政治教育也将主体间性理论纳入自己的研究领域,并一直作为前沿和热点问题存在于学科发展中。纵观十余年关于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成果,多数学者将主体间性理论视为解开一切思想政治教育现实问题的“万能钥匙”,笼统地介绍了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转向的合理性,鲜有学者对其逻辑演进与理论衔接作以深入考究,以至于主体间性理论仅仅作为概念构想,悬置于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因此,文章在梳理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观点的基础上,对相关概念进行深入辨析,进一步厘清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演变。通过探寻主体间性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在契合点,为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转向的必要性提供科学依据。

一、主体、主体性与主体间性哲学内涵的辨析

1.主体

在古希腊哲学时期,关于“主体”的概念是从本体论的角度去理解的,主体被认为是属性、关系、状态、变化、活动等的载体和承担者。那时的人们在意识上对主体与客体、自我与对象、人与世界的认识还处于原始的混沌统一状态,对主体的认识处于初步萌芽期;到了欧洲的中世纪时期,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的实践能力、认识能力得到不断提升,哲学界开始关注到人与物的区分、物质与精神的不同以及“自我”与“他我”的关系问题,人们真正开始对主客关系进行重新的定位与研究。但这一时期,对主体人的研究脱离历史和实践角度,谈论的仅仅是抽象意义上的“人”,对人的本质属性缺乏科学的认识;直至马克思主义实践认识论的出现,才对主体的概念进行科学的阐释。马克思认为:主体是指在一定的历史和现实条件下,有意识、有目的地从事认识和改造自然、社会和人与人关系的实践活动的人。[2]从马克思关于主体内涵的表述中,不难发现,成为主体人需要满足两点先决条件:其一要能够确立认识和改造的对象,其二要主动自觉地从事实践活动。同时,主体又与客体相伴而生,主体绝不是先验的,而是现实的、即在的,是具有指定对象的主体。主体属人,亦是多种形式的存在,在概念的外延上还包括个人主体、群体主体、社会主体和类主体。

2.主体性

主体性即是主体本身的属性或是区别于他物的特性。在古希腊本体论哲学中,主客体没有明确的界限,因此,主体性也无从谈起;在中世纪基督教哲学时期,人的主体性被神学压抑与遮蔽,主体性亦可称为上帝的至高无上性;近代西方哲学在批判基督教神学的基础上,人的自我意识得到觉醒,主体性成为近代西方哲学的核心概念,近代哲学亦可称为主体性哲学。从近代西方哲学的发展史来看,主要是从认识论的角度对主体性予以定义,认为主体性就是人类特有的智性能力,即自我意识能力或人的能动性和反思精神。值得注意的是,近代西方哲学关于主体性的定义多从认识论的角度进行阐释,忽略了本体论与实践论关于主体性内涵的阐释。“主客二分”认识论指导下的实践行为,使人的主体性得到高度宣扬,同时,容易导致人类中心主义和个人利己主义的泛滥,引发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紧张和社会矛盾的日益尖锐;马克思认为主体性是人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主体的本质特征,在客体相互关系中得到体现和提升的,是人的自由性、自觉性、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和社会性的综合。马克思不仅从实践的角度去理解主体性的含义,使人的主体性赋予了具体和现实的意义,同时,还在实践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基础上理解人的主体性,指出在不压抑和侵犯他人的主体性实现自己的主体性,以此克服个人主义的倾向,这一思想实质上与现代西方主体间性思想具有相同的价值意蕴。

3.主体间性

莱西的《哲学辞典》把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描述为:“一个事物是主体间的,如果对于它有达到一致的途径,纵使这个途径不可能独立于人类意识……主体间性通常是与主观性而不是客观性相对,它可以包括客观性范围内。”[3]113这一概念在中文里可被译作 “交互主体性”“主体际性”“共主体性”“主体通性”等。关于主体间性的内涵,在不同的学科领域、不同的哲学派别由于价值所指不同,造成其涵义也不尽相同。社会哲学尤其是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强调以“普通语用学”和“商谈伦理学”为中介,通过平等对话、交流沟通实现相互理解、形成共识。认识哲学强调通过主体间的“赋义”“统摄”等方式,达成不同主体之间的相互理解与沟通、共识和互识;存在主义哲学反对把他者作为实现自身利益的工具,强调不同主体之间需要建立在自由、平等、理解基础上和谐共在的关系。显而易见,西方哲学的主体间性价值旨归:超越传统“主客二分”哲学范式的局限,倡导多元主体间的和谐统一。学者多对主体之间进行精神活动应然性的描述、存在意义的理解以及文本阐释,却忽略了物质、现实、客观的交往实践这一重要的现实基础,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具有浓厚的唯心主义色彩。在马克思的交往理论中,主体间性是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的有机统一体。“主体间性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主体间性更主要的是一个实践问题,是历史问题,同时也是人的自由解放问题。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与人的交往关系首先表现为一种社会关系,社会性、社会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规定了主体间的关系。”[4]93虽然马克思本人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对“主体间性”概念进行相关描述,但他们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实践关系的角度进行阐释,同样向我们揭示出了主体间性的科学内涵。

主体间性是以个人主体性为基础主体间关系的规定性,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多元主体之间的内在关系性。从哲学思维方式的发展历程来看,个人的主体性是主体间性存在的必然前提,是主体间性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因和根本来源,没有个人主体性的存在也就没有主体间性的提出;另一方面,主体间性为作为人本质属性的主体性的充分发挥提供空间和可能,主体间性对传统主客二分主体性的扬弃。在认识活动中,主体间性表现在主体之间的理解和认同;在情感道德活动中,体现在主体间的同情和关怀;在生产实践中,表现在主体间的协同合作;主体间性作为一种主体之间共在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体现为人与人之间以平等尊重为前提,以倾听与设身处地的感受为条件,深入他人内心世界从而产生主体间共鸣的交往模式。因此,主体间性体现出平等、尊重、理解、承认、宽容、和谐等特征。在文学领域将主体间性与美学相结合,阐释主体间性对文学、美学的意义,使主体间性涵义更加清晰。教育领域引入主体间性,使人们认清只有教育回归生活世界,进行人与人的沟通交往才能实现当代教育的价值。

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哲学指导思想转向的必然性

1.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指导思想转向的背景缘由

任何一种理论作为一种社会意识都是一定社会存在的反映,它的产生发展必定受到一定阶段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的发展所影响和制约。首先,从学理角度上讲,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哲学指导思想转向,深受主体性哲学向主体间性哲学转向的影响。肇始于二十世纪的“主客二分”主体性哲学,对确立人的中心地位,唤醒人的主体意识具有积极意义。但由于过分强调单一主体的解放和人对自然的征服和改造,导致人类中心主义泛滥,人与自然冲突不断,社会矛盾加剧。学者开始对主体性哲学理论及其在实践中的异化进行反思,因而提出“主体间性”理论,由关注个体人的主体性、关注主体对客体的征服,向关注主体之间的平等地位、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交往关系转变。其次,从时代背景的角度进行分析,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向,是适应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经济发展方式和科技进步现实状况的产物。政治上,我国从上世纪末期就已走出“冷战思维”的唯意识形态论。在处理国际关系时,逐步走向求同存异、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方式;在国内政治体制改革中,已摒弃了过去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思想,强调构建人与人之间的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关系,这其中包含着丰富的主体间性思维方式。经济上,我国从过去的以政府指令为根本的计划经济,逐步转向以市场配置资源起决定作用的、以各经济主体的身份主体为前提的、以平等主体交往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间性理论中的“为我性”与“为他性”相统一思想在市场经济中的平等、互利、双赢规则中得以充分展现。在科学文化领域,一方面,依据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所提及的那样,科学技术异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劳动的“合理化”导致交往的“不合理化”,即随着科技的进步把人的关系降为物的关系,导致人的物化;另一方面,科技的进步也为主体间交往提供了更多可能性的平台与便捷化的手段,这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转向无疑是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如何科学的利用科技进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发挥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从实践的角度上说,传统的主体性哲学指导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会走向两个极端:其一,强调教育者为主体时,会严重压抑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创造性和竞争性,使其不得不服从集体主义的理想号召,抹杀受教育者个人的创造性,从而造成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一言堂”,受教育者对抽象的理论兴趣不高甚至出现抵触厌恶的情绪,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严重实效;其二,强调受教育者主体与主体性时,容易造成受教育者个性张扬,唯我独尊的极端结果,这种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培养出的人具有极端利己主义的倾向,严重背离思想政治教育集体主义原则指导下培育“自由全面发展的人”的价值宗旨。因此,克服“主客二分”主体性哲学指导思想的思想政治教育,建构主体间和谐共在指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化解思想危机的必然。

2.主体间性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契合点

关于主体间性哲学指导思想转向的背景缘由的分析,实则是对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转向应然性分析。但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何以成为可能,则需要进一步对其进行实然性思考。首先,要从问题域、本质及预设目标及实现路径等方面分析两者具有的关联性。阿尔都塞在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时,使用“问题域”这一概念,即确立研究问题的“客观内在指向系统”。借以这一概念可以指定研究问题的范围、问题之间的内在关系和逻辑可能性 。主体间性理论研究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试图以人与人的平等地位为基础,探究人与人之间平等关系的可能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涉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教育者间、受教育者间的多元主体之间的教育实践活动。无论是主体间性理论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都是共同致力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活动,因此,两者具有内在契合性。其次,主体间性理论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又反对个人的张扬性,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地位进行沟通、对话,已形成和谐共处的主体间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宗旨,无论是实现学科特有的政治意识形态的教育目标,还是培养大学生群体具有独立的主体意识与平等的交往观念的现实公民为目标,主体间性哲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与探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方式上的创新,实现教学改革内在要求,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都具有高度的内在一致性。[5]39-42最后,思想政治教育从本质上讲,亦是一种主体间的教育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想要实现教学实效性,必须在各个主体中达到共同的价值诉求,进而形成共同性认识。同时,多元主体间的平等交流、和谐沟通更易于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目标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实践活动需要建立在人的本质基础上,将思想政治教育重新回归到多元主体间的关系中,才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哲学指导思想转向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

1.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哲学指导思想转向的理论意义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哲学指导思想转向,有利于对其教学目标的重新认知。思想政治教育就其现实性而言,需要将党和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宣传和灌输到人们的头脑中,但这一目标仅仅能够作为直接目标和现实目标存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设定中,而将人们塑造和培养成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终极目标所在。主体间性哲学指导思想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将传统“主客二分”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从“唯我主体论”泥潭中解救出来,实现由塑造一种外在占有式的主体人向培养有包容性、平等性和互助性人的转变,最终实现培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的终极目标。其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哲学指导思想转向,有利于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客关系进行科学界定。“人作为主体在其活动中形成的关系大致而言有三种:人对自然的对象性改造关系;人与人的主体间关系;人与自身的关系。”[6]26-33这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主体性思想的概括性诠释。主体间性哲学思想指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将主体界定为“参与及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人”,从认识论意义上赋予主体概念,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为客体存在的复数主体,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具有完整的意义,从而实现对既往单子式思想政治教育对主客体界定的局限。再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哲学指导思想转向,有利于对教学内容选定和方法选择的创新。主体间性哲学指导思想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注重培养人的主体意识,使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形成主体间思维。因此,教学内容的选择更加注重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与生活实际,重视对受教育者的能力培养;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也从“填鸭式”的理论灌输向多元主体间平等交流、和谐沟通的教学方法转变,不仅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充满人文关怀,其教学效果也得到巨大提升。最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哲学指导思想转向,有利于对原有教学评价的修葺与完善。主体间性哲学思想指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评价,超越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单向性、滞后性和形式化的局限,更加注重多元主体间互评,形成长效的评价反馈机制,使教学评价具有即时性和长期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发挥也因此成为可能。

2.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哲学指导思想转向的现实价值

首先,作为一切工作“生命线”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面临着党和国家所交给的重要压力。尤其是在2005年中宣部、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以来,提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新方案(“05方案”),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工作,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出了新的要求。[7]132-135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体现我国特殊政治优势和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兴学科,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力求形成完善的、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科学的哲学范式成为解决问题的最一般方法是具有系统性、理论化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转向的内在动力提供重要的的理论支持,使思想政治教育向科学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在遵循人的主体性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符合科学逻辑,也满足了时代发展对主体性变化的要求。其次,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人的自由而全面”终极目标的实现。把满足人的需要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基本前提,把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把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提升人的存在价值、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和终极目标,不仅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交往理论,[8]207-210更能在多元主体的相互理解和平等沟通过程实现完美育人的功能目标。最后,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由于落后陈旧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与现实脱节、教学方式与受教育者的要求不符,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表现出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的一面,其实效性已经广受诟病。主体间性哲学指导思想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既承认参与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的多元主体地位,同时也明确了多元主体间的平等地位,有助于调动多元主体间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在多元主体的实践活动中,进行平等、和谐、共识性的对话与互动,能够真正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代现实社会条件下的价值目标。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周银.《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劳动哲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大学,2016.

[3]A.莱西.哲学辞典[M].伦敦:麦克米兰出版社,1986.

[4]周宏.教育新理念(第二卷)[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5]胡伯项,贾凌昌.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的动力来源与模型构建[J].思想教育研究,2013(2).

[6]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创建30年的回顾和展望[J].思想理论教育,2014(1).

[7]程广丽.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探索,2012(4).

[8]胡子轩.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新趋势:科学与人文的融合[J].江西社会科学,2010(7).

Class No.:G641 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蔡雪岚)

Inevitability of Transition of the Guiding Ideology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Yu Xinyi

(School of Marxism,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029,China)

As an emerging philosophical paradigm, inter-subjectivity theory has been gradually introduced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recent years, which has become a hot issue . In light of the inter - subjectiv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article makes an analysis of the related concepts and the logical evolution from the subjectivity to the Inter - subjectiv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rough the exploration of the inter-subjectivity ,we argued that we should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subjectivity and the inevitable analysi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o provide possibilit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er-subjectivity; subjectiv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hilosophy guiding ideology

于欣宜,在读硕士,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1672-6758(2017)08-0001-5

G641

A

猜你喜欢

指导思想哲学主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菱的哲学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跳单、双圈教学设计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怀旧风劲吹,80、90后成怀旧消费主体
晾衣哲学
幽默哲学
新时期军队建设指导思想上的重大创新与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