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支持教师创设高效幼儿学习环境的管理策略研究

2017-02-25尹强江苏省太仓市港城幼教中心小太阳幼儿园

幼儿100 2017年15期
关键词:墙面创设幼儿园

文/尹强 江苏省太仓市港城幼教中心小太阳幼儿园

支持教师创设高效幼儿学习环境的管理策略研究

文/尹强 江苏省太仓市港城幼教中心小太阳幼儿园

环境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有专家还提出过环境是“隐性课程”。幼儿园作为幼儿学习与生活的主要场所,其环境创设必然指向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在实践层面,与幼儿关系密切的班级环境创设中,受教师儿童观、教育观、发展观的影响,教师在操作时,往往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而让幼儿追随其后,在教师可控的范围内指导幼儿去学习,这种被动的学习已被证明是低效和不科学的。如何支持教师创设出有利于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环境,成为每个管理者必须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概念界定

1.学习环境。关于“学习环境”的定义有很多学者提出过自己的看法。在本文中,我所提到的“学习环境”,借用何克抗和李文光的观点:是学习资源和人际关系的组合。学习资源包括学习材料(即信息)、帮助学习者学习的认知工具 (获取、加工、保存信息的工具)、学习空间(比如教室或虚拟网上学校) 等,而人际关系包括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和师生人际交往。上述内容包含了幼儿园的格局、墙面、材料、工具、幼幼关系和师幼关系。

2.核心目标:在充分理解幼儿园的学习与发展的基础上,创设支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环境。

二、提出问题

以小太阳幼儿园为例,在2016年9至12月份的观察中,发现学习环境创设中的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一:学习环境中幼儿主体地位缺失。

学习环境与谁直接发生关系?当然是幼儿,在《纲要》和《指南》颁布的今天,很多教师都意识到了幼儿在学习环境的主体地位。但是,从理念到行为,还是隔着一堵很难逾越的墙——关于环境“刻板印象”。环境取悦的对象首先是成人,然后教师或家长便取得了环境创设的主导权,用成人对“墙面”的理解布置出一面面展示墙,大量的绘画与手工作品出现在墙面上,丧失了环境与幼儿的交互性;用成人美丑的标准选择呈现的内容,殊不知学习环境是一个动态生长的过程,现在的“不美”就是在为以后的“美”做准备。然后就会看到大量网上的精美图片原封不动地出现在班级中,成人眼中的“美”,直接割裂了环境与儿童的学习。

问题二:学习环境成了 “一潭死水”。

班级环境包括区域和墙面,其创设时间都是有规律可寻的。一般在开学阶段,花费大量的时间,一次成形,然后就一成不变。在这样的突击作业中,老师自然只关注成品,而忽略幼儿不断改变的需求。本来生机勃勃的学习环境,变成了“一潭死水”,教师的“任务完成感”就会带来以后对环境的“无感”。可是,幼儿的成长是动态的,而与之相对应的学习环境,也应该是动态的,只有在“活”的环境中,幼儿与环境才会产生积极的互动,延展出的新探索活动,形成学习环境的新想法与新内容,达到幼儿与环境的良性循环。

问题三:操作材料无法形成新的经验。

这里提到的材料主要针对区域中幼儿的学习材料。判断材料是否支持幼儿的学习,要观察幼儿在操作时,是否在建构新的经验。当幼儿的操作失去了和已有经验的联系时,幼儿的学习就是无意义的。比如在幼儿园区域中经常看到的七巧板和角色游戏中经常看到的食物。幼儿在操作七巧板时可以感知物体的形状,训练图形辨识能力,“食物”则是角色游戏中重要的商品。前者的问题是“太简单”,后者的问题是玩法单一。当幼儿在操作时,摆弄物体是获取经验的主要过程。这时,被操作的材料要是能与幼儿的已有经验取得联系,引发幼儿的认知冲突,产生新的经验,这便是有效的学习。而反复摆弄七巧板或者角色游戏中“食物”时,幼儿的学习是单一、呆板的,相应的认知冲突没有了,幼儿消极情绪便会自然产生。

三、解决策略

1.改变教师的理念从改变教师的“思维定势”开始。

研究员张晖说过:人的思维方式与定势、对教育的认识、长期以来的形成的行为模式不是轻易能改变的。但是,在课程游戏化项目的推进中,我们教师的理念是在不断地更新。在和老师的交流中,我听到了教师对于课程的理解:

问一:你们货架上的标记怎么还没做?

答一:最近再让幼儿讨论,让他们自己定规则,自己画。

问二:你觉得为什么要开展自助点心与自助盛饭?

答二:为了发展幼儿的自理能力(动手能力),一日活动皆课程。

可以说,教师正确的儿童观正在形成。如何在学习环境的创设中,也打破教师的“思维定势” 呢。我们决定从主体墙式入手。这里所说的主题墙是指:在主题活动的背景下,围绕主题内容以教室墙面为主,呈现教育环境。我园的老师一直习惯在活动室内布置主题墙,呈现与主题有关的内容。现在,我们要求老师把主题墙放到走廊上,把教室里的墙面还给孩子,给幼儿空间去自己设计与布置,让这些墙面成为幼儿的心中所想。在这样的要求下,教师和幼儿的创设空间更大了,我们也看到了教室出现了很多有价值的墙面:有幼儿自制的区域规则牌,简易的笔触呈现出独特的规则意识;有幼儿的调查单,分享搜集到的信息;刷牙提醒表,幼儿每天记录刷牙的情况,提醒幼儿保护自己的牙齿;美工区的作品展示墙,幼儿可以随时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虽然有些画作还很稚嫩,但这些作品就是幼儿真实的心灵写照。我们惊喜地发现,活动室的墙面在逐渐走向多元化,更多的空墙面引发教师更多的思考,这也正是我们希望的,让教师真正把课程游戏化的精神落实到行动上。

2. 提高教师优化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班级环境的整体面貌能够反应教师创设环境的理念,显现出教师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手工制作式”的环境创设已经不能够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要从幼儿的角度出发,综合考量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的相互作用,用动态发展的理念考虑班级环境的创设和优化。由于暑期加固工程的原因,去年9月份开学时幼儿园家徒四壁,但这也给我们的教师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和发挥的平台。我们的活动室,每周一小变,每月一大变。每次改变,我们都用照片记录,在网络上分享。同时,我们把“改变”作为主线,让教师去思考:“改变”的困难在哪里,大家在一起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有教师提出,让区域动起来的最大障碍在于玩具柜太沉不能移动,我们就陆续给玩具柜装上了轮子。一边安装,一边尝试。当幼儿发现,他们可以轻易地改变柜子的方位时,区域的划分又成呈现出更多的可能性。

3.充分拓展和利用已有资源。

我园是乡镇幼儿园,受资金所限,无法大规模添置教玩具,所以我们着手已有资源的开发和再利用。我们调查发现,班级里可操作的材料不少,可玩的内容却很少。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这些材料的价值,我们就在材料上做文章。我们把这些材料的操作纳入到一种特定的情境中:用已有经验的唤醒和重组,通过操作形成新的经验,从而去解决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这些情境一定是来源于幼儿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幼儿的已有经验,展现出需要解决任务的真实属性。等操作这些材料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时,幼儿的行动就内化成了一种自主行为,学习就在这样的过程中自然地产生了。而教师在这里所扮演的角色就是问题的提出者,让幼儿在进入操作区之前带着问题,有计划、有目的地找寻解决问题的答案。

但不是所有的材料都能够与情境相联系。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低结构的材料更适宜蕴含问题任务,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像木头积木、雪花片、弹珠等材料,由于其无限发展的空间与可能,可以产生很多有挑战性的玩法。比如七巧板,我们的做法是提供不同形状组合的轮廓线图,让幼儿进行组合匹配,从两块到三块、四块,从单一图形组合到不同图形组合,再把不同难度的组合集结成册,让这些小册子成为打开宝藏之门的钥匙,成为恢复美丽世界的咒语。因为不同难度的设置,每个幼儿都能找到适合自己挑战的项目,因为挑战的结果对于幼儿来说是有意义的,挑战的过程就会成为主动的行为,伴随着这个过程的是幼儿对图形的感知辨别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的发展。所以低结构材料是创设情境的首选,而且这种材料成本不高,可以减轻乡镇幼儿园的经济负担。

对于角色游戏中的一些高结构材料,比如菜场里的各种蔬菜水果,玩法比较单一,只有在角色游戏的时才能成为一种交易品,其他时间只能静静地躺在货架上。如何给这些材料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我们小班的教师想到了“水果蔬菜送货员”。除了有水果蔬菜外,老师还提供自封袋和小动物送货单,比如小兔子需要两根胡萝卜和三棵青菜,小猴子需要三根香蕉和两只桃子。幼儿的任务就是往密封袋里装入正确的物品,送给相应的小动物。这个活动的趣味性十足,随时可以开展。一个简单的操作过程,让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数物匹配能力得到了发展。

一个学期中,班级里的材料数量没有变,玩法却增加了很多。同样一种材料从过去的一种玩法,到现在的几种甚至十几种玩法,给孩子的学习也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4.保证幼儿充足的游戏时间,重视幼儿操作中的情绪体验。

幼儿游戏时间的长短影响着材料的利用效率。如果活动的转换太过频繁,就会降低材料利用的有效性。我们每天在保证一个集体教学活动的基础上,剩下的时间都还给孩子,保证充足的游戏时间,这是符合幼儿学习发展规律的。因为学习需要一定时间的累积,幼儿只有和材料充分地互动,在熟悉材料、探究材料之后,才能最终解决问题。从制度上保证幼儿的游戏时间是必要的。另外,无论幼儿沉浸在一种怎样的学习环境中都有一个必须满足的基本要求,那就是积极、正向的情绪体验。不管给予儿童多么丰富的材料和多么优美的环境,如果幼儿感受不到尊重与鼓励、包容与悦纳,有效的学习活动就很难发生。教师应该关注幼儿的情绪,成为幼儿积极情绪的带动者和幼儿负面情绪的消除者,及时发现儿童的情绪问题,及时地介入,将幼儿的情绪向正面引导。

5.满足幼儿自主参与的需要,引导幼儿亲历主题环境创设全过程。

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环境的布置要通过儿童的大脑和双手,通过儿童的思想和双手所布置的环境,可使他们对环境中的事物更加认识、更加爱护。”在主题环境创设的过程中,针对不同年龄班的幼儿,教师不同程度地引导他们参与其中。小班以教师为主导,中班幼儿已经能参与到环境创设中,大班则放手给幼儿自主创设。师幼共同商定环境创设的地点、内容、形式等,充分尊重幼儿的意见、想法和表征方式,不施加过多干预,给予幼儿材料和经验上的支持和引导。这时,就会发生神奇的事情:幼儿会把很多奇思妙想呈现在环境里,各种颜色、各种图案、各种材质组合成一幅幅儿童特有的“语言”,讲述着属于他们的故事。而且,他们会心系这些墙面,不断地欣赏,不断地推荐,不断更新内容。这样就真正做到把环境还给孩子。

猜你喜欢

墙面创设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冷暖——老旧小区改造,改变的不止是墙面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欢乐的幼儿园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爱“上”幼儿园
开关的美丽衣裳
手工字母花卉让墙面与众不同
一种墙面清洁、探伤机器人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