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应变,走向“核心素养时代”

2017-02-24何求

广西教育·A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学科核心

何求

自《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发布以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成为教育领域当仁不让的“热词”。今年9月,被称为“中高考改革风向标”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出炉”,进一步明确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课程改革指明了新方向,为教学研究注入了新内容,为教学评价阐明了新思路,为教学管理提出了新挑战。核心素养要落地,离不开教师素养的提升,当教育从“知识核心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教师应该如何应变?

首先,教师观念要转型。一是深刻理解核心素养的含义和意义,在思想上认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在长期的改革实践中孕育而成的,构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是课程改革深化的必然,是顺应教育改革发展趋势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需要,有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二是教育理念要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实现从关注“如何教”到关注“如何学”的转变。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学生是“如何思考”“如何学”以及“学到了什么”。三是教学行为要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教师眼中只有学科知识、“目中无人”是不少教师的教学通病,语文教师的眼中只有语文,数学教师的眼中只有数学……忽视学习活动中的其他重要教育资源,如学生上课专心不专心、守纪不守纪、积极不积极,等等。要将学科知识、学科能力转化为学科素养、人的素养,这些教育资源同样不容忽视。将学科育人目标置于教学行为之前,是从“学科教学”转变为“学科教育”的必然要求。在实施教学行为之前,教师必须清楚作为“人”的“核心素养”有哪些,学科本质是什么,二者之间的交集在哪儿,这样才能自然巧妙地将核心素养融入课堂教学中。

其次,教师素养要提升。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必须具备必要的专业素养。北京、上海、杭州等地有这样一种很难划定学科范围的综合性课堂,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多学科教师齐上阵,课堂上呈现出交叉学科知识的局面,这是一种打通学科之间界限、多学科联合教学的育人模式。面对“核心素养时代”带来的全方位挑战,教师要树立强烈的终身学习意识,不断拓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既要学习本学科现学段的核心素养体系,还要学习所教学科不同学段的核心素养体系以及相关学科的核心素养体系,做到既能胜任本学科的教学,又能围绕核心素养开发新的课程资源。要积极参加各种教师培训,掌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必备的技能和资源,尤其要善于把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中,像使用黑板、粉笔一样自如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对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好老师”四条标准努力提升自己的素养,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优秀教师。

第三,教学行为要改变。每个学科都有其可以重点承载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点,每位教师都应积极探索、建立核心素养培养与学科教学间的联系,由单纯关注学科知识教学、考试成绩转向全面关注学科能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围绕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转变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教师的教学方式应多向情境式、活动式的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从以往的被动接受型向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转变。跨学科课程(综合课程)是学生获得直接经验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而探究式学习方式是学习综合性课程的重要方式,能有力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当教育指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应隨之发生改变。而教师的“爱”和“责任”不会因此而改变。教师最基础、最核心的素养就是爱,责任心是教师核心素养中最基本的要求。教育需要“爱”和“责任”,“核心素养时代”背景下的教育更需要“爱”和“责任”。

(责编 秦越霞)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学科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超学科”来啦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