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乡村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与改造
2017-02-24孟凡炜
孟凡炜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很多具有悠久历史的乡村传统民居建筑正日益受到破坏,对这些建筑的保护与改造也越来越重要,本文重点阐述传统民居的保护,并对其开发的可行性、必要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乡村传统民居建筑;保护;改造;开发
中图分类号:TU984.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02-0026-01
我国传统民居是我国传统建筑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是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见证者,也是少有的没有北现代文化吞噬的净土。传统民居建筑是无数先人智慧的结晶,充分展现了乡村的风俗习惯与风格,但是,现阶段在保护这类民居建筑师却困难重重,如何保护和改造这些乡村民居建筑迫在眉睫。
一、改造与保护的要求
(一)改造的要求
现阶段,乡村传统民居建筑的价值不在于空间的驱壳,而是空间本身,建筑功能的合理性不是抽象的、绝对的,它离不开一定的社会条件,目前来看,我国乡村传统居民建筑的价值就在于居住,必须被保留。很多使用者自发改造这些民居建筑时,发现改造与保护之间是存在矛盾的,如建筑屋顶形式是“平”还是“坡”,“平”作为一种新的空间形式,是新的建筑材料的要求,也能有效满足使用者对空间的要求,尤其是更符合农村农村生产生活的要求,“平”顶对于农民而言,能晾晒粮食、衣物,蓄水,集水,种植等,这些都是“坡”顶无法满足的。第二,“平”顶方便施工,并有效反应现有材料的力学性能,它的耐久性、卫生、采购材料、方便增改建等优势也是“坡”顶无法满足的,并且,“平”顶防水性能差、顶层热等问题并没有想象中的严重,并且都能得到有效解决。总而言之,“平”顶取代“坡”顶是大势所趋。
(二)保護的要求
建筑学要求,建筑应实用、美观、坚固。随着人类生产生活状态的改变,建筑可能出现实用问题,但它的美术价值依然存在。北京的宫殿、埃及金字塔、印度泰姬陵、古巴比伦空中花园等,虽然没有了实际功能,但它们依然被世人敬仰、赞叹,美术价值无法言喻。乡村传统居民建筑具有非常高的文化价值,必须予以保护。此外,城市居民一直追求的差异性具有也需要我们时刻保护乡村传统民居建筑。
二、“改造”与“保护”的矛盾
(一)“垂鱼”去留矛盾
以丽江的“垂鱼”建筑为例,对此改造是为了改善“悬山封檐板”的转化与山墙柱板外露的单调气氛,采用“垂鱼”板手段,保护横梁的同时也增加了建筑的艺术气息,但是,由于建筑材料的变换,最终变成“勉强结构纯为装饰的部分”,对它的去留难以草率的选择舍弃,它不仅是丽江本文文化与精神的重要载体,也是纳西族建筑的主要标志之一,但是,这个标志受到外来文化的严重冲击。现下,在改造传统民居建筑时,“垂鱼”手段使用的频率越来越少,改造者无法对其进行简单的对错评价。
(二)物质要求与精神要求的矛盾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生产生活方式的提高,人们与传统的地域空间背道而驰,地域特色、建筑文化多样性逐渐湮没,如果人们不采取措施加以制止,那么全球文化将趋于统一。乡村居民建筑的风貌就是一种文化,寄情于物,传统居民、村落本就是一个无字碑。
(三)大量性建筑与大型性保护的矛盾
建筑、文化学者反现了传统居民建筑的科学、历史、艺术价值,也是他们批判现今的改造手段,他们试图使用大型性保护法保护每一座传统居民建筑,却忽视了使用者对改造功能的需求,也忽视了“宅因人得存”的特征。
我国乡村传统居民建筑呈现“大量性”特点,需要被保护的数量繁多且级别低,想要仅仅保存它,优点不切实际、也不合适。于是,有人想用开发的手段来保护它,却遭到专家学者们的抨击,他们认为一切与经济有关的活动都是动机不纯、逐利的、妄图破坏的,只有保存原汁原味的史迹才算是保护。但是,他们提倡的这种“大量性”建筑的公益性、大型性、以来政府的保护也是不切实际的,只有开发其经济价值、把握资本逐利的手段,才能有效保护这些建筑。
三、解决方法
(一)以旅游为依托
合理开发那些聚落形式、有地方民族特色的乡村传统居民建筑,创造经济价值,再利用这些经济价值来保护乡村传统居民建筑,开创为了保护的利用,利用它创造价值再用于保护的新局面。以旅游为依托就能有效促进乡村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与改造相统一。如,云南大理周边城村开展旅游经营,传统民居建筑的风貌创造了经济价值,政府引导这些盈利用于这些建筑的保护,使得这些民居建筑较好地被保存,使得当地居民在建设新建筑时充分利用旅游资源的影响,让新旧建筑协调、一致。
(二)截取符号
我们切忌为了保护那些由于各种因素限制不能进行旅游开发的乡村传统民居建筑而牺牲使用者的物质生活条件,切忌粗暴地剥夺使用者新建与改建的意图。但是,我们可以在乡村传统居民建筑上截取相关符号用在新的建筑结构体系中,让这些传统符号纪成当地文化与传统精神,并与新材料、新技术向匹配。如,协调传统建筑各部分的比例与新建建筑模数的关系,让这个比例与现代材料技术契合,能有效保留传统建筑体量关系。
参考文献:
[1]罗德启.摹仿拼接到融合创新——中国西南地域建筑创作历程与途径[J].建筑学报,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