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初中生的语文能力

2017-02-24查政芬

南北桥 2017年1期
关键词:方法指导初中语文思维

查政芬

【摘 要】现代教育中,培养初中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显得相当地重要,不仅要让学生从书本上明白了解语文知识,还应该注重初中学生在生活的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 学生 能力 方法指导 思维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1.005

语文教学具备了显著的工具性,并决定了语文应用能力在课程里的基础地位。语文应用能力不但可以让人们的生活更加愉悦、学习更加成功、工作更加顺利,也成为了一个人素质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人生成功的表现,也是语文素养的体现。语文应用能力的内涵具备了自身特性。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一定要将知识和能力相结合,关注过程和方法,用情感做引导,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强化综合能力。

一、加强学习方法指导

在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这样既可减轻教师的负担,也可使学生有事半功倍的收获。当然,教师也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多发现、总结教学中的好方法,再传授给学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教师教给他们的不仅仅是有限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的金钥匙,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提高教学效率。

1.课前预习。课前预习对于学好语文、提高课堂效率非常重要。通过预习,学生可掌握文章的重点,发现难点、疑点,这样在教师讲课时,学生就会有目的地听,带着问题听,这样既加深了印象,又增强了记忆,比无目的、无重点、无计划地被动听效果要好得多。预习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一举两得。

2.阅读方法。语文重在阅读。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教给学生如何理清文章结构、如何概括段落大意、如何总结文章中心思想等方法。例如,学生要想理清文章结构,可以用“找过渡句法”,也可以用“概括每段段意法”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要以教师教给的方法为提高学习效率的敲门砖,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最终全面提高阅读能力。

3.写作方法。学语文最终回归到写作上来。教师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把作文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敢于说真话、诉真情,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此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多发言,多与师生交流,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使课堂充满活力,在让学生掌握方法的同时,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第一,注意提问的针对性与辐射面。问题的难易程度要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教师的提问应该根据问题的难易来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不能只关注优秀的学生,更要把机会留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第二,注意为学生提供思维的时间与空间。在安排小组讨论的时候,一定要事先留有时间让个人独立思考,不能只顾热闹而忽视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以及个性思维生成的空间。不要逼迫学生做立即反映,或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第三,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越发敏感,越发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肯定。因此,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始终保护学生回答问题的自尊心与自信心。教学中,当学生的思维激发出创造性火花时,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尊重学生个性的感悟,提倡阅读的多元化,当学生的思维发生障碍时,要因势利导,适时鼓励。特别是对后进生,要尊重学生,甚至是错误的感悟,但不是一味地夸好,而是在尊重学生的同时要组织其他学生对此评价,教师适时点拨。这样既起到鼓励学生有所发现,敢于发现,保护学生思想成果的作用,又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也获得更好地发现,体悟。

三、把创造的乐趣带给学生

学生主动发展的火把,需要教师点燃。课上要激发每个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动感知,主动质疑,主动思维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主动的核心是创造,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创造因素,创设语言文字训练的创造情境,开展创造性的语言实践活动,提倡学生发表异见,独见,创见,品尝创造的乐趣。交际学理论告诉我们:必须营造民主、平等的对话氛围,消除师生双方的心理距离。“对话”作为课堂教学的新形态,首先要求的是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融洽、亲和,将使彼此感受到沟通的快乐、心灵的愉悦。此情此景中,学生能大胆展示心灵的自由,迸发出创新的火花。要达到这种境界,教师首先要将自己当作学习共同体中的普通一员,成为学生学习的同伴。其次,要有宽容的胸襟。提问时,教师都希望学生能作出准确的回答,但往往事与愿违,这个时候,一定要宽容,要有耐心。只要学生能沾一点儿边,就要加以鼓励、引导,不要用标准答案去统一学生。即使是违背主旨的回答,学生只要能自圆其说,也应给予一定的理解。

四、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

(一)要培养学生发现美的意识

米开朗基罗在被视为平常的大理石中发现“大卫”,牛顿在苹果落地后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卞和在执著信念中发现和氏璧。要想让学生能发现美,除非培养他们善于观察的眼睛。“一花一世界,一鸟一天堂”,运用自己的眼睛感知生活中的真善美。这里有母亲的呵护,朋友的问候,老师的关心,一丝一缕中都寓含浓浓深情。朱自清在《背影》中发现浓浓的父爱,冰心在《繁星》《春水》中感受到爱的温馨。要从身边琐碎生活小事中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感知美。从花的香、草的绿中体味自然,从阳光的明媚感受到生活的快活,从绚丽多彩中感受到生命的丰富。

(二)培养学生深刻思考意识

感觉于世界丰富多彩,体会生活绚丽缤纷,要能学会思考。创造人的是自然,啟迪和教育人的却是社会。要能感动于社会中事、物、人,并且能激荡内心的扬善溢美的思想情感。学会因事悟理、由情至理,上升到对生命意义感悟,对生活哲理思考,提升人文精神的深刻思考,探究生活的真谛。

总而言之,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应该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全方位入手培养学生,千万不能机械地教书,否则只会让学生停留在浅层的识记层面。要双管齐下,让学生即掌握了知识,又具备了学习的素质。只有如此,才能使学生走向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及早成才的康庄大道。

猜你喜欢

方法指导初中语文思维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浅谈如何指导初中学生写书面表达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