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助青春绽放

2017-02-24金博

金融博览 2017年2期
关键词:博览大赛指导老师

金博

辛立秋:东北农业大学金融系系主任、第五/第六/第七届

大赛“优秀指导老师”

《金融博览》:您最早是什么时候知道“工行杯”全国大学生金融创意大赛的?

辛立秋:我最早关注到这个赛事是在2013年,是我带的大三学生告诉我的。那年我教他们专业课,我也是金融系的主任。最初我们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参赛的,希望同学们能通过参赛得到锻炼,提高能力,也没想到后来能做那么好。当时提交作品也很简单,就一页纸,几行字,可以说是从零开始。

我很鼓励我的学生参赛。因为我一直认为无论是什么类型、什么级别的比赛,其实过程就是锻炼和提升。一次比赛下来,专业知识、合作能力、处事能力、互相包容的能力都会提升,这种提升潜移默化可以影响孩子们若干年或者一辈子。

《金融博览》:从大赛本身看,从2013年到今年,有什么变与不变?

辛立秋:我对大赛本身印象最深的是工行在其中始终如一的投入程度。在学校,我会带着学生参加很多比赛,不少公司或是机构就只是冠名,对大赛本身很多是不参与的。但工行组织的这个大赛不是这样,他们从头到尾都有参与。我们所在的是黑龙江赛区,工行的黑龙江分行,专门由技术创新部衔接高校,而且他们的各个支行都分别对口不同的大学做宣传与组织工作。省赛的日程、作品提交的数量、作品入选的比例以及赛事规则等,他们都邀请高校共同参与其中。这点这些年一直是这样。从2015年开始,工行给OFFER的力度越来越大,这些让学校参加的热情与广度都在增加,参赛队伍和学生的人数也是逐年增加的。

《金融博览》:在高校这边,有专门的组织衔接部门吗?

辛立秋:我做过这方面的建议,我们学校有,而且它的模式也被黑龙江一些高校复制了,效果不错。

最初不少企业想进高校开展比赛,多半是和学生会接触。但一个学院的学生会是跨越很多系院的,这样它的具体活动组织就没办法切实地落在专业上。专业老师没有太多精力去推动比赛,我就想,既然学校有各种学生兴趣社团,能不能再成立一个专业社团,专门负责这类赛事。我们就设立了一个社团,开始叫“精鹰会”,后来改成了“经英会”。最初就是我作为专业老师带着他们做,也没有任何的资助与经费,后来做的不错,逐步归入到学校社团总的领导之下,社团的活动都有登记,学生们加分获奖也都有了可以追寻的痕迹。

《金融博览》:比赛给了同学们哪些锻炼机会呢?

辛立秋:最直接的就是實践机会,帮助他们知道怎么把所学的理论和银行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再比如在黑龙江赛区,进入省赛的同学,银行就会和他们签订合同,给他们实习的机会。这些同学就有机会到银行的产品创新部学习如何进行产品创新、开发,如何做设计策划,能感受与学习到比坐在学校凭空想象更真实的知识。

学生们是比赛最大的受益者。首先,他们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金融教科书中的知识在实际运用中不一定能用得上,当他们在实际产品设计过程当中需要金融专业知识再回来学的时候,动力与效果都是不一样的。比如学金融,都会知道风险性的考虑是第一位的,比如信用风险,但在实际产品中如何去规避呢?在实际设计产品的时候是需要解决方案的,这种体会是落地实际的。其次是综合能力。在赛事中,从最初创意的筛选,到创意文案的设计,到最后进入校赛、省赛、国赛都要有PPT的制作,还有8分钟现场的表达。这些其实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验,沟通能力、处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利用办公软件的能力,几个月中他们要不断完善这些,伴随的就是综合能力的提升。

《金融博览》:大赛对金融教学上有什么影响?

辛立秋:通过这个比赛,也让我们这些老师感受到了理论教学和金融行业之间的差距。我们在2016年最新修订的金融学培养方案里面加了金融实训的环节,它以常规的赛事为实训内容,比如说如果有证券方面的大赛做证券的实训;要是赶上银行产品设计大赛,我们就做银行产品设计的实训。这就是我们在教学方案当中,而且这个也是在我们学校这块,也是一个创新,弥补了我们缺少实践教学内容的缺陷。

《金融博览》:能分享一个让您眼前一亮的项目吗?

辛立秋:有不少,我分享一个其他学校的产品吧,叫“工银E宠”,是一款理财产品。里面有一个小设计,设计了一个小宠物,它会随着客户理财经验的增加,慢慢长大,叫爸爸妈妈,说早上好,特别温暖。省行也说,这个操作性很强,成本也低,是个很好的作品。

《金融博览》:真是暖心。同学们的这些创意,有后期实际用在工行相关产品设计中的吗?

辛立秋:具体的我不太清楚,但银行工作人员说过,其中的一些可行度很高。2015年参赛的时候,曾有一些机构或是公司,来问过学生们的产品和创意是否可以转让,我想从点上也能看出,同学们的创意思维还是很有价值的。

我们也期待,这些好的创意,能够为银行的未来带来价值。比如,同学们很多的产品是围绕大学生生活或是情侣设计的,他们期待通过这个模块记录下自己生活的点点滴滴,学生们就会期待在工银E校园中能有这么个模块,可能也能促进高校的年轻人使用相关产品。如果同学们的创意中有一些被实际运用,会是对孩子们特别大的鼓励,当然,具体的实施总是需要一个过程。

这类模块的增加可以影响银行和客户的粘合度,可以吸引未来潜在的客户,因为大学生毕业了,他们如果在校园里就使用工银E校园,毕业以后能够成为银行真正的客户,这个意义更加深远,也是大赛的潜在价值。

《金融博览》:大赛的价值体现在各个方面。

辛立秋:这几年都在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这样一个背景下通过大赛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促进他们创新创业精神,我觉得大赛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工商银行通过这个比赛来宣传普及金融知识和产品服务,也体现了一个金融机构服务大众、普及金融知识等方面。这个赛事已经进行了七年,许多同学知道了原来工行有这么丰富的金融产品,并由此出发对金融产品与服务有了切切实实的了解,这些东西是扎实的,许多人为它付出了落地的时间与精力。

马雁:中国工商银行总行

产品创新管理部总经理

《金融博览》:这场大赛给您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马雁: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点就是学生那种青春洋溢的风采和奋力拼搏的精神。我了解到有的参赛队伍做了几十稿方案,并逐一甄别、筛选、优化;有的为了获得一手数据,需收集上百份有效的调查问卷。当遇到困难时,学生们就进一步泡图书馆、查阅资料,实在搞不定会向师长求教,那种攻坚克难的拼劲儿、精益求精的态度以及在台上那种自信阳光、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让人忍不住为他们点赞。

《金融博览》:这场大赛,工行已经进行了7年,这中间有什么变化?

马雁:首先是规模越来越大了,从最开始的几千人参赛、几十份作品到现在的上百万学生关注参与和近5000份创意作品,可以说“工商银行杯”大学生金融创意大赛逐渐在高校群体中形成了一定的品牌影响力;其次,大赛宣传的方式也是越来越多样化,一开始大赛主要在一些传统纸媒上做宣传,受众面非常有限,而现在大赛通过工行的官方网站、工银e校园、工银融e联、大赛官网、大赛微信公众号、校园BBS等多种新兴媒体进行宣传,学生报名参赛的路径也更加方便快捷;最后我行从2015年第六届大赛开始向优胜选手提供工行直通的工作offer,开辟了大学生就业的新途径,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

《金融博览》:您觉得这场大赛的价值在哪里?

马雁:在我看来,至少有两点价值,一是大赛确实为年轻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身才华的平台,他们当中很多人都很有想法,通过参加这样一个大型的活动,他们的想法、创意能得到专业金融人士的认可,而且通过现场比拼,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都得到锻炼和提高,这对他们自身未来的发展很有好处;二是通过大赛收集了很多当代大学生的金融创意,这些创意如果研发落地确实会满足大学生特有的金融需求,这些创意可以说是丰富了我们行产品创新的源泉,而我们的创新研发又会弥补部分大学生的需求空白,可以说这是一个良性循环,非常有意義、有价值。

《金融博览》:听说这次总决赛还为三位指导老师颁发了“最佳指导老师奖”,您认为高校老师在大赛中扮演什么角色?

马雁:是的,今年专门增设了“最佳指导老师奖”。学生是大赛的主角,但也离不开指导老师背后的辛勤付出。据我了解,有的指导老师连续多年参与到大赛当中,精细化地为学生做指导,有的甚至将参与大赛活动作为学生优选的金融实践课程,把大赛和教学深度结合起来。比如中国矿业大学金融学系副主任吴从新老师创新性地将比赛与金融专业培养方案中《金融产品设计》实践课程相结合、与学生创新计划的立项相结合,走出了一条新的培养途径。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创意形成、市场调研、作品撰写等工作,在取得学分的同时,亦可凭借作品参与竞赛,极大提高了金融系学生参赛的热情和效果。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而当学生最终在比赛中取得理想成绩时,我曾看到学生和老师相拥而泣,我想这是老师们发自内心地为学生们感到高兴和骄傲吧!

《金融博览》:您作为工商银行产品创新管理部的总经理,想请您谈谈,对于银行业的产品创新,它的趋势与方向在哪里?

马雁:对于当前银行业的产品创新,我个人觉得:一是加强业务与科技的融合,适应技术创新驱动业务创新的新趋势。这也要求银行从业人员要不断接受新思想、学习新技术,如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在技术创新中拓展新的业务应用场景。二是需加强重点产品线的整合规范,围绕当前市场热点,站在客户视角,开展产品线的整合创新。当前银行提供的产品很多,通过整合创新,可进一步提高产品的易用性,毕竟现在是一个“体验为王”的时代。三是在开展产品创新的同时要加强风险防控。安全、有保障是所有银行创新产品的红线,而当前不断涌现的新科技为风险防控提供了进一步的技术支持。总之,要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确保我们的客户用得安心、用得舒心。

猜你喜欢

博览大赛指导老师
“鸟人”大赛
插秧大赛
就差半分
博览
控制网_自动化博览
控制网_自动化博览
“7匹狼”征联大赛启事
Me
Where?
Mrs Lu’s Week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