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2017-02-24潘林伟
潘林伟
[提要] 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和复合型专业人才,目前的培养模型存在缺乏专业特色、实践环节薄弱和教师缺少管理实践经验等问题。本文结合社会实际需求和教学特点,在模块教学基础上,就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改进提出建议。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社会需求;实践教学;考核办法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2月19日
一、工商管理专业培养定位
根据2012年教育部新颁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工商管理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其培养目标是在企业或其他机构中从事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要求能够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兼备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系统学习并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强调培养对象的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掌握相关沟通技能,具有实践能力。
工商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上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具体定位:(1)专业定位:以“熔炼管理智慧,服务经济社会”为宗旨,以企业经营管理体系的基础理论和管理素质教育为重点,施行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宽口径工商管理教育;(2)学科定位:以管理学为基础,形成工商企业管理与经济学、数学、信息科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3)层次定位:以开展工商管理本科教育为主、培养高素质的本科毕业生,逐步开展企业管理、技术经济与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教育;(4)类型定位:师资和教学团队应当逐步向教学研究型转变,学生由知识综合型向应用型、能力综合型转变;(5)服务定位:服务于工商企业、政府经济综合管理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咨询类中介机构及科研机构等领域。
二、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缺乏特色,竞争力不強。工商管理专业是国内各层次高等院校最普遍设置的专业之一。作为与一级科学同名的专业在培养上必然要求学生有较广的知识面,导致学生的知识不够深,对每个方向的知识都只有一般性的了解,难以满足市场多样化、差异化的人才需求。同时,随着企业管理分工越来越明确,现在大多数企业内部已不再设立综合管理部门,而是分解为质量、市场、人力资源、生产、财务等更为具体的职能部门。企业管理实践的这种变化使得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很难定位到具体的职能管理部门。看似都能做,其实什么都做不了。因而其专业深度和市场竞争力远远比不上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旅游管理这5个兄弟专业,导致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很大。
(二)教学方法、手段单一。目前,大部分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仍然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主导的教学过程和以“填鸭式教学”的方法,忽略了师生互动和教学相长,没有考虑学生在学习兴趣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也不利于學习活动中思维的发散性。长期以来的结果就是学生习惯于教师的知识灌输,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没有充分训练实际工作中需要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在沟通能力、创新意识、组织协调能力等方面都不能令人满意,与社会需求脱节。而且现在的“90后”大学生往往意志薄弱、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学习大多比较敷衍,只是为了通过课程考试顺利毕业,不看重知识的积累和实际能力的培养,不善于去思考发现问题,更做不到举一反三。即使发现问题也不愿意和老师或者同学沟通、交流、探讨想解决的方法。因而如何改进课堂教学的模式和方法,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管理,对本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实践环节薄弱,学生动手能力较差。在目前通行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中,课程设计、社会实习都有要求和安排,并且得到了执行。但最终效果却并不理想,如在实习实践过程中,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积极性不高,企事业单位不愿意接收实习生等情况,再加上实习单位容量、所处行业差异较大和地理位置分散等因素,导致教学大纲和实习计划中的内容和时间要求难以得到保证,学校无法把握实践的全过程和最后的效果。一方面实践教学计划与社会实际需求严重脱节;另一方面接收单位也不愿意在实习生培养方面花费时间和精力,相关带训的企业管理人员只是进行简单的企业介绍和现场讲解,学生并没有深入企业的实际运作,并不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缺少实际操作和现场参与的结果就是与实践能力培养高度相关的课程设计报告、实习报告缺少核心内容,甚至存在抄袭、作假等情况,达不到实习实践应有的效果。因此,薄弱的实践环节设计和实际执行都没有得到很好进行,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动手能力没有得到相应训练。
(四)师资力量不足,教师的管理实践经验不足。在专业教学过程中,虽然在岗教师都勤奋努力、尽职尽责,但是由于专业教师还同时承担了大量的管理类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以及学科建设与平台建设的科研任务,导致教师工作压力大、备课任务繁重、身心比较疲惫,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近年来,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师队伍尤其是青年教师数量有所增加,但仍然不能满足专业高水平发展的需要。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博士国际化程度低,有国外留学背景的博士不多;二是引进的国内博士再深造程度低,没有新教师有进一步的出国(境)交流学习经历。这与国内“985”、“211”高校对于青年博士的培养存在较大差距。此外,新进博士教师虽然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但不了解企业实际工作,大多缺乏管理实践经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难以获取一些实际的经验和知识。这对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都是很不利的。
三、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架构设计
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必要的数学、计算机与外语基础,扎实的经济、管理与法律等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工商管理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一个及一个以上专门方向的知识与技能,能够从事企业管理工作或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的。根据前文列示出的问题,可以从以下方向入手,提高培养质量:
(一)完善工商管理大类人才培养模式,深入推进“学业导师制”建设。改变专业招生和培养,大类招生和培养已经成为拓宽学科知识、打破专业界限的重要方面。从专业内容配套和相似性上看来,工商管理专业可以与市场营销专业、会计学专业实行按工商管理大类进行统一招生。按照大类招生的设计,大一、大二为第一阶段,主要学习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大三开始选择专业、进行分流为第二阶段,主要学习专业方向的课程并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大类招生和培养在“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下,实行“全校通识课程+学科专业类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开放选修课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并且为了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社会人才需求多样化、学生发展个性化的要求,引入第二课堂资源,建立多元化的实践教学育人体系。不过由于大类招生和培养刚刚起步,相关的制度还有待建立,可能存在的问题也有待时间的检验和不断地完善。
另外,作为三大教育模式之一的导师制也是解决教学与实践脱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路径之一。在导师制的教学模式中,导师要指导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关心学生的生活,使导师和学生建立了紧密的联系。近年来,国内各高校纷纷开始探索建立这种新型普通高等教育制度,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工商管理专业可以实行“学业导师制”人才培养,从学生入学开始实施,针对一年级、二年级学生开展。学业导师主要负责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培育其核心能力。与学业导师制相匹配,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细化,要求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原理和现代企业管理理论;要求掌握统计分析知识、预测与决策知识,具备企事业单位管理资源收集与分析能力;要求掌握核心课程的管理知识,掌握企业管理的基本方法,具备知识综合运用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实习基地,壮大“双师型”师资队伍。校企双方利用各自的优势,联合建设适用于实践教学的实训基地,强调实训教学的生产性特点;同时,积极引入行业、企业一线的高职称人员,壮大“双师型”师资队伍。“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包括以下途径:1、技术推广型。就是利用高校自身科研和技术优势,组织师生面向企业或行业的发展,重点开展新方法和战略理论的开发和创新,做好产学研结合,把学校的研究成果向企业进行技术推广;2、任务驱动型。要求教师针对企业实际问题设计案例,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根据企业的要求进行讨论、优化,提出解决方案后,由企业进行评选、认定。
考虑到实习实践阶段存在的问题,高校可以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引入企业的实际经验和生产条件、技术优势等,在实训教学环节满足学生掌握实际技能的需要;通过聘请企业管理人员的参与和引领,使学生有机会深入企业的实践;也有利于学生在实际操作和工作中逐步培养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感受和学习从业人员的敬业精神。除每年邀请企业管理人员到校举办讲座之外,社会企业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课程设置的改革,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有利于深化教学改革。
(三)完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建立人才培养追踪评价体系。在校外建立顶岗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开创校企合作。利用学科优势,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借助企业实际生产背景,为学生提供顶岗锻炼机会,并帮助学生面向企业用人要求,切实提高学生就业率,开创校企合作双赢的育人新模式。对毕业学生和用人单位进行回访和追踪调查,分析原因和对策。在此基础上,对现有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针对性的修订和完善,提高素质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校企良好关系的建议和维护,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环节能力训练效果,又可以反哺课堂教学和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提供借鉴和指导。
四、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改进建议
根据工商管理类专业大类招生要求和方案,调整和优化具体培养方案,加强人才培養的个性化和实用性。将进一步梳理和完善相关课程内容,增加实用或紧缺课程;调整理论教学课程和实践环节的比例,优化课程体系;着眼实际,强化“实践与创新”环节,为学生搭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平台。提高教学与实践的结合,通过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加强实践教学。
(一)课程体系改进建议。为了适应工商管理大类招生的要求和社会发展趋势,形成具有特色、反映实际需求的工商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与选修课程体系,进一步理顺课程安排与能力培养之间的对应关系,强化实践环节的教学过程管理和考核管理。根据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结合教育部的具体要求以及工作岗位对知识和能力需求,在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选择管理学原理、运筹学、经济学原理、统计学原理、主干课程的基础上,把课程体系分为三大课程模块,即“专业基础知识模块”、“专业模块”、“专业应用拓展模块”。
另外,根据工商管理领域的发展趋势和专业人才定位的需求,在保证学生获得与自己兴趣目标相适应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人文社科知识等通识课程教育的基础上,适当减少不同方向的专业课程数量,优化选修课程的结构,以便集中形成以核心模块,专业课、专业选修和通识课程为辅的专业课程体系。
同时,创新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强化提高学生实际问题分析能力的课程建设,强调面向企业实际需求的课程设计,通过开展学科前沿论坛,定期邀请学科前沿学者和企业界人士来校讲座,增加课堂教学的前沿学科知识介绍;针对课程特点,积极鼓励任课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案例分析。
(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办法进行全面改革,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教材选用和教学内容设计要及时更新,以便反映学科及课程前沿发展。同时,“学业导师制”将老师的导向性与学生的求知性有机结合,以主动学习为主,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以及从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抽象能力,学会分析并最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在考核方式上,鼓励教师采取多种考核评分方式,实行教考分离,重在能力考核而不是成绩考核,改变长期以来的应试教学,也有利于教师根据考核结果在后续教学中及时改进,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和效果。
另外,从调动学习主动性出发,通过翻转课堂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习惯,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综合运用包括讨论式教学、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加强课堂讲授与学生互动的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在高年级试行项目制,通过实际项目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项目来源可以是教师的科研和教研课题,也可以通过联系实践基地设立项目,让有兴趣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项目研究,在实际中培养学生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根据企业实际管理情况,设计一些战略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生产运作的具体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际项目了解相关知识的实施过程。这些项目采取学生自愿报名的形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加入,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了理论教学的枯燥沉闷。
(三)加强实践环节教学。增加案例式、启发式教学,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企事业单位管理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只有在教学中大量引用现实的成功案例,才能增强学生的实际体验,在课堂上积累一定的经验,同时也避免理论教学的抽象空洞。对实践教学环节采取过程与结果并重的考核方式,从实践方案、内容设计、具体实施、实践报告撰写与评价等方面入手,把实习过程与最終结果的形式考核,转变为对学生的团队协作、竞争意识、创新意识与完成效果等进行综合评判,以利于培养复合型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孔维伟.工商管理类专业:管理创造价值[J].考试与招生,2016.Z1.
[2]许志杰.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时代教育,2016.11.
[3]王怡红.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6.5.
[4]王新宇.工商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