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中国鸿古文明
2017-02-24胡马乔
胡马乔
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不曾中断的古老文明。自史前、经夏商周三代至秦汉,中华文明在这一早期阶段的发展深深地影响了后来的文明进程与走向,也孕育并塑造了承续至今的中国传统文脉。
鸿古余音:早期中国文明特展,聚焦的是史前至两汉时期的古中国文明,通过传世与考古发掘的文物精品,以剖面式的解读方式,探求中华文明历久弥新的内在动因,并以习总书记在发言中曾说到的“让文物说话,讲中国故事”,来发展中国文化软实力与普知文博知识的使命。代表早期中国文明的224件藏品,包括甲骨、青铜器、玉石器、陶器、漆木器、印章、钱币和建筑模型等,引领观众开展一次长时段、多维度、深层次的文明探索之旅。
特别向徐州博物馆馆藏借展来的一件宝贝,则是西汉“金缕玉衣”,该玉衣是首度来沪展出,也是目前已知年代最早、玉片数量最多、制作工艺最精的一件。上海博物馆副馆长李仲谋先生表示,徐州博物馆的银缕玉衣之后也会拿到“上博”呈现。
文与字
文字的产生是文明成熟的重要标志。在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和古中国,人们各自创造了一套古典文字系统。汉字体系成形的时代虽相对较晚,却是其中唯一仍在使用的“活文字”。
上古时代的中国人多就地取材,以竹木简为书写材料,偶尔也使用贵重的绢帛。然而,竹帛易朽,目前可见的商周古汉字多为铸或刻在青铜器、陶器、玉石器及龟甲兽骨上的铭文,代表日常书写形态的出土简帛,则多晚至战国秦汉。
我们知道,汉字是兼用表意与表音的方式记录汉语,不因语音演变、方言差别而频繁改变其书写形式。汉字形义的长期稳定对中国的文化传承、民族认同,均大有助益。从史前刻符,商周甲骨、金文,战国竹简、玉版,直到秦汉篆隶文字,讲述了完整的古汉字发展脉络。
统与治
在距今5500至45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各地的考古学文化显示出不同的文明特征。古中国大地上,有地域的分布,红山文化、良渚文化以神权为主,仰韶文化等则是军权、王权相结合,以王权为主的。从象牙权杖到青铜礼器,反映出早期中国极具特色的统治手段——礼制——與古器物的关系;从各类器物上,又可以找寻从尧舜禹到商汤、周武、秦始皇等上古帝王的遗迹。
到夏商周时期,统治者利用祭祀中出现的神权和祖权的权威性以维护统治秩序,实现了神权、祖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国家体制,形成了礼制性社会。在政治制度方面,周代初年实行分封制,将部分土地和人民授予同姓贵族和异姓功臣。郡县制则始于春秋战国,盛行于秦汉时期,是继分封制之后出现的、中央集权体制下,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
生之活
随着原始农业的发展,先民们开始了定居生活,并着手建造房屋,各类陶筑模型与日用器皿是反映此类早期建筑形制与生活方式的可贵标本。古人还发展出卓越的造车技术与系驾方法,车马出行的方式大大提升了交通效率。在满足日常生存需求之外,古人还善于借助铜镜、玉饰等照容梳妆,是自身对美追求的最好证明。
其他方面,以钟鼓为代表的各类乐器,在古代礼乐制度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度量衡制度的产生则是先民们开展税收与交易活动的结果。中国还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在古代长期实行着多元化的货币制度。从陶屋到灯、镇、熏炉等室内用具,从漆木、陶瓷、青铜器皿,从车马到狩猎,从度量衡器到货币,从乐器到画像纹中的宴乐图,都多角度表现古人丰富的生活形态和审美趣味。因此,我们发现考古遗存与传世文物是还原古人日常生活形态的重要依据。
信与仰
远古崇拜大多出于人类对宇宙自然或未知力量的恐惧。在古代中国,人们通过对自然的领悟,发展出一系列崇拜对象,如以龙、凤为代表的图腾或神兽形象,由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组成的四灵形象等。古人还相信,可以借由特定手段寻求神的预测、指引与保护,由此发展出完整的卜筮之法,这些是古人对某种通晓一切的神秘力量的求索。
事死如生的葬仪
墓葬是死者的栖身之所,也是生者依据现实世界的模式为死者设计的另一个世界,埋葬的过程和方式,反映了现世的社会秩序、道德准则、精神信仰等。秦汉以后,各种材质的俑逐渐代替了这种残酷的制度,各类仕女俑、舞女俑、动物俑等史前至汉代的葬玉,使得墓葬这个特殊的冥界空间显出人世的生活气息。
玉器是财富和价值观的重要象征,中国自新石器时代就开始使用玉器随葬。到了汉代,皇室贵族迷信玉能养精,使用“金缕玉衣”作为殓服,玉塞九窍,可使精气长存,体现了生者对于逝者来世再生的美好愿望。
可以说在文化主题的新框架下,众多难得一见的珍贵文物,从库房移师展厅。如:新莽诏版,其铭文婉转流畅而又严谨规整,是秦汉篆书成熟阶段的典范之作;“戈”鸮卣的整体由一对相背而立的鸮(指猫头鹰)巧妙地结合而成,是一件华丽又不失可爱的青铜礼器;鎏金鹿镇四件的鹿身为青铜鎏金,鹿背镶嵌以虎斑贝,作为博戏投枰铺席的四角之压,可谓工艺与功用的完美结合;商代卜骨、西周数字卦鼎为我们展示了神秘的古代占卜方式。还有极其脆弱的漆器,上海博物馆策展者葛亮说以前基本是不拿出展览的,现在也拿出一个展柜,在密封性极好的温湿条件下,为我们打开一扇可以观赏的明窗。
来自于徐州博物馆馆藏的西汉金缕玉衣,目前已知年代最早、玉片数量最多、制作工艺最精的汉代玉衣。向徐州博物馆借来的这件,现在如此完好的金缕玉衣,在出土时,已严重散乱,曾被盗墓者从棺室中拖至塞石上,抽走金丝,玉衣片散布于内墓道塞石上和盗洞内塞石之间的夹缝中,不少玉片在抽金丝时被损坏。
玉衣片尺寸较小,最大的不足9平方厘米,最小的还不到1平方厘米,有的厚度仅1毫米。玉衣片形状多样,有正方形、长方形、半月形、三角形等,在四角或周边钻孔,单面钻,孔径极小。表面经过打磨抛光。出土的4000余片玉衣片,玉质温润,呈半透明状。2001年徐州博物馆对玉衣进行修复。修复后的玉衣由头罩、前胸、后背、左右袖筒、左右裤管等十余部件组成,玉片总数为4248片,穿缀玉片用的金丝重1576克。该金缕玉衣是目前国内出土的年代最早、玉片数量最多、玉质最好、制作工艺最精的玉衣。
玉衣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穿用的殓尸用具,用金属丝或丝线将玉片连缀而成,也是我国最具特色的丧葬用玉。汉代玉衣有金缕玉衣、银缕玉衣、铜缕玉衣和丝缕玉衣等。身份地位不同,玉衣所用缕属也不一样。已出土的玉衣资料显示,西汉诸侯王、列侯的玉衣多数是金缕,也有使用银缕、铜缕和丝缕者。这表明,西汉时期象征地位和等级的玉衣缕质的使用并不严格,或者当时尚未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
从目前西汉楚国墓葬出土资料看,只有楚王或王后死后用金缕玉衣,王国内其他王室成员和高级贵族死后使用银缕玉衣、玉衣套或玉面罩,表现出了较明显的等级差别。
政治上,东汉时期玉衣的使用建立了严格的等级制度。法令上,曹魏黄初三年,曹丕作《终制》禁止使用玉衣,玉衣从此在历史上销声匿迹。
一个以华夏为主的文化共同体,中华古文明体系,强大的内聚力,对中国历史走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就是史前至汉末的文化精粹,让我们在此发现更多启迪后世的烛远之明。
编辑:沈海晨 mapwow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