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语文能力调查分析与培养对策
2017-02-24赵丽玲韩铁刚
赵丽玲, 韩铁刚
(1 湖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8; 2 长春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1)
大学生语文能力调查分析与培养对策
赵丽玲1, 韩铁刚2
(1 湖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8; 2 长春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1)
采用开放式问卷的形式探索学习主体本位语文能力的本质和价值,以及学习主体对语文能力的具体需求。在语文能力的本质上,从概念内涵、外延、学科功能以及语言学学理意义四个角度界定语文能力的本质;在语文能力价值上分别形成社会交际价值、语言形式完善价值、课程应试价值、人格塑造价值、信息处理价值、职场价值、文化认知价值;在对具体语文能力的需求上集中表现为对具有社会化实践性特征的沟通能力的需求。在调查基础上,结合批判教育理念和积极语用体验提出了以沟通能力为旨归的语文课程改革路径。
语文能力; 学习主体本位; 量化研究; 语文课程改革
研究大学生对语文能力的认知和理解状况对各阶段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教育价值、课程内容以及评价方式的定位和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以往对语文能力的研究偏重于从教育政策制订者、教育行为管理者和一线教师视角展开,很少从学习主体需求的角度思考;偏重于从中小学等过程性阶段展开,很少从大学这一终端反观。本文尝试从学习主体的视角解析大学生认知心理中的语文能力的本质、价值和需求,并以此为出发点探索语文能力培养的新方向和现实路径。
1 问卷设计:以探索性研究为指向
为了更好地把握学习主体对语文能力本质及其价值的理解与需求,课题组选择了两所大学部分学生采取开放式问卷的形式进行了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227份。参与开放式问卷的学生构成为:大一学生151人,占66.5%;大三学生76人,占33.5%。问卷共拟定三组问题:(1)你认为什么是语文能力?它表现在哪些方面?(2)你认为语文能力对你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有什么价值?(3)现阶段你需要在哪些方面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
课题组对问卷中表明的观点采取归类统计的方式进行整理。第一步,先提取学生在问卷中的观点,然后将相同观点累积计数。采用复合量词“人次”为单位。同一人在同一问题中重复观点,仅算1人次。第二步,依据已有研究成果将能够归入同一范畴的观点再次进行归类。无法归入某一大范畴的观点,单独列出,以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探索价值。
为了达到更好的探索性研究的目的,我们更多地关注观点延展的边界,而对量堆积的高度不做过多的解读。
2 问卷信息统计结果与分析:采用自然主义观察法
2.1 对第一组问题的归类统计
1)部分对象认为语文能力是“在语文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明显是通过搜集网络信息的方式完成问卷,所占比例为9.7%。将上述涉嫌抄袭的观点排除后,问卷对象更多地关注语文实践活动中的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这三项相加所占比例高达70%,这体现出学习主体对语文能力学习与人的思维能力培养关系的认同。上世纪80年代,张鸿苓、吴亨淑、张锐、孙炳铨、朱作仁、张隆华、罗大同等人就已经对此达成了一致意见,90年代夏浩、朱云腾、吴昌顺等人对其进一步发展。在教育思想相对活跃的八九十年代,语文能力成为红极一时的学术热点。进入新世纪后,学界亦称其为“语文学科能力”,研究热度有所降低,但对语文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关系仍予以认同,如刘淼、余应源、任桂平、倪文锦等人。
对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判断能力和感受能力的关注占30%,这也是心智能力的体现。其中判断能力和感受能力关注度较低。语文能力评价长期受共性输入趋同输出的消极语用思想影响,对学习主体的独立的评判能力和对生活以及文本的真切感受能力的教学评价常常流于形式,应付了事。问卷对象对二者的漠视,似乎与现有的中考或高考等人才选拔考试形式有一定的关联。
2)对于语文能力外延的认知,依次可以分为写作、阅读理解、口头表达、书写和倾听五个方面。这是基于传统听说读写四维语文能力的判断。问卷对象在听说读写之外关注书写能力,且关注度超过了倾听能力,接近口语表达能力。这与校园内学生书写潦草、社会上书法班遍地开花相映衬,凸现了现有语文教育在一些基本的语文能力培养上教学目标不务实、教学设计不具体、教学活动不能有效提升学习主体语文实践操作能力的困境。从沟通媒介的角度看,对基于语音媒介的听说能力的关注远不及基于文字媒介的阅读和写作两项能力,这体现了人类沟通媒介更替的规律,反映了人类沟通交际活动的需求,但对基于网络和计算机而形成的沟通新媒介,问卷对象在这部分则没有提及。
3)在语文学科的功能方面:明确提及语文能力是“表达、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占31.7%。问卷对象对表达、交流和沟通能力的关注度相当地高,这和现今语文教育界对真语文和语用能力的重视相一致。还有一定比例的问卷对象将“表达、交流和沟通能力”与“处世交际能力”结合起来,突出表达了语文学科学习主体对语文沟通功能的强烈需求。这与周金声、王丽坤所做的《加强大学生沟通能力培养刻不容缓——大学生沟通能力现状调查研究与分析》十分吻合。[1]
4)侧重于在语言学视角理解语文学科能力的观点。这部分问卷结果主要体现出语言学各分支对语文能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渗透。观点围绕语言学的相关领域展开,涉及了词汇学、语法学、语用学、心理语言学、逻辑学等范畴,不难看出, 从数量上, 语用学超越了普通语言学、修辞学、语法学等门类,虽然这里的语用学和西方语用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对语言文字的运用的关注却是一致的。这也启发我们将语言学具有积极实践价值的前沿研究成果介绍给学习主体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现在介绍的内容浅显而零散,且缺乏操作性。
对语用能力的关注,尤其是在生活中运用语文文字的能力,占15.4%。多年的应试教育,也让“对语文知识的掌握”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关注。显而易见,这与当下轻知识重能力的语文教育观念相抵牾。然而基于工具理性取向的标准化考试,又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语文知识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事实占位。
5)一些观点认为语文能力是“语文课程学习和应试能力”“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理解能力”“思想境界”“文化素养”。这些关联性不大的意见,涉及到学习主体对语文能力培养内容的期望。语文课程学习塑造了个体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和理解。在对问卷的作答中,问卷对象也关注了语文教育对人格形成和发展的作用,以及语文学科教育的文化属性。少数问卷对象认为语文学科应试能力也是一种语文能力。
2.2 对第二组问题的归类统计
对于语文能力培养的价值,大体上可以归纳为社会交际价值、语言形式价值、课程应试价值、信息搜集处理价值、职场价值、人格塑造价值、文化认知价值七个方面。
1)在社会交际价值方面,认为有助于表达、交流和沟通能力的提升,占32.6%。涉及社会交际能力、能够拉近人际关系、结识朋友、互相理解、为人处事能力、和谐人际关系、使听话者更容易接受意见、交流感情、避免冲突、缓解紧张气氛和关系、分析对方心理、知道轻重不意气用事、分享快乐、争辩是非得失、说明情况、发布或接受命令、依据场合对象选择沟通方式、组织协调能力、委婉表达能力和更好维护自己利益等多种能力。
2)在语言形式价值方面,认为能够提升严谨、灵活、有条理和深度的思维能力,提升个人语言表达魅力,使语言更有表现力,提升语言理解能力,提升逻辑分析能力,提升语言组织能力。
3)在课程应试价值方面,学习主体的关注点集中在五个方面,即提升写作能力(8.4%)、阅读理解能力(19.8%)、口语表达能力(32.2%)、书写能力(0.9%)和自学能力(1.3%)。
4)在塑造人格价值方面,包括提高自我人格修养、充实自我精神生活、增强个人精神力量、有益身心健康、提升个人魅力、树立正确价值观、升华语文素养、培养高尚生活情趣、更好认识自我、自信力、情绪控制能力。
5)信息处理价值。主要体现在积累丰富的知识、能够更快速准确地获得知识和信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提高学习效率四个方面。
6)职场价值。主要体现在提高工作竞争力和工作效率、完成业务沟通、提高就业竞争力、提高创新能力四个方面。
7)文化认知价值。具有更广阔的多元文化视野、了解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人类文明、增加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促进国家和人类文明的进步、理解历史人物。
学习主体对语文学科教育价值的关注主要集中在社交价值、课程应试价值、人格塑造、信息处理和职场价值五个方面,而对于语言形式价值、文化认知价值, 因其学理性和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关注度相对较低。
2.3 对第三组问题的归类统计
对于“现阶段你需要在哪些方面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的回答,与上一问题不同,大体可以分为学科应试能力需求、社交能力需求、语言能力需求、文化认知能力需求、人格塑造能力需求五个大的方面。其中对于语文学科应试能力的需求,问卷对象的思考又回归到了听说读写四维能力结构。可以将其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阅读理解、写作、口语表达理解。
总的来看,对应试所需的阅读理解、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问卷对象的关注度相对比较高。他们大多数都渴望提升以此为代表的语文能力,且具有明确而具体的路径,即以多读多写多听多说为表征的积极语文实践活动。
社交能力方面: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提高社交能力、增加社交机会、提高社交应变能力、行为举止得体、应对周全、借助影视媒体提高处世情商等需求。
语言能力方面: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语言组织能力、提高语言表达准确性和丰富思维方式、学习语法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等方面需求。
文化认知能力方面: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丰富自己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完善知识结构和了解中外文化等需求。
人格塑造方面:人格修养、自信力、情绪控制能力和形成独特的见解等需求。
部分问卷对象的思考游离在交际能力、语言能力、文化认知、人格塑造等需求之外,以更为零散的状态联系着生活世界和课程学习。这些零散的需求在数量上并不突出,但却力图摆脱升学考试带来的阴霾,分别是: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以影视音乐等多种沟通媒介提升学习主体语文感受及应用能力、培养语文学习方法、培养语文课程学习兴趣、多参加语文实践活动、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提升自己的想象力、提升用语文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等。
学习主体的需求以解决学业评价为主,同时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这些多样化的需求与日常生活结合得较为紧密。
3 启示
3.1 语文学科教育的本质和价值应以具备社会化特征的沟通能力培养为鹄的
问卷对象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必然受到教育领域已有观点的影响,比如传统的听说读写四要素能力结构、从个性心理特征角度去解析能力概念、唯文字媒介是尊的教学内容基点、对纸质沟通形式的固守等等,都体现出了他们在语文学科教育本质、价值、功能上的保守和因循,所以,我们的调查不专注量的积聚,而关注思维边界的拓展。在调查过程中,我们欣喜地发现有一定数量的问卷对象在进行独立思考,能够捕捉到自我的感受和需求,并将其表达出来。这正应该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和价值的体现,即提升学习主体高效而得体的沟通能力。高效沟通能力,首先是有效,也就是能够达到发话者的最基本的意图;其次是高效,即能够让发话者收获最大限度的沟通红利。得体这一标准是从受话者的接受体验做出的评判,最低标准是可以承受,即基于身份、社会距离等社会交往文化因素,发话者的沟通行为令受话者感到可承受,更高的标准是能够让受话者感到愉悦。这种愉悦感体现在语言的美感、沟通方式的礼貌程度及对社会文化习俗的尊重。《欧也妮·葛朗台》中老葛朗台在与人谈判中故意变得口吃,虽然从沟通形式看不流畅,但从效果上看,达到了其沟通目的,可以说他的语文实践行为具有高效性。这进一步印证了语文能力应从语言形式教育向具有社会化特征的语用效果转变的必要性,这种语用效果其实质就是语言主体在社会关系中通过沟通行为来达到特定沟通效果。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评价均采取划范围的方式进行,教师往往希望中考或高考能够有明确的考核范围,以便能够充分备考。在语文能力评价中,语文实践行为的评价不是沟通行为双方做出的,而是由第三方,即阅卷教师来进行规范性和标准化的评价。这种评价模式与现在高分低能言不由衷的语文教育现实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课程学习不是为了应付学科考试,而是为了能够解决现实问题。语文能力通过这种沟通第三方评价、划范围备考的方式得出,社会真的能认可这样的语文能力吗?这样培养出的语文能力真的有价值吗?问卷对象对社交能力的关注似乎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
3.2 打破文字媒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垄断地位,融合身体语言、语音、文字、图形图像、电子技术等多种沟通媒介
20世纪40年代法国作家安东尼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在《小王子》的创作过程中,融入了简单的绘画,以文字和图画两种符号形式传递意义。随着以电脑为媒介的网络沟通风行,沟通形式日趋个性化、情景化和互动化。在其影响下,语文能力培养目标、内容和评价方式等理念和措施,亟待进行积极主动的调整和改革。
语文学科的价值是提升作为社会成员和意义共享者的个体与其他个体、组织、群体等社会存在之间进行沟通的效果。为了实现沟通, 需要掌握符号、符号的使用方式、以及社会文化习俗。媒介不同意味着符号的形态的不同,人类从古至今沟通媒介从身体语言、语音、文字,一直到现今的电脑和网络为主要载体的新媒介,媒介在变化,符号,以及符号的使用方式也在变化,所要表达的意义以及所依存的社会文化习俗也在变化,这在客观上需要我们的语文教学要与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同步。身体语言和语音最初从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习得,而文字媒介则需要系统而完整的学校教育,使其掌握符号、以及符号的使用方式,进而扩展到意义的表达和理解以及社会文化习俗的学习。这解释了为什么问卷中有31.7%的大学生关注沟通能力,因为沟通符号已经掌握了,他们需要透过沟通符号去关注社会存在。
新媒体在符号形式上具有综合性,身体语言、语音、文字、图形图像等都被融合用以传递信息。我们过去喜欢看小说,读诗歌,而现在人们喜欢看电影电视以及微信等新媒介,虽然问卷中仅有极少数提及通过新媒体提高语文能力,但一叶落天下秋,这预示着语文教育新时代的到来。在苏格拉底时代,文字取代了语音,曾令人疑虑重重,而今网络新媒介融合各种沟通形式也未必能够顺利以独立学科的形式发展起来。
3.3 语文课堂功能应定位在对学习主体语文能力需求的满足上
课堂的存在要求教学活动总体上要在教师的把控下进行,过去我们常提语文教师少讲甚至不讲,如杜郎口模式、洋思模式等等,目的在于增加学习主体的语用实践机会,让学生动起来,改变填鸭式教学的弊病。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的“去中心化”“反整体性”“不确定性”“反同一性”等崇尚个性化的学习模式,鼓励学习主体以积极主动的参与姿态进入课堂教学,这进一步为学习主体提供了独立批评的理论基础。上述两点与调查中问卷对象对积极语用实践的需求不谋而合。学习主体需要通过课堂学习将学科知识能力与现象主义哲学的“生活世界”建立联系,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将原本排斥在外的“生活世界”引进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二者的结合点便是学习者来自于现实生活的语文实践需求。教师的教学活动可以借助主题化的形式将学习主体的内在需求外化,形成主题供大家讨论,也可以将学习主体的外在经验内化,提升他们灵动鲜活的处世能力。
3.4 转变顽固的单向被动的“共性化输入、趋同化输出”教学方式为“任务引导-督促检查-分享体验-过程评价”的积极语用体验教学方式
9.7%的问卷对象,对语文能力概念的理解抄袭了网络已有观点,放弃了思考。现在的教学方式、评价方式,往往采取划定范围的方式进行。从小学到大学,划定的范围似乎越来越小,考核内容越来越具体清晰。学校在应考过程中都迫切的需要考纲样题之类的东西。以中考语文为例,一般要明确课内现代文、文言文考核哪些篇目,课外现代文、文言文要以何种形式考核。一般课内的文言文比较受欢迎,因为考核知识点少,对于课内现代文和课外现代文则比较惶恐,因为范围不明确不具体,难以组织学生练习。大学则有过之无不及。如果说,上个世纪课程改革所鄙视的填鸭式教学的幽魂仍飘荡在当今的语文教育实践中一点也不为过。现实而真切的语文实践体验、开放而独立的批判精神以及沟通能力的提升并没有在课程教学中得到真正的重视。
调查发现学生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人际交往、语言能力、文化认知等方面都需要切实的参与体验,而不是对间接经验的被动接受。这启发我们要实现语文教育的本质性转变,首要的就是要去除标准答案思维,标准答案本身带有强制接受性和迷惑性,容易造成作者矫揉造作或读者不求甚解,甚至形成弥漫于整个社会的绮靡浮夸的文风。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体验真切的语文生活,分享所思所得所感,让沟通行为的当事人为其沟通效果做出直接反馈。教师的任务不应是知识的传授者,而转向任务布置,督促完成,组织经验和成果分享,以形成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来评定学习主体的课程投入及其经验习得状况。从哲学的立场看,这是有据可循的。如洛克的经验主义哲学提出的“全部知识建立在经验之中”[2],狄尔泰的体验哲学提出的“从生命出发理解生命”,“从世界出发理解世界”[3]。
4 结束语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弗莱雷、鲍尔斯、金蒂斯、布迪厄、阿尔普等西方社会批判理论家开创的“再生产理论”提出的批判教育理念,在语文教育中的不断融入,世界各国以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国际组织陆续提出的批判和理性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和合作意识等人的“核心能力”或“关键能力”,在语文课程教学中的不断渗透,以及沟通新媒介在现实世界中的广泛应用,无不预示着语文能力在本质、价值以及学习主体本位的需求上需要重构。对语文能力本质、价值及学习主体需求的调查,从始至终,都贯穿着学习主体对沟通能力的强烈需求,以及能够应用于生活世界,提升他们可雇佣能力、完善人格建构等社会化实践体验性的学科能力的需求。可以说,问卷结果印证教育理念和教育环境以及沟通媒介的变革对语文教育革新的诉求。
[1] 周金声,王丽坤.加强大学生沟通能力培养刻不容缓--大学生沟通能力现状调查研究与分析[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3(4):113.
[2] John Locke. An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M]. New York: Prometheus Books, 1995: 2.
[3] 安延明. 狄尔泰的体验概念[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5): 51.
[责任编校: 张岩芳]
Investigation and Countermeasure Analysis of College Students' Chinese Language Competence
ZHAO Liling1, HAN Tiegang2
(1SchoolofForeignLanguages,HubeiUniv.ofTech.,Wuhan430068,China; 2InstituteofElementaryEducation,ChangchunNormalUniv.,Changchun130031,China)
Based on questionnaires, this thesis has explored the nature and value of Chinese language competence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ir specific need. The nature of the language competence is defined from four perspectives: the conceptual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the discipline function and the linguistic theory. The value of the language competence is reflected in the following seven values: social communication, language form perfection, course exam-taking ability, character shaping, information processing, career performance and cultural awareness. The specific need is mainly the need of communication skills with the characterisitc of the social practice. According to the investigation, thesis has put forward the Chinese language curriculum reform program, combined with the concept of critical education and positive pragmatic experience.
language competence; learner-centered; quantitative study; Chinese language curriculum reform
1003-4684(2017)03-0104-05
G40-012
A
2016-11-01
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6D038);长春师范大学校内基金项目(长师大社科合字[2014]002号);吉林省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1251342A)
赵丽玲(1958-),女,辽宁本溪人,湖北工业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语文教育,汉语国际教育教学
韩铁刚(1978-),男,吉林省长春人,长春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讲师,湖北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语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