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丘陵山区农机化创新发展的思考

2017-02-24十堰市农机技术推广中心杜炜郑荣华付晓星李华

湖北农机化 2017年1期
关键词:丘陵农机具农机化

十堰市农机技术推广中心杜炜 郑荣华 付晓星 李华

关于丘陵山区农机化创新发展的思考

十堰市农机技术推广中心杜炜 郑荣华 付晓星 李华

通过在2016中国武汉国际农机展览会上的所见所感,引发对丘陵山区农机化如何创新发展的思考,分析了丘陵山区农机化进程推进缓慢的制约因素,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技术创新研发思路的转变,旨在更好地为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进行有益探索,快速全面推进山区农机化发展。

丘陵山区;农机化;制约因素;创新发展

2016年10月26日,2016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在武汉盛大开幕,本次展会展出面积22万m2,共有2 000多家企业参展,到场观众达13万人次,无论在组织规模、参观人数还是技术水平上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当前各行业面临转型的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这次展览会无疑为我国农机行业注入了一阵强心剂,既展示了我国农机行业的迅速发展和巨大成就,也给予了农机行业相关从业人员极大的信心。本人有幸参与了此次展览会的观展活动,在感受到我国高水平农业机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深刻地感受到丘陵山区农机发展的一系列差距。

本次展览会上,高新技术农机产品足够引人瞩目,一拖集团重型拖拉机动力换挡变速箱,柴油机电控等技术在国内国际都处于领先水平。农机智能化也同样发展迅速,虽然相对于国外起步较晚,但是已经在导航技术、参数检测技术、控制测定技术、智能化控制作业装置等关键技术方面均已取得了重大突破。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虽然本次展览会专门设置了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展览区,但是丘陵山区的配套农机具发展仍然相对滞后,品种相对单一,农机技术装备供给明显不足,不仅无法覆盖特色产业生产和全程加工过程,就连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植保、运输、烘干等环节的基础农机装备要求也不能完全适应。针对这个问题,如果不能有效地加以解决,不仅丘陵山区的农机化发展水平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会越拉越大,也会制约我国农业机械化的进一步发展,如何全面推进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已经成为推进我国农机化进程的重难点之一。笔者结合所在丘陵山区的情况,对山区的农机化发展有以下几点思考。

1 丘陵山区农机化进程推进缓慢的制约因素

虽然丘陵山区地貌广阔,地理环境复杂,各地区农业生产条件不一,但综合来看,丘陵山区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不高,进程推进缓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共性因素:

1.1 受地形环境和种植习惯制约

由于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丘陵山区有效耕地面积小、地块分散、地块破碎化严重、土地相对贫瘠,种植作物品种繁多且规模较小,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丘陵山区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生产习惯,仍然是以传统的分散作业和人力生产的方式为主,同一块地往往种植多种农作物,例如玉米、蔬菜、果木等混合种植,农业机械化的需求而多种多样,对农机作业的种类和作业时间提出了差异性很大的要求。这是山区农机化进程推进缓慢的一个主要因素。

1.2 受丘陵山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制约

丘陵山区大部分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基础相对薄弱,经济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也制约了农业基础设施的发展。虽然各级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从目前情况来看,丘陵山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仍然相对滞后,道路宽度不够且崎岖不平,机耕道路建设不全,机械通行难度大的问题依然存在,造成作业局限性较大,作业成本高,投入产出效益不高。这是影响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1.3 受丘陵山区薄弱的技术研发力量制约

由于前2个因素的限制,平原地区大型农业机械在丘陵山区适应性不够,而针对丘陵山区的农业机械尤其是配套农机具的研发投入力度偏小,以往农业机械研发的主力主要集中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大中型企业,而丘陵山区所需农业机械的研发投入与回报收益不成正比,研发机构主要精力还是集中在平原地区大宗粮食作物生产农机具的研发,而丘陵山区所在区域本来高水平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数量不多,因此很少有专门针对山区的农业机械研发机构。完全依托发达地区的研发力量也不现实,因为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成本上,这必然会消耗相当大的精力,所以丘陵山区的农机研发一直长期处于弱势地位,长此以往,不改变这种现状的话,山区农机化发展水平会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进一步加大。

2 加快推进丘陵山区农机化进程的对策与思路转变

综合以上几点因素,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水平不高,既有由来已久的传统因素制约,也有研发投入上的不均衡的影响,虽然推进丘陵山区农机化进程存在着诸多难点,但是加快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现实要求。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促进丘陵山区农机化的快速发展。

2.1 加快丘陵山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丘陵山区应该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进农机化工作的一个重点,进行统一的组织规划,在机耕道路建设、灌溉沟渠等方面进行系统地改造和修复,以确保中小型机械能够顺利通行。对土地进行重新布局和合理规划,实行田间小道退路还耕,使零散的面积较小地块尽量化零为整,为机械作业创造有利条件。在有条件地区开展土地深松整地作业,改善土壤条件。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地区可以由政府牵头,制定优惠政策,引进社会资本,对基础农业设施不断进行改善,加强建设,巩固成果,逐渐解决农机发展基础性较差的问题。

2.2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走特色农机发展道路

丘陵山区虽然地形环境复杂,种植作物种类繁多。但是在特色农作物种植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天然优势,发展潜力巨大。丘陵山区应该实地调研,深入考察,因地制宜确立适合当地发展的特色产业,并且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农机化。中药材主产区可以优先发展收获机械,原材料粗加工机械。水果经作区可以优先发展果园耕整机和植保机械和运输机械等等。十堰市地处中部的秦巴山区,当地政府就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了“61”特色产业强农计划,重点突出茶叶、林果、草牧业、中药材、蔬菜、水产(饮品)等6大重点特色产业开发,开发适用性农机具,在为农民节本增收、创造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山区农机化进程推进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只有根据当地情况发展特色产业生产机械化技术,才能最大限度地为农户带来经济效益,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户对农业机械化认识,提高农民参与度,这对于推进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具有很积极的意义。

2.3 加大对基层农机人员开展农机技术创新研发的支持力度

在以往的丘陵山区研发中,忽略了广大基层农机人员和小型企业的力量,丘陵山区农机具创新不能仅仅依靠远离丘陵山区的研发机构,基层农机人员对当地种植作物的农艺相对熟悉,对当地配套农机具的需求了解较为深入。应该鼓励丘陵山区中小型企业与基层农机人员相结合,联合进行中小型机械的配套农机具创新研发,发挥他们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在农机具研发项目经费上向基层倾斜。对比以往的研发过程,这样不仅能大量节省研发中的时间和空间成本,也是对发展丘陵山区农机化的有效探索和尝试,更是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积极响应。同时应引导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大型企业对丘陵山区基层创新主体的智力技术支持,对创新型项目研发进行指导,定时定期组织专家与丘陵山区中小型企业和基层农机人员进行有效交流,帮助他们解决农机具创新开发上的技术难题,并且建立长效机制,带动培养一批具备扎实研发实力的基层创新人才和创新企业,逐步提高丘陵山区的农机具创新研发水平,加快推进丘陵山区的全面全程机械化,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加快推进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是当前山区农业发展的当务之急,这个问题的影响因素众多,各地区情况不一,笔者只是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现在正是推动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的最好时期,相信在广大丘陵山区农机行业相关人员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丘陵山区的农机化发展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为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新的贡献。

2017-01-10)

猜你喜欢

丘陵农机具农机化
加快推进丘陵山区农业生产托管服务
试论大型农机具的维修与保养
如何正确使用和维护农机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农机具的维护与保养策略
《贵州农机化》2018年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适宜丘陵山区发展板栗生产的关键措施
胡丘陵《栽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