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校携手共育 铸就辉煌未来

2017-02-24魏大学

教书育人 2017年11期
关键词:陪伴孩子

魏大学

家校携手共育 铸就辉煌未来

魏大学

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父母之心,人皆懂之。

静下心来仔细回想:我们鼓足勇气生育了孩子,赋予孩子最为宝贵的生命;我们也正竭尽全力养育着孩子,提供尽可能优越的生活条件和舒适的生活环境;我们还极其负责任地教育着孩子,为了孩子健康的身体操碎了心,为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绞尽脑汁,为孩子的特长发展寻师问友……所有的伟大计划和无私行动,都来源于我们对孩子深深的“爱”。

一、多挤出时间陪伴孩子

“陪伴”二字,说起来简单,然而做起来却很难。因为生活状况、工作原因、身体因素等诸多原因的影响,每个家庭都有各自特殊的情况。有的孩子从小就能和爸爸妈妈一起生活,有的孩子只能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也有的却和外公外婆住在一起,还有的甚至跟请的保姆一起过日子。

无论属于哪一种情况,我们都得多抽时间陪伴孩子。曾有人说:“好孩子是陪伴出来的”。好孩子的成长固然离不开物质营养,更离不开精神食粮的滋养。父母对孩子的精神食粮是其他人无法替代的,父母与孩子间的思想交流、亲情表露、情感互动也好,父母对孩子的鼓励、忠告、批评也罢,父母所有的言传身教,都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人们常常把父母称作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其实,陪伴也是相互的、无处不在,我们陪伴孩子的同时,孩子也在陪伴我们,而且陪伴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一起完成作业、一起看课外书、一起下棋跳绳、一起爬山散步、一起逛街购物、一起骑车玩耍、一起家务体验,带孩子一起拜访长辈、走亲访友、观光旅游……生活中有许许多多陪伴的例子。我们再仔细想一想算一算,孩子真正需要陪伴的时间也是十分有限的,往往只有十多年的光阴。正如“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所言,孩子长大以后,我们想陪伴的机会也就不多了。因此,我们都得转变观念,改变思想,把握机会,让陪伴不再是负担,而是一种义务,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幸福。

二、多一份细心问候孩子

我们要善于抓住机会,多问候一下孩子,主动和孩子交流思想。如,早餐之前,可以从尊重的角度出发,征求孩子的意见:今天想吃什么早点?上学出发前问一问:书包收拾好了吗?学习用具带上了吗?饭盒清洗干净了吗?水果牛奶准备好了吗?顺便在这里提醒一下:孩子正处于长身体的最佳时段,要在学校待一整天,没有机会吃水果喝牛奶,其实也挺辛苦的。可以用水果盒子装一点水果,带一盒牛奶,上午课间操结束后可以拿出来享用,既补充了营养,还调节情绪放松了身心。几个好伙伴围在一起,有时候交换品尝,还能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何乐而不为。

放学回家的路上,可以问一问:今天在学校有什么收获。午餐吃得好吗?学习了哪些新的知识啊!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了吗?得到老师表扬了吗?为班级做了哪些事情呢?最开心的地方在哪里?有不愉快的事情吗?准备怎样面对和解决这些不愉快的问题呢?在这一切自然而不自然的问候中,孩子津津乐道,将会收获满满。

三、多一份耐心倾听孩子

在多问候孩子的同时,要学会倾听孩子给出的答案。因为,“倾听”是一项沟通技巧,是一门人际交往艺术,更是一门深奥的学问。“会倾听”,则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折射出听者的素养。“一个孩子就是一个世界”。父母更要学会倾听,哪怕讲一讲学校里的新闻趣事,谈一谈学习收获和疑惑,说一说身体的某些变化和内心的某些感悟,评一评身边的人人事事让孩子敞开心扉大胆地畅谈人生,倾听孩子对世界的理解和对未来的梦想,我们就会发现藏在孩子心灵深处的很多“秘密”,我们才会更好地走入孩子的心灵深处,进而更加有效地引导孩子的一言一行。

四、多发现优点鼓励孩子

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异肯定是必然的。但是,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天赋的差异是有限的,而生命的潜能则是无限的。明智的家长会把教育重点放在孩子潜能的开发上,让孩子的心灵舒展,让潜能得以最大限度地开发。挖掘潜能的妙方莫过于给予孩子鼓励。有了鼓励,就像植物获得了及时雨露和阳光;有了鼓励,孩子就会正确面对挫折和失败;有了鼓励,孩子的内心就会充满阳光和自信。因此,我们得戴上放大镜和望远镜,寻找值得鼓励的机会和理由,哪怕是做一次简单的家务、一件漂亮的绘画作品、一份规范整洁的作业、一次流畅的课文朗读、一个有礼貌的动作、一次成功的接人待物,都是我们唾手可得的鼓励素材。

五、多一份规划锻炼孩子

很多人都说,现在的孩子身体素质欠佳,而事实也是如此。如,在升旗集会站队时,有的孩子冒冷汗浑身不舒服,有的孩子脸色苍白站立不稳,有的孩子当场就呕吐了,还有的孩子甚至晕倒了;上体育课时,总有一些孩子担心身体不舒服干脆请病假。这些现象确实令人担忧。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体育锻炼,身体素质差,缺乏做事的历练,内心脆弱,意志不坚强。

现在家庭条件优越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家里的一切家务活都由保姆担当,上学放学有家长背书包,出门就坐车。长此以往,很多孩子就有了非常严重的依赖思想和懒惰情绪。现在不是把体育考试纳入中考了吗?目的就是督促孩子重视体育锻炼,提升身体素质。大家都知道,“智育不好是次品,而体育不好则是废品”。如果身体不好的话,其他一切将会等于“零”。这也是许多老年人最深刻的感悟。在学校里,我总是要求孩子们认真做好“课间体操”和“眼保健操”,养成“音乐一响马上做操”的好习惯,具有“锻炼身体幸福自己”的思想意识。即使有些孩子不太会做、动作做得不是很标准,只要能开心地跳一跳、放声地笑一笑,和同桌之间毫无拘束地击击掌,我觉得就是一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我始终觉得,身体健康是幸福一生的基础。即使没有超人的文化学识,只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同样可以去打拼未来,同样可以去创造幸福。

因此,我们要具有大局意识进行长远规划,不仅是多让孩子参加体育锻炼,还要更多地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多放手让孩子动手做事,只有在做事的过程中才会动手动脑会思考。

六、多创造机会展示孩子

时代在不断进步的同时,人们的竞争意识也在无形中不断增强。

现在的家庭条件都还不错,很多孩子都参加了周末兴趣班,加强特长训练与个性展示。如,钢琴、舞蹈、书法、绘画、珠心算、武术、古筝、英语、演讲、主持等。趁小学阶段学习压力还小,只要孩子自己喜欢和愿意,我们可以有选择性地适当学习一两种,为今后发展做有效的投资。别说成名成家,至少等他们长大以后,有一技之长,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生活起来不再孤独、不再单调。

孩子在一次又一次的培训活动中得到展示,在一次又一次的特长展示中获得自信,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展示会提升能力,形成特有素质。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就能大胆展示自我推销,有了真才实学方能立足世界,有立足之地就能保持一颗舒心健康生活快乐工作。

七、多一份制度规范孩子

要培养一个优秀的人才,必须有一份科学的制度规范他的思想言行。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必须从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入手,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校纪班规、家规条约等,我们要有坚强的教育意志,立下规矩之后就得要求孩子坚守。让孩子的言行举止有章可循,明白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话能说,哪些话不能乱说。进行细致入微的指导,培养出真正的好习惯。习惯,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着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多一个好习惯,就多一份自信,多一份成功的机会,多一份享受生活的能力。

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要从小处入手,从细微处抓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平时就要注意孩子的仪容仪表、人际交往、课桌椅整齐、物归原处、地面整洁等方面的规范训练。要求孩子不要随手乱扔垃圾、少吃或不吃零食、不乱倒剩饭菜、领巾标志佩戴齐、按时上学不旷课、自觉晨读努力学、人离座位桌凳齐、三姿规范专心学、课间活动不喧哗、行走靠右不追打、安静就餐不挑食、餐后保洁要及时、语言文明无脏话、桌凳搬动无噪音、垃圾入箱随手捡、爱护花草不践踏、大便小便要到位、便后即冲快洗手、遇见客人笑脸相迎彬彬有礼、见到老师要主动问好、和长辈说话要态度端正轻声细语,在家里争做好孩子,在学校争做好学生,在社会争做好公民。

坚信,只要家校携手共育,紧密配合,和谐施教,及早发现孩子的个性特征,合理运用“几多策略”智慧育人,一定能铸就孩子未来的辉煌。■

(作者单位:重庆开州区汉丰第一小学)

猜你喜欢

陪伴孩子
陪伴
“疫”路陪伴 架起“侨”梁,心“联”你我
陪伴是一味最好的药
陪伴
最值得珍惜的,是无声的陪伴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