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产水稻栽培技术原则及方法

2017-02-24王鑫

花卉 2017年14期
关键词:高产栽培水稻

王鑫

(毕节市七星关区阿市苗族彝族乡农业服务中心 贵州毕节 551700)

高产水稻栽培技术原则及方法

王鑫

(毕节市七星关区阿市苗族彝族乡农业服务中心 贵州毕节 551700)

水稻是我国主要农作物,不仅满足了人们粮食使用需求,也是推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基本保障。为了改变传统水稻种植模式,倡导高产水稻栽培是技术创新重点,也是提高水稻种植行业收益的关键措施。据此,结合高产水稻发展趋势,本文研究了高产水稻栽培技术原则及方法。

高产水稻;栽培;技术原则;方法

高产水稻栽培是行业技术创新趋势,利用先进种植技术指导水稻培育创新,体现了农业科技创新及发展局势。为了改变早期水稻栽培存在的不足,倡导先进技术在栽培项目中的应用,可减小农民参与水稻种植的难度,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发展。

1 高产水稻发展趋势

水稻是我国粮食产业的核心部分,搞好水稻种植与栽培工作,对农民经济效益增收起到了促进作用。基于高产栽培技术指导下,种植户必须及时调整原有的种植方案,推动水稻种植效益一体化发展。水稻作为一个生物品种,其在种植期间同样面临着不可预测的灾害,尤其是病虫害发生之后,既降低了水稻的成活率,更容易对周边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农业种植前后期必须加强水稻病虫害防治力度,确保水稻产量与质量的优化提升,为农户种植创造理想的经济收益。

2 高产水稻栽培原则

2.1 优化原则

水稻在农业经济收入中占30~40%的比例,不同地区的收入差异明显。对于广大农民群众来说,种植水稻既能满足粮食需求,也更创造一定的经济收益,逐渐形成相对完整的农作物种植产业。虫病害具有多发性特点,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对水稻品质与产量都是不利的,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地区水稻产业发展,增加了农业效益增收的难度。

2.2 技术原则

随着国家对农业出台的扶持政策,许多种植户开始热衷于水稻种植投资,带动了地区畜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病虫害”是水稻种植期间不可避免的,也是危害性最大的,若处理不好则会导致大面积减产、死亡,不利于水稻种植行业的稳步发展。

2.3 创新原则

农民是水稻种植的主要参与者,大面积种植水稻需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水稻病虫害降低了农作物生长的安全系数,小规模虫病害可导致20%左右的减产,大面积病虫害则有可能颗粒无收,给农民种植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一旦农民参与农业的积极性遭受打击,整个水稻种植项目将无法持续进行,削减了农业产业的经济效益。

3 高产水稻栽培技术要点

3.1 选用优质品种

根据所在稻区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在反复试验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高产优质品种,并按品种特性、土壤条件等方面因素配套栽培方案,根据隆化气候条件,选择丰优516、五优一、富源四、通系103等不同熟期的品种为主栽品种。

3.2 肥床旱育壮秧

3.2.1 秧床地选择与培肥

由于水稻品种的特殊性,实际种植阶段依旧面临着诸多技术性难题,影响了种植户的最终收益水平。“水稻”是农作物种植中的特色品种,市场需求量庞大,掌握高效种植技术是不可缺少的。选择背风向阳,有水源条件,运输与管理比较方便的园田地,作为固定秧床地,连年进行有机培肥,培肥方法,每年起苗后每平方米秧床地施入有机肥20kg,施肥后可栽培蔬菜等园田作物。

3.2.2 整床

新时期果蔬种植行业倡导“绿色机制”,以生态环保为理念开展种植方案,实现了绿色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秋后冻前整床,未经培肥或肥力不够的秧档地,秋季整床的每平方米施入0.1kg磷酸二铵。春季按旱育秧要求,细整床地,秧床使用生态稻许可使用的无公害壮秧剂或移栽灵。凭借独特的种植优势实现了效益增收,为水果种植产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3.3 秧田管理

3.3.1 水份控制

按生育进程控制秧床湿度,按旱育秧要求,在规定时间和湿度条件下,采取喷灌引水,其余时间实行旱育旱管。水稻种植期间做好虫害防治是提高产量的关键,有助于实现种植效益最优化,为农民创造更加优越的经济效益。“高产粮食作物”是现代水稻种植创新要点,体现了技术应用对水稻种植环境的整体效益,能够满足不同区域种植户作业要求。

3.3.2 温度控制

采用控制通风量的办法控制膜内温度并锻炼秧苗,培育壮秧。温度控制指标为:播种至出苗28~32℃,出苗至一叶一心≤25℃;一叶一心至二叶一心≤20℃;二叶一心以后除遇寒流外秧苗接受自然温度锻炼,当温度超过控制温度时通风降温,低于控制温度时,缩短通风时间,缩小通风量,遇寒流注意保温。

3.4 合理稀植

铲秧带土移栽。标准行株距(30~33)cm×(13~16)cm,每穴 2~3株。原则高秆大穗品种宜稀,矮秆小穗品种宜密;肥田壮秧宜稀,薄田弱秧宜密;A级生态稻宜稀,AA级生态稻宜密。具体栽培中,根据品种特性,秧苗素质,土壤状况,栽培目标灵活掌握。水稻是农业经济作物之一,规模化种植可以实现种植产业结构调整,为农民效益增收创造了有利条件。水稻纹枯病是种植项目常见危害性,此类虫害可以导致种植区出现大规模病害,降低水稻产量与质量。

3.5 安全施肥

农作物种植是我国农业经济的核心支撑,农民大部分收入均源自于农业种植与销售。长期以来,水稻是我国农业主打的粮食作物,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成为推动农民效益增收的产业之一。在深耕增施农肥进行土壤治理的基础上,以施用有机复合肥、生物菌肥为主,根据栽培目标,定期限量使用或不用化肥,A级生态稻氮肥总量控制在9kg以内,以底肥为主,占总用量的70%,配合磷钾肥及锌肥等,本田整地前全层施用。

4 高产水稻栽培管理方法

4.1 抗害指导

水稻是我国粮食种植作物之一,也是农副产品市场主要产品,对地区农业经济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为了改变早期种植存在的不足,要重视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消除各种病害对水稻产生的不利影响。新时期国家倡导农业科技创新,加强水稻纹枯病防治工作是一项重点。“纹枯病”是水稻种植常见病害,对种植产量与质量均造成巨大的危害性。基层农业站要组建一支高效队伍,按照基层站点服务工作要求,及时调整原有的退耕还林工作方案,为项目规划与改造建设提供指导方向。

4.2 种植服务

面对现有组织结构及人员分配情况,要采取切实可行的组织与人员方式,努力实现组织机构与人员配备的优化配置。根据工作任务、人员多少进行内部机构设置和分工,要求站内人员具有专业知识并开展岗位培训、人员配备和主管人员考核。同时,为提高农业站工作效率,加强管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实行科学化管理,有必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也是开发与利用资源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4.3 综合管护

对于现有的保护管理体制,要及时做好相关的调整工作,采取责任制、监督制、管理制等特点,逐一落实相应的技术管理体系,这些都是加快生态种植改造效率的关键,也是体现项目规划与发展目标的重点内容。建立水稻生态种植责任制。水稻保护管理要做好组织工作,结合现场人力、物力、财力等三大要素,进一步落实生态种植管理需求,提出切实可行得到技术管理方案,确保种植验收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5 结论

总之,水稻种植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也是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方式。为了改变传统种植模式存在的不足,需倡导高产水稻栽培技术方案,从高产、优质、效益等角度展开种植改良,提出切实可行的种植栽培方案。同时,对于常见的水稻病害风险,要及时采取可行的控制措施,为高产水稻种植提供良好的环境。

[1]安艳丽.水稻品种优选与田间管理[J].吉林农业,2017(12).

[2]岑天文.水稻栽培技术对水稻高产的影响[J].农技服务,2017(06).

[3]陶保雄.优化水稻种植技术对水稻种植效益的影响略述[J].农技服务,2017(06).

[4]王小艳.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及应用推广实践研究[J].农技服务,2017(05).

[5]王宇新.水稻栽培与管理技术[J].吉林农业,2016(24).

S511.048

A

1005-7897(2017)14-0217-02

2017-7-11

猜你喜欢

高产栽培水稻
什么是海水稻
圣女果高产栽培六步曲
夏秋栽培番茄 要防早衰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
油麦菜栽培要点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一季水稻
水稻花
秋茬蔬菜高产有妙招
自然栽培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