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林业管理及可持续发展

2017-02-24刘永珍

花卉 2017年14期
关键词:森林资源林业森林

刘永珍

(汕尾市林业科技推广中心)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林业管理及可持续发展

刘永珍

(汕尾市林业科技推广中心)

森林资源是自然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对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生态环境的好坏越来越重视。因此,从生态文明的视角下重新审视林业管理,对实现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生态文明;林业管理;可持续发展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战略决策。森林是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林业资源的管理能够有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二者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我国林业发展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从生态文明的角度加以考察。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林业管理,从而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确保生态平衡,实现绿色发展。

1 我国林业管理中的问题

1.1 林业管理技术不够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以旧的手段进行林业管理已不能满足当前林业管理的发展需要。没有科技支撑、零散的管理制度造成了对林业资源的浪费。管理技术水平低,不仅影响着林业管理工作的效率,也增加了管理成本,阻碍了林业的正常发展。林业管理部门对技术支撑重视不够,对制度没有进行必须的调整,因管理造成的问题时有发生。

1.2 林业管理人员素质普遍不高,缺乏管理经验

林业管理人员年龄普遍较大,对林业还采取旧的思路、方法,对林业发展中新出现的问题不能很好解决,难以保证林业发展的提质高效。多数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仅凭多年实践的工作积累对林业进行管理,也造成林业管理不科学、不可持续的问题出现。

1.3 我国森林覆盖率低,社会对林业重视不够

因历史和环境原因,我国森林覆盖率并不高,人均森林面积较低,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尚有一段距离,更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提并论。当前林业管理的经费来源主要来自财政,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缺乏社会力量的参与,社会对林业的了解和参与热情不高,也制约着林业的发展。

1.4 林业补偿制度不完善

从森林资源的合理补偿角度讲,我国缺少相应的管理制度,不能对资源的使用者进行约束,滥砍乱伐的现象一直存在,浪费了很多森林资源,森林资源不能合理利用。致使我国森林覆盖率逐年降低,影响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2 林业发展的重要性

2.1 科学管理林业资源,实现生态环境平衡

森林属于再生资源,由于存在生长周期长,成才速度慢等因素,造成林业资源的相对匮乏。森林砍伐轻而易举,但想恢复森林生态,需要很长时间。此外,成片的森林对水土流失、保存水资源有着很好地保护作用。很多生物都在森林中存活,森林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确保生态系统正常运转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做好林业管理工作,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确保生态稳定,实现绿色发展目标。

2.2 科学管理林业资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生态文明建设是党的十八大提出一项重要目标。作为生态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的森林,是不能忽视的。科学管理林业资源,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对建设生态文明至关重要。加强对林业资源的合理利用,才能有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3 在生态文明视角下,如何开展林业管理,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

3.1 提高对林业的思想重视程度

林业主管单位要加大对森林资源的管理程度,从思想上提高对林业资源管理的重视度,从各个方面、各个因素通盘考虑,对森林管理工作进行安排和布置。要增强林业工作人员对本职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确保林业管理工作各个方面都能有效运行,从而推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要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做好林业管理工作,采用各种方式向社会宣传林业、让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林业发展的重要性,提高社会对林业的参与度,将政府单一管理制度向社会多元管理转变,促进林业的发展。

3.2 合理利用森林资源

森林资源有着很多的作用,有时以保护生态为先,有时以发展经济为主,有时需要需要兼顾。因此,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进行管理是不可取的。禁止采伐、开放式采伐都不能实现林业资源的高效利用,阻碍林业的正常发展。这就需要林业管理部门根据自身实际,对森林资源进行合理安排,明确森林资源在各自辖区内的作用,使用目的和具体办法,采用有差别的林业管理制度,确保森林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3.3 完善法律等相关制度

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林业可持续发展法律体系,能够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实现林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森林法》及其配套实施细则,是当前林业管理依据的主要法律。《森林法》及配套相关规定颁行时间较长,虽然法律内容中包含了一些林业管理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但有些地方已不能满足当前林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对林业管理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完善已迫在眉睫。法律法规对实现林业发展的可持续来说,具有重要的法理意义。制定法律时,不仅要考虑当前林业管理发展的实际、更要立足长远,要通过实施有力的制度处理在林业管理过程中发生的违法行为。要加大对林业队伍中的不法人员的惩治,提高相关法律的法律地位,从法律上保障林业管理的正常发展。

3.4 利用科技进行林业管理

我国的林业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需要采用高科技、信息化的技术手段,确保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资源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森林资源管理,利用高科技做好木材加工工作,避免浪费。对木材使用技术进行升级改造,提高木质产品的经济效益和活力,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确保环境和生态不被破坏。在当前大力提倡绿色经济的情况下,开展各类森林科学研究,将传统的林业与高科技全面融合,并带入到国家发展战略中,为林业发展提供新的机遇。要重视优良树种的培育和结构研究工作,做好树苗培优工作,利用生物科技技术实现科学造林。通过利用高科技手段,确保林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3.5 加强对林业管理的制度建设

过去,我国在发展经济时,对环境保护的力度不够。一些人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只看眼前,不看长远,滥砍乱伐的情况时有发生。要想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转变发展思路,加强对林业管理的制度建设。要对林业资源进行合理划片,并将责任落实到人。相关部门应根据各自职能做好监管工作,在砍伐时,要对片区进行深入检查。同时,要做好树种培育工作,形成良好梯次采伐制度。对林业采伐、培育、科技、管理等制度进行全面改革,以适应当前林业管理发展需要,确保林业管理的制度保障。

3.6 转变管理思路、加强林业监管

监管对林业管理来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完善相关的监督管理制度。要完善内部管理监督制度,确保工作责任落实到位。在做好自身监管的同时,应注重外部监管,积极发挥群众在林业监督中的作用。特别是一些涉及到森林安全的重大灾害事件,要做好预案和防控工作。其次是要转变管理思路。对林业管理工作人员不断进行教育,拓展林业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思路,转变管理思维,增强管理人员的大局观和主人翁意识,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4 结束语

从生态文明的角度实现林业管理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能够合理使用森林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还能有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林业管理包含的因素的多,维持的时间长,情况较复杂,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为了加强林业管理,实现生态建设目标是实现,不仅需要我们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也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强化制度建设、提升监管水平,确保合理利用林业资源,实现林业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1]秦 涛,张骅.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林业管理及可持续发展[J].防护林科技,2013(6):44~46.

[2]杨海燕.林业管理及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探讨[J].现代园艺,2015(16):223.

[3]杨盛琳.浅析如何加强林业管理及可持续性发展[J].农业与技术,2013,33(4):77~78.

F326.2

A

1005-7897(2017)14-0212-02

2017-7-13

猜你喜欢

森林资源林业森林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land produces
保护好森林资源 让林区青山常在
新形势下北方森林资源保护探讨
哈Q森林
新形势下加强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工作的构想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