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石漠化综合治理中林业建设思路与内容
2017-02-24陈启贵朱俊谭立祥
陈启贵朱俊谭立祥
(1.威宁自治县石漠化管理中心 2.威宁自治县林业局)
浅析石漠化综合治理中林业建设思路与内容
陈启贵1朱俊1谭立祥2
(1.威宁自治县石漠化管理中心 2.威宁自治县林业局)
石漠化(Stony Desertification)是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岩溶极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受人为活动干扰,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导致土壤严重流失,基岩大面积裸露土地退化现象,也是岩溶地区土地退化的极端形式。
石漠化;综合治理;林业建设
1 引言
导致石漠化的主要因素是人为活动,是由于长期以来自然植被不断遭到破坏,造成地表裸露,加上喀斯特石山区土层薄,暴雨冲刷力强,大量的水土流失后岩石逐渐凸现裸露,呈现石漠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土地石漠化问题日益严重,直接影响地方经济发展,因此加强对土地石漠化治理是当前和今后脱贫攻坚的一项任务。石漠化综合治理目前主要采取以小流域为治理单位,治理措施采取的是林草植被恢复治理、小型水利水保和草食畜牧业发展治理措施相结合综合治理,其中林草植被恢复是林业治理的主要措施,本文主要针对石漠化治理中林业建设思路和内容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为此类项目提供参考。
2 石漠化治理中林业建设的思路
首先要明确石漠化治理林业建设的指导思想,要秉持着“预防为主,科学治理、合理利用”的原则,结合不同石漠化区域的具体实际情况,围绕石漠化区域生态环境面临的挑战及问题,将遏制石漠化、治理水土流失、实现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为首要目标,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平衡好林业建设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要制定长远的计划,建设好土地石漠化治理生态系统。
在石漠化治理中,要严格遵守《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大纲》要求,对现存的林业工程项目进行统筹,聚集该区域内的物力、人力和财力,制定规划出合理石漠化治理方案,稳步推进石漠化林业生态治理工程。
为了搞好石漠化治理,不仅要对已经出现石漠化区域的土地进行综合治理,还要对没有发生石漠化的土地采取预防措施,避免新的石漠化产生。
林业治理措施主要采取封山育林、人工促进封山育林和人工造林等方法进行小流域封禁治理。石漠化林业措施治理属于社会公益性事业,主要以中央资金投入为主,除了现有的林业生态建设资金渠道之外,还要加强对石漠化综合治理林业项目的投入。并且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扶持政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多方面、多层次、多方式的筹集资金,引导多元主体投入到石漠化治理中。
3 石漠化综合治理林业建设的内容
造成石漠化的主要因素是林草植被受到破坏,所以在进行石漠化综合治理时,要以林业建设为核心,主要实现岩溶林草植被的恢复,构建和谐稳定的岩溶生态系统,且科学合理的发展如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区域的可持续性发展。
植被保护管理是石漠化综合治理林业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植被保护管理是按照法律对岩溶地区的森林资源采取保护措施,特别是对于有潜在性石漠化的区域内生长状况较为的乔木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等植被资源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防止滥砍滥伐、滥垦滥牧、滥挖滥采等现象的发生,还要采取措施对森林虫害进行防治并预防森林火灾的发生,保证林区不受到破坏,最大程度上降低土地石漠化的风险性。除了要采取上述这些措施以外,还要在治理区域设置警示标语并宣传、制定保护计划、成立保护机构、配备专门的保护人员等。
封山育林育草主要借助于自然的恢复力,施以人为措施,恢复植被,改善岩溶地区的生态环境。封山育林育草的优势在于投资量小、收益高、耗时耗力较少、见效快,因此封山育林育草成为了石漠化综合治理中最常见也是最关键的措施之一。封山育林育草主要针对石漠化达到中度及以上的区域,在这过程中要明确封山育林的范围和方法,选取适宜在当地生长的乡土树种进行补植,并设置封山育林的标示牌,组建封山育林的管理队伍。
人工造林治理措施,主要是指按照治理区域的土壤质地、气候、种植技术条件等,制定出适合此区域石漠化治理的方案,根据土地石漠化的不同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营造生态林或经济林进行治理。
经济林选建在立地条件较好、交通条件便利的轻、中度石漠化土地上,种植本土经济林树种如苹果、桃、梨、李子等;木本粮油树种如板栗、核桃、花椒等;药材树种如厚朴、黄柏、金银花、杜仲等。这样既可以对土地石漠化进行治理,还能调整优化当地的经济产业结构,提高当地群众收入。
≥25°坡耕地,实施退耕还林,适宜植树造林的荒山草坡石漠化土地上,选择适合上山造林、偏碱性土壤且根系发达、生长旺盛、固土能力较强的树种,例如华山松、云南松、柳杉、滇柏、火棘等,或采用云南松、车桑子、油桐、苦刺等耐旱植物种子点播。在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石漠化土地上先实施种植草本、灌木等植物,等环境得到改善之后再种植乔木树种。要注意生态林培育时,确保混交林的比例不小于80%,这样就能增加植物的多样性,降低森林病虫害的发生。
在地质条件较好、坡度较为平缓、有潜在石漠化或是轻度石漠化的土地上的林分生长缓慢、经济效益较低或是生态防护效能较弱的低效林,在保证不会产生新的石漠化土地的基础上,遵循自然规律,采取合理的抚育、改造、补植、管护等实施改造。在对低效林进行改造,要禁止采取皆伐后再造林,且一次性改造的面积占比要小于50%,选择树种时一定要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尽可能的以引种成功的树种或是乡土树种为主。
4 石漠化综合治理中林业建设的要求
在石漠化综合治理林业建设中,要充分运用现有的研究基础和技术设备,加强相关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的培训,完善效益监测体系,确保林业生态治理工作的有序性。要开展科技推广工作,建立林业科技示范区,加大岩溶地区适生树种的筛选、种苗的培育,加强林草植被恢复技术、生态经济性植物开发利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等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应用新技术,提高林业生态治理的科技含量。在进行试点时,要结合现有的治理典型来建立林业科技示范点、示范区、通过示范来促使先进治理模式和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要建立完善的效益监测体系,运用不同的检测技术手段来对林业生态治理工程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价,对各个地区的工程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有效监督工程管理。还要根据工程的计划、规划设计和检查验收等环节,建立以图斑为基础的有空间性的工程质量信息管理系统。运用工程质量信息管理系统,及时了解核实和掌握石漠化治理工程的施工进度、完成情况和建设绩效。
5 结束语
石漠化问题是目前生态环境和农业经济发展道路上的一块绊脚石,因此必须加大治理力度。在石漠化综合治理林业工程治理中,要确保每一项建设内容与措施相互协作、紧密配合,实现岩溶生态恢复和岩溶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大纲(2006~2015)[R].2008.
[2]胡雪勇.基于石漠化治理的林业建设措施研究[J].绿色科技,2011(08):50~52.
[3]吴协保,喻魁,等.我国石漠化区域划分及造林树种选择探讨[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3(04):20~24.
[4]尹国平.全国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林业建设暨经验交流会在南宁召开[J].广西林业,2010(03):17~18.
S721
A
1005-7897(2017)14-0156-02
2017-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