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城市园林绿化景观设计的探讨

2017-02-24荆杰张明华

花卉 2017年14期
关键词:景观设计园林绿化病虫害

荆杰张明华

(1.河南泰合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省郑州市 450000 2.河南佳卉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省郑州市 450000)

对城市园林绿化景观设计的探讨

荆杰1张明华2

(1.河南泰合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省郑州市 450000 2.河南佳卉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省郑州市 450000)

现代城市园林绿化已经成为影响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园林景观作为城市生态环境、文化氛围建设的重要内容,其规划与设计对城市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笔者详细叙述了园林绿化设计的设计原则并就设计方式进行探讨。

园林绿化;景观设计;生态植被

1 前言

现代化的城市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和舒适,同时也给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污染。绿化做为城市环境的景观元素以及城市休闲场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要求具有较高的观赏性、节能性以及科学性。通过科学选择园林景观植物保持城市生态平衡、促进城市综合生态环境的建设。

2 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原则

确定设计原则是着手进行设计的前提,更是形成设计方案特征的保证。确定生态景观项目的设计原则一般为:生态化、人性化,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有意识地对景观设计的要素进行简化处理,包括形式和空间的简化,在满足使用功能要求的基础上形成能够满足和促进游客利用场地进行活动的设计,借以加强人和自然环境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生态化——体现“生态美学”,以尊重自然的约束和科学的利用为前提。设计提倡突出自然植物群落景观,表现植物的层次、色彩、疏密和季相变化等,形成以生态效益为主导的生态园林。根据不同植物的生态学特点和生物学特征,科学配置,乔、灌、草高低错落,四季有景,使单位面积的空间绿量达到最大化。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运用乡土耐用材料,创造更少的硬景、更多的软景,以达到低造价的目的。园林植物重在后期的养护管理,运用乡土植物能在花最少的人力、物力的情况下发挥其长期、稳定的综合效益,同时自然粗糙的材料也不需要很多的精心维护,这些都从另外一方面降低了造价。

3 园林绿化景观设计的具体方式

3.1 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是艺术设计中的基本造型方法,点、线、面是勾勒景观内容的基本语言,直接体现景观的表现形式,控制景观的平面图形表达方式。它能够使设计者用不同的形象、不同的意蕴,设计出自己想要表达的,观赏者看得懂的具体存在的形象。虽然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自由式或规则式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可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是基于对几何图形的运用,毕竟有其特殊之处,所以各要素之间看似随意,其实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联系。整体性原则是系统方法的核心,抛弃了整体性原则,系统方法也就不存在了。在构建完景观结构框架之后,就需要通过对景观的细节层次方面进行丰富,来实现景观设计的完整表达。实际上,这个过程就是对景观设计进行最后细节处理。

3.2 立体构成的运用

景观中的立体构成是描述环境与物体的关系,所谓的环境就是一个空间概念,包括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像平面构成中的“正形”与“负形”一样,如果把立体构成中的形体看作“正体”,那么空间就是“负体”,它对构成的效果乃至形象是有影响的。建筑及构筑物的形态不是刻意强加于环境的,而是自然成长于环境之中。曾经中国园林在植物的选择上以乔木、灌木为主,多种元素的组合搭配增加了绿化空间层次结构,使植物不同类型间优缺互补,达到相对稳定的园林覆盖层,创造丰富的人工植物群落。

3.3 形式对比

对比的形式运用到景观设计中,如大树与矮绿篱配植,大树显得更高大,矮绿篱则更小巧可爱;曲线体与直线体组织在一起,直线体显得更加纤细尖锐和端庄敏捷,曲线体则更丰满柔和,生机勃勃。在布局上要有疏密之分也是形式的对比,体量上的大小之别、竖向上的高低之差等都是形式上的对比。在层次上既要上下考虑,又要左右配合。植物立体景观布局时,虽考虑对比变化,和谐统一也不容忽视。观赏者随着视线的移动,达到步移景异效果的同时,又要自然而然地进入预设的空间序列,而不感到突兀。在生态的景观设计中,材料和肌理也是主要因素,不同的材料,其肌理也有不同。在造型艺术中,肌理起着装饰性或功能性的作用,不容忽视。

4 生态植被的设计

4.1 遵循自然化的设计

生态景观所提倡的不是“固定的自然”,而是“变化中的自然”。一方面“变化中的自然”为游客营造了一个季相变化丰富的都市森林绿谷,另一方面也增强了游客的生态自然保护意识,促进了原生态景观的开发与利用,使得人与自然能更和谐地持续共存。按照园林项目的使用性质,充分发挥园林植物的功能。园林植物不仅具有美化的功能,它还具有一定的防护功能,滞尘、减少噪音、杀菌、保持水土等。如白杨可以防风,适宜种植在有风的方向。梧桐可以吸收二氧化硫所以可以种植在与公路相接处,过滤有害气体使园内空气更清新。利用景观植物形体各异、色彩不同、性质多样的特点作为设计语言来表达情感、叙述故事、传达信息。

4.2 设计树种配置合理化、科学化

一个好的种植设计,既要布局合理,避免脱离现实美,又要合理利用植物间相生、相克的关系,遵循生物共生、循环、竞争的原则,避免人为造成植物病虫害共生的环境条件。有些树木为了争夺营养空间,从体内分泌放射出对相邻树木具有杀伤作用的有毒物质,称为相克。有些树木由于习性互补,体内分泌物互相利用,和谐共处,称为相生。树种之间,树种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关系。所以,在园林设计中,要合理利用树种间的关系,进行设计树种的合理配置,避免相克树种搭配,人为造成病虫害共生的环境条件;同时应充分利用树种互利的一面,种植相生树种,以增加树种间的合作共存和互利互惠,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4.3 设计栽植密度要适中

设计栽植密度过大是导致病虫害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种植设计时必须要考虑这一因素。当前,城市园林绿地中过多的设计模纹色块种植,对于提高绿化质量和艺术造型是一种很好的绿化手法。但是为了“立竿见影”,而盲目将栽植株距加密,不仅浪费苗木,而且违背自然规律,使植物生长空间拥挤狭窄,植株生长得不到充足的阳光和养分,互相争光、争水、争肥,极易滋生病虫害,且不易进行防治,也缩短了植物更新期,导致绿化“时装化”的不利结果。

4.4 坚持品种多样化,生态系统稳定增强植物免疫力

在坚持物种本地化前提下,还要努力做到品种多样化。品种多样化是指选择植物时应尽量多选用一些物种,同时要兼顾各种植物类型。充分考虑植物、动物、微生物之间的生态交互性,兼顾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尽量减少以人的暂时需求为中心,片面种植单一植物的现象。实践证明:只有品种多样化才有生态稳定性,只有植物生态系统稳定,才能对病虫害有较强的抵抗力。像北方一些城市大批单一种植杨树、国槐,蛾类食叶害虫和天牛类蛀干害虫危害就比较严重;而南方沿海城市片面大量种植按树、椰子树,也发生了较棘手的枯枝病、椰心叶甲等病虫害问题。一个好的种植设计,既要布局合理,避免脱离现实美,又要合理利用植物间相生、相克的关系,遵循生物共生、循环、竞争的原则,避免人为造成植物病虫害共生的环境条件。在品种多样化和种苗本地化的基础上,园林设计还要争取做到植物搭配合理化。搭配合理化是指既要布局得当、景观优美,又要科学利用植物间的相互关系,配置成有利于植物生长而不利于病虫发生的种植结构。如:梨和桧柏互为梨桧柏锈病病原菌的转主寄主,若把它们近距离混栽,无疑会利于锈病的发生;危害海棠等蔷薇科植物的桑天牛、星天牛,成虫补充营养时喜食构树等桑科植物的嫩枝皮,若把它们近距离混栽,会有利于天牛的发生,合理的搭配,能减轻或限制病虫的危害。

4.5 合理搭配植物,注重栽植密度

不适宜的栽植密度是导致病虫害发生的又一重要原因。许多园林设计中大规模地采用植物组团模式,这对于提高绿化质量和艺术造型是一种很好的绿化手法,但是为了“立竿见影”而盲目将栽植株距加密,不仅浪费苗木,而且植物生长空间拥挤狭窄,植株生长得不到充足的阳光和养分,极易滋生病虫害,缩短植物更新期。诚然,园林设计初期可以适当密植,以保证初期的景观效果,但几年后必须及时间苗,确保植物合理的生长空间,以提高树势,增强树体抗病虫害的能力,减少传染病虫危害。

5 结束语

现代城市园林设计要以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生态系统的稳定为基础,增加互动性景观为重点,利用园林内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提高城市绿化面积。以此促进城市综合环境的改善,提高人们居住的舒适度。这就要求现代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人员要以综合城市基础信息与园林基本情况,以本土植物为重点,科学合理的引入外来植物打造互动性的园林景观,为现代城市综合居住条件的改善奠定基础,为人们休闲娱乐活动提供更加富于观赏性、娱乐性的城市园林绿化景观。

TU986

A

1005-7897(2017)14-0012-02

2017-7-8

猜你喜欢

景观设计园林绿化病虫害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市政园林绿化设计创新思考
论园林绿化种植与养护管理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