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粱梦:邯郸市黄粱梦镇吕仙祠及庙会的命名
2017-02-24侯艳娜裴清芳
侯艳娜,裴清芳
黄粱梦:邯郸市黄粱梦镇吕仙祠及庙会的命名
侯艳娜1,裴清芳2
(1.河北工程大学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河北 邯郸,056038;2.河北工程大学 纪委,河北 邯郸 056038)
邯郸市黄粱梦吕仙祠及其庙会,以吕洞宾信仰为核心,然而,民间却俗称其为“黄粱梦”。究其原因,“黄粱梦”是黄粱梦吕仙祠创建的原因,是黄粱梦吕仙祠建筑布局形成的重要因素,并衍化出神灵卢生及其信仰习俗。尽管黄粱梦吕仙祠中吕洞宾信仰占据主导,但因黄粱梦故事而建造的祠宇、形成的神灵及信仰习俗始终存在,后者甚至成为前者的特色内容。
黄粱梦;黄粱梦吕仙祠;吕洞宾;卢生;庙会
一、黄粱梦的出处及内涵
黄粱梦出自唐传奇《枕中记》。《枕中记》讲述卢生于邯郸道偶遇吕翁,因感叹生活困顿,吕翁授其一枕,枕之入梦前,店主人刚开始蒸饭。入梦后,享数十年荣华。梦醒后,发现蒸饭还未熟,梦中一切皆为虚幻。蒸饭是故事的关键道具。由其未熟可知时间短暂,与梦中数十年形成对比;也知卢生饥寒,与梦中荣华迥然有别。蒸饭凸显了现实与梦境的巨大差异,营造出人生如梦的气息。
蒸饭有两种不同说法,一为蒸黍,二为蒸黄粱。“黍米和黄粱米都可蒸饭,《枕中记》原文无论是黍还是黄粱都可,无关宏旨。但是后世文人在使用这个典故时,通常都是用黄粱一词,很少有用黍的”[1]。黄粱就逐渐成为《枕中记》的代称。
黄粱,见证了卢生之梦,彰显出人生如梦的意蕴,还是《枕中记》的代称。由黄粱与梦之间的密切关联,催生出黄粱梦一词,亦代称《枕中记》。黄粱是双音节词,“更便于在诗词用典中遣词造句”,且“具有色彩感,融入诗词中也具有视觉美”[2],多用于诗文用典。黄粱梦是单音节词,含有梦字,直观明了,在日常用语中更多见。黄粱与黄粱梦,一个有梦,一个无梦,含义均指向梦,都包含人生如梦的意蕴,比喻根本不能实现的愿望或虚幻的梦想。
二、以吕洞宾信仰为核心的吕翁祠
《枕中记》后,黄粱梦故事广为流传。邯郸因是故事发生地,地由事著,事藉地彰,唐末宋初古人在此附会出吕翁祠①。吕翁祠因黄粱梦而建,也以黄粱梦闻声于世。现存最早重修碑刻明弘治十一年《吕翁祠枕中记》中写道“吕翁祠……道扼冲要,四方宦游经者,靡不停车一览,而曰黄粱梦在是也。”
吕翁祠创建之初供奉的神灵,典籍未有记载。吕翁祠,因黄粱梦故事而建,由故事主人公是卢生和吕翁推断,供奉的应是卢生和吕翁。卢生与吕翁都是吕翁祠的主神,祠名却为吕翁祠。究其原因:一是《枕中记》又名《吕翁》,且《吕翁》流传范围更广。“《枕中记》今传有二本:一为《太平广记》卷八二所载,改题《吕翁》……一为《文苑英华》卷八三三所载,题《枕中记》”,“《枕中记》作为传奇小说,人们对它的接触恐怕更多的是从《广记》而不是作为诗文总集的《英华》”[3]。《吕翁》流传的范围更广,普及度和知名度都较高,古人建祠时会倾向于选择“吕翁”作为祠名。
二是吕洞宾取代吕翁,压制卢生,成为吕翁祠主神。祠以主神为名,得名吕翁祠。两宋时期,“由于《枕中记》中吕翁的神异特征和度人之举与民间传说中吕洞宾的行迹极为相似,又有重名之契,宋人遂将吕翁度卢生的传奇故事顺理成章地移植到了他们所崇拜喜爱的神仙吕洞宾身上”[4]。吕洞宾取代吕翁,成为卢生的度化者,为吕翁祠主神。故《吕翁祠枕中记》才有“吕翁不知和谁名,《邯郸志》土人以为岩洞宾云”。吕洞宾名气极大,其名声淹没了卢生,卢生就逐渐由主神变为了附神。
吕翁祠供奉神灵及神位的变化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明王世贞《过邯郸吕翁祠》诗句“误传兹事属剑叟,不识开元年为谁”,直陈吕洞宾取代吕翁之事。清李楠《重过邯郸卢生庙四首·其三》“纯阳后此百年生,授枕讹传下至清,不是神仙出身贵,稗官何用窃佳名”,阐明了吕洞宾取代吕翁的原因。对此,作者流露出不满:题目使用卢生庙,而不是吕翁祠。可见作者要借此强调卢生在吕翁祠中的重要位置。这就从侧面印证了卢生地位的下降。
吕洞宾信仰成为吕翁祠的核心信仰,处于主导地位,并一直延续至今。
三、吕翁祠建筑布局的黄粱梦特征
吕洞宾成为吕翁祠的主神后,其信仰压制乃至取代因黄粱梦故事兴起的吕翁及卢生信仰。但吕翁祠在后世的修建中,依然受到黄粱梦故事类型和人物的影响,带有浓厚的黄粱梦特征。
吕翁祠的建筑布局受到了黄梁梦故事演变形态的影响。两宋之后,黄粱梦故事形成了两大故事亚型。第一亚型,吕洞宾度卢生,度脱地点邯郸;第二亚型:钟离权度吕洞宾,度脱地点长安。“由于两个故事亚型同时盛行,于是一些仙传和文艺作品干脆将这两个故事合二为一”[5]。两个故事亚型的融汇在吕翁祠建筑及布局上留下了印迹。
吕翁祠整体建筑坐北朝南,是轴线对称的建筑布局,三大主殿钟离殿、吕祖殿、卢生殿自南向北依次坐落在主中轴线上。该布局形成于明嘉靖年间,略晚于黄粱梦故事亚型融汇的时间。当时已有人指出黄粱梦故事与吕翁祠建筑布局的关联。现存碑刻明嘉靖四十三年《重修宫记》“祠中乃像钟离翁,洎纯阳为非是。或又谓卢之炊黍就枕之梦,与纯阳炊黄粱未熟之梦相似,本一事也,讹而为二。”后世也以此解读三大殿的关系。清康熙八年《重修黄粱梦吕祖祠记》:“前为钟离殿,示有所承也;后为卢生卧像,示有所授也……吕祖殿峙其中”。时至今日,导游依然循此解说三大殿的关系。
吕翁祠作为黄粱梦故事的物化表现形态,也影响到了故事的创作。清汪象旭《吕祖全传》讲述吕洞宾于邯郸道被钟离权度化后,依样在邯郸道度化卢生。钟离权度化吕洞宾的地点不是长安而是邯郸。可见,吕翁祠的建筑布局固化了邯郸黄粱梦故事发生地的形象,影响到了汪象旭的创作。吕翁祠与黄粱梦故事的相互影响,凸显了吕翁祠的黄粱梦特征。
四、吕翁祠的俗称黄粱梦
吕翁祠,民间俗称黄粱梦。黄粱梦指称吕翁祠,始于明代。明成化年间《广平府志·名绩图》以黄粱梦标注吕翁祠。清初,黄粱梦代称吕翁祠的现象大量涌现,地方志、重修碑刻及吟咏诗作中随处可见。重修碑记题目多为《重修黄粱梦吕祖祠记》《重修黄粱祠碑记》等。文人题咏也多为《题黄粱祠》,如万绳祜、王植等。清中后期,俗称黄粱梦盛行开来。清光绪本《广平府志》凡提及吕翁祠,均会做注“俗名黄粱梦”。由此可见黄粱梦极为盛行,甚至遮蔽了吕翁祠,以至需借助其辨明吕翁祠。俗称黄粱梦一直延续至今。
吕翁祠得名黄粱梦,源于邯郸人的地方自豪感。吕洞宾祠宇众多。吕翁祠作为其中之一,若称为吕翁祠,未能凸显此祠独特之处,需做额外解释,这就使吕翁祠泯灭于众多庙宇中。黄粱梦三字,简洁易懂,不仅点明了吕翁祠与黄粱梦故事的关系,突出了吕翁祠的黄粱梦特征,还能彰显邯郸的声名。而且,相较于吕翁祠,黄粱梦更朗朗上口。故民间俗称黄粱梦。名称的更迭,体现出邯郸民众浓厚的地方情结。这甚至影响到吕翁祠所在地的现代命名。吕翁祠是所在地王化堡的标志性建筑,其名声的显赫使人们在谈及该地时,多以黄粱梦代之。渐渐地,黄粱梦又指代吕翁祠附近地区。因此,20世纪60年代王化堡因各种原因更名时,邯郸民众便选择了黄粱梦作为新村名。
黄粱梦既是吕翁祠的俗称,又是吕翁祠所在地的村名。两者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到吕翁祠的现代命名。1982年7月,吕翁祠被列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名称表述为黄粱梦吕仙祠。
五、以卢生信仰为特征的黄粱梦庙会
吕翁祠以吕洞宾信仰为核心,其庙会为吕祖庙会。邯郸一带却称之为黄粱梦庙会。黄粱梦庙会流传极广,影响深远。
黄粱梦庙会,至晚在清康熙年间已出现。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卷载《韩湘像》:“邯郸黄粱梦社会,有道人,疖癞遍体,衣履垢敝,见市中鬻竹簾者,辄卧其上。恶而逐之,每一簾辄有一韩湘子像,须眉宛然。人竟市之,鬻者得利亡算”[6]。按王士禛自序“予暇日与客坐其中……相与论文章流别,晰经史疑义……间举神仙鬼怪之事,以资嗢噱”,《谈异》是对当时神仙鬼怪之事的记载。故推断《韩湘像》故事流传极广。黄粱梦庙会的流传广度于此可见一斑。
吕翁祠庙会得名黄粱梦庙会源于卢生信仰。卢生信仰颇为罕见,卢生殿是孤庙,卢生殿内青石卧像是明代所制独神像。据民国本《邯郸县志》载,卧像“按照李邺侯《枕中记》刻造……连同床榻,系一大石刻成。床高约二尺,宽三尺余,长五尺余。卧像与自然人体相仿。”围绕卢生及卧像,邯郸流传着《睡公卢英》的故事。卢生名英,偶遇吕洞宾被超度成仙后,凡体留在吕翁祠慢慢变成了石头。于是称卢生为睡公。相传卢英家在吕翁祠北六里的小村庄(今名卢英堡)。明万历年间邯郸知县张第有诗云“当年仙迹已荒芜,此地犹闻旧姓卢。”卢生由杜撰的人物到有姓名有家乡,可见邯郸卢生信仰的虔诚。可以说,没有卢生及其信仰,吕翁祠便不成其为黄粱梦,黄粱梦庙会便不成其为黄粱梦庙会。
六、由黄粱梦故事衍化的庙会民俗
卢生信仰使吕翁祠庙会具有鲜明的黄粱梦特征。这一点使吕翁祠庙会,不同于其他吕祖庙会,以邯郸为例,就不同于更乐吕祖祠庙会。更乐吕祖祠,又称一粒祠,源于吕洞宾用一粒药治好李鉴的哑疾,信仰核心是吕洞宾对疾病的医治,俗民所求也多为求医问药,并衍化出拜药等庙会习俗。信仰不同,衍生出不同的庙会民俗,也使各地吕祖庙会呈现出不同特征。
吕翁祠庙会由卢生信仰衍生出诸多特色民俗。睡公卢英对生活的困惑被吕洞宾以梦的方式破解,衍生出求梦习俗。明万历本《邯郸县志》载“吕翁祠……昔唐玄宗开元七年,吕翁以梦觉卢生于此。谈者奇焉。且闻疑者求梦,……屡屡有验”。
睡公卢英成仙后凡体留在人间,就是青石卧像。在俗民眼中,卧像具有神力,能祛灾治病。传说摸摸睡公身上的部位,自己就会去掉那个部位的疾病。当地流传着老话“摸摸睡公头,平常头不疼,摸摸睡公腰,平常腰不疼”。所以卢生卧像被摸得乌黑发亮。如今摸睡公的功用被泛化了,多用于祈福。“摸摸卢生头,一生不用愁,摸摸卢生手,什么都全有。”类似的顺口溜广为流传。这正是“卢生信仰衍生功能的扩展,满足的是人们‘祈福消灾’、‘求吉避凶’的心理及信仰需要”[8]。摸睡公,现已成为黄粱梦庙会的标志性民俗。
睡公卢英据说是在农历四月十一遇见吕洞宾成仙的。因此,四月十一庙会又称遇神仙会。相传庙会期间,吕洞宾会来庙会上凑热闹,遇到了就能成仙或发财。人们争相前来赶会,希望遇到神仙给自己带来好运。邯郸一带遇神仙的故事广为流传。上世纪 80年代末搜集整理出版的《黄粱梦的传说》,就载有大量的遇神仙故事。及至今天,人们去逛庙会时依然会说遇神仙去。
卢生信仰衍生出的诸多庙会民俗,与黄粱梦故事密切相关,其累积与叠加,突显了吕翁祠庙会的黄粱梦特征。
七、结语
综上,“黄粱梦”作为黄粱梦吕仙祠及其庙会的俗称,言简意赅地道出了黄粱梦故事与黄粱梦吕仙祠及其庙会之间的密切关联。“黄粱梦”既是黄粱梦吕仙祠创建的原因,黄粱梦吕仙祠建筑布局形成的主要因素,还是黄粱梦吕仙祠卢生信仰及其衍化民俗形成的源泉。“黄粱梦”,已成为黄粱梦吕仙祠及其庙会的鲜明特征,并使其从众多的吕洞宾祠宇及庙会中脱颖而出。
注释:
①吕翁祠是1982年之前历代史料对黄梁梦吕仙祠的通称,因此,笔者以吕翁祠指称1982年之前的黄粱梦吕仙祠。
[1][2][3]李建国,千古一梦:谈黄粱梦[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2):54-58.
[4]李希霞.黄粱梦故事流变考[J].艺术百家,2005(4):16-19.
[5]吴光正.中国古代小说的原型与母题[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53.
[6][7][清]王士禛撰,靳斯仁点校,池北偶记[M],中华书局出版社,1982: 6;599.
[8]侯艳娜,庙会民俗传承形态研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科版),2016(2):121-123.
Golden Millet Dream:The denomination of Lv Xian Temple and Temple Fair in Golden Millet Dr eam Town, Handan city
HOU Yan-na1,PEI Qing-fang2
(1. Office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 Exchange, Hebe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Handan 056038, China; 2. Commission for Discipline Inspection, Hebe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Handan 056038, China)
Golden Millet Dream Lv Xian temple and the temple fair in Handan city, take the faith of Lv Dongbin as the core, however, is commonly known as "Golden Millet Dream.". "Golden Millet Dream" is the main reason of L v Xian temple created,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lv Xian Temple architectural layout form, and derived from the god s Lu Sheng and religious customs. Although the faith of Lv Dongbin dominates, but the Golden Millet Dream , the temple ,the formation of the gods and religious customs has always existed, which even become a feature of the Lv Xian Temple, has become the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Golden Millet Dream Lv xian temple and the temple fair, and make the temples and the temple fair shows itself from others.
Golden Millet Dream; Lv Xian dream temple; Lv Dongbin; Lu Sheng; temple fair
10.3969/j.issn.1673-9477.2017.03.024
I27
A
1673-9477(2017)03-079-03
[投稿日期]2017-06-23
河北省社会科学2017年度基金项目(编号:HB17SH016)
侯艳娜(1982-),女,河南焦作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地方文化。
[责任编辑 王云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