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空间批评视角解读波·马歇尔《棕色姑娘,棕色砖房》中的女性发展空间

2017-02-24李俊婕高楠肖咏梅

关键词:砖房棕色黑人

李俊婕,高楠,肖咏梅

(河北工程大学 文法学院,河北 邯郸 056038)

空间批评视角解读波·马歇尔《棕色姑娘,棕色砖房》中的女性发展空间

李俊婕,高楠,肖咏梅

(河北工程大学 文法学院,河北 邯郸 056038)

空间批评关注空间的社会文化等属性。波·马歇尔的《棕色姑娘,棕色砖房》分别从景观空间、社会空间和个体空间三个角度真实呈现黑人女性追寻自我发展空间的心路历程。

空间批评;波·马歇尔;黑人女性;自我发展

空间批评是20世纪80年代在文化地理学和文化研究等后现代理论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文学批评方法。就文学作品的空间批评而言,以前评论家往往过多关注作品中地理环境同作者经历以及作品主题思想之间的关系,将空间看做是一种静态的、自然的场景或“容器”。而空间批评则打破文本中景观的传统研究方法,注重研究文本中空间及空间隐喻背后的文化、历史、民族身份和权力等多层次的逻辑关系,强调对文学空间的社会文化解读。(李静,2011)

昂利·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和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是空间批评的早期奠基者。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在他的作品《空间的生产》中提出了“空间三一论”,即“空间实践(spatial practice)”、“空间表征(representation of space)”和“表征空间(space of representation)”。列斐伏尔将空间分为物理空间、心理空间和社会空间,而且强调空间的社会属性,他认为空间不仅是物质的存在,也是形式的存在,是社会关系的容器。空间和社会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空间不再是一种消极无为的地理环境,而是一种社会生产方式。空间在社会上产生,同时也促成了社会的产生。大量文学作品中关于空间意象的描述,如神秘的古堡、一望无际的荒漠、浅草覆盖的沼泽、密密的藤蔓等空间环境,为突出文章的主题构建了适当的渲染氛围。福柯的权力空间理论丰富并拓展了列斐伏尔的社会空间理论,凸现了空间的权力和知识构成。福柯认为,“空间是人和公共生活形式的基础。空间是人和权力运作的基础”(Foucault,1977:13-14)。空间在福柯的眼中演化成了权力容器,各种各样的权力关系建构了这个纷繁的物质世界。在这个权力容器中,人们被这等级森严的结构所影响、控制。空间理论更加关注空间与社会和文化融合的趋势,注重研究文本中空间及空间隐喻背后的文化、历史、民族身份和权力等多层次的逻辑关系,将科学研究转向空间的文化研究。“空间”已广泛地被非地理学领域隐喻性地使用,乃至形成人文和社会科学广泛的“空间转向”。(屈荣英,2008)空间批评关注空间的社会文化属性为从多维度研究空间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提起托尼·莫里森,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无人不知。但是,没有多少人知道一个来自巴巴多斯的黑人女作家—波·马歇尔。《棕色姑娘,棕色砖房》(Brown Girl,Brown stones,1959)是波·马歇尔的第一部作品,这也是一篇自传体长篇小说。小说着重叙述了一位巴巴多斯黑人女孩赛丽娜·博依斯(Selina Boyce)如何适应移民生活,在美国异域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强烈冲击中求生存、求发展的艰辛成长故事。首次出版此书时,并未引起太多的关注,直到1981年女权出版社再版了这部小说之后,才引起美国社会各界的关注。马歇尔享有加勒比海移民后代、黑人、女作家的三重身份,这也为她的小说提供了独特的创作视角,她的作品通俗易懂,作者尝试从西印第安人、美国人、双重文化、跨文化等多个角度来反映移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寓意深刻,从而使得她在美国黑人文学领域里独树一帜。读者可以从她的作品中听到一种强有力的声音,感受到一种全新的模式,体会到作品本身所传达的创新精神,因此作品展示给大家的更多的是主人公战胜迷茫、痛苦的坚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景观空间—棕色砖房:温馨冷酷的矛盾体

物理空间或地志空间是指自然的静态实体空间,也即通常意义上的物质的或物理的空间。佐伦在《走向叙事空间理论》中指出:静态实体空间“是处于重构的最高层次的空间,被视为是独立存在的,独立于世界的时间结构和文本的顺序安排。”(何新敏,2012)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曾这样说道:“衡量一部作品的优劣, 就在于它是否很自然地创造出一个空间能够言作者所欲言之事”(杰克·斯图尔特,1982)。空间批评把景观看作是一种空间隐喻,在分析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对物质景观的形象描写为深入物质景观的内部,探索深层的思想内涵奠定了基础。

《棕色姑娘,棕色砖房》以纽约布鲁克林区的巴巴多斯黑人移民社区为背景,真实再现移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黑人妇女的勤奋、坚韧和不屈使得她们撑起了黑人社区的“多半边天”。小说塑造最成功的黑人母亲形象就是赛丽娜的母亲希拉。和所有的巴巴多斯移民一样,母亲希拉的美国梦就是渴望在美国拥有一幢棕色砖房。文学作品中的“地理景观”常以地域、场景、建筑等形式出现在小说文本中,彰显着人们空间实践的痕迹,是空间批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说的开场白中就有关于棕色砖房的描述。这些房子是“方的—却给人留下高不可攀的印象”;它们连接在一起,看起来就好像“一幢房子从一排镜子中反射出来”,然而每个房子又拥有“某些属于它们自己的独特性”;它们分享着“同样的单调枯燥的棕色”,同时似乎又注定了它们“设计的混乱”。(曹林娟,2010)房子是安全感、归属感的象征,同时在美国,棕色砖房是最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的住房。因此,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棕色砖房, 对于大多数移民来说,就是实现美国梦、融入美国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

赛丽娜的父亲戴顿是个理想的浪漫主义者。他总是憧憬着未来回到巴巴多斯去过一种安逸悠闲的田园生活。挫折使得他无法适应美国的生活。面对妻子想买下房子实现美国梦的心愿,他甚至选择整天沉迷于乐器之中逃避忽视。在“棕色房子”的激励下,西拉愿意付出一切。她不辞辛苦,日夜工作,甚至是最卑贱的事情她都毫无怨言。

当戴顿意外得到一份遗产——一块在巴巴多斯的土地时, 他的理想情怀促使他想离开美国,回到家乡去重新做个自由自在的巴巴多斯人。西拉心中一直希望能早日拥有“棕色房子”,早日让孩子们接收良好的教育,早日真正融入美国社会。她私自卖掉这块地,想买下她们现在租住的房屋。当戴顿发现毁灭自己希望的人是西拉时,他毫无责任竟然把钱挥霍精光。他的幼稚行径伤害了所有与西拉一样拥有梦想的巴巴多斯人,最终他受到了大家的排斥和谴责。而坚强的西拉却克服重重困难用自己辛苦工作赚的钱以分期付款的方式买下了棕色砖房,继续实现自己的梦想,赢得了大家的同情和支持。戴顿这次选择了离家出走来逃避丈夫和父亲的责任。失望的西拉在痛苦中挣扎之后做出了个极端的决定—向移民当局告发丈夫是非法移民,最终戴顿在遣返途中跳海身亡。

二、社会空间

列斐伏尔认为社会空间不仅仅是一个事物,一种产品,它不仅包含了生产出来的事物,也包含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陆扬,2008)社会空间是小说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物总是要走进社会,同社会进行交流,不同人物在社会交流中形成一部作品的社会空间(赵炎秋2007: 426)。就《棕色姑娘,棕色砖房》而言,它包含的社会空间主要指生活在不同背景下特定空间里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小说主人公赛丽娜(Selina)在来到美国后,一开始,就迷失在这纷繁的“白色”(whiteness)世界中。“他们来了, 就像黑色的大海轻推上白色的沙滩, 染污了那些沙子”,“黑色大海”代表着巴巴多斯的黑人移民,“白色的沙滩”代表着白人世界,“染污”代表着“黑色”(blackness)与“白色”(whiteness)世界的冲突矛盾。白人世界中关于“黑色”(blackness)、“白色”(whiteness)的审美判断将赛丽娜的审美观击得粉碎。她大喊:“我一直在告诉你,我不是他,我是我,赛丽娜。”这种自我身份的迷茫让赛丽娜很痛苦、无助。其次,赛丽娜目睹父母的矛盾。母亲在追逐美国梦过程中不惜出卖父亲戴顿,当赛丽娜看见母亲领来移民局的官员将父亲带走, 悲愤交加, 晕了过去。赛丽娜非常仇恨母亲,一边捶打着母亲的肩膀, 一边叫她“希特勒”。也正是因为母亲的强势,所以赛丽娜总是称呼西拉“母亲”(the mother)。这一称谓少了一份母女间的亲密,多了一份疏远。即便如此,相比赛丽娜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对艺术的热爱、对平等自由的向往和追求,母亲坚韧不屈、脚踏实地的优良品质使得塞丽娜对母亲的感情除了仇恨之外多了一份尊敬。当她亲眼看到母亲工作的恶劣的工作环境时,当她看到母亲用女性的韧性去征服那庞大的机器时,她深深敬佩母亲为支撑家庭所付出的艰辛。

赛丽娜在父亲去世后,一方面,她对母亲进行了强烈的抵制;一方面,她越发的孤独、绝望、苦闷。她的孤独感加剧了她的不安和空虚,这使得她必须通过交际来填补。在赛丽娜看来,自己的痛苦不是一般的小伙伴可以理解的,她的述说对象应该是成熟、可信的。因为她急需从这些人身上得到不同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和为人处世的启示。妓女苏吉、美发师汤普森小姐都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边缘人物,正是这两个小人物帮助她从生活中汲取积极的正能量,引导她在认识自我的同时还要了解巴巴多斯集体和社会。虽然在巴巴多斯人的圈子中,妓女苏吉、美发师汤普森小姐是不受欢迎的角色,但是,正是在与她们的交往中,赛丽娜了解人性的可贵、懂得如何更好地理解适应社会。

三、个体空间

个体空间是指个人处事的思维方式,它与人们的生存环境、生活经历密切相关。列斐伏尔在《空间的生产》中还指出,心理空间主要是空间的话语建构,通过沟通打破各自的封闭性。通过对话、内心独白和意识流的方式,向读者道出长期压抑在她们内心深处的情感,从而走出封闭狭隘的个人空间,获得心灵的宽恕、慰藉和满足。(Lefebvre, 1991)

在以男性为主体的社会中,女性依附于男性。面对种族、性别的双重歧视,社会最底层黑人妇女的生活异常艰辛。然而,小说《棕色姑娘,棕色砖房》却给我们呈现了独立自强的黑人女性形象。黑人妇女生活在美国社会的最底层,但是她们并没有轻易在苦难面前低头。语言变成了黑人妇女一种发泄愤怒和不满的工具,一种力量的象征,一种治愈自己受歧视的良药,一种维系非洲传统的口头艺术形式,是她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西拉凭借着自己超人的语言天赋,主宰着黑人社区妇女的叙述声音。

小说中赛丽娜的成长从她两次昏迷开始。昏迷象征着重生—告别过去,死亡中重生。经历家庭变故之后,赛丽娜开始找寻自我发展之路。爱情使得赛丽娜开朗起来,自从认识了男友克莱夫后,她更加积极的参加社区组织的各种活动,最终赢得社区奖学金。男友克莱夫就像父亲戴顿一样,生活在理想之中,却是现实的弱者。最初,赛丽娜想用奖学金和男友远走高飞。父母的悲剧使得她意识到改变的矛盾性,最终她选择离他而去。之后,赛丽娜勇敢地向社区承认了自己的动机,请求大家的原谅。这种直面错误的勇气象征着赛丽娜人生的蜕变。真正的蜕变是赛丽娜对种族主义的对抗。如果说之前她对此是回避态度的话,那么在同学马格瑞特家的遭遇使得她意识到一个黑人的成功努力改变不了白种人的歧视和偏见,只有黑人同胞们团结起来才可以改变现状。

四、结语

《棕色姑娘,棕色砖房》拓宽了黑人文学主题和视野。马歇尔通过描写巴巴多斯人生存的景观空间、社会空间和个体空间呈现了黑人女性的新形象—坚强不屈、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通过空间的转换,马歇尔真实反映了主人公的情感、家庭、思想,展示了她们追寻自我发展过程中的心路历程。这些受迫害、受歧视的黑人妇女在男性世界中,通过自己的努力生存下来,维持自己的尊严、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1]Foucault, Michel. 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Prison. Trans.Alan Sheridan. New York: Vintage, 1977.[2]Lefebvre, Henri.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Tram.Nieholson-Smith.Danold.UK:Blackwell,1991.

[4]曹林娟.浅析《棕色姑娘,棕色砖房》中大海的意象[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0,(2).

[5]何新敏.空间批评视域下的《宠儿》[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2,(1).

[3]杰克·斯图尔特.《海浪》中的空间形式与色彩[J] . 二十世纪文学,1982,(1).

[6]李静.从空间批评视角比较余华与王小波的小说世界[J].当代视野,2011,6.

[7]陆扬.空间转向中的文学批评[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5).

[8]屈荣英.从空间批评视角解读乔伊斯的《小云朵》[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8(6).

[9]芮渝萍.文化冲突视野中的成长与困惑—评波·马歇尔《棕色姑娘,棕色砖房》[J].当代文学,2003.

[10]赵炎秋.文学批评与实践教程[G].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

Interpretation of black women's self-development space in Brown Girl,Brown stones based on spatial criticism

LI Jun-jie, GAO Nan, XIAO Yong-mei
(College of Arts, Hebe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Handan 056038, China)

Spatial criticism pays attention to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attributes of space. In Brown Girl,Brown stones,Paule Marshall presents black women’s mental journey to struggle for the space of their self-development in landscape space, social space and personal space.

special criticism; Paule Marshall; black women; self-development

10.3969/j.issn.1673-9477.2017.03.020

I106

A

1673-9477(2017)03-067-03

[投稿日期]2017-07-09

河北省教育厅课题(编号:SQ126004)

李俊婕(1981-),女,河北邯郸人,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责任编辑 王云江]

猜你喜欢

砖房棕色黑人
又香又甜的棕色方块
时光笔记(外二首)
黑人谈河流
旧多层砖混房屋的结构检测及安全性鉴定
精准扶贫之困
无论什么颜色和棕色
棕色风潮
棕色的瘦狮子
村镇砖混房屋结构抗震设计思考
善跑不擅游的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