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易》对严复翻译《天演论》的影响

2017-02-24金晓茹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严复周易手稿

金晓茹

(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周易》对严复翻译《天演论》的影响

金晓茹

(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天演论》作为一本会通中西的译作,利用中国传统文化来翻译原文是一大特色,对比发现,手稿中反复出现了有关《周易》的内容。本文试从改写角度探讨《周易》对《天演论》翻译的影响,通过对比《天演论》手稿和赫氏原文,找出严复运用《周易》思想改写原文之处,并对其采用的具体翻译方法进行探讨,以体会严复所说的精理微言,取名深义,进一步认识其翻译观。

天演论;周易;改写

《天演论》目前受到学界重视的版本有稿本和商务印书馆铅印本,在付梓前严复对手稿在语言和文字上都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因此,对手稿中的翻译现象进行研究,不仅“可以看到文字上的差异,还可以看到严复思想的变化情况”[1]8。对比手稿和原文发现,手稿中反复出现了中华元典《周易》,仅《赫胥黎治功天演论序》里,《易》就出现了十次,正文翻译中,关于《易》的注释更是达十二条之多,严复或是直接使用易语进行翻译,或是用易理对西方学说进行阐释和说明,或是将原文的例子用《周易》中的例子加以替换。

严复为何频繁使用《周易》的思想来改写原文,这个问题目前在翻译界鲜有探讨。但是,严复“在译介西方学术思想的同时,善于从中国固有文化资源中寻找与之相通的思想元素”[2],如严复所著的《老子评点》、《庄子评点》等,皆为用传统文化著作为载体,在翻译实践和对传统文化评点中体现他的中西文化会通观,基于这样的考虑,《周易》也是严复整合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从他将西方的天演学说直接比附为中国的易道便可看出。因此,严复用《周易》的思想改写原文,实是有意为之,这是他会通中西的治学方式,通过新知附益旧学,来实现他所说的“译文要取名深义”。对比手稿和原文,严复对原文所涉及的进化论和宇宙观的观点,都用《周易》进行了一定改写,体现在具体的翻译方法上,采用了引用易名、创制新词、增加按语、夹译夹议以及用《周易》中的典故进行替换等手段。

一、《周易》的历史观、本体论思想对《天演论》翻译的影响

严复在翻译过程中对原文进行了改写,代表之一就是用《周易》的思想来改写原文涉及的一些观点,如原文提到的进化论仅适用于生物界,严复在翻译时有意将其范围扩展到了人类社会,用《周易》的历史观对原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论进行解释,为其所提倡的变革提供理论依据。对于变革所带来的社会兴衰,严复借用了《周易》中的忧患意识,表达了对国家前途与命运的担忧。对于原文所提到的宇宙起源,自然界的循环规律等,严复也使用了《周易》的本体论思想对原文进行了阐释并改写。

(一)严复对原文进化论的改写

赫胥黎的原文主要介绍的是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强调进化过程仅限于自然界和宇宙间,并没有涉及人类社会,可这并不是严复心中的“天演正学”。严复在《卮言一》的复案中明确提出,“斯宾塞尔者,与达同时,亦本天演著《天人会通论》,举天、地、人、形气、心性、动植之事而一贯之,其说尤为精辟宏富”[1]1325。可见,严复更为推崇的是斯宾塞的普遍进化论,他强调“天行人治,同归天演”[1]1317,有例为证,在《卮言二》中,原文原本是赫胥黎对“evolution”的解释,强调进化仅适用于宇宙过程,严复却翻译为“小之极于跂行倒生,大之放乎日星天地;微之则思虑智识之无形,显之则国政民风之沿革,言其要道,皆可一言蔽之,此其道在中国谓之易,在西学谓之天演”[1]1415,在此,严复扩大了“天演”的范围,认为西学的“天演”,可以等同于我国传统的“易道”,它不仅适用于自然界,对于人类社会也普遍适用。对于进化论中重要观点“fittest”的解释,严复在稿本中也直接用《周易》中的观点进行解释,“故《易》曰:精义入神,以致用也。今日之宜,即今日之义”[3],这是严复运用《周易》的思想,对“最宜最善”的观点进行了发挥。对于原文作者提到的伦理制约竞争的观点,严复在稿本中写到,“德贤仁义,其生最优。《易》曰:天地变化草木蕃。又曰:天地闭,贤人隐”[1]1471。严复在此又借用了《周易》的变易思想,强调进化应突破伦理制约,鼓励变革和竞争。严复借助《周易》的思想对原文的进化论进行改写,变译之处体现了他渴望救亡图存的心态。

严复不仅赞成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认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论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还运用了《周易》中的忧患意识,意在托译言志,为当时社会寻找出路。如《论二》中,原文提到生物进化过程要经历苦难的过程,严复在手稿中将其与社会建构规则联系起来,直接写到“夫其中圣贤之所以诏垂,帝王之所制立,传曰:作《易》者其有忧患乎?”[1]1441再比如,在《论五》中,原文只是提到“suffering”一词,严复在翻译时,却对此大加发挥,甚至直接添加复案,写到“此篇之道,与《易传》所谓乾坤之道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老子》天地不仁,同一理解”[1]1449。严复吸收了《周易》中的忧患思想,以译介西书为名义,告诫统治者要居安思危,寻求变革。

(二)严复对原文宇宙观的改写

关于宇宙观,首先要介绍的就是有关宇宙起源的问题,有关宇宙起源,主要有物质起源和神创起源两种观点。赫胥黎支持宇宙起源于物质的观点,曾在书中表示“我们的地球可能一度是地球岩浆的一部分”。严复同样认为宇宙起源于物质,在《卮言二》中,严复在复按中重点介绍的是康德的星云说,认为宇宙的起源本是一团星气,而后逐渐演变出了宇宙万物,万物演变的动力来自于宇宙内部,而非超越人类力量的其他存在和干预。这一宇宙论的观点与《周易》的本体论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周易》有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4]52,何为“太极”,《孔颖达疏》中对此有解释,即“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基于此种共同认识,严复在介绍宇宙起源时,对原文取便发挥,直接翻译为“如或谓开辟以前,世为混沌,沕湣胶葛,待剖判而后轻清上举,重浊下凝”[1]1326,甚至直接将西方的天演学说与中国的易道等同起来,在《卮言二》中明确写道,“此其道在中国谓之易,在西学谓之天演”[1]1415。

赫胥黎原书不仅探讨了宇宙起源问题,还涉及宇宙万物是如何演化而成,赫胥黎曾以一粒豆子的发芽、生长、开花、结果、凋零,再发芽、成长的过程来说明宇宙万物的演化符合循环规律,《周易》对此循环转化概念早有涉及,《系辞下》就提到,“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4]236。在《天演论》翻译中,严复也使用了《周易》中的循环转化概念来解释原文的周期性循环概念,即“cyclical evolution”,在《论一》中,严复直接翻译为,“今夫易道周流,耗息迭用。所谓万物一圈者,无往而不遇也”[1]1439,将原文的循环概念改写为《周易》中的循环运动规律。

二、《周易》对《天演论》翻译方法的影响

对比手稿和原文可以发现,《周易》对译文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思想层面,还体现在具体的翻译方法上。首先为译名,体现在译者直接引用易名或创制新词;第二点为增译,体现在译者大量采用夹译夹议或者增加复案的方法;第三点为替换,体现在译者用《周易》中的典故和概念替换原文的内容。

(一)译名

严复在“译例”中提到,“一名之立,旬月踟蹰。我罪我知,是存明哲”[1]1322,可见严复在翻译过程中对译名的重视。前文讨论过《周易》在思想上对原文有所改写,体现在译名上,表现为严复在翻译过程中直接使用《周易》中的名词来进行翻译,如吴序中提到“易”、“蕃耗”;“译例”提到“修辞立诚”、“穷理”、“丽泽”;《卮言一》提到“天造草昧”、“周流”、“庶物”;《卮言二》提到“错综”;《卮言三》提到“生生”;《卮言四》提到“辅相裁成”;《卮言九》提到“大德”、“人道”;《卮言十》提到“能事”;《卮言十二》提到“三才”;《卮言十三》提到“不测”;《卮言十八》提到“日新”;《论一》提到“天则”、“二仪”;《论二》提到“忧患”;《论三》提到“范围”;《论九》提到“原始要终”;《论十二》提到“弥纶”;《论十七》提到“性命”等,这些译名在《周易》中都有据可循。

除了直接使用易名,严复还结合《周易》里的名词创制新词,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天演”一词。手稿中,严复明确表示,他用《周易》中的“天道”置换“天演”,即“此其道在中国谓之易,在西学谓之天演”[1]1415,可见,“天演”就是《周易》中的易道,“天演”一词系严复根据“天道”创制。此外,《论一》中,严复创制了“摩盪”一词,此处的“盪”同“荡”,出自《易·系辞上》“刚柔相摩,八卦相荡”一句。《论三》中,严复使用了“分涂异唱”“殊致同归”两个词,原句也出自《易·系辞下》,即“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类似的例子还出现在《论十三》中,严复使用了“剥肤”一词来表达“受害之深”[5],亦出自《易·剥》,即“剥床以肤,凶”。

(二)增译

严复在“译例”中阐述了“信达雅”的概念,所谓“达旨”,即“是译以理解明白为主,词语颠倒增减。无非求达作者深意,然未尝离宗也”[1]1412,因此,他在《天演论》翻译过程中,并不斤斤于字比句次,而是通过夹译夹议、添加复案等方法来对原文取便发挥,以达到他所讲的译文要取名深义。在《天演论》手稿中,出现了很多中华元典文字,《周易》出现的次数更是居多,在翻译原文一些概念时,严复直接引用了《周易》中的论断对其进行解释讨论。在《卮言一》、《卮言二》、《卮言五》、《论二》、《论五》以及《论十六》中,都直接出现了“《易·大传》曰”“《易》曰”“《易·传》曰”这样的论断,严复把自己的解释附益在译文中,或是发表看法,或是对原文所阐述的概念范围进行扩大,从而建构起自己的《天演论》。如《卮言一》中,在翻译“naturalselection”时,严复将其译为“天择”,在解释何为“天择”时,严复将原句浓缩为“存物之最宜者也”[1]1415,并增译了“《易·大传》曰: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1]1415,严复用《周易》的伦理思想来解释原文的自然界生存竞争,增译了原文根本没有的内容,符合他所讲的“达旨”式翻译。《卮言二》中,在对“evolution”进行解释时,严复没有遵从原文,而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将原文提到的“cosmic process”的范围扩展到了包括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在内的方方面面,分别从“大、小、微、显”的角度对“进化”进行解释,还增译了“此其道在中国谓之易”[1]1415,将西方的“天演”学说等同于中国的“易道”,虽然是增译的内容,但《周易》在严复心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增译是严复在《天演论》翻译中常用的一种翻译策略,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

(三)替换

严复在“译例”中写道,“原书引喻多取西洋古书,事理相当,则以中国古书故事代之,为用本同,凡以求达而已”[1]1413。可以看出,换例法是严复在《天演论》翻译中常用的一种翻译策略,严复“将原著中某些中国人不熟悉的例子换成中国典故”[6]。《周易》作为严复极为看重的一部中华元典,早在序中被提及,“西国近二百年学术之盛,远迈前古,其所得于格致而著为精理公例者,在在见极,而吾《易》之所著,则往往先之”[1]1411。因此,在《天演论》翻译中,严复多次用《周易》中的典故和概念来替换原文的内容。如《卮言一》对原文提到的“变”的概念进行解释时,严复写道:“《易·大传》曰,乾坤其易之缊耶!”[1]1414,将其替换为《周易》中的乾坤之道并进一步解释。在《卮言五》中,要对原文的“struggle for existence”进行解释,严复翻译为“《易·大传》曰:一阴一阳之谓道。”[1]1420,将原文所阐述的竞争概念用《周易》的阴阳之道来进行解释。在《论三》中,探讨到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情况时,严复并不仅仅以西方文明为例,还以本土的文明发展为例,写道“观之中土,则《易》兴中古,俟孔子而后明”[1]1443,用《周易》的发展为例来进行替换。《论十六》中,讲到“群治”时,原文介绍了人类社会治道所提倡的几种行为,包括“自我克制”、“互相帮助”等,严复在翻译时,也用《周易》的例子进行了替换,写道:“《易》曰:天地变化草木蕃。又曰:天地闭,贤人隐”[1]1471,用《周易》的伦理思想来替换原文的观点,更加便于当时读者理解和接受。

三、结论

本文主要从历史观和本体论的角度讨论了《周易》思想对《天演论》翻译的影响,体现在具体的翻译方法上,包括译名的处理、增译以及换例法的使用。从《周易》对翻译影响的角度对《天演论》手稿进行研究,首先有助于重新认识严复的翻译观,严复“达旨”的翻译方法,在《天演论》中实则为精理微言,取明深义。其次,探究严复以中国传统资源改写西方学说的翻译现象,一方面有利于认识晚清译者译书以救国的群体心理,另一方面对后世译书采用归化翻译具有借鉴意义。最后,研究《周易》对《天演论》翻译的影响,对跨学科学习具有启发意义。

[1]王栻.严复集:第5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刘韶军.严复《老子评点》与西方思想[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06):714—719.

[3]俞政.严复著译研究[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

[4]张立文.和境——易学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5]冯君豪.天演论[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6]皮后锋.严复评传[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李影丹)

The Influence of Zhou Yi on the Translation of Tian Yan Lun

JIN Xiao-ru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Anhui Normal University,Wuhu,Anhui 241000)

As a translation integrating Chinese and western intellect,Tian Yan Lun has a remarkable feature to use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to rewrite the origional work.Compared with the origional work,Zhou Yi is frequently quoted in the manuscript of Tian Yan Lun.This paper tries to explore what is different in the manuscript by using Zhou Yi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writing.Comparing the manuscript with the original work,this paper aims to find out rewriting areas by Yanfu and further discusses the specific translation methods.It will be helpful to understand how to use brief words to express profound ideas and to deepen the knowledge of Yanfu's translation theories.

Tian Yan Lun;Zhou Yi;rewriting

H159

A

1008—7427(2017)01—0061—04

2016—10—23

金晓茹(1993—),女,河南洛阳人,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翻译学。

猜你喜欢

严复周易手稿
作家手稿
作家手稿
《周易》古经“幽人”诂正
严复的遗嘱
丢失的手稿
严复“惟适之安”视域中的民主与科学
甜甜的“蝴蝶茧”
严复:落日青山一片愁
严复修改试卷
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