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丽乡村”建设中污水治理的问题与对策

2017-02-24王志颖

关键词:美丽乡村处理厂污水处理

王志颖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450045)

“美丽乡村”建设中污水治理的问题与对策

王志颖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450045)

在我国建设“美丽乡村”的进程中,乡镇污水处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乡镇污水处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污水直排导致水体污染、人才和资金短缺、政府不重视等。树立环保理念、加强政府监管、加强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选择水处理措施等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美丽乡村;乡镇污水;污水直排;基础设施

在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进一步加强了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工作。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第一次提出了“美丽中国”的全新概念,强调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明确提出了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同时强调: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在我国,农村地域和农村人口占了绝大部分,所以,要实现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就必须加快美丽乡村的建设。

近几年来,在国家政策号召和环境变化的强烈冲击下,各级城市几乎都建立了大大小小的污水处理厂以治理污水,污水处理率已达到80%;但与城市污水治理的高效率相比,乡镇与农村却与之形成强大的反差。这些地方对于污水的排放、收集和治理大都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致使水体污染严重,环境恶化加剧。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哪些,应采取怎样的对策,笔者将对此进行阐述。

一、“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首要问题是乡镇污水处理。经实地考察和查阅相关资料发现,乡镇污水处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乡村分布与建设不利于污水收集,污水直排,污染环境

各乡镇村落间相距较远,不利于污水处理厂地理位置的选取;而大多数村落面积又偏小,不适合单独建立污水处理厂。还有的村落内房屋和道路的建设没有做到整齐划一,这些都给村落内管道的铺设增加了不小的难度,进而影响污水的排放和收集。据调查,我国90%以上的村镇没有完善的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污水通常直接排放进入水体,甚至某些企业和工厂将工业废水不经过任何处理直接排放,而村镇的水体通常较小,水体本身流动和更新较慢,加之污水和废水的长期排入,致使水体污染严重,在影响景观、破坏环境的同时,污染地表和地下水源,严重影响了乡镇居民的身体健康。

(二)缺乏有针对性的处理技术和技术人才,治污工程效果不理想

进行污水处理工艺设计的工作人员大多学习的是关于城市污水处理方面的知识,村落、乡镇这种分布分散、水量小、水质不稳定的情况,不利于其对参数的确定。学习污水处理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大都不愿意去条件稍艰苦的乡镇和农村工作。地面标号数据不完善或得不到更新,也给污水管道的辅设增添了困难,工程的开工和后期的施工及整改都有不小的难度,建设质量和运行维护等方面也是问题重重。个别污水处理厂化验项目少或化验次数少,不能及时有效地根据自检结果和水量变化指导生产和工艺调整,致使进水水质或水量超出了该水厂的处理限度,出水水质不达标。还有的污水处理厂在接纳生活污水的同时还接纳工业污水,而乡镇污水处理厂通常不具备处理工业污水的能力,无法处理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使这些有害物质再次进入水体,危害环境和居民身体健康。

(三)缺乏资金注入,或资金分配不合理,工程建设困难

虽有国家的拨款,但市、县和乡镇资金分配并不均衡。在进行污水收集工作时,市级和县级总能较先完成污水管道的辅设,并覆盖全区,进而完成污水的收集;而乡镇的管道辅设和污水收集工作却总是滞后。在污水处理厂运行方面,与市级和县级的水量和水质有规律不同,乡镇污水水量本身基数就不大,加之污水接管时有遗漏,乡镇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过低,有的甚至负荷仅为10%左右。

由于资金少,部分乡镇污水处理厂的费用只够前期建设和购买设备,缺乏后期运行和维修费用,出现“投产即停产”的现象。如湖北省监利县新沟镇虽然经济实力相对较强;但是,由于资金的缺乏,该镇的污水处理厂在3年多的时间里也只能时开时停[1]。还有的污水处理厂采用简易的铝合金板房作为生产车间,车间环境差,设备极易锈蚀损坏,存在安全隐患。

(四)乡镇级政府不够重视,没有污水处理理念

虽然国家倡导绿色环保,建设“美丽乡村”;但市、县和乡级政府更注重经济增长,仍把提高GDP当成是首要工作。乡镇中的各个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同时又新建一些其他类型的企业。乡镇政府大力支持企业发展,却忽略了其对环境的影响。如一些小的造纸厂、制锁厂等隐藏在村落间,将生产废水直接排入村外的水体,政府却对其置之不理,大量污废水得不到处理,污染环境;有的甚至成为信访问题,影响社会稳定,水污染现已成为乡镇环境综合治理的难点和广大群众关注的焦点[2]。即使迫于环境治理的压力,乡镇兴建了一些污水处理厂,但使用的工艺过于传统和简单,只能处理一些生活污水,对于污染较大的工业污水和工业废水,治理力度根本达不到要求,污水处理厂形同虚设。此外,多数乡镇和农村居民尚未形成保护环境、治理污水的理念,不仅自己随意倾倒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也不支持污水收集和污水厂的建立。同时,没有做好垃圾分类,一些会产生重度危害的垃圾进入生活污水,污水厂也检测不出来,或根本不检测、不处理,致使这些污水流入水体,污染环境。

二、科学治理乡镇污水,建设“美丽乡村”

(一)树立绿色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

这就需要政府在鼓励创业的同时,加强企业管理、监督和引导,为乡镇居民环保观念的牢固树立及防止污废水的随意排放,实施相应的举报有奖、排放严惩的奖惩制度,科学合理地规划建设,使建设“美丽乡村”的理念深入每个乡镇居民的内心。可以通过“乡村大喇叭”等方式对乡镇居民进行宣传教育,使其不再随意地倾倒生活垃圾,做好对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科学地使用化肥及农药,积极宣传新的国家生态文明政策,使其意识到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激发居民保护环境和治理污染的决心。加快推进小企业、重工业向新兴产业、轻工业转变,实行不定期的暗中走访,检查和监督一些村镇内的小企业是否存在污水直排的情况,严重者可勒令其停产。还可对已建污水厂实行回顾性评价,发现问题后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并对整改效果进行评估,保证其正常运行[3]。对于运行良好、处理效果佳的污水厂可进行奖励,如资金扶持等。相反,对于运营管理不善的污水厂应当进行惩罚和治理。

(二)加强污水收集和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

逐步扩大污水管网的覆盖面积,以尽可能多地收集污水。由于乡镇污水基数本身很小,可采用雨污合流制。及时完善和更新地理信息,以保证当下和日后污水管网系统建设的顺利进行。加强污水管道和雨水管渠的铺设和检修,准备铺设的管道和管渠应在新的地理信息的基础上,在不影响居民未来交通安全和生活方便的前提下进行施工;对于已有的管道或管渠,应及时进行检修,以免影响污水收集。管网系统建成以后,及时保存入库,以用于之后的整改参考。对资金短缺的乡镇应提供更多的资金保障,以建设安全有效的乡镇污水处理工程体系。对于污水处理厂来说,应建设一个良好的厂房和厂内环境,购买合格的生产设备,加强对设备的检查和修护,保证设备的良好运行。

(三)因地制宜地选择污水处理方法与处理工艺

应结合当地地理、经济、人口等各项条件,有针对性地选择污水处理技术与工艺,如若技术条件限制,必要时可降低设计建设标准[4]。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用地紧张的乡镇,可以应用小型化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生化处理工艺,如SBR、氧化沟等,以满足污水处理的要求。但这些工艺投资、运行费用和能耗较大,系统维护管理也较复杂。经济相对落后、闲置土地较多的乡镇,可采用相对简单的污水处理工艺,如人工湿地、氧化塘等。这些工艺能耗低,维护简便,但效率低。经济较发达的农村,可以加强污水的收集,以生态处理为主处理污水;经济较落后的农村,可将生活污水用于土壤浇灌。此外,以利用沼气为主,实现人畜粪便、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循环化和资源化,以及用喷灌代替浇灌,也是不错的节约水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和污水量的方法。

(四)加强污水厂规范化,控制工业污水的接入

这就需要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及其对设备的管控维护能力,不断进行业务培训和对外交流,使其对技术原理、设备操作、流程管理熟练掌握。完善分配制度,落实责任到个人,实行严格的奖励和惩罚制度和厂内规范。提高员工福利制度,改善员工生活条件,以吸引更多更优秀的专业人才投身到乡镇污水治理的工作中。提高水质检验水平,对进水厂前的污水中含有的有害物质和水厂出水进行有效检测,严格控制COD、BOD、N等有害物质的含量,使出水水质符合国家规范。控制污水进入水厂的进水量和进水质量,不应该接纳的工业污水和工业废水应坚决拒接,对于可以接纳的工业污水,应在污水厂能力范围内、以不造成危害为前提适度接纳,必要时政府可介入进行监督。对于盲目扩大建设规模而经济效益不高的项目,应对其相关部门进行相应处罚[5]。

三、结论

“美丽乡村”建设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成果的集中体现,需要各地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以及各个部门的努力配合和社会方方面面的积极参与。

为响应建设“美丽乡村”的号召,给乡村干净放心的水体,自然美好的环境,加强乡村的污水处理势在必行。结合乡村各地的区域特点和经济水平,采用简便、经济、可靠的处理工艺,使乡村污水处理更有效并使其再利用,在这一点上我们仍需努力。

[1] 彭一苇.乡镇污水处理还在磨合期[N].湖北日报,2015-06-12(4).

[2] 王同初.乡镇污水处理建设势在必行:乡镇污水处理情况调查[J].中国建设,2012(1):94-95.

[3] 郑超海.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营中存在问题及对策[J].能源与环境,2013(4):66-67.

[4] 杨福玲,李玲杉,徐旻旸.乡镇污水处理技术探讨[J].广州化工,2015(21):152-154.

[5] 徐小丽.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与运营中存在问题及对策[J].低碳世界,2016(16):3-4.

(责任编辑:王菊芹)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ewage Treatmen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Countryside”

WANG Zhiying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and Municipal Engineering,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Zhengzhou 450045, China)

In the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Countryside”, township sewage treatment is an urgent problem. At present, the main problems of township sewage treatment are: water pollution caused by direct emission, the shortage of funds and personnel, less attention of the government. The above problems can be solved by establishing the concep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trengthening government supervision, increasing the sewage treatment infrastructure, and implementing water treatment measures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beautiful countryside; township sewage; direct emissions of sewage; infrastructure

2016-12-21

王志颖(1993—),女,河南焦作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环境工程。

C913

A

1008—4444(2017)02—0082—03

猜你喜欢

美丽乡村处理厂污水处理
污水处理厂低碳节能的探讨与研究
我国乡镇污水处理模式的探讨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和污水处理浅探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城市污水处理厂占地研究
涌浪机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污水处理厂沉淀池剖析——以乌鲁木齐某污水处理厂为例
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中混凝沉淀工艺的应用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