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体间性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生态维度

2017-02-24韩玉洁

关键词:主体传统生态

韩玉洁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人文艺术教育中心, 河南 郑州 450046)

主体间性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生态维度

韩玉洁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人文艺术教育中心, 河南 郑州 450046)

“主体间性”是关于主体的边界关系阐释,因其探索人类异质多元动态关系而延伸到各个学科。教育学中的主体间性思考与我国的传统文化生态系统高度契合。在传统文化教育客观弱化、主观强化问题的对策研究中,主体间性提供了“自然与主体互融、群族与个体互动、情感与认知互通、文本与技术互补”四个方面的教育内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生态完整性的认同为人类精神的重塑指出了新的生态维度。

主体间性;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生态维度

一、多维主体间性的中国传统文化生态

人类在世间生存,除了本身的“类”范畴外,生理、心理生存都离不开外在世界。对于外在世界的认知、感受、判断又逐渐形成自身心理结构的一部分。人与人、人与先验存在、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人与未来是思考的聚焦点。人类的不断思考和调整就是主体间性的循环作用。作为一个舶来词,有必要先了解它的由来。

(一)西方主体间性的多维论证

西方文化系统中的主体间性探究,根据历时性发展,基本上可以理清其脉络分类。最早进行主体间性探索的人可以指向亚里士多德。这位希腊哲学家关注的是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内容上看,主体间性的探讨主要在伦理学范畴,在康德的诸多论述中,自我的主体间性被明确地加以区分。他把人类自我世界分为知情意三种认知。从本体论到认识论的转向中,康德认为人类把经验转为知识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同属于认知范畴的还有费希特、黑格尔、萨特有关主体间性的阐述。在他们的探讨中,他人的存在是自我存在的基础,主体间性是意识自我确认的条件。胡塞尔的现象学主体间性思考比较深入,他的先验哲学晦涩难懂,主体间性论断却显而易见。胡塞尔从主体间性来支撑自我意识确认的多元性。解释哲学侧重研究主体间性的效应及如何认识和了解他人,如何有效交流,如何形成共同发展。伽达默尔的阐释学、哈贝马斯的社会交往理论把主体间性的研究推向了深入。著名维也纳哲学家阿尔弗雷德·许茨认为,主体间性有四种关系:同在关系、同代关系、历史关系和未来关系。存在主义的哲学主体间性的焦点是人的生存状态、生存方式。 海德格尔指出,“人之所以使用他人这个称呼,为的是要掩盖自己本质上从属于他人之列的情形,而这样的他人,就是常人,在利用公共交通工具的情况下,在动用沟通消息、设施的情况下,每一个他人都和其他人一样。这样的共处同在把本己的此在完全消解在他人的存在方式中,常人展开了他的真正独裁。”[1]147-148存在主义揭示了人的生存困境:信仰的缺失、主体间的疏离、主体性的失落、悲观主义、虚无主义等。存在论主体间性从精神层面阐明了主体间性问题,主体间性是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的核心。他通过探索主体间性的合理交往,为解决社会中的精神危机提供了可能的解答逻辑。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间性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道佛三家为主干,其他文化为补充的文化体系。56个民族虽然各有自己的文化发展历程,然而也都基本以主流文化为依归。以儒学经典“四书”“五经”为例,从古老的智慧经典《易经》开始,国人就基本上围绕着主体间性进行思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地之间,万物竞放”。文化,以文化之,中国传统文化是生命痕迹的累积。著名哲学家牟宗三先生说,“中国文化的核心是生命的学问”[2]8,这种论断非常精准深刻。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融会贯通也让人叹服:刚健有为的积极入世精神,逍遥自在的灵魂超越,考虑了各方利益和诉求的中庸思想,框定情感和意志的中和之美,直达宇宙人生的“妙悟”,不落言诠的“意会”等。 应该说,我们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了主体间性的种种解读,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生存的各个维度、各个层面、各个连接都进行了难以超越的思考,使得人类肉体和精神的安放都有自己的位置。主体间性,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本性。正是具有了圆融的、充满气息流动的主体间性,中国传统文化才不断地吸取优秀外来文化,不断调整和完善自身。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主体间性教育

一切理论的诉求在于现实的需要。缺少主体间性的文化僵硬机械,生命感弱,远离人类的本真状态,生态转向问题迫在眉睫。详细论述西方哲学主体间性的发展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多维主体间性特征,目的在于寻找解决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困境的策略。

(一)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困境

当前社会上谈到中国教育,普遍迷茫、不安。教育改革不断推陈出新,效果却差强人意。日本思想家池田大作曾经说过:“现代教育陷入了功利主义,这是可悲的事情。这种风气带来了两个弊端,一个是学问成了政治和经济的工具,失掉了本来应有的主动性,因而也失掉了尊严性。另一个是认为唯有实利的知识和技术才有价值,所以做这种学问的人都成了知识和技术的奴隶。”[3]61当前教育过分追求知识和技能,忽视了生活和生命教育。教育偏离本真,导致教而不育,有些学校甚至堕落为加工生产单向度人的场所。生活和生命教育是传统文化的根基,传统文化教育亟待以一种新的形式来加强,必须使教育内容之外的教育形式,即教育的途径、方法、教育管理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人文性。在教育整体中渗透人文性的唯一方法是提升教育专家、教育管理者和一线教师的人文素养。教育一定要从重视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受教育者除了学习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学习在这个世界上如何恰当安放我们的身心,如何保持和维护人性的光辉。

(二)传统主体间性教育的生态范畴

1.自然与主体互融

与西方文化相比,中国传统文化对自然的态度要温和谦恭得多。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突出人与自然的顺应关系。只有顺应,才能相通,只有统一,才能完整。物质文化来源于自然之体;制度文化因循自然之道;精神文化师从自然之理。自然就是主体的生存依据。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智慧思想是全世界的共同财富。在传承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整合文化中自然包含的各个维度,营造自然与主体互融的场所。场所兼具物质和精神的两种,包含了人与自然互融的各种景观。人与自然互融的主体间性教育在于空间氛围和心理氛围共同形成的文化心理场。主体与自然的互融是中国文化认同机制的核心。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应在时空的流动中选择文化。特定的场所和生存记忆形成了复合的文化传承场,进而不断生成地域文化认同。

2.族群与个体互动

人类是群居动物,群族的形成是人类发展中的本能需求。个体与群族的关系非常重要,群族靠凝聚个体的智慧和力量形成整体,个体依靠群族获得生存支撑。血缘宗法制度使得传统文化形成了集体本位文化,也是一种伦理政治文化,很多传统形成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系,主体间性教育也必须以传统为基础。在世界各个国家中,中国人的归属意识最强。血缘宗法制使得每一个体一出生就处于特定族群的特定位置上。纲常伦理框定了个体的心理、行为、选择。责任、义务、修身、齐家、平天下是个体深入骨髓的内容。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来自于个体在群族中位置的相对稳定发展。传统文化中的孝悌、亲善、诚信都来自于族群与个体的良性互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人的主体间性维度很多,民族迁移、个体流动、文化融合使得传统的血缘宗法制度基本荡然无存。可以说,当代人的无根感、漂泊痛楚很大程度都源于群族与个体关系的断裂。

3.情感与认知互通

很多人在谈到中西文化差异的时候说,中国文化重抒情,西方文化重叙事。的确如此,“天地万物之情,见于所感也。凡感之为道,不能感非类者也。”[4]353在观看外在世界时,主体和客体不仅仅是视野的融合,更应该是生命的融合,是一种审美直觉思维,在领会和传承中要重点强调浑然一体的审美观。我们常说的艺术认知的观、品、悟、融四个层次,本身就是观察世间万物的一种主体间性。在中国文化中,道家的“心斋”“坐忘”“虚静”,儒家的“养浩然之气”,禅宗的不借助外物,直达本质的“妙悟”,都坚持了直觉有机整体论。其主体通过物象与意象相互之间的叠加变换完成审美过程。在主体间性审美中,既体验了外在世界或文本世界,又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体验,从而使个体进入审美意境,获得心灵升华。所以传统文化教育要注重中国式的品悟和解读。庄周梦蝶的神与物游往往能够直达生命的本真状态,国人在种种关系中感受和把握着生命的情趣、灵动、宽泛、不确定与厚重。

4.文本与产品互补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视觉文化产品,书法、绘画、雕塑、园林、器皿文化等都是典型的主体间性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呈现。这些传统文化产品是人们对生活的投射和塑造,是实用的艺术化境界。视觉文化世界中有很多值得我们珍视的文化作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体间性的物质例证,图像认知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提供更多的确认感。也应当指出,人们对于当前电子媒介中的文化信息的摄取多是零碎、片段的,人们的视觉文化素养更是参差不齐。视觉文化中的物质化审美和消费主义渗透并存,无深度的视觉文化对个体品质道德的养成构成了巨大威胁。因而,我们必须警惕文化传统的视觉弱智表达,提倡化繁为简,返璞归真的视觉文化。与此同时,传统文化的教育一定要充分重视文本的力量,如要求青少年精读经典文本。

三、主体间性教育的生态向度

人的存在是肉体与精神的同在,动物性和神性俱存,正因如此,引导和教育才显得弥足珍贵。教育本身是参与生活的,必须围绕着具体的、在各种关系中变动的人展开。“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就没有道德的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5]97中国文化教育的主体性价值在于应对生存危机和文化危机。通过对主体性教育范畴的阐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新时期的主体性教育生态向度应该也必须是指向未来的。一是能够使人们注重社会生态、精神生态完整性的民族文化认同。二是创新主体间性的生存理念,协调主体的物质生存和精神生存的关系,创建多样的、整体性强的生态对话空间。

(一)主体间性教育应强调生态文化认同

西方文化长时间的强势侵入,造成了文化秩序的失衡,中国人的物质生活在突飞猛进地提升,精神世界却前所未有地混乱。西方的信仰失落、价值错位、颓废主义等影响了一些人,文化生态中出现了很多让人茫然失措的怪胎,有些甚至突破了人类的道德底线。难得的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间性作为一种历史积淀,已经深深地镌刻在中国文化的根系深层,并体现在民族特性生存的各个表面。近年来,社会民众和学校都在呼吁传统文化内容的回归。然而,国人对传统文化情感认同度高,现实认同度差。主体间性传统文化教育,本也是教育的自我救赎,救赎的第一步就是获得民族生态文化认同。“文化虽然永远在不断变动之中,但是事实上却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可以一旦尽弃其文化传统而重新开始。”[6]429中国人认同的中庸思想,强调人无论处于哪种关系之中,都需要尽量与环境相协调,保持整体的生态平衡。传统文化的主体间性教育不仅是知识的学习,更是生存态度、生活理念、生命智慧的综合传承。其在物质生态方面可以增强生存的多样化满足,在精神生态方面可以丰富存在的价值和意趣,在社会生态方面可以保证社会机体的良性运转。

(二)主体间性教育的生态向度引领

在传统文化的主体间性生态教育中,我们在继承传统优秀生存智慧的同时,更需要引领创新。要选择性地吸收世界各个文明体系的优势,建构新的文化体系。 文化创新是在不断地反思和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的,多重主体间性的中国传统文化反思能力和学习能力极高,前面我们提到的主体间性的四对范畴,究其实质是生命化的表达。正是由于对人类生存、个体生存各个间性的关注,中国文化才有其丰厚的生态智慧,这在电子时代、后工业社会是弥足珍贵的。不过,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基本都处于自在状态,在生态向度方面指向性不太明显。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生态向度,不仅仅指向生态乌托邦,更指向可以达到的不远的将来,因为我们的地球太需要合理化的生态实践了。指向未来的生态向度形成要经历极为艰巨的过程,需要高度的文化自觉。 “主体间性是当代主体教育的价值追求。”[7]教育的目的在于寻找更为合理的主体性生存。人的生命的意义在于对生命本身的呵护,并达到一种本真状态。主体性教育首先就要促使主体聚焦各种主体间性,并引导教育主体走向一个更为广阔的生命空间,把对自然、社会、自我的种种生命体验纳入教育过程之中,成为主体间生态向度的重要价值标准。

四、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为民族文化之间的融合奠定了基本格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未来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化传承是重中之重。主体间性应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形成共识,主体间性的传统文化传承应该是指向未来的,是包容开放的,是多元主体间的对话与互动。坚守文化需要自信,创新文化需要自觉,而文化自觉源于文化反思、文化学习和文化自觉选择。文化反思包括理清传统文化的优劣势及其世界文化体系中的位置。未来的中国公民要实现与世界文明的平等对话,自觉的文化选择能力培养尤为重要。文化自觉的选择在于适应现代需求,提供公众需要的文化营养,只有让公众了解传统文化,熟悉传统文化,学会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才能进行文化创新。主体间性传统文化教育还在于一种新的生存理念的树立,这种理念就是提倡整体全景时空观和交往对话过程观。传统文化教育中,应努力追求青山绿水与科技工业兼顾,消费欲望与内心渴求平衡。主体间性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不仅仅是教育理论上的范式转换,更是世界观的革命。当今,步履匆匆的人类应该停下倾听了,倾听自然,更应倾听他人,倾听自我,改变欲壑难填的生活方式,追求简单化生活,从各方面形成主体间的平衡稳定的生存与发展。

[1]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2] 牟宗三.生命的学问[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 汤因比,池田大作.展望 21 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M].荀春生,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

[4] 王弼.王弼集校释[M].楼宇烈,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12.

[5] 杜威.杜威教育论著选[M].赵祥麟,王承续,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6] 余英时.文化传统与文化重建[M].北京:三联书店,2004.

[7] 岳伟,王坤庆.主体间性当代主体教育的价值追求[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6):1-5.

(责任编辑:王兰锋)

Inter-subjectivity and Ecological Dimens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Education

HAN Yujie

(School of Arts and Humanities,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Zhengzhou 450046, China)

Inter-subjectivity is an explanation of the boundary relation of subject. Due to the exploration of the heterogeneous and dynamic relationships of human beings, it extends to various disciplines. The inter subjectivity thinking in education and the high degree of fits on the traditional cultural ecosystem in china. In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education objective weakening, research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strengthening the subjectivity, inter subjectivity provides four aspects of education contents including “natural and subject interaction, group and individual interaction, cognitive and emo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text and complementary technology”.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ecological integrit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education points out the new ecological dimension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human spirit .

inter-subjectivity;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education; ecological dimension

2017-01-22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后殖民批评的反对派研究”(12CZW008 ); 河南省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优秀传统文化在河南高校景观建设中的应用研究(2015B284);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河南高校景观中的传统文化因子教育影响研究”(2015-JKGHZD-0010);2016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河南省地域传承与城市特色构建研究”(2016B061)

韩玉洁(1976—),女,河南兰考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人文艺术教育中心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生态文化、美学研究。

C913

A

1008—4444(2017)02—0074—04

猜你喜欢

主体传统生态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