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犬比武大赛的前期准备工作回顾

2017-02-24陈长林

中国工作犬业 2017年1期
关键词:军犬比武队员

陈长林

军犬比武大赛的前期准备工作回顾

陈长林

今年7月我部抽调部分人员赴俄参加了“2016-忠诚朋友”比武竞赛,全体参赛官兵不畏强敌,不辱使命,勇于亮剑,在强手如林的国际大赛上夺得了团体总冠军,为国家和军队赢得了荣誉,是我们“牢记强军目标,献身强军实践”的具体行动。回顾整个比赛过程,我们参赛前做的周密细致、富有成效的准备工作为赢得大赛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这次赴俄参赛是我军军犬部队首次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军犬训练水平,也是世界军犬史上一次里程碑式的赛事,使命光荣,机会难得,意义重大。一是召开了比武大赛动员大会。我部号召基地全体官兵踊跃报名参赛,教育全体官兵树立首战用我,用我必胜,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必须坚决完成好这项光荣任务,树立有灵魂,有血性,有品德的当代革命军人形象。二是成立了比武大赛集训队。我们从教学训练骨干和在校士官学员中,选拔组建了70人的预选参赛队伍。从政治思想、专业技能、体能状况、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了全方面的考核评估,实行全程选拔淘汰制,预选参赛队员喊出了“宁可流血流汗,誓夺比赛第一”的响亮口号,在良性竞争和比学赶帮超中,促进了备赛训练水平的整体跃升。三是举行出征誓师大会。7月20日,基地全体官兵为即将参赛的13名官兵和5头军犬举行了隆重的出征誓师大会。在誓师大会现场,参赛官兵群情激昂,纷纷递交了决心书,一致表示一定会排除万难,不辱使命,奋勇拼搏,为祖国争光,为军旗添彩。

二、运筹帷幄,精心筹划

我部确立了“立足自我、主动作为、通力配合、积极协调、全力争胜”的备赛原则,先后召开了9次专题会议和16次备赛例会,研究制定训练方案,协调解决矛盾问题。一是搜集俄军等国训犬相关资料。我们通过驻外情报部门、上级业务机关等各种渠道,多方收集整理俄军军犬训练相关资料,与在中俄边界驻防的黑龙江边防七团取得联系,了解俄军军犬训练现状,最大限度掌握对手情况。这次比赛在内容设定、评判标准、场地设置上都紧贴实战,也是俄军常训常考科目。白俄罗斯军犬野外追踪能力达到每小时6公里,哈萨克斯坦、伊朗、埃及军犬在城市反恐维稳、边境巡逻等方面作用突出。二是按照比赛要求调整参赛军犬品种。近年来,我军参加国际军犬界交流不多,对比赛场上的对手知之甚少。我们带领队员远赴南方,学习国外工作犬的比赛经验,这使我们大开眼界,也意识到自己的差距。同时一个重要的问题摆在了全体官兵的面前,那就是战场无亚军。我们的赛犬和其他参赛国一样,以德国牧羊犬为主,不换犬就没有必胜的把握。权衡利弊得失,我们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挑选一头德国牧羊犬和4头比利时马里努阿犬参赛。接下来的3个月紧张艰苦可想而知,最后金光闪闪的金牌印证了这一决策的正确。三是聘请相关专家辅导训练。考虑到“军犬防卫勤务”项目与国际IPO犬业赛事标准相近,“军犬两项”和“300米障碍”比赛内容与“军事五项”赛事要求类似。上级机关通过协调,派38集团军特战旅3名骨干随队指导体能训练,邀请八一军体大队资深教练全程指导,基地从地方聘请知名犬业专家进行训犬技术辅导,人员和军犬的体能素质、技术水平得到快速提升。

三、严密组织,科学训练

基地确立了“先组训后合成、先重点后一般、先流程后精细、先规则后技巧”的训练原则,力求达到人员与军犬密切协同、速度和质量并驾齐驱、体能与技术有机结合。一是合理划分三个训练阶段。我们通过层层考核淘汰,选拔出7名参赛骨干队员和军犬进入人犬训练单科目阶段、整建制阶段、模拟竞赛阶段。人人建立训练档案,在保证每周训练6.5天,每天不少于10小时的训练强度基础上,定期采集生理数据,合理调整训练进度,确保了训练既循序渐进又科学有效。二是采取灵活多样的训练方法。采取指标训练法、模拟训练法、交叉训练法等方法综合施训,针对训练中的重难点问题,通过回看训练录像,分析梳理问题症结,集体攻关研究改进措施。组织参赛队员反复观看演练视频,认真比对研究规则,准确把握标准要求,在充分吃透基本规则的基础上,细化研判科目,提高训练标准。三是做好适应性训练。模拟俄方比赛环境,设置训练设施,提高军犬复杂性环境适应能力。组织官兵充当观众,植入俄语口令,增加裁判人员,提高了人犬抗压、抗干扰能力,为开展针对性、适应性训练奠定了良好基础。根据俄方比赛时间和两国时差,主动调整训练作息时间,提前进入生理适应期,让人犬保持最佳生理状态进入比赛阶段。

四、熟悉规则,合理应对

只有熟悉掌握竞赛规则,才能顺利完成比赛,才能在军犬比武大赛中脱颖而出。这次大赛,我们制定了多种预案,确保能够发挥出应有的水平。一是深入研究比赛规则。我部接到俄方比赛规则后,迅速组织参训人员学习规则,较为准确地还原了俄方赛事规则,并用我们的习惯表达方式将比赛四个科目按动作要领、注意事项、评分标准重新做了调整,印发给每位参赛队员,让全体人员熟悉比赛组织程序、科目设置内容、评判评分标准、场地装具规则等赛事要求。二是赴俄罗斯借用枪支训练。比赛要求使用5.6毫米口径运动步枪。我军代表队选用的枪没有弹匣,而其他参赛国都选用俄罗斯生产的比赛用枪,每个弹匣装5发子弹,连续射击的速度非常快。国内找不到这种枪,购买又来不及,经上级机关协调安排,我们和其他参赛队伍提前10天赴俄罗斯借用枪支进行训练,并积极开展“战地外交”,不仅想方设法请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的同行传授射击技能,训练后期还成功协调俄方每次训练增发150发子弹。三是沟通协调好与其他参赛国的关系。面对客场作战的陌生环境、场外干扰、突发状况、保障受限等各种不利因素,我们始终坚持主动沟通协调、沉着冷静应对。我们加强与俄方在管理层、技术层和保障层的交流交往,建立信任、增进友谊,及时获取有效信息,争取最大理解支持;注重与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等参赛队的沟通协调,凝聚协作共识,在赛事判罚出现争议时,争取支持,减少对我们不利的裁决。

五、保障有力,功不可没

比武竞赛是个系统工程。前方参赛队员取得了优异的比赛成绩,彰显了全体参赛队员勇于担当、勇于挑战、勇于战胜的精神,也与幕后默默奉献的后勤保障人员的辛勤付出密不可分。一是成立了参赛领导小组。基地自筹资金100余万元用于竞赛的各项准备工作。参照军事五项运动员的伙食标准,按照每名备赛队员每天65元的标准科学合理调配营养。同时基地也成立了参赛领导小组,抽调7名机关精干人员和20余名专业技术骨干组成政工宣传、训练指导、专家考核、训练保障4个小组,具体负责参赛方案制定、人员和军犬选拔、训练组织考核、场地设施建设、参赛人员政审、物资器材保障等工作。各个小组分工协作,指导各项备赛工作,全力保障好集训队的日常训练。二是做好训练的后期保障。基地按照1:3的配备比例,抽调23名经验丰富的专业骨干组成训练保障组,负责阶段测试考核、模拟裁判和场地保障等工作。每名队员配备2名助训员,协助指导训练,使参赛队员有效克服了参赛规则改变带来的军犬施训调整难度大、稳定性差等问题。按照俄方比赛场地建设标准,模拟设置了800米赛道,100米罚跑区,50米射击靶位,400米木屑锯沫跑道。改良训练装具,制作脱落式钢板靶标12套,改装仿制了训练手雷、携犬越野跑腰带,为开展适应性训练奠定了良好基础。三是搞好心理疏导工作。我们在训练的同时,注重人犬的心理健康。比赛现场,注重为队员舒缓压力,积极调整人和犬的状态,引导队员看淡成绩、摆正心态、放下包袱、轻装上阵,专注于比赛技术细节,立足最困难局面,力争发挥应有水平。参赛期间全体队员展现了处变不惊、临危不乱、奋勇争先的过硬心理素质,树立了我军军人坚毅果敢、拼搏进取、崇尚荣誉的良好形象,取得了比赛成绩和作风形象的双丰收。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犬繁育训练基地; 102101)

(本文照片由吴金凤提供)

(编辑:黄 赛)

猜你喜欢

军犬比武队员
以“一刻钟”导航队员“一辈子”
比武激活力 实干写担当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队员
比武
比武
致敬:风雪中的人大扶贫工作队员
水下考古队员的一天
比武
鲜为人知的中国军犬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