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国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与追求

2017-02-24孙进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闲暇志愿德国

孙进

2016年是“中德青少年交流年”。2016年3月2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德国总统高克共同出席了这一活动在北京的开幕式,足见两国政府对青少年交流的重视。为了达到交流的目的,我们有必要知道德国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与追求,了解他们与我国青少年有什么不同。

一、父母是最重要的榜样

德国青少年(12-25岁)与父母关系良好,高度认可父母的教育方式,将父母视作最重要的榜样。据调查,92%的德国青少年与父母关系良好,74%的青少年将来愿意像父母教育自己那样教育自己的孩子。

二、喜欢去学校

绝大多数德国学生都喜欢去学校。2014年在巴登一符腾堡州完成的一项代表性调查显示,84.1%的德国学生在学校里感到舒服。学生喜欢学校,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1)学生在学校可以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包括技术类、体育类、艺术类、媒体类、宗教类等课外活动。(2)学生有机会参与策划学校的日常工作和活动,如参与组织校庆等活动,筹备学生大会,组建学生事务委员会。(3)在教学活动中,德国学生也有一定的发言权,距离教师的核心任务越远,学生参与决策的空间就越大。学生可以告诉教师他们喜欢的内容和不喜欢的内容,多数教师对学生的反馈保持开放的心态。

三、有闲暇时间放松身心

据调查,德国青少年平均每日闲暇时间为4小时13分钟。调查显示,德国青少年在闲暇时间里常做的事情是:聚会(57%),听音乐(54%),上网(52%),看电视(51%),使用社交媒体(35%),参加运动协会和健身俱乐部的训练(30%),从事骑车、滑冰、踢足球等休闲运动(28%),与家人一起活动(24%),玩电脑游戏(23%),读书(22%),什么也不做(16%),购物(15%),等等。可见,德国青少年将闲暇时间一部分用来休息和运动,另一部分用来参加社会活动。总之,他们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重点是放松身心。

四、乐于参加志愿服务

调查显示,34%的德国青少年“经常”、38%的人“偶尔”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多种多样,例如,在学校担任学生机构的代表,做低年级学生的辅导员,在运动协会或音乐协会担任“教练”,帮助老年人、残疾人及其他社会弱势群体。参加环保组织或动物保护组织,参加消防、救护活动,参加针对外国的援助项目,等等。

在被问到为什么从事志愿服务活动时.他们的回答是:因为自己喜欢(77.7%),想要帮助他人(48.7%),想学习一些东西(46.3%),结交朋友(30.6%),希望由此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25.7%)。

五、“有意义”比赚钱和升职更重要

无论在中学还是在大学,德国青少年通常会选择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德国第11届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显示,德国大学生选择专业的主要考量内容是:专业兴趣(73%)、自己的能力(59%)、多样的职业可能(47%)、可能找到稳定的工作(42%)、未来工作的收入(28%)、升职机会(17%)。

当被问及对工作的期待和要求时,95%的德国青少年表示,工作稳定是最重要的。其他影响德国青少年择业的重要因素依次是:可以实现自己的想法(93%),可以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90%),在工作之外有足够的休闲时间(88%),可以做一些对社会有益的事情(85%),可以得到认可(85%),好的升职可能(78%),好的收入(77%),与其他人有很多接触(71%),可以关心和帮助他人(67%),有成就感(55%)。

六、什么人对未来更乐观

调查表明,61%的德国青少年对自己的未来感到乐观。不过,来自社会下层家庭的青少年,只有三分之一的人对未来感到乐观:来自社会上层家庭的孩子,则有近四分之三的人对未来感到乐观。

从中德两国青少年的成长经历,我们可以看出两国在教育取向上的重要区别。受高考的影响,我国教育重视的是培养学业合格的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学校教育和对书本知识的获取方面,偏重智育,轻视德育和体育;德国想要培养的是完整的人和合格的公民,因此,德国教育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各种成长空间和教育途径让青少年得到全面的发展。

(选自《中国青年报))2016年4月9日,有改动)

猜你喜欢

闲暇志愿德国
The Wolf and the Seven Little Goats
德国豹2号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我志愿……
人在何时最清醒
闲暇拾笔寄娱情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莫让闲暇“抹杀”青春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