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端的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精细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2017-02-23毕忠宜
毕忠宜
摘 要: 顶岗实习是高职教育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高职院校顶岗实习中组织管理难度大、过程监控难度大、学生对顶岗实习认识不到位及自律性不强的问题使之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技术与软件工程学院结合本学院的特点,将学院、企业、教师、学生四方面协调统一起来,通过移动端APP,对学生的顶岗实习过程实现动态实时的管理,取得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高职教育 顶岗实习 精细化管理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及顶岗实习实现了理论与实际、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无缝对接。但是,顶岗实习的人数多、涉及面广、周期长、指导教师人数少、实习过程难以监管等情况成为影响顶岗实习质量的困扰,使顶岗实习成为制约高职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充分认识到顶岗实习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为了提高学校教学管理质量和水平,从学校、企业、院系、教师、学生等多个方面建立起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计算机技术与软件工程学院结合自身学院的特点,通过移动端对学生校外顶岗实习过程进行精细化管理,在学生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一、高职顶岗实习的重要性认识
教育部16号文件明确提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顶岗实习是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关键环节。顶岗实习充分利用企业的设备、技术和环境等资源,将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进行检验,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是强化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的重要途径,为顺利就业打下坚实基础的必要途径。
如何在新形势下完善高职校外顶岗实习管理机制,理顺管理渠道,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切实保障顶岗实习质量,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我国经济转型和深化培养高技能人才,是当前高职教育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二、目前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从学校和企业层面,“校企合作基础不稳,缺乏政府、政策的指引和保障,用人单位、学生、实习学生权责关系不明确,学校和学生的成本加大,企业或用人单位缺乏动力”①。此外,伴随高等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学生数量大大增加,实习职业和岗位种类涉及面广,学校在顶岗实习管理上仍然采用比较传统的方式,运行体制不健全、管理工作不到位,缺乏必要的反馈机制,严重影响职业教育的发展。
教师层面,组织管理和过程监控难度大。大部分学校的实习时间安排在大三整个学年,包括上下两个学期,顶岗实习周期长、实习地点分散、岗位差异大,一旦学生离开学校,不在老师可监控的范围之内,不可控因素增加,指导老师无法实时知晓学生的实习情况,加大了实习管理的难度。此外,大部分学校指导教师缺乏企业经验、实践能力和经验欠缺,指导效果差,实习质量难以保证。
学生层面,学生对顶岗实习的认识不到位,容易将顶岗实习理解为就业,对待遇期望过高,普遍不能理解实习生待遇比正式员工低一些,因而频繁跳槽。“此外,由于学生自制力差,缺乏有效约束,离开学校和老师的监管后,部分学生顶岗实习处于“放羊”状态”②。无论是在寻找实习单位,还是实习过程中,老师不能给予及时的指導和把关,学生的工作及生活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影响校外顶岗实习的质量。
三、国内研究现状
针对我国目前高职院校在顶岗实习环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相关研究者提出必须加强顶岗实习环节的教学质量监控与管理,并结合各自学校的实际情况构建不同的质量监控体系。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张峰在分析目前高职顶岗实习管理中的成功做法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架设基于GPRS的高职顶岗实习管理系统,使学生、辅导员、教师和企业可以随时随地以多种方式进行交流,实现学校、企业、学生间无障碍沟通,提供学校对顶岗实习学生全过程精细化管理的技术手段,对培养企业需要的合格的高职技能型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基于ISO9000标准构建了适于高职院校的顶岗实习质量监控体系,具体包括:在坚持“确立顾客(即学生和企业)为导向”、“坚持全过程监控”和“坚持持续改革”三项原则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基于ISO标准的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监控文件体系、组织保障体系、信息通道及基于PDCA(计划、实施、评价、处理)循环的监控体系。
济南工程专业技术学院提出了“三三三模式”,即学院、系部、教研室三级督导,各级部门在教学运行、教学质量管理和学生管理方面进行三线监控,学生、教师和企业对顶岗实习进行三方评价。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在分析了影响顶岗实习教学质量主要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校级、院系级和专业级顶岗实习三级管理机制”,并在此基础下构建了目标、制度、运行、条件保障和质量评价反馈这五大子系统,保证了顶岗实习阶段教学质量监控的有效实施。
由此可见,针对我国目前高职院校顶岗实习阶段存在的种种问题,构建基于“学校——院系——指导教师”三级质量管理体系,并辅以学生管理人员的配合是有效且富有操作性的。
四、构建精细化过程管理体系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精细化管理将成为未来我国职业院校教学管理的必然趋势,对于顶岗实习这一教学环节,结合其自身的特殊属性,信息化的精细管理将成为加强顶岗实习管理,是增强顶岗实习教学效果的必然选择。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源于日本20世纪50年代丰田汽车公司的企业管理创新。它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要求每一个人都要到位,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减少管理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学院结合院系自身特点,从学院-企业-教师-学生四个维度制定了详尽的过程监控体系和评价体系,从第三学年开始,利用移动端APP,使学生、老师和企业可以随时随地以多种方式进行交流,实现无障碍沟通。通过对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建立了计算机学院校企联合指导顶岗实习制度。具体做法如下:
1.顶岗实习过程管理。一是对学生顶岗实习单位实行监控,包括每个学生的实习单位名称、单位地址、单位性质、实习岗位、指导老师信息等,一旦学生更换实习单位,及时更新实习单位信息;二是通过移动端APP,对学生顶岗实习过程进行监控,设置实习指导老师和学生两个端口,学生加入对应指导老师的实习团队,通过移动端APP,每天签到,记录顶岗实习内容,发布实习秀,并要求学生在APP中填写顶岗实习日志、周志及月度小结等。老师可以通过学生发布的实习日志及实习秀,给予及时的实习指导,实现对学生实习过程的实时动态管理;三是顶岗实习质量的评价与监控,包括顶岗实习评价标准、顶岗实习过程管理制度的建立,顶岗实习制度的建立等。
2.顶岗实习过程管理评价体系的建立。该体系涉及四个部分,从学院、企业、教师、学生四个维度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分别是顶岗实习教学管理体系、校外指导老师管理和评价体系、校内指导老师管理和评价体系建立及顶岗实习学生管理和评价体系建立。
3.顶岗实习过程管理体系的运行。在顶岗实习过程管理体系的运行上,计算机学院设置了顶岗实习双指导老师制度、顶岗实习督导制度、顶岗实习检查制度、建立顶岗实习调查研究工作制度和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通过校企联合指导顶岗实习制度的建立,共同实现对顶岗实习学生的精细化管理,确保顶岗实习质量。
五、结语
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推进使得精细化管理成为未来我国职业院校教学管理的必然趋势,计算机学院基于移动端建立的顶岗实习过程管理体系,注重过程实时指导学生顶岗实习的作用,其本身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提高顶岗实习质量的有力保证,同时,该体系不是停留在学术探究层面上的纯理论体系,而是对于顶岗实习这一教学环节,结合自身特殊属性,充分利用移動平台进行实际操作、完善的体系。
注释:
①何玲.对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工作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0(20).
②邱丽芳.高等职业教育顶岗实习长效管理机制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34).
参考文献:
[1]刘学文.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2]张峰.基于GPRS的高职顶岗实习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6).
[3]周吴浪.构建高职顶岗实习管理机制[J].高教学刊,2016(3).
[4]王金岗.高职顶岗实习有效教学评价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0(23).
[5]吴君.高职顶岗实习过程管理有效机制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2(2).
[6]李向东.高等职业院校顶岗实习管理制度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9(4).
[7]何玲,对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工作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0(20).
[8]邱丽芳,高等职业教育顶岗实习长效管理机制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34).
课题项目:本文为武汉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校级课题《基于移动端的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精细化管理探索与实践》部分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6YJ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