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精神对我国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的启示
2017-02-23吴凯
吴凯
摘 要: “匠人”精神起源于日本江户时代,指的是工匠们凝聚于产品中那股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态度、理念与精神。当今,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但在产品制造、服务意识上与发达国家尚有差距。产品质量、服务水准与从业者的“职业观”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当代中日两国大学生的“职业观”数据可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两国青年人的职业观的优势与不足。本文从“匠人”精神的角度提出改进我国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 “匠人”精神 中日大学生 职业观教育
日语“職人”一词起源于江户时代,指的是从事传统手工业的“匠人”,“匠人”精神指的是工匠们凝聚于产品中那股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态度、理念与精神。这种精神从原先的手工业领域“波及”各行各业,成为保证产品质量、提高服务水准、树立品牌口碑、打造集团形象的重要“软实力”。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十分需要“匠人”精神。如今,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然而,“中国制造”却因存在着“产品安全”、“质量隐患”、“服务意识不足”、“民族品牌缺乏”等诸多“软肋”。产品质量、服务水准与从业者的“职业观”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因此,笔者通过相关数据对比中日两国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异同,分析各自优势与不足。最后试从“匠人”精神角度提出改进我国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的对策。
一、日本的“匠人”精神
翻开《广辞苑》可以清楚地看到“匠人”(『職人』)一词的解释:“对于拥有精湛技艺的手工艺者的称呼,如木匠、泥瓦匠、漆匠等。”①短小精悍的定义中折射出“匠人”的起源与内涵。首先,手工艺者称为“匠人”,源于日本古代对老百姓的分类。手工艺者属于“士农工商”中的“工”,是社会下层中靠手艺谋生的匠人。到了江户时代(1603-1867),“匠人”作为一种社会职业被固定了下来,而后发展壮大并进行了细分,如木匠、铁匠、纺织工、油漆匠等。各行中的精英崭露头角,逐渐形成了自派的风格与规矩。其次,这一定义中有一个定语叫:“精益求精”。“匠人”们大多出身于武士之家或为武士家服务,如打造兵器、制造生活器具等。古代的日本武士属于社会中上层人物,对于使用的物品质量自然要求颇高,一件兵器或一种摆设更是武士家族身份地位的真实写照。因此,客家的要求与自身的觉悟,让这群从事手工业的劳动者们清楚地意识到:要想出人头地和维持家业的不敗之风,唯有做到技术精益求精,产品出类拔萃。久而久之,这种,唯“技”叫板天下的“攀比之风”盛行,加深了“匠人”们的自豪感。还有一点,“匠人”家虽收门徒,但大多依靠子传父业的方式传承,手工艺者的下一代更会有一种振兴家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雄心壮志。
这种良性循环的导向作用在明治维新后发挥得更加明显,1869年至1872年,明治政府不断颁布法令,改革等级身份制度,三六九等的身份制度被废除,推行“四民平等”。由于这场意在使日本得以“富国强兵”的政治改革是由中下层武士、仁人志士、开明知识分子等发起的,故为武士家族服务的优秀“匠人”们凭借过硬的本领进入了国家、私人资本家经营的现代化工厂和企业中继续发挥着技能。新政府和企业主给他们灌输发挥才能、服务国家的理念。尔后,由于垄断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对商品原料和倾销市场的不断追求,日本统治者试图走对外扩张侵略的途径满足垄断资产阶级的胃口,相继发动了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和1904年的日俄战争。这两场战争为后来法西斯主义的抬头、壮大埋下了伏笔。“到1937年时,日本军费已经比1936年度增加了一倍以上,占到国民总收入的47%。军工生产急剧膨胀……常备军也从1930年的23万人扩充到1936年的38万人。”②从1937年7月7日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发布《停战诏书》,宣告日本战败二战结束为止,受法西斯主义控制的日本国内大小企业不断为战场输送着物资和人力资源。战后,日本被打着“盟军”旗号的40多万的美军驻守,经济几乎变成一片废墟,贸易中断、物资紧缺、粮食减产、生产力急剧下降、物价飞涨、老百姓生活贫困,哀声怨道。在美国的“牵头”下,日本进行了非军事化和民主化的改革,经济上为了摆脱战争带来的瘫痪,1946年8月,日本政府成立了经济安定本部,制定相关经济政策。12月,实行“倾斜生产方式”;1949年2月,采用“道奇方案”;随后而来的朝鲜战争让日本获得一大笔美国的军需物资订单。到1953年,日本战后重建结束,经济恢复到战前状态。此后,从1956年到1961年,日本经济以年平均10%的速度增长,被称为“三件神器”的洗衣机、电冰箱和黑白电视机逐步走入了寻常百姓家。1965年到1970年间,日本经济以年平均20%的速度增长,终于迎来了市场经济繁荣的60年代,彩电、小汽车和空调成为新的“三大神器”,带动起新一轮国民消费热潮。
归纳战后日本经济恢复、高速发展的原因,不难发现: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一举一动,可以说:每一位国民的辛勤劳动、对工作认真执著的态度、对行业孜孜不倦等职业精神从某种意义上加速了日本的每一次发展。大到支撑国民经济命脉的钢铁、煤矿、石油、电力、肥料、汽车制造等重工业领域;小到农林牧副渔、纺织业、加工制造业等与国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轻工业领域。正是广大默默无闻辛勤工作在岗位一线劳动者们才造就了日本战后经济的成长。这里还不得不提到教育的作用,明治维新后,日本新政府认识到企业中同时具备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纪律的新型工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一开始政府就把自己的努力集中在建立一种教育制度的工作上”③。日本在大力尝试发展近代工业的同时,争分夺秒地开始教育上的改革,颁布了《学制令》,在全国范围内强制推行了初等教育,建立了大学。1871年,设立了主管教育的文部科学省,统一了学制,为国家发展建设所需的人才培养创造了条件。
二、当代中日大学生职业观现状分析
职业观是价值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人类对职业的认知、态度、观点及评价的主观性看法。“它主要包括职业认知、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及职业生涯规划等内容”④。职业观亦可让我们窥视一国的国民意识及在某段时期内的生活现状⑤。大学生职业观是大学生对于未来职业的看法,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职业问题上的直接反映,可以从职业标准与定位、社会地位、工作态度、工作报酬、性价比、未来发展性、地理位置、人际关系等多方面进行考察和评价。
大学生是一个国家最有思想、最有活力、最有可塑性的群体之一,是国家未来建设的中流砥柱,大学生职业观直接代表着未来国民的职业意识与职业道德。而一个既符合国家意识形态又有利于推动国家稳定、民族团结、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和谐发展的职业观的塑造需要国家、社会与国民的共同努力,这是一项宏伟浩大的工程,不可急于求成。上文提到日本民族的“匠人”精神及我国自古就积极倡导的“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团结奉献”等职业观都是在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被逐步认同的。
为了把握当代中日两国大学生的职业观现状,笔者有幸参与了林敏洁教授“当代中日大学生价值观比较研究”⑥的资料整理工作。该研究采用问卷的形式,从2010年7月至2014年12月对中日两国各20所大学的4720名大学生展开调查,内容涉及学习、生活、金钱、自然、恋爱、家庭、职业、男女地位等诸多方面,多层次多视角地展现了当代中日两国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精神面貌。其中,笔者从中选出有关“职业”话题的调查结果展开说明,试图探索当代中日两国大学生职业观异同,分析各自优势与不足,并试从“匠人”精神角度提出改进我国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的对策。
图2-1 将来想从事的工作
从图2-1不难看出:中国大学生最想从事职业的前五位依次为“大企业文秘”、“教育工作者”、“自主创业者”、“公务员”、“媒体工作者”,比例分别为43.2%、35.1%、25.4%、22.3%、10.8%;日本大学生最想从事的前五位职业依次为“大企业文秘”、“公务员”、“教育工作者”、“自主创业”、“传媒工作者”,比例分别为25.9%、24.1%、21.6%、11.3%、10.8%。两国大学生向往职业种类如此一致,说明这些收入稳定、社会地位高、工作环境舒适、能赢得一定名望的职业都为两国大学生所向往。其中“公务员”和“教育工作者”可归为公职类岗位,由此可看出企业、公职类和自主创业成为大学生们心中共同的“香饽饽”职业选择。此外,希望从事“传媒类”和“艺术类”的中国大学生比例均高于10%,说明这些能够活跃在演艺圈或大众视野中的闪亮型工作也是相当一部分中国大学生所向往的职业。日本大学生中也有10.8%的人希望能从事“传媒类”工作。
从另一角度看,希望将来能“从政(议员)”或当“高级官员”的中日两国大学生比例均不超过5%,其中,中国希望“从政(议员)”或当“高級官员”的人数只有为数不多的1.7%和2.5%,日本略微超过中国,分别为2.3%和4.6%。如此低下的数据是否能够看出:从事政治类工作需要学生具有足够的职业兴趣、敏锐的思维、强大的表现力(判断力、气场、口头表达能力等)及对相关学科(如外交、国际关系等)的执著追求,另外对英语和第二外语都有较高程度的要求。
从数据中还可看出一个很明显的改变:中国传统“官本位”、“学而优则仕”观念已在绝大多数大学生的脑子中淡化;与此相对,“大企业就职”、“自主创业”、“教育工作者”等这些靠知识、能力、人际关系等因素生存的职业越来越被当代大学生们所认同与接受。尽管中日两国希望能从事“公务员”工作的人数比例并不低,但并非所有“公务员”岗位都是“官”职,能考入“公务员”队伍的大学生都要从基层岗位做起,如今很多公务员岗位都欢迎专业知识扎实、技能很强的大学生、研究生报考,如网络工程、税务、会计、金融、翻译、文秘等专业。笔者根据国家公务员局官网相关数据制作了近五年国家级(不含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等地方公务员)公务员报考人数(通过审核)与职位数的统计数据图2-2和2-3,如图数据显示:审核通过的人数呈现出稳中有降的趋势,说明报名总基数处于稳中见降的趋势。
图2-2 国家公务员考试近5年审核通过人数
图2-3 国家公务员考试近5年招录人数
除此以外,中国大学生中有7.4%的人想从事“科研工作”,5.5%的人希望从事“保育和社会福利方面”的工作,还有1%左右的人想从事“工程师”、“军事相关”、“执笔方面”、“体育方面”、“农业方面”的工作。在日本低于5%的职业中,有4.4%的人想成为“研究者”,希望从事“保育和社会福利方面”工作的有2.8%,从事“农业”和其他工作的分别有2.3%,“执笔者”有2.1%,“工程师”只有1.0%。这些职业的特点为:内容相对单调、工作环境艰苦、专业性要求极高,更需要从业者具备坚定的毅力与吃苦耐劳的精神。中国当代大学生几乎都是90年后出生,绝大多数都是“计划生育”政策下的“独生子女”,从小在父母和家人的百般呵护下成长,对艰苦性工作的适应能力较为薄弱。其中“保育和社会福利方面”的工作涉及儿童照顾与教育、老年人养老、民政殡葬等方面内容。日本多年来一直存在严重的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的社会问题,长寿之国的日本越来越重视“养老”事业,国家在“介护”上倾注大量财力、人力,很多高等院校开设“介护福利”专业,“介护福利”专门学校也层出不穷⑦。社会需求或多或少地左右着这个专业大学生的职业选择。中国同样如此,据相关新闻报道:很多高三毕业生在填报大学专业时,选择了遭受世人“白眼”的民政殡葬专业,甚至因受到日本影片《入殓师》的影响,立志从事逝者化妆师的大学生也不在少数。
图2-4 找工作的重要因素是什么
大学生“找工作的重要因素”是择业观的表现形式。人类社会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社会职业在生产力的推动下从无到有,由单一到复杂,时至今日,五花八门、形形色色、门类繁多;特别是近半个世纪,全球经济迅猛发展,国际社会格局演变,事物处于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很多适应于时代需要的新职业、热门行业应运而生,同时一批传统职业、冷门专业却苦苦挣扎在“死亡线”的边缘。这种职业种类的变化,必将导致人类,特别是思想最为活跃、最易波动的大学生们的职业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最基本的“物质”与“意识”原理指出:物质决定意识,而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人类的择业观是人类的思想意识,它支配着人类主体做出相应的行为,同时它还受到不同时代的社会物质条件、社会制度与大环境的影响与制约。也就是说,分析择业观的因素要用辨证历史的方法从国家和社会的经济、社会制度、家庭环境等诸多因素着手展开分析,同时已不能忽视一个国家的民族性、民族道德等因素。
由图2-4可以看出,中国大学生就业时考虑的因素比例从大到小依此为:“空间发展”(46.7%),“报酬”(40.8%),“興趣”(37.1%),“促进自我成长”(34.4%),“安稳”(29.6%),“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21.8%),“距离家的远近”(18.8%),“拥有私人时间”(11.1%),“社会贡献”(5.2%),“社会名声”(4.9%),“规模宏大的事业”(2.5%),“其他”(0%)。
剖析中国大学生择业时最看重“发展空间”(46.7%)的因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第一,国家对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性调整与转变冲击着大学生的择业观。上个世纪90年代初,国家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更合理地配置人才在市场中的流动,稳健逐步地制定并实施了大学生“自主择业、国家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新时期就业方针。并在1999年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中明确提出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⑧。市场像一只无形的大手,指挥着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第二,回溯1999年国家教育部出台实施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2010年将实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适龄青年的15%”的目标,开启了高校扩招的政策大门⑨,截至2014年,全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从1999年的10.5%上升至2014年的37.5%⑩。大学扩招意味着毕业生人群的大幅度增加,“就业难”成为近几年社会的热门话题之一。加之,很多专业知识难度系数增大,短暂的大学四年学习难以满足用人单位对专业性人才的要求。大学毕业生深知刚走出校门的自身水平和能力尚浅,“先就业后择业”、“骑驴找马”等寄希望于工作岗位的实践学习换来一行的丰富经验、以谋求未来长远更好的发展是大学生十分普遍的想法。“报酬”(40.8%)成为仅次于“发展空间”的第二大因素,说明很多大学生还是把物质条件作为择业时很重要的标准。“报酬”除了基本工资之外,还包含福利、奖金及假期等辅助性报酬。希望大学毕业后获得一份养活自己甚至反哺父母的工作是绝大多数大学生的想法。“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成为中国人读书的永恒动力。从中国家庭的平均情况来考虑,很多来自中西部和农村地区的低收入家庭学生急需在物质上获得满足,为家庭减轻负担。也有一部分学生尽管家庭条件较为宽裕,但希望尽快摆脱父母的经济支持,早日独立自主的意识很强。37.1%的中国大学生择业时看重工作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兴趣是最大的动力,能找到一份既符合大学所学专业又是自己所喜爱的工作是最大的幸福。“促进自我成长”可以看成是“发展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当代中国大学生在竞争越发激烈的社会大环境中十分清醒:要不断提高自我价值,追求更加长久深远的发展。29.6%的中国大学生选择了“安稳”,表明仍有近三成的人希望过上一种依靠一份平稳的工作扎根于某地的生活。在工作中“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21.8%)就是一种幸福,当物质生活达到一定程度时,对精神高于物质的追求必将充分地得以体现。只有不到五成的大学生选择“距离家的远近”(18.8%)和“拥有私人时间”(11.1%)的工作,希望能从一天劳累的工作中快速解脱,回归到只属于自己和家人的空间。“社会贡献”(5.2%),“社会名声”(4.9%),“规模宏大的事业”(2.5%),“其他”(0%)等因素均不到10%,说明很少中国当代大学生将未来宏大的事业规模、社会名望、社会贡献等未知效应纳入到眼前的就业因素中。
反过来,看日本大学生就业时考虑的因素排列顺序依次为“安稳”(33.9%),“促进自我成长”(26.9%),“报酬”(24.9%),“兴趣”(23.9%),“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19.8%),“空间发展”(8.7%),“社会贡献”(8.2%),“拥有私人时间”(7.2%),“距离家的远近”(4.9%),“社会名声”(4.6%),“规模宏大的事业”(0.5%),“其他”(0.3%)。
在分析原因之前,可对日本当代社会经济形势稍微考查分析。在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大潮中,为什么当代大学生的选择会出现如此结果呢?第一,90年代初,日本经历了“泡沫经济”,遭受重创的日本社会迎来了严重的就业冰河期。企业大幅度减少新员工的招聘名额,加之,大学毕业生增多,缺少实战经验的大学毕业生更是少之又少,不少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不会对新员工进行岗前业务技能培训,所以就业形势十分严峻。2008年,美国的“雷曼事件”导致股价大跌,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日本市场也未能幸免,不少高效益的大企业备受打击,小企业纷纷倒闭。日本再次迎来了激烈的就业难问题。2011年3月11日,百年一遇的东北大地震使得日本国内就业形势雪上加霜。第二,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很多日本企业将业务范围扩展到了劳动力成本低下、原材料易得、产品倾销市场广阔的国家和地区。不仅仅是简单的加工制造等环节,甚至连销售、售后服务等岗位也从海外招聘员工;此外,网络通信、电子商务等技术的引入大幅度地降低了人工成本的付出等。在如此背景下,大量全球优秀人才汇入日本、日本企业,加剧了与日本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第三,从大学生本身的自我价值认定这点看,本项目调查的其中一项为“只要是大学生就是精英”,日本大学生几乎无人认可,而中国有12.8%的人同意这一观点。2007年后,日本希望进入大学接受教育的人数低于大学招生计划人数,社会上出现了许多打着“国际化”、“人文性”、“科技性”等口号的新生私立大学,日本大学升学率已经超过了50%,正处在由大众化向普及化,发展的阶段。这宣告了“大学生等于精英”社会的终结。此外,日本社会还有诸多问题,例如:曾一度标榜“社会平等”的日本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绝大多数日本人只有“中流意识”。日本社会老龄化、少子化严重,人口问题已越来越引起重视。飞特族(自由职业者)很多,许多大学毕业生就读期间就去兼职打工,甚至毕业后一直坚持多年,而他们兼职的岗位多为餐饮等服务型行业,缺乏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充电”。日本自杀率很高,除了心理疾病等不可抗拒因素外,来自工作与生活的压力是最大的原因。
综合以上因素可以看出:尽管经历了上个世纪几次发展的日本早已跨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行列,但社会中种种问题层出不窮,所以“安定”、“促进自我发展”成为日本大学生考虑最多的两个因素,其次才是“报酬”因素。剩下的因素可以看出也有不少日本大学生在生活相对平稳的状态下,更多地考虑到自身的爱好、精神的愉悦、人生的追求、重视家人亲情等。
图2-5 在为就业做准备吗
本调查针对中日两国大学生面对就业问题的准备状态而提问的。从图2-5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中国有53.6%的大学生为就业做准备,日本只有35.3%,笔者结合中日两国社会现状进行的分析可以看出:都面临就业压力的两国大学生为什么在就业准备意识上却出现如此大的差异?尽管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但中国大学生的就业思想准备没有日本大学生乐观,这源于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不同教育和社会大环境。正如上文所述,日本大学入学率很高,大学入学考试早已无需用“独木桥”这类话形容。私立大学的增多给予更多入学机会,大学的门槛由此降低,势必导致学生素质的参差不齐。另外,“宽松教育”、“个性化教育”大力被提倡与实施,相对于之前,基础知识薄弱的高中生们较为容易地进入大学学习,思想上的竞争意识、危机感也单薄,加之课余时间兼职打工能够支持自己的衣食住行等,造成了当代日本大学生对未来就业危机的放松警惕。其实,大学入学没有了竞争,但未来的就业竞争并未消失。而中国地域辽阔,绝大多数中国大学生来自欠发达地区的家庭,自进入大学后就怀抱改变命运和家庭的想法,自然大学毕业后谋求一份高大上的职业成为共同的想法,因此他们瞄准目标,有的放矢,做足充分的就业准备等此类想法十分普遍。
图2-6 觉得现在处于就业难
图2-6为中日两国大学生就“觉得现在处于就业难”这一调查的回答情况。两国都有超过86%的大学生回答“是”。考察原因除了上文提到的中国高考扩招,大学生数量猛增,日本大学入学门槛降低,危机意识降低等共同的原因之外;还分别有着各种的因素。中国的国情较为特殊,地区广阔,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西部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基础设施落后的农村地区等很难吸引广大大学生的就业目光,尽管国家出台相关倾斜扶持政策,但更受传统思想影响与着重自身需求的当代中国大学生们的就业追求,一窝蜂挤到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势必造成供求关系的不平衡。中国大学专业课程设置缺乏严密考证,具有跟风和盲目性,有的课程严重与社会市场、用人单位的需求脱节,培养方针不能很好地对接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最终造成大学生难就业。国家虽制定了相关大学生就业政策,但落实不力、执行不到位的现象在很多地方都存在。另外,大学生本身就业定位不明确,考虑不够深入,亦缺乏对职业的深刻认识,心理素质不高,遭遇挫折后出现较大的情绪波动等。
日本大学生就业难主要缘于经济形势转变,不景气的经济减少了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量。在前文中亦已分析,经济全球化给日本国内大学生就业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等。
图2-7 是否为将来的职业收集信息
如图2-7,从“是否为将来的职业收集信息”的问卷结果可以看出:中国大学生中有62.6%、日本大学生中有45.2%的人回答了“是”。这个问题其实可以看做图2-5的延伸性考察。收集就业信息是为迎接就业挑战的前期准备,这个结果可以看出中国大学生更多地关注就业,危机感意识更强烈。
三、“匠人”精神该渗透至大学生职业观教育中
综观研究中日两国大学生就业对策,不难发现基本上都围绕政府、学校、用人单位三个方面予以分析。如“中国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与措施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和就业指导等。日本企业加强与高校的信息沟通;企业积极支持和参与大学的就业体验制度及活动;企业按照法律法规规范招聘工作,有利于发现人才又能维护大学生就业的公平、公正”{11}。
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有利于国家、社会和国民福祉利益的人才,将高校毕业的人才资源合理地引入各工作岗位,这些均离不开外部条件的保证。但笔者认为大学生自身的修养和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能更多地左右博弈场中的胜负,决定着职场中的长盛不衰。
日本近世及江户幕府末期的思想家二宫尊德提出了“至诚、勤劳、分度、推让”的思想,也被称为“报德思想”,它要求人们待人要诚实守信,处事要诚心实意;鼓励人们基于自己的实际情况过适度的生活,勿好高骛远,不过不契合实际的奢侈生活;提倡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乃人之本……二宫尊德的思想对日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准则既能律己又能教化民众,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准则”{12}。
松本龟次郎在中日近代文化教育交流史上是个卓越而伟大的存在,他将毕生心血倾注于中国留学生的日本语教育事业中,在军国主义高压政策辐射的年代,他顶着生命危险用一举一动关爱着在日的中国留学生们,培养了大批后来为中国变革作出巨大贡献的仁人志士,如鲁迅、周恩来、秋瑾等。“匠人”精神在松本龟次郎先生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从事了40余年的留学生日本语教育事业,他在潜心钻研日文语法、编辑方言大字典、编写教科书的同时,在教学法和留学生管理方面亦做出了毕生的探究,得到了中日两国友好人士的缅怀与尊重。
日本产品以精细的做工而驰名海内外,日本产品中凝聚的“匠人”精神至少包含了三层含义:(1)精益求精的做事态度;(2)以掌握高超的技艺为荣;(3)虚心接受不同消费水平、不同职业的消费者的严格评价。职业不分高低贵贱,只要能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认真打磨钻研方可有所成就。笔者认为此种职业价值观才是当代最应提倡和发扬的教育理念。“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若当代大学生都能心如止水、潜心修炼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又怀有一颗与人为善又踏实肯干的心态,从适合自己的基层岗位扎实做起,日后定能茁壮成长,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因此,笔者建议高等教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尝试”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一)明确目标,重视学习,乐于实践,提高修养。大学生在读期间,要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和强烈的责任意识,即学习是第一要务,要排除社会上“好文凭不如高本领”的不良价值观干扰。同时,要注重实际,面向实践,根据自身兴趣爱好选择一些实践性较强与所学专业联系紧密的课外活动,保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另外,要摒弃狭隘的职业观:认为工作仅仅和体力或脑力相关,而忽视个人修养的塑造。著名哲学家、教育学家杜威曾指出:“职业活动既要追求‘专业性与‘事务性,又包含任何一种艺术潜力、特殊的科学能力及有效的公民道德品质的发展。”{13}因此,当代大学生们应努力做一名理论知识扎实、实践水平强、富有修养的新型“匠人”。
(二)看清己之长短,把准从业方向。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一个人若不能对自己的特长和短处有充分的了解,那一定无法在工作中扬长避短,结果当然不会尽如人意。人的自我认知需要在大量实践检验中获得。了解自身的特长与强项,就会据此在心中规划出自己未来职业生涯,便于最大限度发挥自身优势,做到才尽其用、智尽其谋。这些都是在就业前期准备上不可或缺的思考内容。
(三)改变传统就业观念,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职业不分高低贵贱,而态度却有好差之分。无论身处何地、无论从事何种工作,一个人拥有良好职业心态和职业操守至关重要。无论学习还是工作,时间久了自然会有平淡倦怠的现象。马丁·路德·金曾说过:如果你是一名清洁工,也要像米开朗琪罗绘画、贝多芬谱曲、莎士比亚写诗那样的心情对待自己的工作,这样,你就会从中发现很大的乐趣。工作无优劣,杰出最自豪,在选择职业时不能光看一时,更不可盲目随从,一窝蜂地涌入所谓热门,而依据社会需要、自身专长和个人钟爱等综合考量,选择自己的职业和工作,这样才能保持较为持久性的积极工作状态,不断激发工作活力,创造完美的工作成效。从而,将循环往复、枯燥乏味的工作视为一种艺术享受,并为力求创建精品、当好“匠人”不懈奋进。
四、结语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全国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了“工匠精神”:“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14}“工匠精神”被上升为国家意识并得到提倡,着实让人耳目一新。目前,我国正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民族优质品牌的树立不仅需要在技术和管理上得到提升与飞跃,更要求全体从业者具备以“工匠精神”为代表的职业价值观。我国未来要靠青年一代大显身手,希望当代大学生能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勤奋学习、勇于实践,扎实走好每一步,努力成为一名卓越的“匠人”,在各自工作岗位上依靠实际行动刻画出更多更好的“中国印象”。
注释:
①广辞苑.岩波书店,1987(3).
②孙秀玲,著.一口气读完日本史.京华出版社,2006:195.
③吉田茂,著.李杜,译.激荡的百年史.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89.
④朱常柏.当代大学生职业观探析[J].唯实,2011(12).
⑤桥本晃和.民意の政治改革——民主主義は問われている.劲草书房,1992(2).
⑥基于林敏洁“当代中日大學生价值观比较研究12YJAZH
067”问卷调查数据.
⑦源自日本Knowledge Station网中“日本专门学校”的统计数据:http://www.gakkou.net/sen/src/.
⑧邱称“90后”大学生择业观现状、影响因素及教育对策研究研究——以浙江工业大学大三学生为例[D].浙江工业大学,2013:29.
⑨姚先国,方昕,钱雪亚.高校扩招对大学毕业生工资的干预效应[J].人口与经济,2014(1):67.
⑩根据教育部网站《各级教育毛入学率统计数据》http://www.moe.edu.cn/s78/A03/moe_560/jytjsj_2014/2014_qg/2015
09/t20150901_204903.html.
{11}李宝芳.中日大学生就业现状、成因与对策[J].日本问题研究,2012(2).
{12}秦颖,王秀文.二宫尊德思想在日本社会转型时期的意义以及作用.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7(6).
{13}曹惠容.保罗·杜威的教育思想[J],外国教育研究,2003(8).
{14}http://www.npc.gov.cn/npc/xinwen/2016-03/05/content_1969419.htm,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新词汇之工匠精神,全国人大网.
基金项目: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规划基金项目,当代中日大学生价值观比较研究,负责人:南京师范大学林敏洁,项目批准号:12YJAZH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