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和评价的探索
2017-02-23周波
周波
提 要: 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社会需要和终身发展所必备的品格与关键能力。核心素养的评价需体现核心素养的发展途径,同时也要合理运用评价模式及评价方式,不仅要关注学科素养,而且要关注学生发展进程中的沟通能力、文化认可感和基本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突出社会需求和实践环节。
关键词: 核心素养 社会需求 评价
一、核心素养的提出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素养不只是知识与技能。它是在特定情境中通过利用和调动心理社会资源(包括技能和态度),以满足复杂需要的能力。核心素养必须满足如下这三个条件:(1)对社会和个体产生有价值的结果;(2)帮助个体在多样化情境中满足重要需要;(3)不仅对学科专家重要,而且对所有人重要。核心素养内涵强调的要点是:(1)它是一种高度综合而复杂的解决问题的能力;(2)这种能力能够满足个体和社会的重要需要;(3)这种能力既与特定情境相联系,又能在多样化的情境中具有广泛迁移性;(4)这种能力具有道德性,它能给个体和社会带来负责任的、有价值的结果;(5)这种能力具有民主性,它对所有人都重要;(6)这种能力具有21世纪信息时代的基本特征,它是“21世纪素养”。
G8(八国集团)、UNESCO、EU(欧盟)等都相继采用21世纪的核心素养设计所有教育阶段的课程,包括终身学习和成人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素养驱动的教育变革就在全球教育领域普及开。
张民生指出: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是国家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具体化,突出表现在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注重自主发展、创新实践等方面,主要包括三层含义:(1)面向社会,包括社会关爱和家国情怀;(2)面向个人,包括个人修养、自主发展和创新实践;(3)通过多年学习获得的科学、人文及审美。
袁振国指出: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应该是一个不断加深认识的过程,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教学变革紧密联系在一起,它要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把知识加以综合化、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从把知识作为手段到把知识作为一种工具的转变。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其着力点在于“育人”。
崔允漷认为:核心素养是个体在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面对复杂的、不确定性的现实生活情境时,运用知识、观念、思想和方法,解决真实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是通过系统学习而逐步培养的,具有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特点。
2008年为制定上海市中等学校专业与教学标准,我们进行了有序的社会调研,形成了调研的基本结论。社会对核心素养(当但是称为基本素养)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沟通能力、文化认可感和基本的综合知识运用。
社会需求体现在岗位要求、文化认同等诸方面。其一,岗位要求和学校教育中的理论教育、实践教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有针对性地调整理论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技能的基本前提。其二,文化的认同与学校的人文教育不可分割,这方面的教育必须与文化精神接轨,在教学中引入社会文化的有关要素,缩短书本知识和社会真实环境的距离。
学校的教育必须体现在理论教学(包括:专业知识、文化知识等方面)、实践教学(包括专业技能教育、职业生涯教育等)和人文教育(包括:道德素养、团队精神、创新精神等)三个方面,三者不可偏废,当前更应该强调专业文化知识与技能的结合,着力提高职业综合素质。
二、素养的框架
2016年9月13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敲定六大核心素养,即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其中人文底蘊、科学精神归为文化基础,学会学习、健康生活归为自主发展,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归为社会参与,从而形成三个方面。综上研究,可以认为,学生的核心素养应围绕三个方面。
(一)主体性
具有人文底蕴和科学的专业精神,并基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基础,具有主动的沟通能力,合理科学地建立个人与群体、社会、国家、国际之间的关系。
(二)社会性
具备社会认可的生活方式,形成社会认可的学习能力,并基此为基础发展职业学校学生的身体、心理、学习方面的素养。
(三)工具性
掌握运用人类智慧文明的各种成果,具有基本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并在挖掘自身潜能的实践过程中,具备担当、创新的思想意思。
我认为上述表达的都是素养,而非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最小基因是“社会意识-创新意识”。核心就如同人的“基因”,是由两条基因链组成的;再或就像无限分割的“磁体”,是由阴阳两极组成的。单条基因链、单个磁极是不可想象的。社会是活的,活的社会,必须有创新。创新是由社会环境支撑的,孤立(脱离社会)的创新是不存在的。“社会意识-创新意识”是一个整体,而非硬扯在一起的不相干的东西。核心素养没有的框架,只有素养才有框架。
二、核心素养的评价
(一)核心素养评价的关键点
1.发展是评价的唯一取向。
价值取向应与质量、质量观和质量标准的不断变化和发展相适应,其基本价值取向应是促进核心素养的培养发展。具体而言,这一价值取向应包括这样几重含义:
评价最重要的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发展,不仅仅重现状,更看重发展趋向。通过评价从现状分析中勾画出发展的趋势,从而明确发展目标,制定阶段目标;构建发展的环境,创造发展的机遇,确保教育质量。
发展现状分析应该包括静态的现状分析和动态的发展分析。静态的现状分析包括:人际的比较性分析、整体性的协调性分析及局部性的关键点的分析。动态发展性分析包括:历史的过程性分析、整体的协调性发展分析及局部的关键发展点分析。评价应当注重评估内容的全面性和整体性,同时考虑学生个性,不仅仅重外延,更看重发展内涵。
2.更新运行机制,增强评价的社会性,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以社会需要为评价的基础。面向市场,适应社会需求,以能力培养为核心。通过解决问题的具体活动,将社会需求分解成需求目标、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这些是核心素养培养发展的前提。
(二)核心素养的定性评价
有人提出:核心素养包括9个要素、23个基本点的观点、70个关键表现(如下图所示)。其中道德修有表述为社会责任的,健康生活表述为身心健康的,生涯规划表述为实践创新的。
从中可以发现,所有的基本观点,包括展开后的70各关键表现(如“国家认同”中的国家意识、政治认同、文化自信,如“科学精神”中的崇尚真知、理性思维、勇于探究,如“身心健康”中的珍爱生命、健全人格、适性发展,如“实践创新”中的热爱劳动、批判质疑等)无一不是定性指标,是习惯于定量考察所无能为力的。
(三)核心素养评价的量化
如何将核心素养评价中的定性指标量化,这是核心素养评价的难点。因此,核心素养的评价需要建立一个科学的评价模型,通过一定的方法进行量化,以确保评价的客观、全面、公正。
通过任务导向教学,可以在教学中以“任务”诱发、加强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成就动机和学习过程,建立成果的评价模型。该模型是选择一个能够覆盖一个或几个核心素养内涵的任务,将任务完成的情况(一般是达成目标,也可是过程目标)通过具体的定量分析加以合理组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定量评价模块。
三、基本的综合知识运用是否是“核心素养”
“基本的综合知识运用”是2008年调研过程中被确定为关键素养的一项。“沟通能力”、“文化认可感”和“基本的综合知识运用”位列前三的比例大致都在70%左右,那么“基本的综合知识运用”究竟是不是核心素养?它又体现在哪里?
目前,基础教育的课程大多是学科课程,虽然一直要求设置“拓展课”但是总体的设计和实施尚需不断提升。即便是要求也停留在:6-9年级5至6课时,10-12年级7至14课时的学科类、活动类、专题教育类、班团队活动和每学期2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课程总体上缺少可持續发展的空间,限制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在教育理念上还没有真正理顺学校教育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虽然提出以社会的需求为出发点,但在教学实践中往往还是从学校的现有条件和学校的利益出发;方法上还没有摆正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受传统教学定势的影响,也受师资、教材框架的影响,教学效果不够理想,与人才的培养目标差距很大。
“基本的综合知识运用”是否是核心素养,不是教育说了算,而是社会一锤子定音。“基本的综合知识运用”作为核心素养,一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要提供学生一定的社会实践岗位。这些都是基础教育所欠缺的。上海在2015年公布了《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试行)》,在政府和实践基地的积极推进下,已在全市范围内推出1514个社会实践基地,提供学生实践岗位13万多个,这是一次大胆的尝试。
总之,随着对核心素养理解的加深,核心素养的评价将不断细化。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学会第二十八次学术年会综述.http://www.cse.edu.cn/.2016年1月12日.
[2]崔允漷.素养:一个让人欢喜让人忧的概念.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