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防青少年抑郁症需要多种公共卫生方法和细化干预措施

2017-02-23曲鸿儒

医学信息 2016年35期
关键词:预防

曲鸿儒

摘要:目的 探讨研究青少年抑郁症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符合 ICD-10 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100人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100例健康的青少年(包括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作为对照组。通过人口学统计资料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 项(HAMD)、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生活事件量表(ASLEC)作一对比研究。结果 观察组在社会支持利用度、社会支持总分、主观社会支持得分和客观社会支持得分相较于对照组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ASLEC量表的各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主观支持与学习压力、丧失和生活事件总分呈负相关性(r=-0.32、 r=-0.27、r=-0.30);社会支持利用度与学习压力、其他和生活事件总分呈负相关(r=-0.301、r=-0.255、r=-0.273)。所有对比分析数据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预防青少年抑郁症需要积极从社会心理方面因素着手,分析青少年受到的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等的影响,积极地联动家庭、学校、社会给予各种支持,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等方法,细化各种社会心理方面的干预措施,从而有效地预防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生。

关键词:青少年抑郁症;预防;干預措施

随着全球化的快速推进,抑郁症(depressive disorder,DD)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它会严重损害青少年的认知功能和行为意志活动,从而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人际交往、学业表现等。虽然抑郁症的确切病因至今尚不明了,但相关研究认为,它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1-2]。本文主要通过研究社会心理因素中的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来研究其与青少年抑郁症的关系,为细化预防青少年抑郁症的方法做出初步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符合 ICD-10 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100人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100例健康的青少年(包括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作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58例,女42例,年龄11~22岁,平均年龄( 16.82±2.13)岁;对照组男52例,女48例,年龄 11~21 岁,平均年龄(16.19±2.68)岁。两组研究对象均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 项(HAMD)测评,观察组总分均≥17 分,对照组均<17分。两组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学历等一般性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自愿参与本次试验,并填写人口学统计资料表,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学历、家庭结构、家族史等;测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 项(HAMD),采用5级评分法0~4分,超过24分为严重抑郁,≥17分为轻中度抑郁,<17分为正常;测评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该量表于2008年由叶悦妹等根据肖水源的社会支持理论模型为基础编制,分为17各项目,采用5级评分法,不符合1分,有点不符合2分,不确定3分,有点符合4分,符合5分。测评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该量表共6 个维度,27各项目,分别为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受惩罚、健康适应、丧失、其他等。采用无影响、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的5级评分法。

1.3统计学分析 对所有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分析,计量数据检测结果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观察组和对照组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比较 通过数据分析能够看出,观察组在社会支持利用度、社会支持总分、主观社会支持得分和客观社会支持得分相较于对照组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观察组和对照组ASLEC量表得分比较 通过数据能够看出,观察组的ASLEC量表的各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 观察组青少年社会支持和生活事件的相关性分析 根据数据结果能够看出病例组青少年社会支持总分与人际关系和生活事件呈负相关性(r=-0.19,r=-0.26);主观支持与学习压力、丧失和生活事件总分呈负相关性(r=-0.32、r=-0.27、 r=-0.30);社会支持利用度与学习压力、其他和生活事件总分呈负相关(r=-0.301、r=-0.255、r=-0.273)。所有对比分析数据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3 讨论

由于青少年时期是一个正在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特殊时期,会长期面临学习压力大、家庭环境和教育矛盾、人际关系敏感等多种应激性事件,而没有合适的能力和方法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影响自信心和自尊心,产生自我否定等一系列消极负面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影响青少年抑郁症的主要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本研究主要从心理社会因素方面作了初步研究,而心理社会因素主要包括生活事件、人格特征、童年期虐待、社会支持等,本文从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两个小方面做了探讨研究[3-6]。

综上所述,预防青少年抑郁症需要积极从社会心理方面因素着手,分析青少年受到的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等的影响,积极地联动家庭、学校、社会给予各种支持,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等方法,细化各种社会心理方面的干预措施,从而有效地预防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谢艳红,王相兰,李勇.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抑郁症的影响和作用[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5,3:464-466.

[2]靖润洁.青少年抑郁症危险因素分析[J].医学信息.2013,28:267-267.

[3]王源莉.青少年抑郁症社会心理因素及心理干预的对照研究[J].郑州:郑州大学,2012.

[4]田颖.探讨青少年青春期抑郁症的成因及对策[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2:316-317.

[5]郭晓娜,李凌.社会支持、生活事件与青少年抑郁症的关系[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1):544-545.

[6]宋乐鸥,罗新坚,杜亚松.心理干预在青少年抑郁症中的对比研究[J].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2,10(1):25-27.

编辑/肖慧

猜你喜欢

预防
浅谈学校春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浅谈发票腐败及其治理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构建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五重”预防体系
水对沥青路面的破坏和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