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热敷疗法的应用分析
2017-02-23冉光府陈宏王汕珊
冉光府 陈宏 王汕珊
摘要:面部热敷疗法是一种简单、便捷、有效的传统保健治疗方法。原理是利用热敷的热作用使肌肉松弛,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的营养,并增强中药的治疗作用,使药效得到充分的发挥而治疗一些疾患。此法适用于治疗面神经炎急性期、青春痘、部分眼病、失眠等,也可用于缓解皮肤干燥,促进面部肌肤健康等。面部热敷疗法简便,经济实用,效果良好,有很好的推广和发扬意义。
关键词:面部热敷;美容;保健;中药治疗
Abstract:Face heat therapy is a simple, convenient and effective traditional health treatment. The principle is the use of the thermal effect of heat causes muscle relaxation, local vasodilation, promote blood circulation, improve the nutrition of the surrounding tissue, and enhanc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ke full play of the efficacy of the treatment of some diseases. This method is suitable for the treatment ofinflammation of the facial nerve, acne, and some eye diseases, insomnia, etc. It can also be used to relieve dry skin, promoting facial skin health. The method is simple, economical and practical, the effect is good, have very good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and carry forward.
Key words:Facial hot compress;Beauty;Health care;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1概述
熱敷是一项传统的中医外敷治疗疾病的方法,是将有一定热度的物体敷于身体的某一个部位,使其热作用透过皮肤作用于机体的一种治疗方法。在古代被称之为"熨"的热敷法,可以用"药、汤、酒、铁、葱、土"等物体来进行热敷治疗。此法简便易行,收效迅速,从古沿用至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防病治病的常用疗法之一。
1.1热敷的原理 热敷的主要原理是"热作用",即利用热产生的"发散"作用将药物的治疗因子输送到各病变的脏腑器官,以达到调节经脉、平衡阴阳的目的,产生温经通络、活血祛瘀、散寒止痛的效果。
1.2热敷的作用 热敷能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的营养;使肌肉松弛,缓解肌肉痉挛,促进炎症的吸收及瘀血的消散,有助于消炎、消肿和加速组织再生,如肌肉组织扭伤中后期使用热敷消肿,促进组织修复;热敷还能缓解疼痛,常用于皮肤疖肿、臀部肌肉注射后吸收不良而出现的硬结、肿胀等。
药物热敷可使药物通过局部吸收,直达病所,如中药辅料热敷治疗疾患;药物热敷能直接接近病灶,起到清热解毒消肿、拔毒祛腐等作用[1]。
1.3热敷法在面部的应用--面部热敷疗法 面部热敷疗法即是热敷法在面部的应用,基本适用于各种肤质的人,通过扩张面部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局部代谢的原理可以使使面部毛孔打开,清除皮肤深层的代谢废物和细菌,使皮肤湿润有光泽,达到美容养颜的目的。面部皮肤的营养状况得到改善,另外,可以在敷脸的毛巾上涂抹一些药汁,温热药物对局部作用类似灸法[2],有助于治疗面部疾病。
这种养生保健的方法简便易行,在家中就可以自行开展。敷脸之前可以先把面部清洗一下,再将棉质毛巾放在37℃~39℃的温水中将毛巾加热,1~2 min后将毛巾取出折叠成面部大小敷于面部,等毛巾温度降低后可将毛巾重新加热敷于面部,重复几次后将毛巾洗净晾干待下次使用。
2面部热敷疗法的应用
2.1面神经炎急性期 面神经炎也叫做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茎乳孔内的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导致的周围性面瘫。病理改变为神经缺血、水肿、受压,出现功能障碍,常与受寒、病毒感染有关。主要表现为单侧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不能皱眉、眼裂闭合不全、口角歪向一侧。临床上用热敷进行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3]。
2.1.1方法一 在芒针治疗的基础上,加以通痹药熨包热敷患部,旨在活血通络、消除炎性水肿,尽快解除炎性水肿对面神经造成的压迫或损害,改善和恢复面部肌肉的功能,实践证明,这种治疗方法对面神经炎的疗效较好[4]。
2.1.2方法二 局部给药,选用牵正散为主进行加减中药湿热敷法治疗[5],如白附子、蚕、蝎、双花、连翘、柴胡、菊花、薄荷、大青叶、葛根、桔梗、升麻、川芎、蝉蜕、茯苓等。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益气活血、祛风化痰类中药有不同程度的扩血管消炎作用,从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神经营养,药物通过皮肤动脉通道及毛囊、皮脂腺、汗腺等皮肤附属器吸收进入真皮组织内,改善真皮层内血运,修复面神经病变区,加强面神经血液供应,阻断面神经炎的疾病发展过程。中药湿热敷法利用热力与中草药结合产生药物热气作用于肌肤,改善血液循环,达到清热解毒、升散祛风、活血通络之功,重建面部表情肌,使症状缓解。
2.2治疗青春痘 痤疮俗称青春痘,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感染性炎症。皮脂腺多开口于毛囊口,一旦毛囊口阻塞,过多皮脂代谢产生过多脂肪酸的刺激以及封闭环境中过度增殖的痤疮丙酸杆菌作用,使皮肤产生炎症反应。主要好发于青少年,对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交影响很大。
2.2.1方法一 方药组成:苦参10 g,土茯苓10 g,紫草30 g,当归10 g,牡丹皮10 g,丹参10 g,生地榆10 g,炒槐花10 g,大青叶10 g,青黛10 g,连翘10 g,地丁10 g,根据兼证适当加减。兼倦怠乏力等气虚者,加白术、茯苓;兼面色苍白、多梦、五心烦热等阴虚血虚加白芍、生地;兼畏寒肢冷等阳虚加附子、干姜;兼痒等风邪为患者加荆芥、防风等;兼风热者,加银花、连翘。内服加外用综合运用,疗效较好。用法是将1剂药煎3遍,前1、2煎混合服下,第3煎用热毛巾外敷于患处。敷面后,用温水和肥皂洗,不要让脸形成面疱。平常注意面部的清洁卫生,保持面部干净整洁。
2.2.2方法二 方药组成:丹参、侧柏叶、地丁草、当归、白芷、半夏各30 g。
使用方法:①面部用温盐水(食盐量10 %)洗净。②黑白粉刺脓粉刺用针挑破挤净, 用手搓摩面部有热感。③药物加水适量煎開15~20 min(带药渣),先用热气熏面部,再将2块白色新毛巾浸入药液中,药温降到皮肤适应为度,毛巾拧半干敷于面部,约30 min,2次/d。④用后使之冷却,然后放在阴凉通风处(夏季用2~3 d,冬季用4~5 d),下次煎开再用,1剂为1疗程。用药期间禁用皂类洗面及使用化妆品, 忌辛辣油腻食物。
方药组成:大黄30 g,黄柏30 g,苦参30 g,黄芩30 g,公英30 g,地丁30 g,芒硝30 g,白花蛇舌草30 g,白芷30 g,白附子30 g,生草30 g。早晚各1次,效果佳。根据中医辨证施护的原则,着重局部中药热敷,促进湿热毒的消散、吸收。
2.3治疗部分眼病 化脓性炎症可以做热敷,如眼边疖、睑腺炎、急性泪囊炎、急性泪腺炎、角膜溃疡、巩膜炎、急性虹膜睫体炎等。热敷眼部能让眼周的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使组织放松,疼痛得到缓解;改善局部营养,增强局部抵抗力,提高药物的吸收率。眼部热敷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12]:
2.3.1杯熏法 热水倒入杯内,然后闭上眼睛,将患眼对准杯口,用热气熏蒸。时间一般控制在10 min以内,3~4次/d。在杯中放一些菊花、桑叶等,还可以有清热、明目之效果[6]。
2.3.2干热敷 用热水袋、塑料袋或瓶子,盛上热水敷眼睛,要不断地更换热水,才能保持一定的温度。水温35℃左右,时间为10 min左右。可以适当减少热敷时间,增加热敷的频率。
2.3.3温热敷 用小锅烧开水,将小块毛巾、手帕叠成四方形,放在锅内,然后用筷子夹持、拧干,敷在眼上。在热敷前,眼部最好涂一层凡士林,垫几层干纱布。可在手背试温,一般以患者能忍受为度(35℃~45℃),热敷20 min/次左右,3次/d。出血性眼病不宜使用;眼睑有湿疹者忌用;热敷时温度不宜过高,防止烫伤。
去除黑眼圈:用热水袋或能耐高温的瓶子装满热水,用几层纱布包在外面,将其直接放在要热敷的眼部即可。20~30 min/次,2~3次/d。具有消除黑眼圈、舒缓双眼疲劳的作用[7]。
2.4治疗失眠 热敷法能调和经脉、畅通气血,具有驱散寒邪、湿邪,缓解痉挛,消除疲劳等作用。患者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条件选用以下的热敷法进行治疗。
2.4.1毛巾热敷法 准备一条毛巾浸在热水盆内,浸湿后取出并拧至半干,用前臂内侧测试其温度是否适当,然后将毛巾敷于患者头部。毛巾上面可再盖一棉垫,以免热气散失,每3~5 min更换1次,20~30 min/次,2次/d。热敷后应立即擦干皮肤,并注意保暖。
2.4.2盐热敷法 选用没有杂质而干燥的食盐适量,倒入铁锅中,用文火慢慢加热,边加热边搅拌,待温度达55℃~60℃时,盛入大小合适的布袋内,扎紧袋口,敷于头部,20~30min/次,2次/d[8]。
2.4.3葱热敷法 取新鲜葱白约500 g,捣烂后放人铁锅内炒热,趁热出锅,用布包裹,扎紧,置于头部热敷,20~30min/次,2次/d。
2.5保养肌肤,促进面部皮肤健康 气候比较干燥的时候,皮肤也容易干燥,皮脂腺分泌减少是主要原因,敷面就是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之一。方法是用40℃左右的热水把毛巾浸湿,然后拧至半干,敷于面部10 min左右即可。每天可以重复几次,就可缓解面部干燥的问题。
不仅缓解了干燥,面部热敷还促进了血液循环,增加皮脂腺的分泌,保持了肌肤光泽从而达到增湿的效果,有美白的作用。而且热敷促进皮肤的排泄,毛孔受热张开,暗藏的细菌也可被清除掉。需要注意的是每次湿敷后,毛巾要用肥皂仔细清洗、漂净,避免毛巾上的脏东西乘着热敷时毛孔扩张而渗入皮肤[9]。
3正确的敷面方法
3.1时间 把握敷面的时间很重要,时间过短效果不理想,过长热毛巾又会倒吸皮肤水分,使皮肤变得更加干燥。因此,敷面时间控制在5 min左右为宜,热敷效果最好,可以减少毛巾吸收肌肤水分的概率。
3.2水温 水温的选择一定要慎重,水温过高能皮肤的保护膜被破坏,易使肌肤松弛,毛孔扩大,导致皮肤粗糙,产生皱纹。水温要因肤质而异,油性肤质的人,水温应该与体温差不多。水温高,会令毛孔过度扩张,倒吸皮肤上的污垢、油脂,有皮肤感染的危险。对于干性肌肤的人,水温可以稍微稍高一点,最好不要超过40℃。
3.3冷热交替,防止毛孔变粗大 经常热敷,毛孔长时间处于张开的状态,时间久了会失去收缩的功能,令毛孔变得粗大。因此,每次热敷结束一定要用冷水敷面,使扩张的毛孔收缩,防止毛孔变粗大。并且用冷热水交替敷脸,还能刺激面部组织和神经,增强面部的新陈代谢功能。
4辅助敷脸材料
4.1果蔬 黄瓜就是很好的天然面膜。黄瓜里含有大量的水分,能帮助皮肤补水,起到滋润和收敛毛孔的功效。黄瓜还含有的维生素C,有美白养颜的作用。此外,黄瓜可以吸收身体的多余热量,消除面部的紧张感,排出毛孔中的代谢产物。用黄瓜敷面前先用温水将脸洗净,再将黄瓜片贴在面部,保持15~20 min后,热毛巾擦净即可。除此之外,苹果番茄等也是不错的选择[10]。
4.2蜡质产品 用矿物质成分提炼制而成的敷面产品,如石蜡等,其虽能很好的清除毛孔内污物的作用,对干燥及老化皮肤也有一定的帮助,但却不适用于有粉刺、面疱的油质皮肤和过敏性皮肤。
4.3含天然矿植物成分的产品 建议采用经过研制的产品,因为纯天然的很容易引起皮肤问题。由各种草本植物、花卉、鲜果之精华,配合中药、生物、维他命以最新科学技术浓缩而成的产品,是最安全可靠的,具有清除污物、滋润皮肤、容易吸收的特性。
5注意事项、禁忌症
5.1油性皮肤在洗面时一定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①不要用过热的毛巾敷面;②避免使用油脂过于滋润的洗面皂和洗面奶,否则会造成面部上的油脂没洗掉,而洗面皂上的油脂却又补充了进去,皮肤将会变得更油;③洗面时不要用力搓,用力过度反而会刺激皮脂腺的分泌。建议油性皮肤:洗面时在"温热水"中滴白醋,能一定程度的清除肌肤中的细菌,松软皮肤里的角质和皮屑等废物,有利于清洗,使毛孔通畅,皮肤清洁美观。
5.2对于未明确诊断的急性腹痛、面部三角区感染、软组织挫伤或扭伤早期(3 d内)和各种内脏出血的患者,要禁止热敷,防止误诊和感染的发生、减少不必要的出血。有皮肤破损、湿疹等疾病,忌用热敷疗法。
5.3禁止热敷疖、痈。疖痈的形成是外科感染后病菌侵入人体产生毒素引起局部或全身复杂反应,如热敷疖、痈会致使毒素扩散,亦可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全身其它部位引起毒性反应。
5.4慎用新鲜蔬果切片、榨汁
5.4.1蔬菜、水果里含的某些天然成分会有皮肤过敏的风险。不能直接敷面的果蔬如下:因为皮肤表面是呈弱酸性的,柠檬、菠萝、草莓等富含果酸、鞣酸等酸性成分,可能破壞皮肤表面的酸碱平衡,出现干燥、发红等不良反应。柠檬酸性大,其中维生素C不能直接被皮肤所吸收,且含有一种茄碱,容易形成色斑。
5.4.2柑橘、芒果、芹菜、菠菜等果蔬,含有光敏性物质,一旦遇到阳光就容易发生光敏反应,引发光敏性皮炎。
5.4.3桃子、西瓜瓤等水果也容易对皮肤造成刺激,导致皮肤红肿、过敏。
6结论
综上所述,面部热敷通过促进面部血液循环,使面部肌肤血供丰富,缓解面部疲劳,促进炎症消退,清除毛孔中的代谢废物,促进局部代谢的作用;热敷还可以使中药等一些敷面药剂充分被吸收,使其药效得到有效发挥,对一些疾病效果较好,如面神经炎急性期、青春痘、部分眼科疾病的治疗等。面部热敷疗法是一种有效的保健养生的手段,具有方法简便,廉价有效的特点,有很好的推广和发扬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之虹主编.推拿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2:51.
[2]秦泉主编.四季养生[M].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02:271.
[3]赵国东主编.新编家庭医生百科大全[M].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01:133,144.
[4]龙海鹏,陈有国,冯德勇.芒针透刺加通痹药熨包热敷治疗面神经炎62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1.
[5]胡新籁,赵军.针刺配合中药湿热敷法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1,27(1):15-17.
[6]马淑然.痤疮的中医药防治与调养[J].生命的世界,2016,3:40-50.
[7]张斌编著.家庭医学人体百科[M].金城出版社,2003,09:239.
[8]雷放.中药热敷治疗痤疮有效[J].新中医,1992(9).
[9]鲁贵青,王继红.痤疮的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7).
[10]刘秉寿主编.小儿五官疾病防治[M].金盾出版社,2004,12:296.
编辑/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