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手足口病重症征象的早期识别及护理

2017-02-23朱瑾

医学信息 2017年2期
关键词:小儿手足口病护理

朱瑾

摘要:目的 小儿手足口病重症征象的早期识别及护理。方法 从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接收治疗的小儿手足口病重症患儿中选择100例进行研究,根据患儿的实际病情给予相应的治疗及护理,分析小儿手足口病重症患儿早期识别的征象。结果 100例患儿住院时间为6~14 d,平均是10 d;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0%,且无任何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小儿手足口病早期重症征象进行识别,并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对于成功治疗小儿手足口病重症患儿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儿手足口病;重症征象;早期识别;护理

手足口病是小儿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疾病是由于多类肠道病毒共同作用所引起,属于一种传染性极强的传染病,其中,肠道病毒71型与柯萨奇病毒A16型属最多见的肠道病毒[1]。手足口病的主要好发群体为学龄前的儿童,特别是年龄<3岁的婴幼儿,患儿的临床主要表现以口腔、手、臀部、足等部位的皮肤出现疱疹与皮疹,严重者可导致患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害,进而出现呼吸道感染、脑膜炎、肺出血、脑炎以及心肌炎等等。所以,早期识别小儿手足口病重症患儿的征象,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十分重要。本组研究选择100例小儿手足口病重症患儿展开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所选择的100例对选均属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接收治疗的小儿手足口病重症患儿,其中,男性患儿是70例,女性患儿30例;患儿年龄7个月~6岁,平均(3.5±1.0)岁。在100例患儿当中,有45例患儿的肛周、手、足、口腔部位等均有斑丘疹、疱疹,有55例患儿口腔出现疱疹与溃疡。

1.2 重症征象的早期识别 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的早期重症征象有以下几点:①患儿持续高热且体温>38.5℃;②患儿出现呕吐、精神差以及肢体抖动等临床症状;③患儿的心率与呼吸加快、末梢循环不良;④患儿出现高血糖、高血压症状;⑤血白细胞计数异常增高,患儿的年龄<3岁。

1.3方法 100例患儿入院之后,对其实施口腔、皮肤等常规临床护理,并实施消毒隔离,同时加强对患儿循环系统、呼吸及神经系统的观察,并对患儿实施甘露醇的静脉注射,间隔6~8 h反复使用,且在20~30 min内滴注完成,每剂量为0.5~1.0 g/kg,治疗前期可以根据患儿的实际病情,来调整患儿的用药剂量与输注间隔的时间,病情稳定后可逐渐减量至停止使用;如果患儿的病症严重及时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持续2~5 h,剂量为1 g/kg;甲泼尼龙10~20 mg/kg/d,单次的最大剂量<1 g,微量泵持续泵入2 h泵完。甲泼尼龙与丙球续使用两天。在治疗的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道等,必要的时候借助正压机械通气确保患儿的呼吸功能通畅,同时对患儿采取有针对性的降温、止惊、镇静治疗等等。

1.4臨床护理方法

1.4.1高热护理 重症型的手足口高热是患儿早期临床的一个主要表现,所以当患儿的体温<38℃时应积极进行温水擦浴、多喝温开水、散热等降温。由于患儿的皮肤出现疱疹、皮疹,要选择比较柔软的毛巾进行降温处理,动作要轻柔。患儿体温>38.5℃的时候则立刻进行物理降温,同时遵医嘱服用降温药物和定时测量体温。

1.4.2神经系统护理 对患儿的情绪及精神状态进行严密观察,重点观察患儿是否出现精神差、哭闹、呕吐、抽搐以及肢体抖动等症状,如果患儿出现上述症状时应采取20%的甘露醇对患儿进行护理,用药的过程中对患儿的皮肤弹性、眼窝凹陷程度等进行观察,同时避免其过度脱水,并采取静注丙种免疫球蛋白。选择镇静、抗惊厥药对频繁惊厥、抽搐患儿进行治疗,保持其呼吸道的通畅。

1.4.3循环系统护理 对患儿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同时检测患儿的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以及血压等;如果患儿的心率增快则及时遵医嘱静脉泵入多巴胺;若患儿血压升高则静脉泵入米力农。

1.4.4呼吸系统护理 重症患儿的呼吸系统主要表现在口唇发绀、呼气浅,且肺部出现湿罗音且伴有呕吐粉红色泡沫样痰。所以护理人员要及时对患儿的症状进行严密观察,并给予病房加以巡视,观察其末梢循环、皮肤黏膜颜色等[2]。

1.5疗效观察 详细观察并记录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的症状变化情况,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等。若患儿的高热减退、体温逐渐恢复至正常,且相关体征指标均恢复正常, 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为治疗有效;患儿的体温恢复正常、相关体征指标逐步好转且临床症状显著缓解为治疗好转;患儿经过治疗及护理后病情无好转为治疗无效[3]。

2 结果

100例患儿住院时间为6~14 h,平均10 h;经过有效的治疗及护理之后,治疗有效68例,好转29例,无效3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0%,且无任何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手足口病是学龄前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疾病的病情发展十分快速,会对患儿的身体健康、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及时采取有效地识别小儿手足口病重症征象,并积极给予治疗和护理是降低患儿死亡率的重点。有相关临床经验提示,密切观察手足口病患儿并给予有效、细致的临床护理,对患儿的颅内压进行有效控制,降低患儿发生脑水肿的几率是避免小儿手足口病重症患儿病情进一步发展的重 点[4]。临床中,有相关资料提示,小儿手足口病患儿从普通病理发展至重症,所需的时间大约是4 d,所以明确重症患儿初期的临床症状对控制、治疗手足口病重症有重要意义。经过本次研究,以下几种情况均可以作为小儿手足口病早期重症的征象,具体为:①患儿持续高热且体温>38.5℃;②患儿出现呕吐、精神差以及肢体抖动等临床症状;③患儿的心率与呼吸加快、末梢循环不良;④患儿出现高血糖、高血压症状;⑤血白细胞计数异常增高,患儿的年龄<3岁等。一旦患儿出现手足口病2~5 d则出现上述的征象就可以提示为小儿手足口病重症早期,所以此时就应当积极给予有效的治疗及护理, 可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手足口病重症患儿的治愈率[5]。本次研究中,100例患儿住院时间为6~14 h,平均是10 h;经过有效的治疗及护理之后,治疗有效68例,好转29例,无效3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0%,且无任何并发症发生。

综上,小儿手足口病重症患儿的年龄相对较小,病情发展非常快,如果患儿不能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极有可能并发脑膜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所以对小儿手足口病重症征象进行及早识别,同时密切监测患儿的病情变化和积极给予治疗、护理,是成功治疗手足口病重症患儿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孙秋格.探讨小儿手足口病重症征象的早期识别方法及护理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1(80):303.

[2]高红霞.小儿手足口病重症的早期识别及护理措施[J].中国实用医药,2013,15(29):207-208.

[3]易亚莉.基层医院小儿手足口病重症的早期识别及护理措施[J].中国农村卫生,2015,14(08):58.

[4]曹海艳.小儿手足口病的重症早期识别及护理[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16(14):182-183.

[5]曹淑媛.重症早期预警的护理策略在小儿手足口病中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5,18(14):1329-1331.

编辑/翟辰万

猜你喜欢

小儿手足口病护理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小儿手足口病口腔病变的观察与护理探讨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探讨
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人免疫球蛋白注射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效果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
热毒宁注射液联合护理干预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分析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