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PDCA循环管理降低住院老年病科跌倒坠床发生率

2017-02-23杨彩霞

医学信息 2017年2期
关键词:科室住院护士

杨彩霞

摘要:通过PDCA循环管理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保证护理安全。收集临床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不安全因素,分析相关原因,制订相应的培训、考核、持续改进计划。PDCA循环管理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降低了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

关键词:PDCA循环;跌倒坠床

近年来,由于医院管理理念的进步和患者自主意识的增强,患者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及众多国家医务界的高度关注。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事件发生,是我国卫生部2013年颁布的患者十大安全目标之一。PDCA循环是美国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戴明于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的,又称戴明环,是在一切管理活动中,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益所进行计划(plan,P)、实施(do,D)、检查(cheek,C)和处理(action,A)的循环过程[1]。这种方法除了应用于企业经营管理外,目前也被广泛应用于护理领域的各项工作中[2]。我科于2011年1月1日~2014年10月30日应用PDCA循环管理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达到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PDCA循环

1.1计划(plan,P)

1.1.1分析现状 2011年1月1日~2013的12月31日我科共出院人数4341人次,通过意外事件上报表总结,跌倒共发生11例,坠床共发生4例,跌倒坠床发生率0.034‰。

1.1.2确认问题 根据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中的“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发生”的要求,降低跌倒、坠床发生率已成为当前较为重要和紧迫的任务。

1.1.3成立小组 由科护士长为组长,科跌倒小组长为副组长,科室骨干等6人组成小组。

1.1.4明确目标 入院24 h跌倒风险评估率100%。住院患者院内跌倒/坠床发生率≤0.03‰,计算公式:住院患者跌倒/坠床人次/住院总床日数×100%。

1.1.5原因分析 ①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原因、安全防护措施、应急处理等,调查住院患者发生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原因。②通过头脑风暴法组织护士长们讨论,分析原因:护士对新入院、病重患者、病情发生变化者评估不足,护士对患者跌倒坠床安全意识宣教不够,患者本身疾病因素导致活动无耐力,医生对安全管理不重视,环境设备配备不良,各部门监管不够,防跌倒岗位职责落实不到位,夜班护士护理过程中缺乏安全的警惕性。

1.1.6制订计划 ①通过培训考核,提升护士专业水平能力,落实首诊护士意外因素评估制度,并提供安全护理措施。②制定患者和护士宣教手册,促进护士宣教及患者遵医行为。③加强沟通、进行专科指导,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提升患者依从性。④沟通协调,医患共同参与患者安全。⑤配备设施,加强监督,使设施配置完好。⑥健全医院制度、指引,保证监管到位[3]。

1.2实施(do,D)

1.2.1护士培训在防跌倒坠床中护士是最重要的角色,对于有跌倒坠床风险患者应始终保持高度的重视及警惕性。①加强业务学习,进行跌倒坠床、安全意识理论及应急预案等各种形式的培训,提高法律意识。科室组织学习跌倒/坠床因素评估表,改进培训方法,通过个案讨论、典型案例、护士参与鱼骨图分析等方法提高护士学习的兴趣。②根据问卷调查内容和护士讨论结果,护理部组织召开了全院护理安全大会、跌倒/坠床伤害RCA分析报告会、组织到先进科室参观,并学习考核床边交班SBAR系统、MEWS预警评分系统等。③科室全体医护人员重视跌倒坠床的安全意识,指导护士学习意外风险评估内容,要求护士根据患者病情评估正确。首先评估我院《意外时件风险因素评估监控表》评分≥4分者,则需另外填写我院《跌倒风险因素评估表》,如≥10分者为跌倒高风险,则需根据预防措施内容来完成安全护理措施。内容包括:保证病房内有充足的光线,保证地板干净、不潮湿,移开潜在危险的障碍物,固定好床、轮椅、坐便器的轮子,呼叫器放于患者易取位置,避免穿大小不合适的鞋及长短不合适的裤子,引导患者熟悉病房环境,当患者头晕时确保其在床上休息,及时回应患者的呼叫,使用相应的警示标牌,专人陪护协助下床活动,落实/协助生活护理,告知患者及家属相关注意事项,落实相关护理记录,使用辅助用具如拐杖坐便器等、发放风险防范措施宣教单。由包干护士落实安全宣教责任制,如检查不合格者,予经济处罚。

1.2.2健全制度 重新修订评估量表的内容,制定口头、书面、图片、视频、广播等护士和患者易掌握的宣教手册及指引,制定患者床上大小便的操作指引,制定防跌倒坠床的标准,报告跌倒坠床规范化,修改负性事件登记表为负性事件描述 表[4-5]。科室指派护理安全质量控制人员,每天对重点患者进行抽查宣教情况,并记录在质量控制本上,护士长每天晨会时讲解发现的问题,做到质量持续改进。

1.2.3完善安全管理 每天包干护士评估《ADL生活自理能力量表》,如分数低于80分,则需要依赖护理人员完成生活活力。护士应结合病情与医生沟通开具防跌倒坠床医嘱。将科室跌倒坠床高危人群纳入晨会交接班的内容,使医护共同参与患者跌倒坠床的管理。创造安全的住院环境,生活用品放在易取位置,夜间保持病房及卫生间有照明,巡视病房及卫生间走廊地面是否干燥,张贴防滑标识。护士床边交接时,检查安全防护设备(护栏、拖鞋、坐便器、助行器等)。利用广播向患者宣教跌倒坠床方法知识。护士不得依赖护工及家属完成基础与生活护理,防止意外的发生。

1.3检查(cheek,C) 建立患者护理需求评估表及意外事件风险评估表跟踪记录,护士长每天晨午间交接班时检查意外事件风险评估表是否正确,护理需求是否到位,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妥当。护理长每周行日夜间督查,查看意外事件相关处理是否到位。

1.4处理结果(action,A)2014年1~12月我科出院人数为1115例,发生跌倒3例,无坠床,跌倒坠床发生率为0.026‰,患者防跌倒知识知晓率平均为98%,效果理想。护士长反映跌倒坠床会诊和责任追究制度提高了护理人员对跌倒防范的安全意识,效果较好。各科室跌倒坠床高危人群纳入晨会交接班的内容,促进医生共同参与患者跌倒坠床的管理。护士床边交接时,检查安全防护设备,增强了护士和患者对跌倒坠床的重视程度。利用广播向患者宣教跌倒坠床方法知识,效果较好。

2 结论

护理质量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护理人员的素质,更直接依赖于管理的水平[1]。实践证明,PDCA循环管理模式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6]。 跌倒坠床是老年科住院患者容易出现的意外,不仅给患者自身带来生理上的不良后果,也是造成医患矛盾原因之一。将PDCA应用于预防老年科患者跌倒墜床的管理工作,通过评估,筛选出高危人群,分析高危因素,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完善跌倒坠床的防范预案及应对措施。通过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对患者的安全意识健康教育,使医护人员认识跌倒坠床带来的不良后果,早期干预防范,落实措施,最终降低跌倒坠床的发生率,从而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PDCA”循环法是促进护理安全管理的有效手段,在计划阶段充分评估临床现状、寻找问题存在的原因、了解护士的需求,才能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计划;检查和处理阶段是对计划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价,并不断修订和完善计划,环环相扣,在不断的循环往复中,每次发现新的内容,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促进护理质量逐步提高[1]。

参考文献:

[1]杨青,应用应用PDCA循环管理提高护士处理低血糖的能力[J].护理研究,2014,28(1):234-235.

[2]上官志毅,陈冬青,黄婷,等.PDCA循环在国内护理领域的新进展[J].护理管理杂志,2009,9(2):26-30.

[3]王慧芬,李宇.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A):29-30.

[4]陈巧玲.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护理质量控制[J].护理学杂志,2010,25(17):44-48.

[5]陈婷.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表在护理安全防范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19(9):12-13.

[6]黄璐,龚洪玲.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J].武警医学,2013,24(1):87-88.

编辑/张燕

猜你喜欢

科室住院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