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子孟子庄子圣人观探讨

2017-02-23陆兴娥

西部论丛 2017年10期
关键词:圣人孟子儒家

陆兴娥

摘 要:本文概述了孔子、孟子、庄子关于圣人的理论,辨析其中异同,并探讨儒家内圣外王理念的实际功用,包括修身以及政治方面。

关键词:内圣外王 仁 孝

春秋乱世,针对礼崩乐坏人心败坏的局面,早期儒家怀念上古时期的圣人之治,对于圣人之治,圣人境界作了很多憧憬,对于普通人应该如何修身养性以力求达到圣人境界也有很多理论。本文试图将孔子、孟子、庄子中提到的圣人观做出辨析,并对儒家提倡的圣人之治提出自己看法。

一、孔子的圣人观及对庄子的影响

孔子把“仁”规定为道德的核心,圣人应该具备仁爱之心(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从仁出发,首要应该做到孝。因此孔子极力推崇孝道(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也盛赞尧舜的孝顺。

在成就圣人人格上,一方面要靠自己的努力“修己安人”“为仁由己”,另一方面要接受“礼”的约束,“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论语·雍也》)

在孔子眼里,圣人也具备神性色彩,有上古时代传承下来的神话特征。首先,圣人之言与天命有相同的地位(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论语·季氏》)。而且圣人很神秘,是一般人看不到的(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论语·述而》)这里体现了从上古时代因循而来的神话特征。

庄子虽然为道家学派,但就“圣人观”,能清晰看到他如何从信奉孔子圣人观,转为发现行不通,并进而提出道家意味的圣人观,庄子圣人观可作孔子圣人观之补充。

孔子认为圣人应该内圣外王,初期庄子深受孔子这个理念影响。在《天下篇》中,庄子第一次提出了“内圣外王之道”:“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并将圣人与君子相提并论:“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在庄子眼中,圣人既精通天道又具备较高德行,同时具备独到智慧。庄子同时称赞古之圣人“配神明,醇天地,育万物,和天下,泽及百姓,明于本数,系于末度,六通四辟,小大精粗,其运无乎不在”。

同样在夹缝中生存,孔子怀抱着构建“吾从周”的社会的理想,一生颠沛流离,最终“有其德而无其位”,落得“素王”的名称,庄子则从孔子的人生经验中获得反思,不再追求“外王”,人生态度也变为避世出世,着力于“内圣”,追求天人合一的内在人格:“众人役役,圣人愚钝,参万岁而一成纯。万物尽然,而以是相蕴”。

庄子虽然不认可孔子“内圣外王”并积极入世之实际践行,但是庄子本人对孔子的精神和人格还是赞赏的。而细读庄子,可以看到他如何从信奉儒家圣人观转为自创的有道家意味的圣人观,这是知识分子在碰壁之后的反思及开创的另一条人生之路。

二、孟子的圣人观

不同于孔子以功业评价圣人,孟子评价圣人的标准是“同道”。孟子曰:“伯夷,非其君,不事;非其友,不友。不立于恶人之朝,不与恶人言;立于恶人之朝,与恶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推恶恶之心,思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将浼焉。是故,诸侯虽有善其辞命而至者,不受也。不受也者,是亦不屑就已。柳下惠不羞污君,不卑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厄穷而不悯。故曰:‘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故由由然与之偕而不自失焉。援而止之而止。援而止之而止者,是亦不屑去已。”

孟子在孔子的圣人观上进一步发展,把孔子口中的常人不可及的圣人,变成人人可做的圣人,“圣人,人伦之圣也。”孟子依据人的社会身份和家庭关系,提出“人伦”的具体要求:“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在孟子看来,每个个体首先应该履行其该履行的社会义务和家庭责任,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此外还应该感化他人:“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并在性本善的基础上,提出普通人应该“存心养性”,扩充善良本性,以达到圣人仁爱天下的境界。(尧舜,性之也;汤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孟子·尽心上》)。

到孟子这里,圣人不再像孔子所说有神秘色彩,普通人既难以见到也难以修及。而变得“平民化”,圣人是人类可及的理想人格。

三、儒家圣人观的实际意义以及对后世影响

1.圣人观的矛盾之处

儒家把理想政治的希望寄托在圣人身上,希望能出现圣人成为圣王,像尧舜禹一样,来治理国家,无疑是不现实的。首先远古时代是否真有尧舜禹这样的圣人就不可考,其次圣人境界只是理论上的假设,现实中实际难为,人们最多只能通过修习,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

而且,就算真的有圣人,如何使圣人成为君王,也存在很多不可控的外力因素。孔子也意识到圣人不一定能成为圣王,“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颜渊》),但如何“举直措诸枉”,孔子自己也不能回答。 儒家信奉圣人之治,却并没有提出相应的制度设计,导致在推行儒家理念的统治者那里“内圣外王”则直接变成了“外王内圣”,君王按儒家圣人的标准直接把自己包装为“圣王”,更加加强对百姓的愚弄。这在先秦儒家看来,实在是哭笑不得的。

2.积极意义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自从先秦儒家提出内圣外王的概念,并辅以一整套修为圣人的理论,事功、内圣、外王就成为后世知识分子的标杆。汉唐以后的知识分子,仕途上比较得意的,会比较重视儒家的事功、外王问题,比如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等;仕途上不顺的,主要以著述和教书为主的,会比较重视对修己、内圣问题的研究,比如北宋五子、朱熹等。甚至历代统治者也会直接把自己说成是圣王。

但是,无论是儒家自身理论,还是历代实际执政的君王,都没有解答“内圣”何以“外王”的问题。君王是直接把自己说成是圣王,而不是由内圣而圣王;而知识分子企图“外王”,直接参政或者说服君王实行知识分子的政治理念,更往往碰得头破血流,比如王安石变法,近代哲学家则比如企图为帝王师的冯友兰。

总之,儒家的圣人观,作为一种哲学探讨、修身实践和传统文化研究,是很有意义的,但若作为政治理想来追求,显然不切实际的。

参考文献

[1] 王国轩《大学中庸译注》

[2] 杨伯峻《论语译注》

[3] 安小兰《荀子》

[4] 杨伯峻《孟子译注》

[5] 中华书局《庄子》

猜你喜欢

圣人孟子儒家
知命
非暴力
磨刀不误砍柴工
人人敬爱的圣人成为了 传说人物的原型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茶道
East–West Culture through the Eyes of a German Scholar
不以己善示人
漫画《孟子》(一)
漫画《孟子》(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