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

2017-02-23张雪

参花(上) 2016年12期
关键词:幸福

张雪

摘要:伊壁鸠鲁是古希腊哲学史上的一位实践哲学家,他的哲学带有明显的伦理学色彩,突出的表现为快乐主义,但是人们往往误认为其为享乐主义。实际上伊壁鸠鲁重视的是精神上的快乐,追求心灵上的宁静,感觉证明了快乐为善、痛苦为恶这一常识的正确性。快乐的伦理价值是显而易见的真理。

关键词:伊壁鸠鲁 快乐主义 幸福

一、引言

伊壁鸠鲁在年轻的时候就深受德谟克利特哲学的影响,通过不断的努力学习继承和发展了后者的原子论,为进一步形成自己的理论奠定了基础。伊壁鸠鲁出生在一个具有浓厚知识氛围的家庭,父亲是乡村教师,伊壁鸠鲁曾经在小亚细亚的许多城邦研究哲学,教授哲学,之后努力创建了属于自己的学校,被称为“伊壁鸠鲁花园”。学校里允许妇女和奴隶前来学习,这在当时是饱受争议的。他通过不断的钻研、整理,逐渐创建了“伊壁鸠鲁学派”,这与怀疑派、斯多葛派、新柏拉图派共同组成晚期希腊哲学四派别。“伊壁鸠鲁的伦理学被称为快乐主义。按照感觉主义的准则快乐无可辨别的具有崇高的价值。”他的学说在希腊得到了广泛传播,他沿袭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自然哲学,同样认为哲学的任务在于研究自然,从自然中得到幸福与快乐,只有回归自然才能得到心灵上的彻底解放,精神上的自由。“伊壁鸠鲁认为对快乐的追求应该在德性的指导下。同时,他还指出快乐主义和享乐主义是有区别的,他倡导的是追求个人幸福和快乐。”他把哲学转变成为追求幸福快乐的科学,正因为如此,伊壁鸠鲁也被界定为个人伦理学的重要代表之一。

二、快乐主义观点的形成背景

(一)政治背景

希腊时期的伦理思想大多以个人为研究对象,因为在当时,希腊由很多城邦组成,其中,人是城邦的基本构成部分,原则上来说,个人的幸福应该通过城邦来实现,但由于马其顿王国的入侵,城邦变得支离破碎,城邦里的公民失去了依靠,于是,人们开始意识到,只能从自身当中寻求价值,追求个人快乐才是最根本的幸福。而且由于当时的政局十分不稳定,城邦和国家已经无法保证公民安全。所以,伊壁鸠鲁反感政治生活,排斥政治生活,认为政治生活是一切苦难的源头。正是在这种政治背景下,哲学也从高高在上的圣坛转成寻找个人幸福的理性工具,即如何弘扬个人价值从而获得自我满足,脱离精神上的痛苦。哲学的主要目标不再是追求智慧,而是现实幸福,哲学家伊壁鸠鲁就是在此种情况下提出了“快乐是最高的善”。

(二)哲学背景

在当时,社会上流行着两大哲学流派。一个是悲观主义,主要是指对待事物采取消极的态度,从坏的一面去看待事情,从而引导自己的决策。悲观主义给人们带来的是心理上的摧残。另一个是神秘主义,有时也被模糊地称作密契主义,包含人类与神明或某种超自然力量结合为一的各种形式、经验、体验,并且强调这是一切宗教共有的现象。神秘主义的盛行加深了人们对宗教的依赖,对西方文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涉及到的理论众多,比如宗教、占星术、巫术等。这些精神上的东西已经深入人心,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伊壁鸠鲁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点,认为如果要从根源上取得心理上的宁静和快乐,就要改变人对神和死亡的恐惧,突破神秘主义和悲观主义带给人们的束缚。要克服它们,就要求知,只有知识才能引领人们走出错误的观念,从知识中获取所需要的观念,从而改变整个社会的风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使自己的人生过得更加充实。所以他以认识论为落脚点,注重感性的快乐,认为感性的快乐是其他快乐的基础,同时这也是他的快乐主义产生的主要来源。

三、快乐主义的内涵

伊壁鸠鲁把幸福和快乐相提并论,认为善就是使人快乐,而使人痛苦就是恶。依照感觉主义的标准,快乐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除此之外,伊壁鸠鲁还特别区分了快乐和享乐。他认为快乐是通向幸福的途径,而享乐则是罪恶之源,对快乐的追求应该在理性的指导下。也就是说,虽然快乐吸引着我们去寻找,但是并不是每一种快乐都值得我们追求。关于“快乐”,伊壁鸠鲁具体从如下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一)快乐与生存

伊壁鸠鲁认为世界上存在着三种快乐。第一种是人生存的需要,是必须的。比如食物和水的获取以及摄入,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离不开食物对自身的给养,没有食物人类无法生存,更无法谈及快乐。“人在饥饿时只有一种烦恼,吃饱以后就生出无数烦恼。”伊壁鸠鲁的第二种快乐是自然的,但却不是必须的,比如性欲的满足。性欲的产生是人类固有的天性,但却不是必须的。因为没有不会影响人类的生存,但是伊壁鸠鲁是提倡的,把它划分到快乐里面去。因为没有这部分的快乐,人类就无法繁衍。第三类既不是自然的,又不是必须的,比如荣誉感、权利、名誉的获取。诚然,这些外在的东西会给人带来快乐,但它们并非自然所赋予的,也算不上必需。拥有这些会使人快乐,但没有的情况下也不妨碍人们过得很好。伊壁鸠鲁最重视的是第一种快乐。他认为只要有面包和水,就可以拥有足够多的快乐。

(二)静态快乐和动态快乐

伊壁鸠鲁对快乐做出三类划分之后,又提出了“静态快乐”和“动态快乐”两个概念。所谓动态快乐是指它极不稳定,时强时弱。例如,职位的获取、权利的获取。动态快乐主要是对欲望的要求和满足,在职位和权力的追逐中满足的是自己内心当中的渴望。在追求动态快乐时,虽然人们可以获得很多物质财富,满足他们的内心欲望,但是人们患得患失,无法在心理上获得宁静,所以,伊壁鸠鲁并不推崇这种快乐。

与动态快乐相比,伊壁鸠鲁更注重对静态快乐的追求。他认为静态快乐高于动态快乐,因为静态快乐是平缓的、持久的。这种快乐使人内心宁静,安稳,没有烦恼,与动态快乐有很大的不同。它使人的身心处于和谐的状态,也就是《易经》里面所讲的一种阴阳平衡。而静态快乐里,他提出了两个方面,即“身体无痛苦,灵魂无纷扰”。这两个方面相互作用,并且缺一不可,少了任何一个,都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快乐。身体如果有疾病的话,心理上是不会快乐的,同样,心理上的不宁静也会对身体造成损害。静态快乐的本质就是心灵上的宁静,他认为心灵上的宁静是最高层次的善。快乐也需要一个“度”,超出了这个“度”就不是快乐,而是享乐。享乐是永无止境的,所以人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才不会由于过度消耗快乐而造成痛苦。他本人也在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的理论,从而获得了众多追隨者。那么控制自己欲望的是什么呢?就是理性,换句话说,他理论中的快乐就是理性的快乐,这是内因,还有一种外因,就是友谊。

(三)友谊是快乐之源

伊壁鸠鲁认为,朋友之间的美好关系可以给人带来美好的享受,而这种享受就是真正的快乐。他认为,在一定意义上说,真正的快乐就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相处,他认为在理智范围内人能得到的最大的快乐就是获得真挚的友谊。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获得友谊能让人更大程度地获得安稳,获得安全感。他所重视的精神上的快乐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来自朋友之间的精神交流。没有朋友就会感到孤独,精神也会感到空虚。所以在对待朋友方面,伊壁鸠鲁在某种程度上突破了一定的利己主义,认为在比较恶劣的外部环境下,朋友之间应该相互帮助,共渡难关。所以,我们应当尽可能多地获得朋友,才更有利于我们的生存与快乐的实现。他意识到友谊的重要性,认为即使不能做朋友,也不要与人为恶,这也是伊壁鸠鲁追求快乐的一种方式,同时这也是伊壁鸠鲁注重精神生活的一种体现。

四、对快乐主义的评价

由于当时的城邦具有不稳定性,人们无法从外部世界来获得安宁,在这种条件下,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思想就迎合了当时人们的心理,即劝诫人们要从内心深处找到快乐,使人们不稳定的心灵可以感受到一丝安稳,给了人们心理上的慰藉。应该说,这种哲学理论具有较强的现实感,在当时引起了普通人的共鸣,同时,也赢得了很多追随者。所以说,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是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状态的一种产物。然而历史上常有人误解了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将快乐主义与享乐主义相混淆,当然这是不对的,但不可否定的是,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确实有着让人误解和混淆的部分。例如,在静态快乐与动态快乐中,虽然伊壁鸠鲁极大地肯定了静态快乐的价值和作用,但也并没有否定动态快乐的价值,相反,他认为动态快乐也有其存在的价值,比如不影响健康的前提下,认为达到身体上的快乐是可行的。他曾说“胃的快乐是一切善的起始和根源,智慧和文雅也与之相关”。而这种想法则给后人评论他有享乐主义倾向打下了基础。诚然,这种想法是孤立的、片面的,没有从整体上把握伊壁鸠鲁的思想。而任何一种理论或者思想都有其积极意义,也有其消极意义。

(一)快乐主义的积极意义

先谈一下积极的意义。首先,其将哲学从天国降落到人间,哲学不再高高在上,转而为人服务。发现、肯定人的价值,为人的幸福的获取重要性给予了理论依据,突破了传统哲学的禁锢。在当时战乱不断、只能寻求自保的年代,给了人们心理上极大的慰藉,使人的灵魂摆脱了痛苦与烦恼。在《致梅瑙凯的信》中提到:“无论青年人,还是老年人都应当学习哲学。对于老年人,可以通过美好的经历而立即变得年轻;对于青年人,可以由于对未来的不再惧怕而变得成熟。”可见,伊壁鸠鲁眼中的哲学立足于人本身,是为人的快乐服务的,使人获得有益于人自身的因素,而对于那些会给人们带来痛苦的事情或情感,伊壁鸠鲁是主张放弃的,从而最大程度上让人们获得快乐。

(二)快乐主义的消极意义

同样,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也有其弊端。首先,他没否定动态的快乐,也可以说是消极的快乐。“他认为消极的快乐增加了快乐的种类,使快乐的感觉更加丰富,动态快乐是通向静态快乐的基本途径,甚至不反对身体上的快乐。”所以,我们应当承认,“伊壁鸠鲁有其不可否认的缺陷,就是陷入了个人主义,他的伦理学只关注个人的快乐”,即每个“小我”的快乐,具有非常明显的狭隘性。他认为只有没有利益关系的人才可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朋友,他的伦理体系不包含利他性,即使他把公正视为实现快乐的途径,但是仅仅是从个人意义出发,由于他所处的环境的影响,所以他对国家、社会观念十分淡薄,然而他的这种观念不符合统治者的统治,没有稳定的后盾。所以,不能适应时代变化的伊壁鸠鲁主义就在罗马帝国时期由于缺乏支持而逐渐走向了消亡。综上所述,伊壁鸠鲁主义虽对当时人们的心灵有一定的抚慰,但是对于今天来说有其明显的缺陷,因为他的体系里面缺乏一种“奉献精神”。也就是说它的体系中缺乏“利他”的成分,带有明显的自私的成分,对于今天家事国事天下事样样都该关心的我们并不能有一个很好的引导作用。如果用伊壁鸠鲁的眼光来考虑问题的话,那么可能摔倒的老人不应该扶,曾经的范跑跑事件也变得情有可原,快乐虽然在理性的范围内,但是这仅仅是不作恶,满足自己的简单的幸福,却无法引导人们向更高的道德前行。快乐在理性的范围内是远远不够的。乐于助人,助人为乐,这个社会才能和谐,才能一派祥和,使每个人都能感受到一种大爱,一种付出性质的快乐。

经过以上我对伊壁鸠鲁的理解,从现代意义上来讲,其确实有其明显的积极意义,也有其消极意义,我们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精华为我所用。首先,我们应当关注个人的精神快乐,小我的快乐。现如今由于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导致人们心理压力巨大。物质生活极大的丰富,但是心灵上的快乐却极度匮乏,在这里我们就应当向伊壁鸠鲁学习,从自身当中寻找快乐,寻找心中的“桃花源”来使得自己的精神世界饱满起来,追求他的静态快乐,追求心灵上的宁静、精神上的放松,避免穷奢极欲。过度的享乐必然会导致欲壑难填,从而最终走向罪恶,所以,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物质观。其次,在生活中,我们应当珍视和他人建立的来之不易的友谊,友善对待朋友,敬爱师长,团结同学,从而共同进步。最后,应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以及生死观,对生死应当有敬畏之心,就是不能把生命看轻,要让自己的生命获得快乐,有价值,有意义。

对于伊壁鸠鲁主义的局限,我们知道其缺陷后也应当主动避免。虽然物质财富是人们生活的必需,物质上的满足会给人们带来一定的幸福感,但是把财富的多少作为衡量快乐的标准显然是不正确的。拥有财富不代表就拥有快乐。对待财富,应该具有一种理性的控制,如果人无法对财富进行控制,那么人就会沦为财富的奴隶,饱受着金钱带给人的压力与痛苦。所以在精神方面要努力寻求一种大我,从而使金钱能够为我所用。在当今社会,自私自利实不可取,践行和谐社会主义价值观至关重要,而只关注自己的蝇头小利,每个人都锱铢必较,那么社会怎么会和谐呢?所以,每个人都应该不遗余力地运用伊壁鸠鲁的理论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自己和他人的美好生活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现在,每天都会有各种暖心的事迹发生,整个社会都在弘扬正能量,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自己也收获一份快乐。那种快乐是持久的、温暖的,是爱心的一种传递。同样,在我们遇到困难时也就会有人向我们伸出援助之手,我们也会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

五、结语

通过以上的整理我们得知,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并不是人们所臆想的那样庸俗,恰恰相反,他所展现的是一种有“节制的幸福理念”,是一种平和质朴的快樂学说。他所强调的是同个人生活紧紧相连的问题,并努力通过改造人们的思想观念来走向幸福的道路,在道德的框架内得到内心的快乐。

猜你喜欢

幸福
谈中学生的人生成功
从边沁、密尔的思想角度去分析伦理学即功利主义
柳美里家庭观初探——以《水边的摇篮》为中心
为了“幸福”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