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要把加班当成一种文化

2017-02-23张琼

健康人生 2017年2期
关键词:工作

文/张琼

不要把加班当成一种文化

文/张琼

前段时间,网上流传一个段子。据说,京城的某互联网公司招了个日本人做研发,上班第一天就对部门同事说:“我在日本工作时是个加班狂,每天都很晚回家,希望大家能跟上我的步伐。”一个月之后他毅然辞职回日本了,扔下一句话:“你们这样加班,经常睡在公司是相当不人道的。”

职场工作,哪有不加班的?似乎每人都有必须加班的理由,项目紧急、公司氛围、部门要求、老板风格、加班福利、个人意愿……正因为如此,加班也逐渐成了一种“文化”,不少企业还将此列为企业精神的第一条。久而久之,若是晚上周末没有加班,反倒说不出口。

本期,我们就各种各样的加班经历,来看看“加班文化”背后的各种“健康坑”。

A 低效性加班:心理疲惫,身体也每况愈下

试着去寻找工作中的“新鲜点”,重新审视一下自己所处的环境、自己的日常工作内容,从中发现新的乐趣以及新的挑战。新的乐趣可以减缓每天面对大批量重复信息的厌倦感,而新的挑战则可以赋予新鲜工作激情,激发斗志。

韩轩是一名在深圳打拼的程序员,“夜夜做项目,敲码到凌晨;左右不是人,都是‘程序猿’。”韩轩一直自称“程序猿”,说话间有几分自嘲和无奈。

每个月要加多少班?韩轩没仔细算过,早出晚归是肯定的。为了省时间,韩轩经常中午和晚上都在公司吃外卖,吃完继续堆代码,每周仅有的一个休息日基本都在补觉。“有一种肥,叫做‘加班肥’,在公司工作2年,我就胖了十几斤,上楼都气喘吁吁,从前的‘高大帅’完全没了。”

工作忙、时间紧,常常是加班的原因。但韩轩认为,他的很多加班都属于低效率和无效率。就说部门为某银行开发新程序一事。当时布置工作的确时间紧、工作量大,但一个部门6个人,每人分摊到的任务,若上班时间抓紧,只要加一两天班就能完成,但很多任务事先缺少沟通,成果出来后,根本用不上,只好推倒重来,一次两次,就把时间给磨没了,之后的工作量越来越大,到最后,每人必须每天加班四五小时来赶这个项目。

正因为低效、无效导致加班太多,韩轩对工作有了倦怠情绪,甚至不想工作,而这种情绪的产生,又直接影响了韩轩的工作效率,于是往复循环,韩轩的加班仍在继续,而且越来越多。

点评:因为太多加班,韩轩已得了“职业倦怠症”,这是一种源自心理的疲惫。长期处于同一工作领域,对于相同的信息每天都要大量接收,难免会产生感觉以及心理上的疲劳,于是就会失去最初的新鲜感,感到乏味、枯燥,提不起精神。同时因为加班,韩轩的身体健康也在走下坡路,肥胖、亚健康……

改善这一切,韩轩首先要拒绝低效、无效加班,要学会劳逸结合,放下手头工作,抽个周末,和朋友一起去郊游,或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其次,要学会及时倾诉,不妨学着向家人、朋友或同事倾诉,把心里的消极情感(如愤怒、恐惧、挫折等)及时说出来,而不是闷在心中;最后,试着去寻找工作中的“新鲜点”,重新审视一下自己所处的环境、自己的日常工作内容,从中发现新的乐趣以及新的挑战。新的乐趣可以减缓每天面对大批量重复信息的厌倦感,而新的挑战则可以赋予新鲜工作激情,激发斗志。

还有一个例子。

陆晶在北京一家杂志社工作,谈起加班,她非常苦恼:自己所有的时间都被加班占领了。“心灵被桎梏,身体也每况愈下。”陆晶总结说。

陆晶在大学里是个运动爱好者,每天都会游泳、做有氧操,所以她的身体素质不错。大四没毕业,杂志社便与她签了合同,看中的就是陆晶朝气蓬勃,有活力。

陆晶原以为工作了会比上学时忙一点,但是生活会更有规律,为此,她特地给自己做了健身计划,下班后先游泳1小时,再去健身房健身1小时。可事实却不一样,从上班第一天起,陆晶的生活都被加班挤占了,不是在采访,就是在写稿,而且写稿到凌晨两三点是家常便饭。

“虽然是自己的拖沓症造成的,但是真的很难改过来。”陆晶说。在办公室,陆晶写稿精力总是集中不了,不是嫌办公室吵,就是嫌自己没灵感,于是QQ聊两句,微信发几条消息,上班时间就过去了,活却没干完,于是只能晚上加班接着干。可自己上学时睡得早,9点一过就犯困,于是写稿更是心猿意马。为了给自己提神,一会儿去泡杯咖啡,一会儿听下音乐,这一拖就到了12点,一看时间不对了,这才加足马力,赶在凌晨一两点完工。

由于晚上睡眠不足,第二天上班自然没精神,所以只好把写稿的事情再次拖延到晚上加班。陆晶说,她都不记得上次去泳池是什么时候了。

由于经常不锻炼,陆晶的身材也开始走样,肚子明显出现了游泳圈,还患上了肩周炎,一到阴雨天,就浑身不自在。

点评:很多加班族和陆晶差不多,每天很忙碌,加班到深夜,但是成效却很小,而且因为打乱了原先的生活习惯,健康也受到了损害,尤其是加班熬夜,会使人的疲劳度增加,免疫力下降,产生黑眼圈、眼袋,出现失眠、健忘、脾气暴躁等精神症状,同时还会带来心脏的隐患。

所以,因拖沓而加班的人,一定要学会做一个高效率的智者。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逃避、拖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尤其是参加工作的头几年,是职业素养和工作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此时形成的心态将对日后的职业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当然继续保持好的生活习惯也很重要,只有身体休息好了,才有更好的精力去参加第二天的工作。

因拖沓而加班的人,一定要学会做一个高效率的智者。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逃避、拖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B 跟风性加班:讨好了老板同事,却亏待了家人

一项新研究发现,长期幸福的关键在于你对生活的选择,以家庭优先的人活得更满足,能收获更多的幸福和快乐。

于杰是一家游戏网络公司的测试员,公司里加班非常风行。

半年前,于杰所在的部门来了位新的项目经理CC。CC很有事业心,刚刚接手项目时勤勤恳恳、早出晚归,每天早上他第一个到办公室找大家开早会,晚上一般都是11点才回家。表面上整个团队对CC心生敬佩,可私下里,大家心里也打了小鼓,遇上工作这么拼命的经理,我们要不要也留下来多加加班呀?但是留下来加班又是一件让人很难决定的事。

可是,某天晚上总监由于落下了东西回公司来取,结果看见CC一个人还在加班,对他大加赞赏,并在第二天的全组会议上,点名表扬了CC。虽然对于加班人人都不情愿,但是总监都在大会上表扬了,而且项目经理加班,自己先走也不好意思。于是,于杰所在的组开始了如火如荼的“加班月”,每个人几乎都是晚上10点以后才离场。于杰是测试员,在组中的工作较为轻松,可是为了能给总监留下好印象,也让整组人认为他没有偷懒,他每天都要干坐在座位上近5小时,后来他跟着同事学会了“勤中偷懒”,原本早上就能干完的活,他硬是掰成2份干,有时候活少,他就掰成4份、5份做。

“老婆前阵子刚生完孩子,原想着自己工作较轻松能多帮着妈妈照顾老婆、带孩子、干家务,现在每天都把时间耗在了单位,连自己的休息时间也没了,老婆和妈妈不理解,每天回家总要起争执。”于杰无奈地说,现在他既怕上班无聊,又怕回家挨骂,弄得里外不是人。

点评:一项新研究发现,长期幸福的关键在于你对生活的选择,以家庭优先的人活得更满足,能收获更多的幸福和快乐。社会学家也告诫人们,切莫忽视家庭健康,因为家庭健康的情绪和氛围,经常处于和谐、轻松和欢愉的状态,人们在这种精神中生活,对身心健康十分有益。而现在,于杰的跟风加班虽然讨好了领导同事,但是却输了整个家庭,对于杰本身来说,一直处于压抑焦虑、愧对家人的情绪中,久而久之也会“憋”出疾病来。

所以,从长远来看,类似于杰的加班族应该放正自己在单位的位置,努力在工作时间内高效地完成工作,利用更多的时间与爱人和孩子保持亲密关系、多花点时间在家里、积极参与社区的各种活动、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等,这才是健康人生的关键因素。

C 强迫性加班:强迫了自己,换来的却是高压力

首先要从心理上克服。停下自己强迫自己加班的行为,有时候过于焦虑的情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糕,大脑进入强迫思维的死循环。其次要走出去,调整自己焦虑不安的情绪,不需要事事力求完美,对于不触及原则的细节问题,让自己更随意一些。

陈凡是一家化妆品公司的销售人员,由于业绩出色,前段时间刚刚晋升为销售主管。升职本是件好事,可陈凡却高兴不起来,高额的销售任务让她每天上班都像绷在弦上,没有了以前的轻松,繁忙的工作和巨大的压力让陈凡不得不经常给自己加班。

但时间久了,陈凡发现自己加班成习惯了,有时候并不是很忙,也没有太多任务,但是陈凡仍旧会在下班后留在公司加班,哪怕是坐在办公室里看看杂志也好。“尽管身心疲惫,但好像被人拧了螺丝一样就是停不下来。”陈凡怀疑自己得了什么心理疾病。

其实,像陈凡这类加班族也不在少数,这是一种加班强迫的表现,主要表现是加班成习惯,心理强迫去重复加班。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加班强迫的现象?现在生活节奏加快,不少上班族的工作压力变大,繁重的工作任务使得他们常常加班。久而久之,一些人的内心会因长时间的工作压力逐渐变得焦虑不安。他们追求工作完美,想得到领导赏识,身心却已经疲惫不堪,需要休整,不能再长期承受加班压力,但是伴随着事事追求完美的强迫心理,即使上班时完成了工作任务,下班后他们也会一次又一次地强迫自己加班工作。他们能充分地认识到这种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是不必要的,但却不能以主观意志加以控制。

点评:从理论上来看,人脑有很大的开发空间,只要所做的事情是自己感兴趣或有认同感、成就感,心情就会舒畅,大脑也处于兴奋状态,即使是长期加班,不但不易损脑,反而有可能激发出更大的脑潜能,但若长期顶着压力被迫加班或强迫加班,尤其在不良情绪下有压力地工作,则会导致体内多种神经递质及内分泌因子异常,最终也会损伤脑部细胞。

所以想要避免或克服像陈凡这种加班强迫的行为,首先要从心理上克服。一定要让自己停下来,停下自己强迫自己加班的行为,有时候过于焦虑的情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糕,大脑进入强迫思维的死循环。其次要走出去,调整自己焦虑不安的情绪,不需要事事力求完美,对于不触及原则的细节问题,让自己更随意一些。敞开心扉,多和亲朋好友聊天,释放自己的压力,调整自己的情绪。最后是动起来,运动是最好的身体放松法,全身心投入到运动中去,让整个身体活跃起来,大脑也会多分泌“愉快素”,一次大汗淋漓的运动结束后,人也会变得神清气爽。

D 消耗性加班:以健康为资本,换取“成功”

如果你一味舍弃了自己的休息时间、舍弃与家人享受天伦之乐的时间,舍弃健康,那么当你彻底失去健康后,事业、房子、车子……都将变成零。

去年3月24日,深圳36岁的IT男张斌被发现猝死在公司租住的酒店马桶上,当日凌晨1点他还发出了最后一封工作邮件。因加班而猝死,这已经不是第一例,也绝不会成为最后一例。

张斌,他生前就职的企业是一家提供手机整机方案设计、制造服务的公司,即所谓原始设计制造商(ODM)。他们的客户为华为、小米、联想、酷派。业绩人士指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份额从零增长到今天50%的份额,仅仅用了短短的4年时间。目前,个人手机更换的频率大约是18个月。一款手机量产之前只有3至5个月的时间,包括立项、机构设计、硬件设计、软件设计以及系统联调。因而手机厂商留给ODM的时间窗口非常短,通常只有3至5个月,变种机甚至只有不到2个月的时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不加班是不可能完成的。但是短时间内完成设计,得到的报酬也相当可观,张斌完全可以做完一个项目给自己足够的休息时间后再投入到新的项目中,但是他没有,而是一味地用自己的身体作为资本,不断消耗,最终倒在了岗位上。

像张斌这样牺牲健康加班,或赚取金钱,或赢得名利的人不在少数,前阿里巴巴数据技术及产品部(DT)总监欧吉良、天涯论坛副主编金波、《青岛早报》体育部主任马洪文、春雨医生创始人、网易新闻客户端创始人张锐……他们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也是加班狂人,他们拥有了名利、地位、金钱,但结果怎样呢?三四十岁变英年早逝了。

点评:我们必须承认市场是残酷的,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企业通过速度、价格、营销更强的优势打败竞争对手,你不强,其他企业就会比你强。我们也要承认现在中青年身上的担子很重,事业、房子、车子、孩子……但是在健康与成功之间我们必须要学会取舍,有舍才有得。如果你一味舍弃了自己的休息时间、舍弃与家人享受天伦之乐的时间,舍弃健康,那么当你彻底失去健康后,事业、房子、车子……都将变成零。

所以,事业成功固然重要,但不要以牺牲健康为代价,每天腾出点时间,锻炼一下,休息一下,心情愉快一下,和家人欢聚一下……这些都是我们能做到的最基本的,却非常有用的健康生活方式,这样你才能成为一个拼搏进取并幸福着的人。

结语

西方的许多国家里,员工和老板都有这样的共识:能在一天8小时的工作时间里,保质保量地做完所有或者计划内的工作,到了下班的时间就离开办公室,这才是有工作能力的员工。

西方的许多国家里,员工和老板都有这样的共识:能在一天8小时的工作时间里,保质保量地做完所有或者计划内的工作,到了下班的时间就离开办公室,这才是有工作能力的员工。比如,英国的运输公司,会在卡车上装上定时制动,强迫卡车司机准时收车。因为他们觉得,超过规定工作时间的卡车司机,再继续工作下去的危险成本和健康成本过大,从长远上看很不划算。

但是,这个观点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却不那么容易理解。许多中国老板和员工认为,不光8小时都要在办公室里工作,下班以后还要“努力”加班,回家还要想着明天的工作,这样才是事业成功、企业发展的王道。

其实,在现代社会,热爱工作最重要的是做到有效率、出效果,而不是奉献的加班时间有多长。

中健会公众健康集团首席执行官、著名健康教育专家李智金说,工作效率是许多中国员工的弱项。他们做事不善于计划、不会细化工作内容,每天做什么有些随意,可能会想起哪件事就干哪件事,结果到了下班时才发现,该干的没干,不是今天必须干的却都干完了。这样下去很容易让自己养成工作拖拉的习惯,养成加班的习惯。

李智金说,国外很多人工作很讲究效率和日常的绩效考核,领导们通常会赞赏那些能干好本职工作,到点就能完成工作而下班的员工。领导们还会向员工强调,他们不愿意为员工付加班费,但是会很慷慨地对一年都不请病假、健康体检结果优秀的员工给予相当数量的物质奖励。

所以,我们有必要学习一下外国人对工作的态度和认知,他们对生活和健康的理解。毕竟有了健康,才能有你所想的一切。

大部分英国公司都制定了“加班须申请”的制度。比如,伦敦某金融公司规定:员工单日加班超过2小时,必须提前2天申请;申请时需写明加班时间、加班期间的工作内容,并获得至少两位上司批准。长时间加班基本上都可以灵活地换成今后的倒休。

延伸阅读——国外如何对待加班?

美国:老板付不起加班费

美国人在工作时间上很较真,到点就走人,1分钟都不差。当然,如果有急活需要加班,他们也会配合,但加班费比正常薪水高出一倍以上,公司还得给加班职工叫个披萨饼之类的外卖。长时间加班,美国雇员是不会干的,老板也付不起加班费。沃尔玛公司就曾被“加班费”绊倒过三次:2005年,因侵占员工休息时间,沃尔玛被加州一家法院判决赔偿1.72亿美元;2006年,宾夕法尼亚州一陪审团裁定,沃尔玛因存在强迫员工在休息时间工作的行为,需支付7800万美元的罚款;2007年,该公司又为5万名加州员工支付了超过390万美元的加班补偿,同时支付19.89万美元的民事罚款。这“肉”割得让人心疼吧?

德国:用高效工作避免加班

除了医生、护士等专业性、时间性极强的职业外,德国普通职员大多在傍晚五六点钟按时下班回家,和家人共进晚餐或与朋友聚会。如果确实无法按时完成工作该怎么办呢?德国人一般会采取两种对策:第一,更加高效地工作。很多德国人清晨就开始抓紧工作,有时甚至不吃午饭。总之,他们会想方设法在下午5点之前完成手中的任务。第二,坚持责任不在自己身上。也就是说,如果不能按时结束工作,就设法证明是因为公司没有雇佣与工作量相符的劳动力,才导致工作做不完,应该由公司负责。基于以上两点,德国人总能准时下班。

英国:长时间加班可倒休

大部分英国公司都制定了“加班须申请”的制度。比如,伦敦某金融公司规定:员工单日加班超过2小时,必须提前2天申请;申请时需写明加班时间、加班期间的工作内容,并获得至少两位上司批准。长时间加班基本上都可以灵活地换成今后的倒休。英国法定带薪假期是每年28天,有些公司明确规定,若员工在年底未完成标准的休假天数,就扣除其相应天数的工资。雇主们主动提醒员工休假,也是希望员工能以更加饱满的身心状态回到工作岗位。

日本:开始鼓励员工向加班说“不”

加班,是日本职场人的常态。日本加班现象之严重是出了名的,连“过劳死”一词也产生于日本。这些年,日本政府察觉到加班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鼓励企业采取措施让员工准时下班。贸易公司伊藤忠商事表示,愿意以更早的下班时间来吸引应届毕业生;打印机制造商理光明确禁止在晚上8点以后工作;优衣库服装连锁店的运营商迅销还酝酿推出4小时工作制,以满足那些想要更好平衡工作与生活的员工的需求。

猜你喜欢

工作
我的工作
养工作比换工作更重要
工作能让人幸福吗
不工作,爽飞了?
工作至死何所用
选工作
厌烦工作了该如何自救
工作的喜与悲
工作并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