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中医药法》出台,全面利好中医药健康产业
2017-02-23郭清
文/郭清
首部《中医药法》出台,全面利好中医药健康产业
文/郭清
郭清
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后
麻省医药学院名誉博士
浙江中医药大学副校长
荣获: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中国十大医改新闻人物
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
中国健康管理杰出贡献奖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
中国(浙江)全面小康特别贡献人物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近年来,中医药的医疗价值、保健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世界卫生组织也积极倡导发挥以中医药学为代表的传统医学的作用,并努力使其进入各国的医疗保健体系之中。中共十八大召开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把发展中医药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坚持把“中西医并重”作为新时期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方针之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作为今后15年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提出了一系列振兴中医药发展、服务健康中国建设的任务和举措;《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把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对新时期推进中医药发展做出系统部署;《中医药法》作为第一部全面、系统体现中医药特点的综合性法律,对于中医药行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中医药健康产业将全面迎来利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医药重要地位获法律肯定
中医药法明确提出:“中医药事业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实行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我国医药卫生事业中的作用。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疾病斗争中形成的经验总结。在现代疾病防治中,中医药同样发挥着重大作用,但是一直以来它在国民医疗体系中的地位迟迟没有定论。《中医药法》的颁布首次从法律层面为中医药正名。“重要组成部分”“中西医并重”“大力发展”这些关键词正是中医药重要地位的体现,而且预示着未来中医药产业将迎来更多的政策红利。同时有了国家法律的后盾,中医药将进一步走出国门迈向世界,持续提升国际影响力。《中医药法》出台后,将极大刺激全社会对中医、中药的需求。这一方面受益于中医的普及和便利性;另一方面则来自符合条件的中医诊疗项目、中药饮片、中成药和医疗机构中药制剂,都将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
二、保护和发展中药,为中医药推广奠定基础
《中医药法》提出了“中药保护与发展”,鼓励发展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以及从国家层面建立道地中药材评价体系,鼓励和支持中药新药的研制和生产。
中药来自实践并将回归实践,过去长期采用西药方法管理中药,逐步将中药推入“死胡同”。新颁布的《中医药法》则更注重中医药的实际需要,鼓励回归传统,例如:中医诊所和医生可自种、自采。使用地产中药材;医疗机构可备案炮制饮片和院内中药制剂等,无需再申请批准文号。中医、中药是一个相互支撑的体系,保护和发展中药是推动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药材成分均一稳定对中药质量、疗效影响较大。政策强调对中药保护和发展,在鼓励企业进行新药开发的同时,也驱动其向上游延伸,不但鼓励发展中药材现代流通体系,建立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还将建立道地中药材评价体系,支持道地中药材品种选育,扶持道地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实现原料的质量可控、稳定供应及可溯源性,为后续标准化、提高医生认可度乃至国际化奠定基础。
三、强调中医药传承与传播文化
《中医药法》强调了“中医药传承与文化传播”,要求“对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省级以上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应当组织遴选本行政区域内的中医药学术传承项目和传承人,并为传承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中医药法》还提出:“国家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数据库、保护名录和保护制度。国家对经依法认定属于国家秘密的传统中药处方组成和生产工艺实行特殊保护。”
中医药文化倡导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与中医药产业的发展相辅相成,伴随城乡居民健康意识的提升以及治未病理念的深入,文化先行的做法有助于扩大中医药的消费需求和市场推广,企业可在传承中提炼文化,形成独特的品牌影响力。中医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具有独特疗效的产品,国家鼓励研制开发临床有效的中药品种,对质量稳定、疗效确切的中药品种实行分级保护制度。由于中药保护品种地位特殊,生产企业可以拥有自主定价权、专利保护等优势,在市场推广中占有先机。政策重提对重点品种进行保护,无疑利好拥有相关品种的生产企业。